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

第一百零二章 陛下英明

看到武則天陷入沉睡中后,李晨也站起了身。

起了身后,他才發現,自己竟然全身是汗。

“團兒姐,婉兒,我可沒想到,今天娘娘喚我來,竟然讓他做原本你們該做的事!”李晨走到眼神古怪的上官婉兒和武團兒面前,一副悲嘆的樣子說道:“這些事應該是你們做的,今天我幫你們替皇后娘娘按捏,你們該表示點什么以謝謝我。”

心里感覺怪怪,發幾句牢騷,可以發泄一下心里的郁悶,還可以表明一下自己心里沒鬼。

上官婉兒和武團兒都沒想到,李晨竟然會這樣說。今天她們心里的感覺挺怪,對李晨原本有些不滿,覺得他不應該和皇后娘娘有這樣的接觸,但聽了李晨直接的“抱怨”后,竟然不知道說什么。

“我走了,希望以后皇后娘娘不要再讓我來做這種事,這不是我該做的事!”李晨瞪了兩眼上官婉兒和武團兒后,不顧她們有什么不滿,直接往外走,一邊走還一點輕聲說道:“大不了,我把按捏之法教給你們,不收你們學費得了。”

剛才李晨替武則天按捏時候,心情是很復雜,起身后,又看到上官婉兒和武團兒眼神異樣,因此忍不住發泄了幾句。這幾句發泄后,他的心情平靜了一些,底氣似乎也足了。

聽了李晨這話,武團兒走到他身邊,輕聲地說了一句:“公子,你的按捏之法真的比我們出色,什么時候奴婢好生向你學一下,省得老是被皇后娘娘說。希望你能好生教奴婢一下,好不好?”

說話間,她滿臉希冀地看著李晨。因為替武則天按捏時候,力道掌握不好,被武則天訓斥過幾次,這樣武團兒更加放不開手腳,深怕做的不好。今天看李晨的按捏武則天很滿意,安然入睡了,馬上就想到了向李晨學習一下。李晨自己又這樣說,她也就表示了此意思。

當然她心里還有別樣的心思,向李晨學習按捏之法的時候,親近的接觸肯定免不了的。要是機會與李晨親近些,那她會非常高興的。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這段時間經常會想到李晨,想和他有多呆一起的機會,一起說說話,反正她就是想多見見他。

武團兒上前說話的時候,上官婉兒卻是走了過去,替武則天蓋好被子,并將窗簾拉上。

窗簾拉上后,房間里頓時昏暗了一些。

“我走了,你們忙就是了!”李晨不敢再在這里多呆,逃也似的走了出去。

“公子,等奴婢一下!”身后傳來上官婉兒帶點著急的呼喚。

已經走到外面的李晨,只得停下了腳步。

上官婉兒提著裳擺,追了上來,在李晨身邊停了下來。

“李公子,”上官婉兒輕輕地喚了一聲后,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婉兒,有什么話以后再說吧,今天我心情不好,我沒想到皇后娘娘讓我來做這事,這不是我應該做的。我先走了,過兩天就過年了,府中也有一些事要忙。”李晨說著,舉步就走。

上官婉兒張張口,但終于沒出聲相喚。不過李晨最后的這句話,讓她心里好過了很多。

原來他并不情愿來做這事,她還以為他是很樂意替皇后娘娘做這些事的。

今天的事,讓上官婉兒有點心緒不寧,李晨也同樣如此。

回去后,他一個人呆在衛所的一獨立房間內,悶頭想了半天,不過最終還是沒什么頭緒。

“罷了,罷了,無論是武則天勾引也好,還是其他,現在先不去理會。反正無論怎么,我都不能有任何想法,這是要掉腦袋的。我寧愿去勾引上官婉兒或者武團兒,也不能與武則天有任何勾搭之事,”最終李晨下了這樣的決定。

這樣的想法堅定后,他心里倒是輕松了。

十二月二十八,年前最后一個正式議事的朝會日。

再過兩天,就是大年除夕了,除夕那天,雖然有例行的朝會,但并不正式議事,朝會中主要就對百官的封賞,還有一些與喜慶之事相關的討論。因此今天這個朝會日,許多事都會拿出來討論明白,省得拖到明年去。

繁繁瑣瑣一大堆事,當值的李晨起初還挺有興致地聽著,但聽到后面,卻也沒心思去聽了。

當官還真不是件輕松的事,這是李晨在聽了百官爭辯一些事情后的感慨。

朝堂上的人,處處勾心斗角,爭斗不斷,許多事情有不同的意見,主要都因為利益相關。入朝為官,要是天天過這種與人爭斗的日子,那也沒太多滋味。

朝會進行了一個多時辰,該議的事終于都討論完畢,該有的爭論也爭的差不多了。

就在這時候,一名御史臺的官員,越眾而出,大聲奏道:“陛下,臣彈劾左司郎中王本立,依仗陛下的恩寵,濫用職權,污蔑百官,應該將其交會有司治罪。”

