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之天龍八部

第九十四章 對決高陽平原

伴隨著李朝展開了緊急動員,原本居住在皇城周邊的百姓,也感受到戰爭來臨的氣氛。一些百姓家的青壯年,也被官府緊急征調,編進各城團練之中進行備戰。

已然許久沒感受過這種氣氛的李朝百姓,才真正明白。身為他們鄰居的大宋,不動則已,一動也不是他們所能隨便承受的。盡管官府強調,此戰李朝必贏。

可百姓也不傻,開始大量的儲備生活物資。一時間,包括李朝皇城升龍城在內,各城的糧食跟食鹽價格,幾乎是一個時辰一個價,甚至還出現百姓哄搶商鋪的情況。

這種大戰來臨前的緊急氣氛,讓原本歌舞升平的皇城權貴們,也開始思考著家族的生存方式。盡管現在朝廷派往前線的大軍,還沒傳來具體的消息。

可誰都知道,一旦朝廷幾支天子軍也戰敗,皇城被攻破也是早晚的問題。雖說李朝近些年,國力強盛了不少。可再強,也難擋大宋的雷霆一擊啊!

加上這次大宋興兵,完全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被大宋掌握了戰略主動的李朝,也第一次感受到烏云壓境的危機。以往熱鬧的夜市,如今都沒人敢出來。

對于這種情況,李乾德身為皇帝也無能為力。現在的他,也急切的期待著,前線的戰況早一點到來。只要他的天子軍能取勝,那李朝尚且還有救。

要是他派出的五支天子軍。都在接下來的對戰中出現戰敗,李乾德都不敢相象,到時的局面會是什么樣子。可眼下。他也只能寄望,他的天子軍也不負厚望。

同樣是以兵事起家的李朝,一直都非常重視軍隊的建設。相比大宋重文抑武不同,李朝的軍事指揮權,一直都控制在皇帝的手中,并將其中的‘精’銳統稱為天子軍。

為拱衛皇城,李朝將天子軍還分別賜予封號。除守衛皇城的禁軍外,以“御龍”、“武勝”、“龍翼”、“神電”、“‘棒’圣”、“保勝”、“雄略”、“萬捷”八軍為軍隊根基跟柱石。

非戰時。這些天子軍皆列于皇城周邊,以拱衛皇城之用。軍中將士,額上皆刺有“天子軍”字樣,以示其效忠天子之意。各軍又分弓、騎、象隊及擲石兵等兵種。

除了皇城禁軍跟八支天子軍。李朝又以各城設有番兵(即地方兵),仔細區分兵種,不得‘混’雜,以防其生變。一旦發生兵變,亦可互為制衡,便于朝廷調遣。

正是這種軍隊集權的方式,讓李朝的皇帝擁有絕對的統制調動權。一旦皇令下達,任何將領都需無條件服從。不然,皆屬于不遵皇令的大罪。

眼下前往追剿趙孝錫一部的天子軍。三軍合計近五萬兵力。而趙孝錫此刻,手中的實際兵力,只有兩萬不足。可就算如此。李朝軍隊也絲毫不敢大意。

從陸續收到的消息,李朝軍隊已然知道,趙孝錫統領的軍隊,似乎使用一種叫天雷般的武器。只要這種武器發聲,觸到他的兵卒都非死即傷,端是利器一件。

雖然李朝的軍隊也知道。這種火器大宋以前就有。可相比以前他們見識到的大宋火器,如今這種被稱為天雷的武器。越發的威力巨大跟震懾人心。

正在攻城掠地的趙孝錫也清楚,現在他所收復的這些城池,其實都沒怎么遇到抵抗。很多李朝的城池,大多在步兵將火炮進行試‘射’之后,就很痛快的開城投降。

這樣一來,趙孝錫統領的部隊,更多都將時間‘花’費在趕路的事情上。在得知李朝派遣了三支天子軍,意圖殲滅自己統領的這種大軍時,趙孝錫也覺得是時候打一仗。

命趙大拿來細作描繪的李朝地圖,趙孝錫很快看到一個,適合與李朝軍隊進攻‘交’戰的地方。而這一戰,也將決定,此次他進攻李朝,最終能否取得勝利。

選定了決戰的地點,趙孝錫很快道:“趙大,傳令眾軍,各分出一支五百人的隊伍,去接收附近的縣城。告訴那些李朝守軍,如果頑抗,破城之日全部斬殺。

另外大軍改變路線,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高陽平原,搭建防御工事,準備等待李朝三路大軍的到來。在那里,我們與李朝的‘精’銳一較高下吧!”

