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

第一百零八章 元日大朝會

烏珠大大咧咧,雖然在看到上官婉兒的時候,因為對方長的過于俊美而心生嫉妒,又在上官婉兒的異樣眼神注視下,兩人大眼瞪小眼敵視了一會。但在李晨將上官婉兒送走,知道了對方的身份后,也就沒去計較太多。

下午時分,她一直跟在李晨后面,親眼目睹了漢人迎接新年的諸多禮儀,感覺很新鮮。見到上官婉兒時候那一點小情緒,早就不知跑哪兒去了。

熱熱鬧鬧中,很快就天黑了,大飯也準備好了。

穿越來到大唐,李晨已經過了好幾個年了。但前兩年,他都是和老和尚過的,雖然還有王單、吳羽等人,但有老和尚在,誰都不敢放肆,除夕夜也是冷冷清清,沒一點年味的感覺。

如今情況不一樣了,他在洛陽有了府邸,有一群下人在身邊,還有烏珠來湊熱鬧。除夕夜,自然就很熱鬧。吃大飯,接受下人的祝福,給下人分發紅包,與烏珠及王單、吳羽等人一起燃爆竹,守夜、嬉鬧,嘻嘻哈哈中,年味自然就來了。

其實,唐朝人對過新年還是非常講究的,在除夕前,人們都要盡量往家趕,以求與親人團聚,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大飯,守歲,習俗和講究比后世的多多了。李晨和烏珠一樣,也是第一次真實地感受到古代漢人真正的過年。一切都讓李晨感覺新鮮和驚喜,烏珠也是一樣。

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朝廷也會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皇帝會在年前給大臣們眾多獎賞。不論達官顯貴府上,還是平民百姓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除夕夜和上元節一樣,同樣是放開宵禁,整個洛陽就在一片熱鬧中度過。

李晨沒有睡覺,與烏珠等人一起守歲到凌晨,再然后進宮,為元日大朝會的值守去做準備了。元日大朝會因為規模最大,差不多所有千牛衛軍士都要入宮值守。

他們入宮的時候差不多都是半夜或者凌晨,可以說,除夕夜他們過的很辛苦。

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之始,朝廷按慣例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元旦朝會。元日、冬至日的朝會是一年之中皇帝會見百官規模最大、儀式最為隆重的朝會,又稱作大朝賀。

元日大朝會,參與者除京城常參官、非常參官外,還有從全國各地來的采訪使、觀察使等派來長安“賀正”的使者,各州府送賀表、呈祥瑞的使者,以及外國使者及重要賓客等。

元日大朝會也是顯示大唐國威、與胡人部落及外藩修好敦睦的重要朝會。

前些年的元日大朝會,大唐皇帝治和皇后武則天是在大明宮含元殿接受眾臣朝賀。大明宮修建的非常宏大,許多第一次入朝的外藩使者,在看到大明宮的宏偉氣勢后,都會連連驚嘆。

高聳入云的宮闕,氣勢磅礴的殿堂,大明宮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宏偉的宮殿。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數以百計的君王和皇帝修建了無數座宮殿。但是,規模和氣勢如大明宮者,確實沒有第二個。

不過很可惜,今年來朝賀的一些使者,卻是沒機會目睹大明宮的雄姿,今年的元日大朝會,是在洛陽的皇宮內舉行。不過洛陽的皇宮也是修建的非常宏大繁華,初次見到的外藩使者,也是驚嘆連連。

原本突騎施使團也準備在元日大朝會上露面,但因為娑葛還沒到洛陽,只能罷休。

臣僚百官都著禮服入朝,還有眾多的大唐藩屬國或部落駐大唐使節,也都身著鮮艷的禮物,拜表入賀。洛陽宮內,從來沒有這般熱鬧過。

每年的元日大朝會,都由朝中最德高望重的一名大臣,率領群臣向皇帝恭祝新年的。今年的元日大朝會祝賀首領,就由剛剛歸朝的尚書左仆射劉仁軌充當。

劉仁軌歸朝后,并沒去長安,而是直接來洛陽了。他剛剛在前天,也就是大年二十九才抵達洛陽。來不及休息,就為今天元日大朝會而準備了。

在數千雙眼睛的注視中,須發皆白的劉仁軌走出班列,代表文武百官向殿上的皇帝李治恭賀新年,“元天首祚,景福維新,圣敬大圣大弘孝皇帝與天同休……”