這名御史臺官員此言一出,頓時震驚了四座。

快過年了,竟然還有御史臺的官員站出來彈劾其他官員,多多少少讓百官意外,也讓李治吃驚。

“陛下,這是臣等搜集的王本立的罪臣,請陛下過目!”那位御史臺官員說著,將手中一份厚厚的奏狀呈到頭頂。“臣等希望陛下能重責王本立,肅清朝堂上的惡疾。”

一名宦官上來,從那名御史臺官員手中接過奏本,呈給了皺著眉頭似乎很不悅的李治。

而此時,殿中一些官員已經在小聲議論,被彈劾的王本立則從班列中站出來,撲通一聲跪在了殿前,大聲喊冤。他不敢和上次被彈劾的明崇儼一樣那樣囂張,畢竟他不得帝寵。

左司郎中是尚書省屬下左、右司中的官員,左、右司中有左、右丞,負掌辯尚書省六部官員之儀,糾正省內,舉不當者,郎中為輔佐左、右丞的官員,職責相同,王本立在任期間,多次誣尚書省的官員不當之舉,許多官員對王本立都很是害怕。

今天王本立受到彈劾,許多官員心里一陣高興,并沒有人站出來替王本立說話。糾察官員的左右司丞和郎中,他們的職權與御史臺官員有些類似,百官即使被其責罪,也不能遷怒于他們,只得認倒霉。也唯有御史臺的官員可以治他們,而不會被人覺得公報私仇。王本立民怨很大,一些人已經想著一會要落井下石,將王本立徹底打趴下,讓他丟官治罪,那樣他們以后就不要受氣了。

在那名御史臺官員站出來彈劾王本立后,站在班列中的狄仁杰,也站了出來。

“陛下,臣也彈劾王本立,”狄仁杰舉著芴板,大聲奏道:“王本立依仗權勢,借糾察百官之名,濫用職權,打擊報復,許多官員受其害。還請陛下嚴查,治其之罪。”

李治并沒馬上回答什么,而是皺著眉頭翻看著前面那位御史臺官員的奏本。

在李治翻看御史臺官員的奏本時候,殿下跟著有人站出來,指責王本立借權勢打擊別人。有人站出來“落井下石”,跟從者馬上多了起來,陸續有官員站出來,指責王本立的過失與犯罪。

一時間,有墻倒眾人推的感覺。

面如死灰的王本立,梗著脖子爭辯了幾句后,在沒辦法為自己洗白的情況下,也只能閉嘴,跪在地上,一個勁地為自己求饒。他說自己所做都是為了不辜負圣命,想讓官員隊伍更廉潔。不過他的話馬上就被其他人的指責淹沒了。

看了御史臺官員的彈劾奏本,再聽了許多官員站出來聲討王本立,李治也只能做表態發言了:“駱愛卿與狄愛卿所奏之事雖然屬實,然左司郎中本就有糾察百官之務,雖然王本立做的有些過了,但朕覺得先警訓他一番即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陛下,不可如此!”那位與狄仁杰看起來年齡差不多的駱姓侍御史聽了李治這樣說,急忙上前爭辯道,“陛下,王本立所行之事許多都超過了其職權范圍,許多事以私情而論官員之罪罪,有借陛下恩寵而濫用權力、打擊報復之嫌,今日百官同責其罪,就可見其惡行,陛下,萬不可恕其罪!”

這時狄仁杰也再次開口奏言:“陛下,如今朝廷雖然缺乏英才,然并不少王本立之輩,陛下不能因為愛惜有罪之人,而污了王法,也不能因為臨近年關之故,而赦了王本立。陛下若要赦免王本立,那就將臣等流放到無人之境,作為忠貞之臣將來之鑒誡,那樣定不會再有人出來彈劾犯事之官員!”

狄仁杰的一番話,讓百官為之動容,殿中值勤的李晨也為之震撼。

太硬氣了。

而狄仁杰的話后,那位狄姓御史也跟著站出來,表示如果朝廷不治王本立之罪,他也要辭去官職,或者讓朝廷將他流放,他決不和王本立這樣的人同流合污。

這時候,簾后的武則天低聲和李治說了幾句。李治聽了后,沉思了一會,最終宣布:“駱愛卿,狄愛卿,兩位所言甚是在理,王本立所犯之罪頗多,不能因其曾有功而赦免其罪。傳朕旨意,除王本立左司郎中職,交由大理寺論罪!”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