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春

第十九章 你早些去長安吧

烏珠心思的敏感讓李晨有點小小的吃驚,但他并沒明確的答應,只說等明天的競武大賽結束后,再考慮這件事。⊙頂點小說,當然李晨也隱約說了,如今青海形勢緊張,大唐與吐蕃之間的戰事隨時有可能發生,天又將寒了,耽擱在路上,確實不是件好事情。

烏珠聽了,有點黯然,但并沒說什么。

回到刺史府后,烏珠也就回去洗浴,準備早點休息,而李晨也要去找王方翼說事。

烏珠在與李晨告別房的時候,一副情意綿綿,難舍難分的樣子,她輕聲對李晨說,明天她還想看看他的馬上槍術表演,希望李晨能滿足她的愿意。

李晨也自然答應,沖烏珠笑笑后,去找王方翼說事了。

王方翼還未處完所有公務事,但在聽到下人稟報后,馬上讓李晨進去了。

“曉陽,請坐,稍等一會,我馬上就好!”王方翼顯得很親切,連對李晨的稱呼都改了,以李晨的字“曉陽”喚之。

“王刺史,你先忙!”李晨說了句客套話后,也就在一邊坐下,端起下人送的茶,慢慢品嘗起來。

王方翼也很快就處理完所余地事,移步到李晨身邊坐了下來。

“曉陽,今天你表現非常不錯,你的騎射水平真的很出色,某自嘆不如!”王方翼呵呵笑著感慨,“你若從軍,肯定是一員虎將,有萬夫不當之勇。某今日想問你,你是否曾立志從軍?如果你想從軍入伍,某會給你機會,你愿意的話,可以到肅州邊軍中來。”

李晨想不到王方翼這么直接,愣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

還好,王方翼又跟著來了一句:“不過我知道,你是準備去往長安,想在長安謀一差事,所以不會考慮加入邊軍序列中,對嗎?”

“確實是這樣!”李晨略略有點不好意思,“師父臨終前,囑咐了我一些事,讓我去長安。他也希望我能到長安闖出點名堂來,不要辜負了他多年的心血培養。所以,我只能讓王刺史失望,不能現在就入伍從軍,保家衛國了。”

“這并沒什么好奇怪,”王方翼擺手笑笑,示意李晨不要糾結什么,“你文武雙才,讓你從軍,戍邊守衛,也太浪費人才了。某已經寫好了舉薦信,今日就交給你,你什么時候去長安,可以持此信,去面見吏部裴侍郎,相信他會禮等你的。”

王方翼所說,從案前拿過一封信,交給了李晨。他又告訴李晨,他在另外寫給裴行儉的信中,已經將情況說了一下。

“曉陽,我認為,你不必等突騎施使團一起走,你先一步啟程,去長安,或許裴侍郎已經在翹首期盼你去拜訪他了!”在李晨接過信后,王方翼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王方翼在寫給裴行儉的信中,已經詳細介紹了李晨這個人,說此少年郎可堪大用,加以栽培,或許又是一個李藥師或者徐茂公般的人物。他希望裴行儉能好好評鑒一下此子,給予其一些提攜。

王方翼和裴行儉都是愛才之人,他們也是甘愿當伯樂的人,那些看上去聰慧有潛質者,他們當然不會輕易放棄,會給予一定程度的關注。

這關注程度,或許很讓人吃驚。

李晨沒想到王方翼竟然讓他早些去長安,不必等突騎施使團,這讓他挺意外,當然也挺欣喜,只覺得一件原本有些難辦的事,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不過他并沒馬上表態,而是很圓滑地回了句:“非常感謝王刺史的垂愛,小子不勝感激。我回去后,也會好生想一下,如果可以,會盡早啟程去長安。其實,如果沒有這幾天的意外,現在我可能已經抵達甘州了。呵呵!”

“那是我耽擱了你的行程,”王方翼也跟著呵呵笑了兩下,又馬上意味深長地說了句:“你抵長安后,可以持某的信,去找裴侍郎,你可以與他說說青海之事,畢竟他曾到青海領軍,要是再有戰事發生,說不定他依然會再回到青海。一些事,與他說,或許再有用!”

