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搶了別人的重生門票

第244章 A股最大民營IPO

第244章A股最大民營IPO第244章A股最大民營IPO←→:最新網址:mayiwsk

趙興城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興城超市成立二十年,打了無數商戰,絕大部分都會被興城超市的底蘊擊垮,即便是沃爾瑪這種國際品牌,也被興城超市壓著打。

后來省內六大商超簽署合作協議,劃分區域,彼此幫助,直接把好幾家國外商超給擠了出去,只剩下一個底蘊最強的沃爾瑪在茍延殘喘。

現在的興城超市,有能力把別人趕出去,哪怕是本地人也不行。

市場就這么大,只夠他們一家賺錢。

只是,一直等到正月初七,也沒等到馮建輝的回信,他感覺有點奇怪。

多等了一天,到了初八。

沒等到馮建輝的回信不說,反倒是等來了別的。

有人在調查興城超市惡意競爭的事情。

就是那十幾個去綠水天地薅羊毛的人?

有個屁用?在人家規則之內,只能說不道德,還能違法不成?

他起初覺得,僅僅是縣政那邊想要給網民一個交待,免得事情發酵的太難堪。

但很快,興城超市的賬目被查了。

他給馮建輝打了個電話。

“馮領導,看來您是不想給我們興城超市一個活路啊,既然這樣,那我們就走了。”

“趙總,先別著急,賬目查清楚了再走也不遲。”

“你什么意思?”

馮建輝很無奈,李揚這家伙是真的惡心,誰纏上他,真要倒血霉。

他不知道葉柄承是怎么跟李揚相處的,目前為止竟然相處的很不錯。

就離譜!

李揚這種家伙,誰能跟他相處過來啊?

他本意也是不想讓李揚虧太多錢,綠水集團都快要被ST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興城超市跟綠水集團硬碰硬就是找死,畢竟綠水集團后面站著姜半夏跟李揚。

只不過趙興城單純就是針對綠水天地,沒有把戰火往別的方向引,他覺得區區一個綠水天地,是打不過他的。

綠水天地最大的價值,就是在建造的時候,現在還有什么價值?

李揚沒有找馮建輝說什么,也沒有把矛頭放在誰身上。

可做的事,壓根沒留后路。

鬼知道他后面還會弄出什么來?互聯網那一塊,算是被李揚給玩明白了。

此時的葉柄承,正在跟李揚打電話。

“李總,有興趣來江北建一個綠水天地嗎?地方的事好說,我這邊盡量爭取。”

“這只怕有點難了,大城市跟小城市不一樣,在縣城做商場,只要人流量多一些,還有賺錢的希望。在一線城市,天天爆滿都難賺錢。”

“可惜了啊。”葉柄承嘆了一口氣。

“哈哈,沒什么可惜的,今年第二處綠水天地已經開建了,后面基本可以一年建兩處,最近的一處,距離江北不過四十公里。”

“總共要建九個嗎?”

“是啊,按照道家學說,九為數之極,建九個大概能賺點錢,建多了就不值錢了。”

“哈哈,這個觀點有意思。說明大家都應該遵守規則,沒有規則就容易出事。”

李揚說道:“那是肯定的,不過也不能因為遵守規則就被人家欺負啊,那就太慫了,而且我是個學生,下手沒輕沒重也很正常,等畢業之后性子就能安穩點。”

“不算重,正常。他沒在你身上下注,自然想要最好的局面。”

“那老哥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李揚其實是承對方人情的。

極影汽車在江北,沒少被照顧,甚至不少供應商都是葉柄承專門打過招呼的,否則合同哪能那么快搞定。

不過現在極影汽車的情況,差不多能還清了。

但他從來沒跟葉柄承聊過那些,是人家葉柄承自己做的,這就是朋友。

掛斷葉柄承的電話后,他馬上就給江百川打了過去。

“領導,新年快樂啊。”

