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官場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百五十家

朱代東主動讓周保寧全權處理原漿保健酒,這讓周保寧很滿意。[].

雖然處理原漿保健酒,很可能會因為滿足一部分人,而會得罪另一部分人,但這總比沒有處理權,或者說不能全權處理原漿保健酒要好。

接下來兩人又回到原來的問題上,關于在木川新建醫院的事。朱代東說這是木川的一個機會,一個重新崛起的機會,這讓周保寧很是心動。雖然朱代東的說法,既沒有經過專家論證,也沒有事實證明。但是朱代東到木川之后,創造了多少奇跡?

很多事情周保寧當初都以為朱代東只是一時興起,但是最后證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讓木川,得到了很大的實惠。特別是現在木川的百姓,都對朱代東充滿著期待。

周保寧在木川工作了幾十年,木川有輝煌也有落寂,他擔任木川市委書記之后,一直想做的,就是讓木川重振工業城市的雄風,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現在朱代東說,這是木川的機會,這讓他心里大動。

“保寧書記,木川如果要實現騰飛,必須要學會兩條腿走路。我們木川原來的交通就非常發達,如果再能增加大量的外來人員,對于我們的商業,將有非常大的幫助。而這次的醫院新建計劃,或許就是實現木川經濟騰飛的重要機會。”朱代東篤定的說。只要他還在木川,木川的全民免費醫療和教育,肯定會實現。

而如果木川真的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這兩條,將會對木川的競爭力,提升多少?恐怕就算是朱代東,現在也不敢估計,因為他覺得,不管自己的期待有多大,最后恐怕都會超出自己的想像。

“可是一次就要新建一百家醫院,這么大的投資·市里有能力嗎?省里會批準嗎?”周保寧說,建醫院不像建房子,如果木川只新建三五家醫院,那只需要向衛生廳打個招呼就可以了。但現在木川一下子就要新建一百家醫院·這肯定是要衛生部甚至是國家計委批準才行的。

“剛才黎丙贛部長不是打電話要原漿保健酒,你就沒跟他說起市里要建醫院的事?”朱代東笑笑說,既然黎丙贛一開口就是三噸原漿保健酒,那木川市現在要申建一百家醫院,衛生部也應該大力支持才對。//不僅要從政策上支持,而且還要資金上也大力扶持才對。

“代東,你這腦子轉得可太快了·我剛才怎么就沒有想起來呢?”周保寧笑呵呵的說,剛才他接到黎丙贛的電話,確實只顧及著如何跟他討價還價,怎么把供應量減下來,卻沒有考慮到,完全可以把這件事變成對木川新建醫院的助力。

“那是因為你的注意力被原漿保健酒吸引了,如果當時換成我,恐怕連跟黎部長討價還價的念頭都不會有。”朱代東笑著說。

“那確實·我一聽到原漿保健酒已經出來了,但我這個市委書記卻不知道,一下子全懵了。”周保寧笑說。

“這件事怪我·沒有及時向你匯報原漿保健酒的進展。”朱代東連忙說道。

“這段時間大家忙,你的藥酒泡在那里,可能自己都忘了。”周保寧說。

“是啊,如果不是車省長提出,想要點原漿保健酒,我還真把這件事給忘了。可是這酒一出來,馬上就惹出了那么多事,也是我沒有想到的。”朱代東說道。

“這樣吧,代東,新建醫院的事·市政府很組織一批專家進行論證,我們當領導的,要不能做那種拍腦袋決策、拍大腿后悔、折屁股走人的事。”周保寧語重心長的說。

“這沒有問題,不但要請專家學者進行論證,我覺得還應該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進來。”朱代東說道,這些醫院·最終是要給普通老百姓服務的,如果不讓他們參與進來,這不僅僅是不尊重他們,同時也會讓這批醫院的建設擔上很大的風險。

“可以。”周保寧說道,朱代東很重視民意,也很尊重普通老百姓,很多領導在嘴里說得很動聽,一切都以要為人民群眾的生命,但是碰到具體事務的時候,卻把這樣的話拋之腦后。甚至周保寧自己也覺得,有些事情是身不由己,而朱代東卻基本上能遵守這樣的原則,這讓他有些時候都很汗顏。