其實有一點王方翼不能和李晨說,那就是現在安西境內并不平靜,朝堂上已經傳出聲音,準備讓他去任檢校安西都護。這是裴行儉推薦的,想必朝廷會批準。

離開肅州,前往安西,雖然與吐蕃人依然會接觸,甚至會交手,但青海的戰事,將與他遠離,他位被他尊為師長的侍部侍郎,比他更希望得到更多關于青海的消息,愿意與人討論更多的青海戰況。

李晨在青海之事上有著與眾不同的觀點,許多觀點讓他驚嘆,他希望李晨能早點去長安,和裴行儉有多一些的交流。很可能,這兩個人之間的交流,能給大唐帶來一些意外的驚喜。

王方翼有點高看李晨,但他堅信,他并沒看錯這個少年郎。他與裴行儉一樣,曾研習一些“占卜”之術,對冥冥之中許多沒辦法用理由解釋清楚的事,還是比較相信的,李晨這個他沒辦法弄清楚來歷的少年人,說不定能給大唐帶來巨大的變數。

為何會這樣認定,王方翼當然講不出理由,只不過是一種本能般的預感。

兩人又說了一些事,王方翼告訴李晨,明天的競武大賽,他希望能見識到李晨的槍術表演,而且他也想與李晨在校場上較量一番。

李晨客套了兩句,也接受了下來。

第二天,競武大賽初賽繼續進行。

步射所需時間少,一個上午就完了,而步射比賽結束后,有近半的人放棄了參加騎射,騎射在天將黑之時也全部結束。

報名參加初賽的武士共有五百七十名,實際參加的有五百三十二名。有這個參加人員數,王方翼也是挺意外,他覺得這次倉促間籌辦的競武大賽影響力還是挺大的。但沒想到的是,步射結束后,下午的騎射參加者只有兩百六十人了。

騎射也是一次篩選,比賽結束后,最終繼續參加比賽的人員只有一百九十人。沒有繼續參加比賽的一些人是因為表現差被淘汰,當然更多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主動放棄了繼續參賽。過半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沒辦法繼續參加后面的騎射比賽及馬上槍術,這讓王方翼有點郁悶。

他是希望將聲勢弄的更大一點,即使比賽日子延期幾天都沒關系。不過后續比賽中參加的人數雖然比預期的少了,但比賽間氣氛的熱烈程度比他預料的要好,特別是烏珠和李晨上場表演后,將氣氛推到極致,這讓他挺有成就感。

馬上槍術因為所費時間要長一些,最終結束的時候,已經一整天過去了。

原本打算第二天下午進行的復賽,只能放到第三天進行。

第二天的馬上槍術表演中,李晨并未參加,王單和吳羽倒是上場表現了一番。可以說,所有參加比賽的人員里面,就數他們的槍術最厲害。

包括王方翼在內的肅州官員及大部觀眾,也都注意到了這兩個表現極好的武士身上,王方翼也在打探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武士的情況。

“王刺史,待有機會,我尋這兩個人較量一番!”李晨也趁王方翼說起這兩個人情況時候,插嘴了一句。王方翼笑笑,點點頭算是認可了。

比賽的第三天,天氣變差了,一改前兩天的晴好,太陽躲了起來,北風刮的比較大。

這種天氣下,進行騎射和步射考校,更能彰顯武士的實力。

能克服大風的影響,精確命中目標,這樣的武力射箭水平才是真正的精湛,在戰場上也能更好生存下來,給予敵人以殺傷。畢竟打仗的時候,不會說天氣差,戰爭就不會發生的。

依王方翼的吩咐,李晨在最后一個上場,壓軸表演,為整個競武大賽劃一個圓滿的結局。李晨也只能接受安排,很無聊地坐在看臺上,與烏珠兄妹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

因為預賽成績分別排在第一和第二,王單和吳羽是最后出場比賽。

競武大賽共三個科目,步射、騎射以外的那個比賽項目雖然說是“馬上槍術”,但參賽的選手可以自選武器,槊、槍、棍等長武器都可以。

為了不讓別人看出異端,馬上槍術比賽,王單選用的是長槊,吳羽是長槍。

他們到底實力出眾,在復賽中,克服了大風的影響,步射和騎射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王單步射全部滿環,騎射也只有一支箭沒有落在靶心。吳羽的成績比王單稍稍差了一天,他騎射成績兩箭沒落在靶心。

因為大風的影響,沒有一名選手騎射是全部滿環的,不過像王單、吳羽這樣的優秀選手的表現,還是惹得了滿堂喝彩。

兩人的馬上槍術也很不錯,眼花繚亂的變化,行水流水般的出擊技術,讓觀看的人全都為之振奮,一直習武的王方翼也是自嘆不如。

除了李晨,所有參賽選手中,他們兩人的成績最為優秀,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王方翼非常期待李晨最后的表演,能給他及全場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

比賽全部結束,但并沒有馬上宣布最終成績,在王方翼的示意下,李晨上場。

他從武器架上取了一杠槍,然后瀟灑地上了馬,驅著“追風”緩緩地走進場地中間……

(新書艱難,需要兄弟姐妹們的大力支持,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