眾臣也跟著齊聲恭賀,數千人齊聲唱諾的聲音差點將大殿都掀翻。

“眾愛卿平身,”李治壓壓手,示意諸臣都起身,然后才在御座上就坐,武則天依然坐在簾后。

諸臣在起身后,分列站在大臣兩邊,文官在左,武將在名,各外藩使節另站一列。

新年朝賀,只有皇帝才可以得到百官的朝賀,即使如武則天這樣已經握了大部權柄的人,也是沒有資格享受的,這種受百官恭賀所帶來的感覺,還是非常讓人覺得尊崇的,也是很吸引人的。

權力的吸引,有時候就表面在這些表面的東西上,表面上的光鮮,很多時候最吸引人。

接下來還有一番繁瑣的禮節,禮儀結束后,皇帝李治開口說話了:“諸位愛卿,今日是正月初一,是新年的開始,朕和皇后娘娘在此舉行新年朝會,和諸愛卿同賀新年,朕期望在新的一年內,我大唐國泰民安,四海升平……”

李治用極富煽動性的語氣,說了一番展望美好未來的話,惹來眾臣的一致附和。

李晨說了一番話后,主持禮儀的禮部官員出列,宣布下一項固定的程序,那就是各部官員當殿報告過去一年內所取得的成就。最先出列的,是戶部官員,由戶部尚書報告過去一年的收成,接著是兵部、工部等其他相關部門,綜合各部的匯報。

過去的一個,大唐所取得的成就還是喜人的,不過外憂內患也不少,只不過這些外憂內患在今天的朝會上被簡化了。今天是正月初一,主旋律就是喜慶,不喜慶的東西盡量避免出現。

李治在聽了各部官員報告了過去一年大唐所取得的一番成就后,再起身大聲說道:“朕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天佑大唐,保我大唐四方平安,愿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百姓安樂!”

李治這番話講完后,馬上就有朝臣站出來,吹捧了一番皇帝與皇后在過去一年內施行政策的正確,吹噓皇帝和皇后治理國家之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接著一些外蕃的使者也跟著出列附和。

聽了朝臣及外藩使者們的一番恭維后,李治和坐在簾后的武則天都笑開了花。

接著是元日朝會非常重要的一項儀式,那就是諸蕃使節向大唐皇帝獻上各自的禮物。

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各蕃屬國的禮物清單都是由禮部的官員當堂念出來,禮物貴重、數量多的使節一臉的驕傲,而那些禮輕的則滿臉羞愧,很是覺得丟人。

這也是大唐國力強盛的一個象征,這些外藩使節都以得到大唐皇帝的認可為榮。

元日朝會結束后,皇帝將要在麟德殿舉行規模盛大的宴會,而宴席排列的次序很可能與所獻禮物的高低有關系,那些禮輕的使節也是怕坐在離皇帝很遠的位置,掉了身份。

使節位置的排列可是最關乎面子的問題。

李晨也曾聽到,倭國與新羅的使者曾因為排位的問題而當堂打架,最后李治為了平和兩國使節之間的矛盾,讓他們同排就坐,不分先后,從這件事上,也反應出各蕃屬國還是很在乎各自所在的部落或者藩國在大唐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的。

在一片欣喜的氣氛中,元日大朝會和宴會也終于落下帷幕,而這時候,已經是正月初一的正午過后了。官員們雖然辛苦,但他們通過參加宴會填飽了肚子,而李晨及他的同伴們,卻餓著肚子堅持全場,有多苦多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也在元日的慶典都結束后,李晨起了想離開千牛衛的心思。

看著光鮮的日子,過的卻并不舒服,這是李晨很強烈的感受。

準備出宮的時候,還餓著肚子的李晨,心情可不太好。因為他和上官婉兒并沒有私下的接觸,也沒接到她的禮物。

不過就在他準備出宮的時候,卻有一位宮人屁顛顛地來傳,說皇后娘娘召見。

李晨也只得止了出宮的步伐,前往仙居殿去見武則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