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

第二十七章 工部尚書劉審禮

(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并加關注,給《》更多支持!)這幾人中,以黑齒常之的騎射水平最好,馬上槍術也是他最出色,最后他以比試和切磋的名義,與李晨來了一場馬上對抗。…頂點小說,

結果自然不出意外,黑齒常之完敗于李晨槍下。

以李晨的估計,黑齒常之在騎射及馬上功夫方面,最多與王單和吳羽相當,甚至還不如他們,如果黑齒常之與王單或者吳羽較量,那可能會打的旗鼓相當。張虔勖等人也看出了李晨的實力比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出色,在黑齒常之與李晨較量后,并沒叫嚷著上場與李晨比試。

張虔勖還挺機靈,他找王單較量了一場,結果兩人的馬上功夫相差不是很大,王單手下留了點情,最終兩個人以不分勝負而結束較量。

程務忠也興致上來,找吳羽比試了一番,但吳羽性子比王單直,人情世故不太懂,沒想到給人以面前,在較量的時候,使出了所有招式,把程務忠打的落花流水,狼狽而逃。還好,程務忠除了自嘆技不如人外,并沒其他抱怨,并且與吳羽“一見如故”,較量結束后,湊在一起吹牛打屁了。

幾場較量下來,李晨、王單、吳羽和黑齒常之、張虔勖等人之間的關系馬上親近了一步。中午時候,一群人圍在一起喝酒吹牛,直喝的天昏地暗。男人之間的交情,會隨著喝醉酒而進一步加深。在下午酒醒之后,這些人就像熟稔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樣,親密無間了。

“曉陽,明日見到了劉相公,你可不能說我們在軍中飲酒,那樣可會被責罰的!”黑齒常之在酒醒后,私下對李晨說道:“你應該知道,大唐軍隊軍中是禁止飲酒,我們只是偷偷喝,你千萬不能把這事傳出去。”

“這個自然,我們在一起只不過吃茶,吃的興起,以致忘記了時間而已!”李晨意味深長的笑笑。

“哈哈哈,對,我們只是吃茶聊天,聊的興起,以致忘記了時間,耽誤了事而已!”黑齒常之說著,伸出大手,在李晨的肩膀上用力拍了幾下。

李晨也伸手在黑齒常之的肩膀上拍了幾下,兩個人旋即一起大笑起來。

原本黑齒常之準備在這一天的下午護著李晨去見劉仁軌,但因為下午臨時有情況,前軍統帥,工部尚書、檢校左衛大將軍劉審禮召麾下將領商議軍情,召黑齒常之、張虔勖等他麾下的諸將過去,一道商量事情。

聽黑齒常之說起劉審禮,李晨不禁心中一動,主動提出,隨黑齒常之一道去見見劉審禮。

歷史記載中,劉審禮是個悲劇人物,在青海之戰中,作為前軍主帥的他,率先攻擊吐蕃人,并取得了不俗的戰績,但因為主帥李敬玄的無能,主力大軍沒有及時跟上,在他所率前軍遇到優勢的吐蕃軍隊圍攻時候,李敬玄竟然不加以馳救,屯兵不前以求自保,最終導致劉審禮部三萬余人全部被吐蕃軍隊殲滅,劉審禮及麾下將領王孝杰等人當了吐蕃人的俘虜。

劉審禮被俘后,病死于吐蕃大營內。其子聞聽消息后,跑到吐蕃大營外面,痛哭了好幾天,終于感動吐蕃人,將劉審禮的尸首交給了其子。

歷史上記載的事讓人唏噓感嘆,但李晨知道,劉審禮在青海之戰中也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畢竟人家的身份地位擺在那里的。當朝工部尚書、檢校左衛大將軍,比裴行儉的職位還要高。其父劉德威還是貞觀時候的刑部尚書,根正苗紅的官二代。

在看青海之戰這段歷史的時候,李晨曾假想過,如果劉審禮多個心眼,沒有孤軍冒進,在遭遇吐蕃的主力后,及時后撤,與李敬玄的主力合兵,穩扎穩打,或者李敬玄及時救援,那青海之戰的慘敗,或許就可以避免。

今天有機會,那就去見見這位工部尚書、檢校左衛大將軍,如果能交流上幾句,討論一下青海的局勢,那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聽李晨說想去見見劉審禮,黑齒常之猶豫了一下后,也就答應了。

劉審禮的大帳在距離黑齒常之部西南方向大概二十里,其部駐扎之地比黑齒常之的人馬更靠前。

李晨也在隨黑齒常之去劉審禮大帳的途中,知曉了一些鄯州方面的軍情。

鄯州城西面幾個方向的大唐軍隊,全部歸于劉審禮的前軍,也就是說,黑齒常之、張虔勖等人所部,現在都歸劉審禮掌管。李晨也從黑齒常之的嘴里聽到了王孝杰的名。

王孝杰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名將,在武則天掌權的時候,他曾率軍收復過安西四鎮,在大唐的歷史中寫下過濃重的一筆,李晨看到過這個將領的大名。不過他知道王孝杰的事就只有兩件,一是青海之戰慘敗被俘后,王孝杰因為長的像吐蕃贊普,結果被奇跡般地放還;再一件就是率軍收復安西四鎮。

