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11章:一晃三年

智瑤想要保住自己努力的成果只有一個前提,也就是成為智氏家主之位的繼承人。

那就有一個殘酷的事實,需要智躒先歸天,智申成為智氏的家主之后還要確認智瑤成為繼承人。

所以了,起碼在智躒沒有去世之前,無論智瑤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再怎么被看好能夠成為繼承人,一天沒有將身份確認下來,又或者說即便是確認為繼承人,不到成為家主那一天的到來,一切的努力都可能是替家族奠基,智瑤能不能享受成果屬于未知。

“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祖父能活得久一些。”智瑤心想。

他當然想要早一日掌權,只是更希望自己的長輩能壽命長一些,再來就是一旦智躒沒了,以智申軟弱的性格,智氏又不再有‘元戎’權柄,必定又要陷入衰弱期了。

關于智躒還能再活多少年,作為晚輩的智瑤看來并不樂觀。

幼年的不幸讓智躒在心理上有疾病,他的經歷還沒有趙武慘,只是辦不到像趙武那般振作起來。

這一次發生趙氏與邯鄲趙的矛盾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換作是有能力又強硬的“元戎”,不做和事佬為前提,加入到出現矛盾雙方中的一方牟利還是可以的。

智躒全程裝聾作啞,沒有對趙鞅囚禁趙午有什么行動,還眼睜睜地看著趙氏、韓氏對抗范氏、中行氏,看似中立方的魏氏也在上躥下跳,一下子令所有人看到了智氏的軟弱。

“多有風言風語,乃有主不宜為正卿言論。”臺狐感覺到了屈辱。

強硬不起來的人并不適合擔任晉國的“元戎”,無法使人尊重(害怕)是一方面,貴族們更不看好這樣的“元戎”能帶領大家向列國謀好處。

后世有一句話叫“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輪到在晉國就變成“無法帶大家吃肉,趕緊去死算球”了。

完全能想象到不知道有多少晉國的貴族詛咒智躒趕緊死掉,好換成看上去很強硬的趙鞅帶領他們吃肉。

智瑤心想:“如果我不是智氏的一員,肯定也不想攤上這么一位正卿。從某方面來講,晉人的思想跟毛子差不多,很希望國家由強悍的人來治理;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晉國大多數時候起碼講潛規則,會等軟弱的領導者死去,不會使手段。”

臺狐剛從“新田”過來,給智瑤來帶一應物資的同時,也帶來了智申要求智瑤回“新田”的消息。

距離智瑤離開“新田”已經三年之久。他今年九歲,時間也來到了公元前498年。

三年里晉國除了趙氏與邯鄲趙矛盾加劇,趙氏、韓氏跟范氏、中行氏漸漸越加關系惡劣,其余就沒有發生什么大事了。

晉國這邊算是內亂引而不發的狀態,列國其實也沒有發生什么大事,總得來說大部分人得以享受和平。

智申有來過“黃父”多次,最長的一次待了小半年,更多是來上半個月左右就又離開。

而在這三年的時間中,智瑤待在“黃父”當自己的“發明家”,不但紙張已經鼓搗出來,還改良了毛筆……也就是將蒙恬的活給搶了。

有了紙張,也改良了毛筆,智瑤發現自己還要再改良墨。

為什么連墨都要改良?原因當然是之前的墨水一般是寫在竹簡或木板,極少會用以寫在帛書,一旦在紙張書寫就需要考慮到另外的問題了。

總而言之,智瑤在這三年里當足了“發明家”的癮,鼓搗出來的東西多不勝數,只是其中相當多的玩意屬于需要保密,也就是不能公開示人。

倒不是害怕被模仿,目前其實有“專利權”這玩意,不是以律法形式約束,完全是以世俗規則來保障。簡單的說,敢于模仿就要有挨打的心理準備,扛不住被打死屬于活該,還要遭到世代唾罵。

“聃子愿否往‘新田’?”智瑤問道。

老子在三年前說只愿意留在晉國一年的時間,然而三年過去了卻是依舊待在“黃父”作客。

他平常除了教導智氏的一群少年之外,一有機會就跟智瑤探討“道法自然”的相關。

一開始智瑤還能跟老子聊“道”,后來智瑤有限的知識被掏空,能躲就躲,不能躲則是變著花樣換話題。

老子在智氏會得到很舒服的伺候,有了新的研究課題,并且想要什么資源也都有,索性也就長待不走了。

智瑤調來“黃父”的學伴數量增加到了兩百,絕大多數其實無法培養成為精英,能夠成才的畢竟是少數人。

他們除了學習各種文科類的知識之外,會有智瑤親自當教官訓練軍事相關。

而智瑤其實也就是將自己“前一輩子”當兵時學會的技能挑一些出來,再結合當今時代的需要進行教導。

父親召喚了,并且還沒有說為什么,容不得智瑤拒絕。

老子到晉國之后最不想去的地方就有“新田”一處,他得知智瑤要離開“黃父”了,再來是認為該教導的知識已經教導,正經地與智瑤辭別,說是要回楚國去了。

智瑤進行了挽留,見老子態度堅決,贈送了禮物,又安排家族武士進行護送。

令智瑤沒想到的是后面老子又自己轉了回來!

在下雪季節來臨之前,智瑤抵達“新田”了。

回到“新田”的智瑤進入府宅做的第一件當然是去向祖父問安,待在門外等候時聽到了里面的講話。

大約是在今年夏季時分,魯國那邊發生了“墮三都”的大事件。

背景是魯國三桓的一些家臣以及依附貴族失控,其中“費”邑、“邰”邑、“成”邑的失控最為嚴重,把持這些城邑的邑宰(縣令)不但拒絕執行來自家主的命令,還私自對城邑進行了擴建以及加高城墻。

剛剛從中都宰晉升為司寇的孔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跑去找魯君宋提出嚴懲的建議。

很早之前魯君就無法實際掌控魯國,大多數的權柄落在了公族中的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手里。

歷代魯君一直想要收回權柄,只是每一代的魯君都失敗了。

魯君宋當然不敢私自做主,過問了三桓得到同意。

有了魯君宋和三桓的默許,晉升為司寇的孔子恍惚間發現自己變得很牛逼,不但要什么有什么,甚至還有了聽從自己命令的軍隊,于是命令正在擔任季氏家宰的子路帶兵出發了。

“孔丘本欲使魯君增權,奈何為季叔氏、孟孫氏利用。魯公族亦是愚蠢,此舉必將使魯生亂,得利者為齊也!”

智瑤聽到了陌生人的講話,細想了一下才回憶那是趙鞅的聲音。

什么情況?

趙鞅竟然會來老智家?稀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