我在明朝當國公

第三百三十九章 避嫌

第三百三十九章避嫌

第三百三十九章避嫌

朱由校今天在奉天殿上大發神威,當場下令斬首一名御史訓斥一名兵部尚書,并責令江南各地增加上繳鹽稅金額的事情不僅打了群臣一個措手不及,更重要的是他今天展現出來的霸氣更是極大的震懾了文武百官,令百官們感到恐懼的是他們從朱由校的身上竟然隱隱看到了他的老祖宗老朱同志和朱棣這對父子的身影。

而老朱同志和朱棣是誰啊?這倆人還在的時候什么內閣首輔、六部尚書根本那就是個渣渣,這對父子倆全都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們決定了的事情誰敢唧唧歪歪,等待他的不是被下牢獄就是砍頭。

就拿老朱同志來說吧,殺起貪官來那就跟割草一樣,一口氣殺個幾萬人根本就不帶眨眼的。而朱棣也不是什么善茬,人家誅九族就已經是最重的刑法了,可這家伙覺得誅九族太輕了,還開創性的給添加了一族,當時最有名望的大儒方孝孺同志就是被朱棣給誅了十族的。

文管集團們感到不安起來,隨后的幾天里京城的氣氛變得尤為詭異,不少官員們私下里都在搞一些小串聯,商量著皇帝這么做對他們會有什么影響。

“陛下真的是長大了,咱家雖然沒有那個福氣見過太祖皇帝和高祖皇帝,但卻可以從陛下今日的舉動看出當年太祖、高祖兩位先帝的風采啊!只是真不知道陛下如今哪來的底氣竟敢這么逼迫那些文官,難道他就不怕引起江南官員的反彈么?”在司禮監的簽押房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一般品著香茗一邊搖頭嘖嘖的說著。

而坐在他旁邊的魏忠賢則是輕哼了一聲:“老王,不是咱家打擊你,若是太祖、高祖兩位先帝還在,象咱們這樣的人早就被拖出去亂棍打死了。”

王體乾聞言臉色就是一僵,干笑了一聲打了個哈哈就不再提這茬了,葉公好龍估計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吧。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倆對太監的管束都非常嚴,尤其是朱元璋更是在后宮立了一塊宦官不得干政的石碑,一經發現那絕對就是被活活打死的下場,象他們倆這樣的要是在洪武年間絕對是要剝皮充草的下場。

懟了王體乾一下后,魏忠賢才輕聲道:“陛下這么做自然是有底氣的,而他最大的底氣就是如今正在訓練的那三萬京營新軍。說到這里咱們也不得不佩服江寧伯了,也不知道他是從哪找來的三個人。尤其是那個盧象升,不但是進士出身而且對武事也很是精通,可謂是文武雙全,實在是個難得的棟梁之材啊!

咱家前些日子曾經去過東直門的大營里看過那些京營士卒的訓練,發現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這三萬京營士卒已經隱隱有了精銳的模樣,假以時日咱們大明可就有多了一直精銳之師,這才是陛下如今最大的依仗呢。”

王體乾一聽,就有些好奇的問:“那比起江寧伯麾下的江寧軍如何?”

魏忠賢給了他一個白眼,似乎在鄙視自己這位老搭檔竟然問了這么一個白癡的問題。

沒有理會王體乾的問題,魏忠賢自顧自的說道:“咱家估摸著,如果那些文官們不妥協的話,下一步陛下就會毫不猶豫的把江寧伯派到江南區,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有熱鬧瞧啰!”

王體乾皺眉道:“江南那可是東林黨的大本營,江寧伯難不成還想重演一次揚州之行的經過不成?有了揚州那些鹽商的例子,江南其他地方的鹽商肯定會對他嚴加提防,可別高出民亂來。”

“民亂?”魏忠賢就象是聽到了最大的笑話一般,“你以為江寧伯會害怕有人作亂嗎,恐怕他還巴不得有人跳出來找事,然后他才有機會趁機出手將他們收拾呢。你以為楊峰手中的那些久經戰陣的大軍是拿來好看的嗎?據咱家所知,如今的江寧伯在南京又訓練了八千騎兵和一萬兩千步卒,如此一來他手中可就有了兩萬六千精兵,有這數萬精兵在手你以為他還會懼怕何人?”