李晨沒想到,到鄯州一趟,竟然能認識這么多在歷史中有名望的人,他原本以為,這次只能見到劉仁軌一個歷史名人。既然能認識這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那就好好把握機會。

來到劉審禮的大帳中的時候,日頭已經西斜。估摸著一會回去,要走夜路了。

說起要走夜路回去,黑齒常之和張虔勖又說起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肅州刺史王方翼上呈朝廷,解決將士夜間不能視物的辦法。

“李公子,所說這個法子也是你想出來的,你真的是個了不起的人!”張虔勖由衷地稱贊道:“你可知道,你這一獻策,替我們解決了一個煩。如今我大唐軍士,已經基本沒有你所說的那個‘夜盲癥’的問題了,夜間行進,基本無大礙。”

黑齒常之也跟著說了一句:“據我們所知,吐蕃軍中‘夜盲癥’問題并未解決,在這一點上,我們就占據了優勢,以后如果有夜戰,勝利肯定是屬于我們的。呵呵,李公子,如果有那么一天,夜戰中我們擊敗了吐蕃人,那真的要好好謝謝你,你給我們帶來了福音。”

這段時間,因為夜盲癥的問題解決了,鄯州一帶的大唐軍隊,加強了夜間攻防戰的練習。

利用自己的長處,攻擊敵人的短處,這是兵法中的上策。無論是劉審禮,還是劉仁軌,或者黑齒常之、張虔勖這樣的中級軍官,他們都覺得,要是戰事發生,在吐蕃人沒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軍可以發動大規模的夜間戰役,讓吐蕃人發揮不出原有的戰力。

這個困擾大唐軍隊好多年的難題,是李晨解決掉的,王方翼沒有貪功,在朝廷的傳報中說明了這一點,黑齒常之等人也大概知情情況。因此今天他們越加對李晨表示出好感,黑齒常之也不再擔心帶著李晨去見劉神禮,會遭到訓斥。

聽了黑齒常之和張虔勖等人的夸獎,李晨自然謙虛了幾句,說這不過是舉手之勞,這個解決方法是他師父想出來的,能為大唐軍隊做點事,解決一個大難題,他也是非常高興。

在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李晨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王方翼所說的為他向朝廷請功。

王方翼答應了他向朝廷請功,但在他離開肅州的時候,也沒聽到朝廷獎賞了他什么。是王方翼沒有上報,還是朝廷沒有給予他獎勵?李晨有點不得其解。但現在他沒地方問詢,當著黑齒常之和張虔勖等人的面,他也不好說什么,只能把這個疑惑爛在肚子里。

而黑齒常之和張虔勖等人則認為李晨得了朝廷的獎賞,說不定李晨此去長安,就是去接受朝廷的獎賞去的。立下了大功,一身武藝又這般出色,李晨并沒有驕傲的樣子,這讓黑齒常之及張虔勖等人對他更多了份好感。

黑齒常之也把一些原本不應該說的話、一些關乎機密的事說了出來,他告訴李晨,這次劉審禮急召諸將商議軍情,就是因為那名吐蕃百戶被俘后所招供的情況。吐蕃人既然準備大打一場,那作為洮河道大軍前軍的他們,必定要做出應對舉措,一些必要的防備手段還是要布置下去的。

抵達劉審禮的大帳后,李晨聽從了黑齒常之的安排,先在大帳外候著,等商議軍情結束后,再去見劉審禮。

軍情商議大概持續了一個時辰才結束,許多將領從帳內走了出來,各自散去。

黑齒常之在稍后時候走了出來,他招呼李晨跟他一起進大帳。

李晨跟著黑齒常之進到劉審禮的大帳內時候,看到了大帳內還有好幾個人呆著。

正中的一人,身著锃亮的明光鎧,明光鎧外面還系著紅色的戰袍,一張中年人的臉,肅然中布滿了滄桑,給了以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這個自然就是劉審禮,他身邊還有幾位同樣身著鎧甲的武將,張虔勖也在邊上,一群人對著地圖討論情況。

黑齒常之上前對著面相最威嚴的那位中年人作了禮,“劉尚書,末將帶李晨李公子來了!”

正聽身邊一位將領說事的劉審禮,聽黑齒常之報告后,抬起了頭,一雙閃著精光的虎目落在了李晨的身上,上下打量著。

李晨迎著劉審禮的目光上前,不卑不亢地作了一禮:“在下李晨,見過劉尚書!”

“哦,你就是李晨!”劉審禮撫著額下的黑須,挺有興致地盯著李晨看,呵呵笑著說道:“聽肅州王刺史說,你在肅州鬧出了挺大的動靜,也幫王刺史解決了很多問題。某還聽說,你對青海的戰況有獨到的見解,今日既然來了,某和諸將就好生聽你說說!”

劉審禮沒有擺架子,對他不給予了足夠的尊重,李晨心里覺得挺舒服,他也馬上答應:“劉尚書這般說,在下不敢拒絕,今日就對青海之戰況妄議一二。”既然王方翼已經將此情況告訴了劉審禮,那他也不藏著掖著,好好說一番。

畢竟劉審禮是直接參與青海之戰的重要人物,許多事情與他講,比和王方翼講有用多了!(我的小說《》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并關注,速度抓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