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

第八十一章 敵情

聽到裴行儉基本采納了李晨的意見,并馬上布置作戰計劃,諸將再次驚住了。不過沒有人站出來表示反對意見,諸將在應諾后,全都挺直身體站著,準備接受任務。

“李知十將軍領兵三萬,從朔州往勝州前行,過勝州后,再往青山以西前進,務必在十五天后抵達青山以西,你部攻擊的目標是阿史德奉職部的西側,在我主力大軍發動攻擊的時候,配合支援,并阻擊逃跑的突厥的!”

“是,大帥!”第一個被點名的李知十站出來,大聲應命。

“崔獻屯將軍領軍四萬,從朔州東北方向往北行進,從西面攻擊阿史那泥熟匐部。”

“曹懷舜將軍領軍四萬五千人,從青山東方向向北行進,過喏真水,插向阿史那泥熟匐部與阿史德溫傅部中間,務必在十二天后抵達,阻斷其兩部間的相互聯系,不求主動進攻。”

“程務挺將軍領兵四萬五千人,過金河,從金河東北方向攻擊阿史德溫傅部。”

“幽州都督李文暕部、營州都督周道務,從營州方向往西北方向攻擊。”

“崔獻屯、曹懷舜將軍部,從陰山以西,往東北方向攻擊。”

聽到命令的諸將,先后站出來接受任務,每個人臉上都是一臉的≠長≠風≠文≠學,w☆ww.c≥fwx.ne⊥t嚴肅。

“余部由本帥親自指揮,往陰山方向攻擊,并將分兵,與諸部一道,合擊叛亂的三部突厥人!”

裴行儉的命令下達后,帳內布滿了凝重的氣氛,每個將領都板著臉站著,沒有人發出一點聲音。

裴行儉逐個地看過諸將的臉,再非常威嚴地喝道:“各將需嚴守軍令。在規定時間內抵達目標地,抵達目的地后,要馬上發動攻擊,不惜一切代價殲滅突厥人,爭取一戰就將其擊潰。”

頓了頓后,裴行儉臉上涌現出無比的寒意。滿臉殺氣地看著諸將,用那讓人忍不住顫栗的語氣說道:“若有不尊令,或者延誤軍情者,休怪本帥不講情面。有臨陣脫逃者,殺無赦!”

此前的戰事,主帥蕭嗣業臨陣脫逃,致使我大軍潰敗,數萬將軍傷亡,所幸李景嘉、花大智率部拼命抵抗。才不至于全軍潰敗。裴行儉無論如何都不會允許相同的事情再次發生,如果有誰敢不戰而退,他會拿誰的人頭祭旗。

“謹尊大帥令,”諸將整齊劃一的聲音在大帳內吼響,震的李晨的耳膜都嗡嗡作響。

這次出征的將領都清楚,裴行儉一向以治軍極嚴著稱,他所領的軍隊,軍紀非常嚴明。若有人違反軍紀,肯定會受到重處。更不要說臨陣脫逃,那絕對是小命玩完。

裴行儉再次嚴令諸將,要嚴格執行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在規定時間內抵達各自的攻擊目標地,對突厥人展開全面的攻擊。爭取打突厥人一個措手不及,甚至一戰就完勝。

其實諸將都已經明白了裴行儉的意圖,這次裴行儉所布置的攻擊方案,從東、西、南方向都有大軍出擊,北面也有大軍迂回攻擊。,此戰是準備將反叛的突厥人全部一口吃掉,所以才布置了這么大的一個包圍圈。而裴行儉親領的中軍人馬,肯定會最先抵達前線,第一個對突厥人展開攻擊,只要東西兩路人馬趕到,往北包抄的崔獻屯、曹懷舜部及時抵達目的地,突厥人將插翅難飛。

見諸將齊聲領命,裴行儉這才露出一點滿意的笑容,環看著諸將道:“諸位自去安排軍務,兩日后分部啟程,所需物資必須在出發前補充完畢,不得有誤!”

“是,大帥!”諸將領命散去,各去安排。

大軍再休整三天,補充好武器、物資等物后,各將率部分頭出發。

裴行儉率領剩下的約六萬余人馬,也是快速往北面行進。

前幾天所下的雪已經快融化完了,草原上不容易積水,雖然有冰,但也很薄,基本不妨礙大軍的行進。青海之戰后,大唐獲得吐蕃人近百萬匹戰馬,軍中戰馬很充分,這次出征,沒有將士是步行前進,步兵也是騎馬前行。抵達草原后,地勢平坦,輜重又扔給后軍,行進的速度比前面快了很多。

兩日后,大軍抵達紫河一帶,利用河道的冰封,快速渡過,在河北岸扎營。

在朔州分兵后,李晨所領的三千余人馬行進在整支大軍的最前面,扎營時候,分別扎于大軍大營的東北和西北兩側,擔負整支大軍的警戒任務。裴行儉已經見識到過內衛軍士的手段,因此很放心地將前哨任務交給李晨所領的先鋒人馬。而很多情報,都是內衛軍士所探,內衛軍士打控情報的能力,比裴行儉派出的斥候還要厲害很多,這讓裴行儉更加驚喜。

在紫河邊扎營后,李晨收到了派出去打探軍情的內衛軍士傳回來的最新情報,他匆匆看了后,吃了一驚,不敢耽擱,馬上去稟報裴行儉了。裴行儉看了后,馬上傳令,召集眾將議事。

軍情緊急,沒有人敢耽擱,很快諸將就來到裴行儉的大帳內。

朔州分兵后,跟隨著裴行儉所領中軍一道行進的高級將領只有檢校右衛將軍何迦密、檢校左衛將軍劉敬同等,還有一個特殊的人兒叫泉獻誠,此人是高麗前權臣泉蓋蘇文的孫子,泉男生的兒子,領左領軍衛將軍職。當年大唐軍隊出征高麗,泉獻誠的父親泉男生歸附大唐,泉獻誠也跟著其父在長安生活,因其表現出不錯的才能而被朝廷重用,位到左領軍衛將軍職。

這幾位高級將領外,其他到會的將領都是像李晨這種中郎將級別的中低級將領了。

裴行儉在被召的將領都到齊后,也馬上將最新的情況通報給了各將。

“據我方斥候所探,前方約一百五十里處,發現突厥騎兵約兩千余人,可能是突厥人的前鋒人馬,或者征糧軍隊,”裴行儉沉著臉,宣布了剛剛探到的情況,“此部突厥騎兵正往南而來,若不意外,明日最遲后日將與我大軍遭遇。我軍必須做出應對,今日召諸位來,就是要布置最新的安排。”

一聽馬上就要與突厥人遭遇,開始打仗了,眾將頓時來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