“嘶……”

王體乾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陛下就容得他如此肆無忌憚的擴充實力嗎?”

“你總算想到這點了。”魏忠賢贊許的看了他一眼,眼中露出了一絲贊嘆之色,這才微微一笑:“你知不知道如今為何楊峰空自掛著一個總督京營戎政的名頭,卻幾乎從不去大營查看或觸碰,而是將京營的大小事務全都扔給盧象升、楊國柱和虎大威三人的原因嗎?”

“哦……咱家知道了。”王體乾猛的一拍大腿,這才贊嘆道:“感情江寧伯也知道自己手中握著一支精兵,恐遭到陛下猜忌,所以才自掏腰包為陛下訓練一支精兵,但卻從不染指,而是將它交給其他人的原因了,感情是為了避嫌啊!”

“你知道就好!”魏忠賢微笑了起來,“你現在還認為楊峰只是一個只會殺人的武夫么?”

王體乾瞥了他一眼:“魏公公,貌似你心在對楊峰的態度好多了,咱家記得往日里你對楊峰可是有很大的成見啊!”

“誰說的,咱家對江寧伯從來就沒有什么成見。”魏忠賢一本正經道:“咱家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看到如此一位國之棟梁高興還來不及,怎會有其他想法呢,你可別污蔑咱家!”

“是么?”王體乾輕笑了一聲就不再提了,兩人又閑聊了幾句,王體乾這才告辭出去。

等到王體乾離開后,魏忠賢臉上的笑容這才慢慢消散下來,只聽他輕輕的說道:“你不知道的,如今的楊峰就是一面盾牌,把所有文官的目光和火力都吸引了過去,咱家怎么舍得讓他出事呢?”

是的,如今的魏忠賢對楊峰的態度確實改觀了,但這種改觀并不不涉及其他,而是魏忠賢發現自打楊峰進京以后,他在朝堂上的日子竟然好過多了。這幾個月是魏忠賢難得的最輕松的日子,因為一直以來一直將火力對準他的文官們竟然不理他了。

剛開始的時候魏忠賢還有些不適應,想他九千歲這些年來要是哪天彈劾他的奏折少于三五十封的話那就是老天爺開恩了,可現在已經整整三個月了,受到彈劾他的奏折竟然區區不到二十封……二十封啊。

剛開始時,我們的九千歲還有些不適應,有種人走茶涼的凄涼感!但他隨后轉念一想,這是好事啊,有人在前面替他遮風擋雨有什么不好,難不成非得有人天天罵自己才好么,這不是犯賤么?于是想開了的魏公公看向楊峰的目光自然不一樣了,這樣一個人形盾牌如此難得,得好好保護起來才行啊。

于是乎這段時間魏忠賢也會在明里暗里讓自己的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明里暗里的對幫楊峰照顧一二,這也讓王體乾感到很是不解。

就在魏忠賢和王體乾閑聊的時候,朱由校也正在東暖閣接見三名來自京營的將領。

看著站在面前的三名穿著緋色官服的將領,朱由校和藹的說:“盧愛卿、楊愛卿、虎愛卿,你們三人都坐吧!”

“謝陛下!”

盧象升、楊國柱和虎大威三人齊齊對朱由校施了一禮這才在剛被太監送來的錦凳上坐了半拉屁股。

看到三人的坐姿,朱由校不禁笑道:“朕看你們這點就不如楊峰灑脫,這家伙每次來到宮中簡直就不把自己當外人,該吃吃該喝喝,一點都不客氣,哪像你們連坐個凳子也那么小心。”

“陛下說笑了。”楊國柱有些尷尬的笑道:“江寧伯乃是國之棟梁,生性灑脫不羈,臣等卻是個俗人,自然不能跟他相比。”

“我們哪個不是俗人?”朱由校大笑起來:“上次朕曾無意中聽楊愛卿唱過一首歌,這首歌唱得就很好。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

朱由校說完還輕輕哼了幾聲,隨后才說道:“別看朕身為天子,但照樣是個凡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所以大家老大也別說老二的好!”