與此同時,趙五跟武定統領的一萬大軍,與李朝派出的近三萬大軍之間,相隔的距離只有一天。為了打好這一戰,趙五跟武定自然也是好好的謀劃了一番。

當李朝派出的細作,看到趙孝錫的大軍,突然改變既定的攻擊路線,直奔高陽州的平原而去。指揮作戰的李朝將軍,也很快明白趙孝錫的用意。

原本還擔心,擁有天雷這種利器的趙孝錫,會借助李朝的城池固守。可趙孝錫卻想著,跟李朝近五萬的部隊,在平原進行攻防戰,這無疑更對人多勢眾的李朝有利。

鑒于這種情況,李朝的三路大軍,同樣調整行軍路線直撲高陽平原而來。對他們而言,只要解決了趙孝錫這路近二萬人的大軍,收復被攻陷的城池,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盡管雙方距離高陽平原的路程差不多,可最終還是趙孝錫先李朝軍隊一步,搶占了最有利的防守高地。抵達平原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諸軍安營扎寨。

其次,隨他出征的王府騎兵衛隊,也開始外出打探李朝軍隊的動向。留守營地的步兵跟輜重部隊,也加快修建營地,等待李朝軍隊的到來。

相比目前很多軍隊常用,搭建木制營房所不同,趙孝錫的部隊,卻大多采用北方游牧民族所擅長的營帳扎營。而營房外面大量構筑土墻工事,看上去非常古怪。

與此同時,一批布置防御的士兵,挑著一圈圈有點份量的鐵圈。開始將其展開,將其簡單的用木樁,將一圈圈鐵絲網固定在營地的外圍。

而鐵絲網后面,則是一隊隊火槍兵跟盾牌兵,負責常態巡邏。除了前后兩個營地出口,其余營盤四處,都被鐵絲網給環繞了起來。

至于王府的騎兵衛隊,在完全布置在營盤之外,幾乎不用理會營盤里面的事情。在營地旁邊的高地上,炮隊也在加緊修建發‘射’陣地,以便在戰時也更好的幫上忙。

在炮隊的營地前方,同樣有一道道鐵絲網給環繞了起來。鐵絲網之后,又是火槍兵跟刀盾手的布置。每支部隊各思其職,搭建營盤的速度也是超乎想象。

帥帳已然搭建好的趙孝錫,并沒入住帥帳,而是來到士兵們構建工事的地方。仔細的檢查,他們營盤的構筑情況,覺得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他也會立刻讓士兵糾正。

一切準備妥當之后,一扎營就開始動手制造熱飯的輜重兵,也將熱氣騰騰的飯菜,一桶桶的提到陣地上。正肚子有些餓的士兵們,也很享受這戰前的第一頓飯。

用趙孝錫的話來說,只有吃飽肚子才能打好仗。而且只要打好這一仗,接下來就算有大戰,也要等到他們兵臨升龍城的時候,才有可能受到李朝的頑強抵抗。

大戰未啟,趙孝錫派出的偵騎,已然在高陽平原上,跟李朝的偵騎展開撕殺。面對這些跟北方游牧騎兵,都展開過撕殺的衛隊騎兵,李朝的偵騎自然不是對手。

可就算如此,直奔此地而來的李朝三路大軍,也知道了趙孝錫,他們一步抵達的情況。對于那里的情況,他們又如何不知呢!

將派出的偵騎收回,三路大軍聯合在一起,朝位于高陽平原上的趙孝錫包圍而去。等到他們的前鋒,終于出現在高陽平原時,也看到做好迎戰準備的大宋軍隊。

做為游擊力量的王府騎兵部隊,如今則分成百人一隊,不斷的襲擾著三路大軍后勤補給線。面對這種‘騷’擾,李朝軍隊也不得不派出,相應的兵力進行防御。

等到三路大軍成功,將位于高陽平原上的趙孝錫大軍包圍。他們也被眼前出現的怪異大營所‘迷’‘惑’,不明白這種大營,為何扎的如此怪異。

不知歸不知,看到軍容嚴整的大宋軍隊。不少曾經跟大宋軍隊,進行過戰爭的李朝老兵,也覺得這支軍隊不好對付。接下來的戰事,誰輸誰贏真的未嘗可知。

面對大宋軍拒營不出,這幾天不斷趕路的李朝軍隊,也做出決定,暫時先休息一下。安排他們的輜重兵,開始準備埋鍋造飯,給有些餓的饑腸轆轆的官兵做頓熱食。

身為天子軍,他們的后勤供應條件,自然也比各城的番兵強太多。從他們扎營的情況,站在炮隊陣地上的趙孝錫,通過單筒望遠鏡,已然能看的一清二楚。

相比他控制高陽平原一角,李朝的三支天子軍,將分別控制了另外三角。并沒想象中,兩支大軍碰面,不由分說立刻‘交’戰的情況出現。

相反雙方,都互派一些偵騎哨,在形成的‘交’戰區域,不斷的進行挑釁。只可惜,對于這種散騎的對決,李朝天子軍中的騎兵,根本不是趙孝錫衛隊騎兵的對手。

看著己方的騎兵,不斷的摔落馬下,李朝的統兵將領,也覺得這些大宋的騎兵實力,還真的超乎他們的想象。這樣的騎兵,游離在他們營盤四處,還真是個不小的威脅!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