江百川的心情并不好,因為極影汽車跟萬柳資本的聯動,不是什么好事。

只能說在擦邊。

自然而然,遭遇了不少舉報。

他很頭疼,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這件事。

如果不處理吧,怕被人說偏心。

處理?人家也沒犯錯。

只不過別人沒這個本事罷了。

“李揚啊,嚴格來說,你們極影汽車那個積分可以兌換理財額度,是有些違規的,下不為例啊。”

李揚笑著問道:“您老記錯了吧,我女朋友可是金融系的高材生,她對所有的規則都了解的很清楚,這可不算違規。”

“你非要讓我說準備新出一個規則才滿意?金融不是兒戲,你這樣募資,不符合流程。”

“那如果我們把國內基金清盤,只做QDII基金呢?”

所謂的不符合流程,主要就是萬柳資本還有兩支基金,并且規模不小。

想要造行情出來并不難。

比如姜半夏可以輕松把另外兩支基金的利潤轉移到新的基金身上,給新基金弄一個夸張收益,后續車子肯定會被瘋搶。

“萬柳資本的QDII基金哪有額度?”

“您給批一點不就有了?我們要的也不多,五十億美元就行。”

江百川沒好氣的說道:“張口閉口就是你們,你們!你不是從業人員,伱跟萬柳資本也沒關系!”

“哈哈,沒事沒事,我跟姜半夏是一致行動人。”

“一致行動人?那你國外那批資金怎么說?”

“什么國外?我窮的叮當響,現在不知不覺都已經快負債百億了,哪還有錢?”

“你……算了算了,額度我給你給你們,但如果賠了,你必須要想辦法把那筆外匯空缺給填上……”

QDII基金需要動用外匯,國內對這方面管理的比較嚴格,主要就是防止資金外流。

有的QDII基金,跟國外打配合,幫國外資金抬轎子,順理成章把這筆外匯給賠掉,不知不覺就進行了資金出逃。

所以,QDII基金的額度,一直管理很嚴格。

單個基金五十億美元額度?沒可能!

李揚那筆錢在港城,也是江百川沒那么大戒心的原因。

“既然這樣,那不如給一百億美元?”

“你……先把五十億美元用完了再說!”

江百川一口老血差點沒噴出來,李揚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哪怕把一百億美元賠光了,他也能補上。

口氣真大!

不過轉念一想,這家伙也確實厲害。

或許在他管的錢里面,李揚掙的那點錢,都不夠他管錢一年的利息。

可他那邊是多么龐大的體系,有多少渠道,覆蓋多少產品。

李揚能夠接觸的產品有限。

“對了,再跟您商量個事唄,萬柳資本準備上市了,您也知道萬柳資本的體量,一般人吃不下,您看看能不能給我們找幾家有實力的承銷方?”

江百川問道:“吃不下?人家IPO一百多億都能吃得下,吃不下你萬柳資本?平安IPO接近四百億,也沒人皺眉頭。只要市場愿意,哪怕你IPO一千億,也會有人搶著要。”

李揚笑著說道:“沒有沒有,我們沒想那么多,只想要六百億。”

“六百億?你想把整個公司全部賣了?那不符合流程,不會給你通過的。”

“什么都賣了?我們只拿出20,都賣了我們以后喝西北風啊?”

江百川:“……”

合著李揚這家伙,認為萬柳資本價值三千億?

做夢都不敢這么想。

“你憑什么覺得萬柳資本價值三千億?”

李揚說道:“就憑萬柳資本去年凈利潤一百多億,而前年的凈利潤不過十幾個億,按照這個增幅,今年凈利潤怎么也有六七百億。要不是我們擔心未來萬柳資本越來越值錢,徹底失去IPO的機會,根本不舍得把這個下蛋公雞放到A股當中去。

哪怕按照去年的凈利潤來算,也就二十幾倍的PE,高嗎?要是按照今年的預估凈利潤來算,不到四倍的PE啊,這跟白送錢有啥區別啊?”

李揚這不要臉的話,把江百川給整不會了。

提前一年預計凈利潤?

合著去年賺一塊,今年賺一萬,明年預估就要賺一個億?

