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

第八十一章 抵達洛陽

車駕在嚴密的警戒中進入了洛陽城。御駕車隊從天津橋入,通往皇宮的道路已經戒嚴,百姓都被趕走,道路兩側都是持槍護衛的禁軍將士。

現在洛陽城是前隋時候楊廣所建,位于邙山之南,伊闕之北,瀍水之西,澗河之東,洛水穿城而過。洛陽也是大唐境內除了都城長安之外規模最大,最為繁華的城市。

自前幾年洛陽被朝廷定為東都后,其繁華程度日盛一日。洛陽城在天下臣民心中的地位,也一日比一日高漲。因為洛陽可以通漕運,從各地往長安轉運的物資,都要在洛陽轉倉,再通過陸路運往長安。在這一點上洛陽比長安更有優勢,許多時候,洛陽城的物資供應比長安城還要豐富。

一些年份,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長安城的物資供應不足的話,皇室成員就會往洛陽而來。這次李治和武則天來到洛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今年是災年,天下產出欠豐,長安的物資供應有點難以滿足所需,皇宮中的供應也出現了點問題。再加上武則天并不喜歡呆在長安,所以就到洛陽來了。

洛陽城與長安城一樣,都是整齊排列的市坊格局,只是因地勢的原因,再加上洛水穿城而過,城市建設沒有如長安一樣對稱嚴密。不過洛陽城修建的也非常雄偉壯觀,幾乎不亞于長安城。

洛陽城內也有皇城,同樣建于前隋時候,楊廣手中所修。皇城位于洛水之北,洛陽城的西面。皇城里面有宮城,皇城內各門及宮殿的命名與長安皇城也有些相似。

皇城在唐初時候被李世民命令為洛陽宮,這名稱一直延續至今。大唐初建的時候,李世民率軍攻占洛陽后,覺得洛陽城內宮殿修建的過于豪華,下令拆毀。但又在幾年后重建,不過重建后的洛陽宮氣勢遠不如隋代,李治當了皇帝后,下令修建了上陽、宿羽、高山等宮。

這幾座宮殿修建后,洛陽皇城的氣勢幾乎可以與長安皇城相比了。

洛陽宮周長有十二里,四面有十二個門,南面的正門為則天門,左右是明德門與長樂門,北面也同樣有玄武門。御駕隊伍從則天門進,在看到“則天門”牌匾時候,知道如今還沒出現“武則天”名的李晨,心里在嘀咕,武則天名字的由來,是不是就因為這“則天門”的原因。

李世民在位時候,也曾數次臨洛陽,不過李治繼位后,到洛陽的次數更加的多,還將洛陽定為大唐的東都。李晨也知道,歷史上武則天以周代唐后,更是將洛陽作為“大周”的神都。

或許李治并不喜歡經常來洛陽,但武則天非常喜歡到這里來。李晨看到過歷史書中的記載,說武則天因為害死了王皇后和蕭淑妃,睡在太極宮及大明宮內時候,晚上經常做惡夢,被王皇后和蕭淑妃的鬼魂纏身,她認為王皇后和蕭淑妃的鬼魂一直在長安皇城內游蕩,因此不喜歡呆在那里。

武則天當上了大周的皇帝后,將都城定為洛陽,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因為這個。

皇帝的御駕抵達洛水岸后,洛陽城內所有的官員都出來迎接。不過御駕車隊并未有什么停歇,而是直接進了皇城。一路行來,所有人都非常辛苦,再加上天寒地凍,誰也不愿意在寒風呼嘯的外面多呆哪怕片刻,能早點躲到有火爐的室內,舒服地躺一下,應該是所有人最想做的事。

鼻子都被凍紅了的李晨,率領他手下的軍士,及其他千牛衛軍士,及一部羽林軍將士,護衛著皇帝與皇后的輦駕,進了皇城。這次皇帝所居之處是在新建的上陽宮。上陽宮位于洛陽宮西,臨洛水而建,與長安的大明宮有點異曲同工。上陽宮修建的非常繁華,只是規模比大明宮小上很多。

暖暖的太陽照耀下,李晨及他的同伴們,護衛著御駕來到了上陽宮。皇城內,寒風基本被阻擋住了,太陽直射下來,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凍了大半天的千牛衛軍士,都覺得苦日子快出頭了。

這些天,他們過的可是挺辛苦,連李晨都這么覺得。

畢竟天寒地凍的日子里,騎著馬在外面招搖,冷風吹來,能把人的臉吹裂。千牛衛軍士平時雖然看著光鮮,但這種季節護衛出行,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上陽宮建造的并沒有如大明宮、太極宮那么講究對稱,而是采用自由式的布景,看上去也自有一番不同的味兒。在李晨眼里,上陽宮更像一個私家大花園,少了些皇家的氣勢。

