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

第二十六章 勝了一局

李晨的話,成功地將韋氏嚇住了,她在猶豫再三后,還是將實情告訴了李晨。百度搜索给力文学网

原來韋氏上次聽李晨那番話后,動了謀害李旦的心機,她收買了一名太醫,威嚇利話之下逼迫那名太醫在李旦的藥中加入一種劇毒成份。這種毒藥無色無味,憑嗅聞根本分辨不出來,入人體后迅速被吸收,導致人中毒死亡,這種毒物被吸收后很快分解,尸檢也無異樣。

在成事后,韋氏也指使人將那名太醫勒殺,并偽裝成自殺的情景,最后那名將太醫勒殺的宮人,也被韋氏毒殺,拋尸太液池中。

“曉陽,妾身這是被逼無奈才這樣,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孩子,”說出實情后,韋氏終于不再擺皇后的威嚴,撲入李晨的懷里,嚶嚶哭泣。她也一再解釋她這樣做的理由是為了她和李晨所生子女們的未來,讓他們沒有威脅,也讓她自己及李晨能平安無事,不再受李旦的威脅,計劃可以成功。

她也解釋了沒告訴李晨的原因,是怕李晨擔心,也怕此事牽涉到李晨,惹出更多的麻煩來。“曉陽,我是不想你擔心,更不想你牽涉進來,這件事如果真的泄露出去,所有責任我一個人承擔就行了,你不會有事的,所以我就不告訴你了,也省得你擔心。你可千萬不能將事情的原委傳出去,不然我們都死無葬身之地。曉陽,再過幾個月,我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對于韋氏的柔情攻勢,李晨卻不為所動,他清楚懷中這個女人的狠毒性格。她并不是為了他避免受到牽連而不告訴他,而是背著他秘密動作而已。雖然說上次李晨與韋氏說起這事的時候,有暗示、鼓動的意思,但他還是希望韋氏能將事情透露給他。不過這樣也好,他也進一步看清了韋氏的本性。以后對她有更多的提防。

李晨也沒多說什么,只是告訴韋氏,這件事他知道怎么處置,他警告韋氏,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能惹出麻煩來,畢竟現在是非常時期,一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韋氏自然答應,并主動向李晨索吻。李晨心不在焉地應付了一下。也就告辭離去。

“先皇駕崩,相王悲痛之下受到巨大的打擊,日夜守靈后累倒了,心神憔悴,再加上他原本體質又不好,染了風寒后起病,病情很重,終是不治而亡。臣未曾查出有人謀害相王的痕跡,主管相王醫治的太醫自殺身亡,可能是怕受到處罰。所以才選擇自盡的,”李晨將一份調查報告交給了武則天,將情況大概說了一下后,再道:“這是臣和手下初步調查的結果,所有的線索得出結論就是這樣。”

武則天卻是懶得去翻李晨所呈的報告,只是淡淡地問了一句:“李晨。你相信這個結論嗎?”

“說實話,不相信。臣非常懷疑那名太醫是畏罪自殺,是奉了命令毒殺了相王。”李晨一點不避讓地看著武則天,將自己的推斷說出來后,再解釋道:“但那名太醫已死,沒辦法拷問口供,相王身上也沒有任何中毒的跡象,所有的證據都不支持相王被人謀害的結論。相信刑部及大理寺所呈的結論也肯定是這樣。臣辦事不力,懇請娘娘責罰。”

“看來你已經盡力了,本宮責罰你也無濟于事,這件事具體怎么樣,本宮也有數,”武則天面無表情地輕語,空洞的眼睛茫然地看著前方,一下都不落到李晨身上,“好了,你去忙事吧,派一些人繼續調查此事,你把本宮交付的另外事做好。”

李晨也沒解釋,作禮后就告辭而去。

這幾天里,他感覺到與武則天之間起了一種沒辦法用言語說出來的隔閡,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已經開始生疏。但這并不是李晨擔心的,他反而有點慶幸兩人關系出現這樣的變化。

很快刑部和大理寺也上呈了調查結果,自然與李晨所說的無異,武則天也無奈地接受了這個結果,認可了李旦是因為暴病而亡。武則天也為李旦進行了厚葬,朝廷“懿德太子的追封”。

“懿德太子”的追封是李顯提出來的,他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朝臣們的認可。

李旦的病逝,消除了李顯心頭最大的一個負擔,他是知道韋氏曹了這事,起初他非常擔心這事泄露,不過結局是這樣,他心里的擔心消除了大半。韋氏的能力進一步得到了他的認可,他對韋氏的倚重程度比以前更甚了。韋氏也是松了口氣,這次事件的成功,讓她的自信心有了一定程度的膨脹。

在與武則天的較量中,她勝了一局。

只不過李晨知道這件事情的始末,讓她備感壓力,對李晨,她再次起了清除之心。只是她知道,如今她還要利用李晨,讓李晨去對付武則天及其他對他們有威脅的人。現在對李晨,只能加倍籠絡,而不能反目,而且她也需要李晨給予她身體的安慰,她還想讓李晨繼續當她的。她也決定,繼續用柔情蜜意及腹中的小兒將李晨籠絡住,以后要如何對付李晨,她不急于下結論,一切等以后再說。

韋氏是聰明人,她頭腦比李顯靈活的多,所想的也比李顯長遠,為了鞏固李顯的皇位,她向李顯提了不少的建議。也就在李旦病亡后不久,朝廷下發詔令:以澤州刺史李元嘉、梁州都督李元嬰等宗室諸王地位尊崇,加三公以慰,其他宗室王也有不同級別的封賞。

此時的宗室子弟眾多,計有:韓王李元嘉、滕王李元嬰、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蘷、越王李貞、虢王李風等一大堆,總計有近二十個。韋氏要李顯牢記著以前的教訓,為了避免宗室王起亂,先對這些人施以安慰,并準備逐步消減他們手中的實權,讓他們只任有名無實的閑職。

韋氏建議李顯,下一步將這些分封在各地的宗室王召到長安來,讓他們在長安任職。這些人到了長安,那朝廷就可以隨時監控他們,不會有宗室起亂的事發生。李顯也同意了韋氏的建議,馬上向武則天報告,正自心神恍惚的武則天也沒多想,同意了李顯的提議。

李旦暴斃所帶來的風波很快就慢慢平歇,原本一些還有二心的大臣,在李旦病亡后,也打消了支持李旦的念頭,覺得李顯的皇位再沒有人可以動搖,因為武則天只剩下這么一個兒子了。因此他們一心支持起李顯來,朝堂上的秩序慢慢好轉,一切好像太平了。

不過有李晨在,一切注定不可能就這樣平靜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