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花木蘭

第1026章 宋軍槍和弩

趙俊生問道:“有一事朕不明白,柳金銘的人馬并未沖進敵陣之中,按照戰報上所說他們沖垮了宋軍前面五排,但在第六排被擋住了,無論如何也沖不進去,短短的一刻之內就死傷近千人,他們只是被擋住了,沒有陷入陣中,怎么會死傷如此慘重?”

魯爽站出來抱拳道:“陛下,以臣猜測,應該是被宋軍的大量箭矢所殺!”

趙俊生有些不信,驚詫道:“宋軍弓箭這般厲害?”

“如果是擋在原地,擁擠在一起,密集度大的話,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魯爽說完扭頭對身邊一個副將吩咐:“去把咱們從戰場上繳獲了宋軍弩拿一具過來,還有長槍,也拿兩桿過來!”

副將抱了抱拳,轉身離去。

眾人在大堂內說了一會兒其他事情,那副將很快就把帶了一具宋軍弩和兩桿長槍。

“陛下,就是這兩樣玩意!”

趙俊生起身走過來,他的目光先看向了兩桿長槍,這兩桿長槍真的很長,只怕足足有三米左右,但他知道,長槍的長度越長,對槍桿材料的要求就越高。

他接過一桿長槍打量一番,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份量還不輕,隨后他有隨便耍了幾招,之在使用的過程中卻感覺這槍桿的材料不一般,既堅又韌,槍桿很直,刺出去受到大力也不會彎曲,但如果橫向用力則又能彎曲,不會輕易這段,對面就算是一個身穿重甲的兵士,如果槍頭是好鋼,使用者的力量足夠大,這樣的長槍也能夠刺穿重甲而不會折斷。

此時不論是南朝還是北朝,步兵多使用長矛,用長槍的只有將校軍官,而且這些長槍都是專門制作的,成本不小,一般人用不起,還有一些將校軍官用長槊,這玩意制作更麻煩,但每一桿都價值不菲,而且制作工序耗時很長,每一桿都能當做傳家之寶,非將門世家沒有這東西。

長矛的桿要比長槍短得多,尋找材料比較容易,歷朝歷代制作長矛都是用專門的木料,夠結實,木質密度大,也有份量,但缺點是缺乏韌性,若是遇到大力或遭到劈砍,容易折斷,所以如果用長矛兵擺出長矛陣,一旦敵軍騎兵正面沖擊,就算是輕騎兵,長矛兵的長矛受到撞擊之后也容易折斷,經常被騎兵沖垮。

將校軍官們用的長槍很有韌性,一般不容易折斷,有些武技招式必須要用有韌性能大幅度彎曲的長槍才能施展出來,但是如果用這樣的長槍來裝備普通士卒那就成本太高了。

趙俊生問道:“這就是宋軍步兵用的長槍?知道槍桿是用是什么木料制作的嗎?”

有大臣站出來說:“陛下,關于這個問題,臣以為在場之人都對這個都不懂,要知道它是什么材料只怕還要問軍器監的人!”

楊烈抱拳說:“陛下,找幾個手藝好的木匠過來問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那去吧!”

沒過一會兒,三個手藝精湛的木匠被帶了進來,等他們行了禮,趙俊生指著兩桿長槍問道:“你們三個都是木匠,知道這兩桿長槍是用什么木料制作的嗎?”

其中一個中年木匠拿過一桿長槍觀察了片刻,轉身遞給一個年老的木匠說:“王老爹,您老是前輩,您給掌掌眼這長槍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老木匠接過長槍摸了摸,又用手指頭敲了敲,對趙俊生行禮道:“陛下,將士們所用多是矛,矛桿以木料而成,因它不是太長,所以稍稍結實一點的木料都可以,不過受到大力卻會折斷。若是制槍,槍桿較長,稍稍用力就會折斷,所以對木料要求很高,要很堅韌筆直,能彎曲。以小老兒之見,這槍桿應該是有三層結構!最內層應該是一種木料,中間一層一層不知道是什么,最外層是包裹的一層細麻繩,再刷上一層桐油,曬干之后就完成了槍桿的制作,所以這槍桿并不是光滑的!”

趙俊生指著旁邊一個御前侍衛吩咐:“把其中一桿長槍拆了看看到底是不是內中外三層!”

御前侍衛走過去拔刀對著槍桿連砍了三刀,卻雖然對槍桿有些損傷,卻沒有砍斷。

其中一個木匠連忙說:“這事小人做就行了,還請陛下允許小人去把工具拿來!”

“去吧!”

工具拿來之后,這中年木匠拿起鋸子就在被刀砍的位置鋸起來,很快鋸成了兩段。

“陛下,的確是內中外三層!”

趙俊生道:“朕想知道都是什么材料,采用什么工序工藝制作的?”