聽到朱由校說的有趣,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其實這幾個月來盧象升等三人已經得到了朱由校的好幾次召見,他甚至還親自道校場去檢閱新軍,現在誰都看得出來朱由校對這支軍隊的重視。

今天朱由校召見他們也沒有多說些什么,而是詢問了一下新軍的訓練情況。當盧象升三人回答新軍已經訓練得差不多,只要再經過四到五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正式成軍時,朱由校的臉上情不自禁的露出欣喜的笑容。

朱由校對這三人可謂是寵信有加,在東暖閣約談了約莫半個時辰才讓這三人出宮。

在出宮后,楊國柱回頭看著威武雄壯的宮殿一眼這才感慨道:“陛下對咱們真是沒得說的,不僅常常召集咱們入宮,而且還對我們噓寒問暖,咱們上輩子不知道燒了多少香才能承蒙陛下如此厚愛啊!”

虎大威也感慨的說:“是啊,陛下對咱們真是沒的說的,若是江寧伯能和咱們一起來就好了,畢竟他才是總督京營戎政,只是他似乎對京營不怎么上心,除了每個月派人過來查看一下賬目和武器、物資的配備外就不怎么管事了,江寧伯也太懶惰了。”

聽了虎大威的話,楊國柱和盧象升則是對視了一眼,倆人心里跟明鏡似地。

楊峰這哪里是懶惰,他分明是在避嫌啊。要知道楊峰已經掌握著江寧軍這樣一支百精兵了,但凡是有點腦子的帝王就不會允許連拱衛京師的精兵掌握在別人的手里,這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

而楊峰很顯然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始終跟京營保持距離,除了不斷向京營提供武器、裝備以外就不再跟京營的人做過多的接觸了,這也是盧象升佩服楊峰的地方。只是付出而不索取,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對于這點盧象升看出來的,楊國柱也看出來了,唯獨虎大威這個憨直的漢子不知道而已。不過倆人也不打算告訴他,畢竟這種事你能看出來就看出來,若是看不出來這就證明你沒那個眼力,即便是告訴你也只能是徒增煩惱而已。

而楊峰自打在早朝又懟了一波人之后就重新過上了有限的生活,他將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大明皇家商行和江寧衛的訓練上,這兩樣東西前者是錢,后者是兵,這才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的根本。

至于京城的那三萬京營新軍,說實話還不被他放在眼里。作為后來人的他再清楚不過了,雖然表面上他對京營不聞不問,但作為一支無論是物資、武器全都嚴重依賴他的部隊,還真對他構不成任何威脅。

將來如果有人想要通過京營對楊峰不利,只要他切斷對京營的補給,停止對京營的武器孫昊的補充和每個月海量的餉銀供應,最多不超過一個月京營這支新軍就會從一支近代熱兵器的部隊重新淪落為一支冷兵器的部隊,這就是楊峰的底氣所在。

通過掌握一支部隊的補給進而掌控一支部隊,這是后世的人都耳熟能詳的道理,可受限于局限性,這個道理在這個時代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因為他們不知道一支使用熱兵器的部隊對于后勤是多么的依賴。

就這樣,楊峰每天在江寧伯府陪著幾名老婆,然后不時隔三差五的回到現代社會安慰徐姐和嫦娥姐姐,這樣的小日子過得實在是不要太舒坦。只是這樣的日子沒過幾天,京城里開始慢慢的傳出了一股流言。說楊峰不但娶了科爾沁部落最美麗的珍珠海蘭珠,而且還把皇太極的兩個福晉哲哲和大玉兒也搶到了自己的府**其淫樂。

這股流言很快就在京城中流傳開來,一開始楊峰還不在乎,但只是短短幾天的功夫,這個流言就傳遍了整個京城的大街小巷,最后流言甚至演變成了楊峰跟蒙古人勾結,試圖顛覆大明,這樣的說法也是愈演愈烈,甚至傳進了宮里。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校把楊峰召近了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