此次來洛陽,李治與武則天居于上陽宮內的仙居殿。在長安時候,武則天的寢宮也被稱為仙居殿。。

太平公主所居之殿為麗景殿,麗景殿在離仙居殿不遠之處,約兩百多步遠的距離。

護衛著李治和武則天進入仙居殿后,千牛衛軍士的來程護衛任務也宣告結束。

帶隊的左千牛衛將軍張仁愿宣布了新的命令,令中郎將李孝逸率一部軍士繼續巡邏警戒,其他軍士各自回去休息。聽到張仁愿的宣布后,暫時沒有了任務的李晨及其他軍士,也馬上各自散去。

千牛衛在洛陽皇城內同樣有衛所,也有住處。

一些千牛衛軍士在洛陽有房產,一些軍士有家人住在洛陽。有房子或者有家人的軍士,大多都離宮回家休息,像李晨這樣在洛陽沒有住處的人,則歇于宮中。

“張兄、戴兄,你們兩位在洛陽不是有住所,怎么不回去休息?”看到張沖和戴希晉也跟他一道去了千牛衛的衛所,李晨挺奇怪地問他們:“回去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在宮中連洗浴都不方便啊?”

三人之間關系已經挺不錯,私下間都稱兄道弟了。有道是,不打不相識,李晨剛來千牛衛時候,與張沖和戴希晉之間發生的爭斗,是他們友誼發展很快的主要原因。

李晨能力出眾,而且天生有一種領袖的氣質,原本不服人的張沖和戴希晉自愿當他的小弟了。

“曉陽,我們想和你說一件事,”張沖一副很神秘的樣子,“我們可是聽說,年前宮內要舉行禁軍將士的競武大賽,所有級別的軍士和軍官都可以參加。我們千牛衛,從來沒有在競武大賽中得過名將,你武藝這么出色,這次你一定要參加。如果你參加,肯定能獲得名將,甚至奪魁都有可能。”

“宮內還有競武大會?”沒聽人說過此事的李晨,聽張沖這樣說,挺是驚訝。

“是的,”張沖用力地點點頭,“這是慣例,每年年終時候都會舉行一次競武大賽,算是給年節增添喜慶,到時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還有百官都會來觀賽,獲勝者會非常榮耀。”

戴希晉也跟著附和:“是的,曉陽,我們自知身手一般,根本別想在宮內競武大賽中得名將。我聽父親說,今年因為朝廷下發了‘舉猛士詔’,陛下和娘娘對此類競武大賽都挺看重,宮內禁軍將領,如果能在比賽中獲得勝利,獎賞會很不錯的。你可一定要去參加,把獎賞拿來,也讓其他各衛的將領,別再小看我們千牛衛,我們千牛衛中,也有勇武者。”

李晨的心思頓時被說活了,不過他性子挺沉穩,并沒馬上表態,只是對張沖和戴文晉說,此事他會考慮一下,如果有機會,一定去試試。

聽李晨這樣表示,張沖和戴希晉也挺高興,他們又與李晨說了一些宮內競武比賽的話題。今天他們留下來,就是準備與李晨說這事的。這件事雖然還沒有正式宣布,但他們的父親已經知道這事,并和他們說了。禁軍中的那些中高級將領也基本知道這事,只是在今天之前,沒人和李晨說而已。

御駕抵長安,距離年關也只有不到二十天時間了,禁軍將士的競武大賽肯定在年前舉行,因此張沖和戴希晉,在抵達長安后,馬上和李晨說這事了,希望李晨能有想法,并早做準備。

三人呆在一起說了會話,直到上官婉兒來找李晨,張沖和戴希晉這才離去。

兩人離去的時候,還對李晨擠眉弄眼,一副無恥的樣子。

他們的滑稽表情,也被上官婉兒看到了,她不禁一陣臉紅。

上官婉兒狠狠地瞪了眼李晨后,沒好氣地說道:“李晨,我來是奉皇后娘娘的意,告訴你一事的!”

“娘娘有什么吩咐?”

“娘娘令我舉辦元宵詩會,叫我約請一些人,她點名要你參加,今日讓我來告訴你這件事。”

“啊?!”李晨聽了后一陣郁悶,他不是說過,他沒詩才,做不了詩,怎么還要他參加詩會呢?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婉兒,我去湊熱鬧可以,但千萬別讓我做詩,我做不了詩,很丟人的。”

“我不要求你,但要是皇后娘娘想看你的詩,那小女子也無能為力了!”

“這個……唉,到時我自去和皇后娘娘解釋吧!”李晨也懶得多解釋,又想到了剛才三人在說的事,趕忙問上官婉兒:“婉兒,過些日子是不是要舉行宮內競武大賽?”

“是啊,今天我還想和你說的正是這事!”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