三個木匠聚在一起討論了一下,隨后老木匠對趙俊生說:“陛下,小人等如果沒認錯,這槍桿的心應該是劍脊木,第二層包裹了一層薄竹片,最外層用細麻繩纏繞一圈,再浸泡在桐油之中,拿出來曬干,這桿槍就這樣制成了!”

趙俊生嘆道:“難怪這長槍的韌性不錯,劍脊木本身的韌性就很好,再用薄竹片包裹,加強了它的硬度和柔韌性,最外層用細麻繩纏繞泡桐油既起到了固定作用,又保持了它的堅韌,拿在是手里還不打滑!”

“陛下所說正是如此,宋國這是采用了制槊的技藝來制作槍桿,他們簡化了制作槊桿的過程,這槍桿給普通騎兵當做馬槊使用都可以用,給將校用又差了一些!”

趙俊生道:“這南朝人還真是夠聰明的,簡化制作槊桿的過程用來制作給步兵用的長槍!”

矛、槍和槊是不同的,首先就是頭部利刃部分都有很大的不同,矛頭一般是扁平,帶有一定的劈砍作用;槍頭比較尖,呈棱形,因有棱角故能破甲;槊鋒比矛頭和槍頭都要長,是加大加長版的槍頭,相當于一柄帶有兩條棱線的四面體長劍,破甲能力比槍還要強。

矛桿比槍桿和槊桿短,矛桿和槍桿都是單種材料,一般是用木料,騎士槍在沖鋒時一般都是一次性作戰武器,甚至一次沖鋒還沒有完成,槍桿就折斷了,騎士只能用刀劍近身劈砍直刺作戰。

槍桿比矛桿要長一些,材料方面要求有一定的柔韌性,因為長度太長,沒有柔韌性的話很容易折斷。

槊桿一般是復合型材料,就是用幾種材料制作而成,既有重量,又夠堅韌不易折斷,制作過程復雜,費用較高。

從適用、實用和經濟方面來看,矛和槍都是大眾性武器,可以普遍裝備士卒,但槊基本上只有將校才能用,這玩意制作成本太高,統治階層無法對普通士卒進行大規模裝備。

趙俊生拿過剩下的一桿長槍對眾大臣和武將說:“如果我軍騎兵使用這種長槍,是不是在沖陣時的穿透力更強?”

趙俊生本身就是用槍的高手,當然知道這樣的長槍如果裝備給騎兵,一定要比乾軍騎兵現在所裝備的長矛要好得多,最起碼它的柔韌性要比長矛好,不易折斷,雖然不必上騎兵將領們所使用的馬槊,但裝備普通騎兵士卒足夠了!

更重要的是它比矛要長,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這對騎兵來說是有很大的優勢的,敵我雙方騎兵對沖,如果其中一方的兵器要長一些,肯定會先刺到對方,這得有多大的優勢?

楊烈站出來說:“陛下,如果把這樣的長槍裝備我軍騎兵,我們的騎兵在沖刺時的穿透力可提升一成以上,用于步兵也是如此!若是我軍步兵用長矛去與宋軍步兵對攻,在兵器上就有些吃虧啊!”

趙俊生點點頭,對隨行大臣們:“馬上派人收集更多的宋軍新式長槍送往軍器監,讓他們琢磨琢磨,如何借鑒宋軍長槍的制作工藝制作出更加堅韌的長槍,制作工序既不能太復雜,制作出來的長槍的成本又要低,要能普遍裝備軍中將士!”

“諾!”

趙俊生讓那三個木匠出去,隨后又拿起旁邊一個兵士手里的宋軍步兵弩,“咦,這宋軍步兵弩的重量還很輕便,射程如何?”

“回陛下,射程比以往的連弩要遠二十步,它的弓弦彈射力很強,您看這里,很輕松就能上弦,拉一下就能上弦,而且在拉動這里的時候,箭匣內的弩箭自動落下箭槽內!”

趙俊生觀察摸索了一下,這個宋軍弩比從前的連弩上弦還要方便省力,簡直就相當于后世最早的步槍,拉一下槍栓扣動扳機就能發射,這比用弓箭都要快!

他對準旁邊一個支撐帳篷的木柱發射弩箭,一口氣把一箭匣的弩箭全部發射完畢,總共只用了不到十五秒,平均下來,發射一根弩箭只用了一點五秒。

“難怪宋軍在短短一刻之內就射殺了我近千余名騎兵,以這種快速密集的箭矢發射能力,它大規模集中使用當真是殺傷力強大!”

“來人,馬上派人多收集一些這種宋軍步兵弩,送回長安軍器監,讓他們先給朕仿制出來,各項性能不能比這個差,然后再以這個為基礎研制出射程更遠,操作更簡便、殺傷力更強的單兵弩!”

1秒記住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