木川市的電視和報紙上,連續幾天,都報導了關于市里要準備大量新建醫院的事。并且市信訪局和各縣區信訪局都專門成立了一個專門的辦公室,用來征求民意。對于市里這樣的舉動,絕大部分的市民都是發自內心的歡迎。

而市政府組織的相關專家學者,卻是從全國各地調過來的,衛生廳、全省各大醫院的代表、醫學院的代表、市政府、民政部門還有財政部門的代表,一共一百多人,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最后得出的結論,卻跟人民群眾的意見有一些不太相同。

專家學者給出的結論,木川并不需要、也沒有必要一次新建那么多醫院。而人民群眾的想法是,市里的醫院越多,他們就越高興。

如果每一個鄉鎮、每一個街道辦事處都有一家二甲以上的醫院,那對他們來說,將再也不存在看病難的問題。如果市里能真的實現免費醫療,那對他們來說,將徹底解決看病貴的問題。

“朱市長,專家組的意見要求我們暫時先新建二十至三十所醫院,這樣的風險最小,也是我們的財政所能負擔的。”時友軍向朱代東匯報道。

“群眾的意見呢?”朱代東淡淡的說。

“人民群眾當然希望多建醫院,有的人甚至還沒覺得,應該要建二百所醫院更好。”時友軍笑了笑說,這就是每個人的眼光了,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不管政府建什么建筑,他們都有可能反對。但是除了醫院和學校除外,只要人民政府想建這兩們建筑,普通老百姓都是興雙手贊同的。

朱代東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說一個外國的經濟學家經過一個小鎮,看到當時的居民正在做一件很有趣的事,全鎮所有的居民都來估計一條牛的重量。當時經濟學家心里暗暗好笑,這樣的事情怎么可能有人說準呢。

當時那個小鎮的規矩是這樣的,所有參與的人大約有二千多人,每個人都把自己猜想的重量計下來,最后算出平均數。結果讓經絡學家大跌眼鏡的是,最后平均出來的重量,竟然只跟牛的實際重量只相差一磅。

這讓那位經濟學家得出一個結論,群體的判斷準確性遠遠在于個人。而朱代東現在,也更加傾向于群體更多人的結論。

“友軍市長,你的意見呢?”朱代東問,時友軍作為他的主要助手,到目前為止,還是非常稱職的。

“我認為建一百所醫院是比較恰當的。”時友軍緩緩的說,朱代東的想法,市政府的人早就知道了。但專家學者只給出二十至三十所醫院的意見,而人民群眾卻給出了二百所的意見,這讓他左右為難。

“我看這樣好不好,讓專家組的每一位人都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再從全市抽三倍于專家組的人員,一起統計,最后得出一個平均數就是市里要新建醫院的數量。”朱代東淡淡的說,公眾的意見是不同階層的利益平衡的結果,才是最適宜這個社會的,如果有可能,他其實想讓全市的市民都參與進來,可是那樣的工程太浩大,時間也太長,這也是目前市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可以,我馬上去統計。”時友軍看了朱代東一眼,說。對于朱代東的這個決定,他心里還是很支持的。

因為朱代東早就交代,所有時友軍的效率很快,兩個小時之后,結果就出來了。醫院的數量在一百五十所左右。這個數字朱代東還是比較滿意的,而且他也認為,一百五十所醫院,對于木川來說,還是比較合適的。

“明天早上開常務會議研究一下吧。”朱代東淡淡的說。

“可以。”時友軍心里已經有了數,從朱代東那里離開之后,他馬上就向市政府各個黨組成員通氣,朱代東心里早就作了決定,他作為常務副市長,主要做的就是協助朱代東處理問題。現在朱代東已經對一百五這個數字很滿意,他自然要幫朱代東去完成這件事。

第二天在木川市政府的常務會議上,木川市政府正式作出,要在全市新建一百五十家醫院的決定。這一百五十家醫院,主城區將新建一百家,下面縣市將分配其他的五十家。而這一百五十家醫院,將有三十家三甲醫院,六十家二甲醫院和六十家普通醫院。

對于這個方案,木川市的市民還是很歡迎的,但是市政府很多人心里卻并不是很滿意。因為一百五十家醫院,需要至少七十五個億的資金,這七十五個億,財政支出將占絕大部分,市政府的資金在接下來的幾年,都會偏向醫院建設,而這將會大大影響到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