李揚知道賺六七百億是什么概念嗎?A股凈利潤超過五百億的,就八家,超過七百億的,只有區區四家。

也就是四大行。

緊接著是六百多億的移動,五百多億的平安,招行,海油。

茅臺的凈利潤都只有三百多億。

他無奈說道:“你可真會給我整新名詞,你這算法,也夠離譜的!”

“領導,我這個人比較務實。”

“那行,我可以安排人去給你們分銷,不過賣不掉的我這邊可不會給你兜底,剩下多少,你們自己找人吃下。”

江百川答應了,反正肯定得找萬柳資本要手續費。

“沒問題,我是這樣想的,總股本就弄個一千億股,一股三塊錢,拿出兩百億股去IPO,每個股民都有500股的申購額度,反正如果申購的多,大不了我們拿出三百億股或者四百億股也一樣。如果申購的少,剩下多少我來安排人去買。”

“你跟我說這些沒用,定價以及總股本,到時候先審計再說。”江百川感覺李揚有些理所當然了。

一股三塊錢?一千億股?

這是上市嗎?上市當天就得破發。

總股本太多了,根本沒有機構愿意持有。

除了銀行股因為高股息的存在,總股本比較多,能突破千億總股本之外,號稱散戶之王的京東方,總股本也不過三百多億。

他第一時間就明白了李揚的用意,只不過……

無所謂了,隨他去好了。

他真以為自己是神嗎?

沒人會給他兜底的。

老老實實弄個高價,機構愿意捧場,對他們的身價提升也有不小的幫助。

“那就麻煩您了,對了,上市之前,要進行一系列股權更改,您這邊要不要拿點?”

“可以,我這邊捧場五個點吧。”

“我本來想給您二十個點的。”

江百川:“公司不是你的!而且我要那么多干什么?這五個點都是看在姜半夏的面子上,你在我面前可沒有半點面子。”

“您這話就太傷我的心了,我比姜半夏單純多了。”

“呵呵……”

其實,李揚說的是真的。

姜半夏才是真正的殺人不眨眼,比誰都狠。

不過能捧場五個點,說明江百川確實是喜歡姜半夏,畢竟那可是一百五十億。

雖然錢不是他的,但他要是做出太多錯誤決策,需要擔責任。

隨后,李揚就開始計算五十億美元的份額劃分。

萬柳資本大概要拿出一百億,車主那邊就算六月份之前成交兩萬輛,也不過七十億。

實際上肯定成交不了那么多,大概也就一萬三千輛上下。

五十億美元差不多是三百三十億,還有一百八十億左右的空間。

剛好給萬柳資本融資。

來到跟姜半夏的新房,姜半夏在那邊工作。

畢竟她家來來往往的人太多,哪怕這都上班了,家里也安靜不下來。

李揚湊過去,說道:“萬柳資本需要融資嗎?”

“啊?”姜半夏詫異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搞定了?”

“嗯,五十億美元額度,估計會在兩個月內弄下來,我計算了一下,去掉那些車主的份額,加上萬柳資本賬戶的錢,大概還有一百八十億的缺口。我這邊給萬柳資本融資一百八十億,拿6的股權走。”

“你瘋了啊?一百八十億能買半個萬柳資本了。”

李揚笑著說道:“金融哪有不上杠桿的,而且為了方便IPO,免得到時候有人挑刺。”

萬柳資本值三千億嗎?肯定是值的。

金融行業上市,PE一般都不會太高,二十到三十之間。

有些企業上市,PE直接能拉到四五十。

上市前的股權調整,李揚確實可以拿更多,不過沒那個必要,除了給人攻擊借口之外,對他沒多少好處。

想要錢,憑借他手里的公司,隨時都能找姜半夏融資。

“那些機構能給出三千億的估值?”

“他們老大都說了,容不得他們不給。再說了,數據在合理范圍之內,他們憑什么不給?市場有人愿意買單就行了。”

“可我……今年恐怕……”

姜半夏現在都沒去京城,擺明是不想去了。

“還有一段時間呢,我盡快把從業資格證考到手。”

“啊?”

(本章完)

最新網址: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