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堅

第五十章 一家子精德

“我要近一年來,張伯倫的公開演講!”一只腳已經登上馬車的謝菲爾德,對著等候在一邊的約翰康納吩咐道,“這個殖民大臣到底是什么執政思路?”

“當今的內閣當中的絕大部分成員,一個個思維老化,還以為世界還是過去的世界,對全世界的變化仍然視而不見。”在他眼中的威脅離開之后,約瑟夫·張伯倫還在憤憤不已,“就連現在的首相也是這樣,德國已經統一,法國也追了上來,美國也在崛起,他們什么都看不見、看不見……為什么不借著這次機會,直接對美國動手,給他們一個教訓。”

空蕩蕩的客廳之內,只剩下約瑟夫·張伯倫和他的兩個未來幾十年大名鼎鼎的父子而已。后者默不作聲,聽著自己的父親發泄對內閣的不滿。

和有著碩大額頭留著長長胡子,看起來不修邊幅的索爾茲伯里相比,父子三人都梳理著一絲不茍的發型,身著西裝,看起來有些古板。但作為反對黨領袖的約瑟夫·張伯倫,卻是整個英國知名的新政治家,有著眾多擁躉。

“父親,你消消氣,從軍力上來說,美國確實只是一個弱國,德國才是更大的威脅。”奧斯丁·張伯倫看了一眼旁邊默不作聲的弟弟,嘆了一口氣出言安慰著。

“其實父親說得對,美利堅合眾國的人口和土地,決定了它的潛力遠遠比德國更大。現在只不過看起來還不明顯而已,其實真應該借著這次機會給他們一個教訓。”內維爾·張伯倫不同意自己兄長的看法,深邃的雙眼表明,他并不只是隨便說說。

“那些老古板,還以為當今世界還是帝國獨自可以掌控的,從工業規模來說美國已經超過了我們,德國也十分接近,而且他們的增長速度比我們還要快更多。如果還繼續維持現在的殖民地政策,以松散的管理帝國包含的領土,那么遲早有一天,帝國會回到英倫三島相稱的影響力,必須要完成帝國的轉型,緊密連接、強而有力的帝國實體,就如同美國那樣,才能應對未來的變局。”

似乎是兩個兒子的反應讓約瑟夫·張伯倫感覺很欣慰,心情也舒緩了一些,“可惜,大多數人還沉浸在過往的輝煌當中,并不知道在實力上,英國已經不是對其他國家保持優勢的時候了,現在擺在帝國面前的兩個問題,就是必須和各地殖民地進行更加平衡的關系,讓這些殖民地變成帝國實體,不能再本土低人一等。第二則是盡快對威脅最大的敵人進行壓制,就算不用戰爭,也要用經貿手段遏制對方的實力。”

“所以自由貿易必須要結束,要建立一個單方面對帝國更有利的經貿體系,本土第一,殖民地第二、外國最后!而目前崛起聲勢最為迅猛的兩個國家,一個是德國、一個是美國。德國東有俄羅斯、西有法蘭西,兩邊都是強敵,只要帝國適當的放下利益,完全可以締結英德同盟,把德國引導進入帝國的軌道上,建立一個以帝國為主,德國為輔的世界體系。”約瑟夫·張伯倫嘆了一口氣道,“真正的敵人是美國人,德國本土周圍的惡劣環境,導致他們也需要我們,而我們一旦這次壓不住美國,這些鄉巴佬遲早會騎到我們頭上。”

對內進行貿易保護,扶持工商業發展,對外進行殖民擴張已經成為時代主流。而丟過政治家們卻仍固守大英帝國獨霸世界時的自由主義政策。自由主義政策建立在英國工業領先世界的前提之下,然而此時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德意的統一、法國、美國的崛起,都對英國形成了有力挑戰。再執行自由貿易的政策無異于是引狼入室。

在張伯倫的眼中,國土龐大的美國,帶來的威脅遠遠超過了歐洲大陸的德國。畢竟德國周圍還有兩個強國可以牽制,美國周邊根本就沒有代理人可以扶持。

“這個人能掐會算么?”謝菲爾德回到公寓之后,很快就得到了這個殖民大臣的種種言行,自然包括了構建帝國實體、主張英德同盟、至于主張廢除自由貿易,這玩意好像叫帝國特惠制,不懂沒關系,房地產商人前面的黑人總統,建立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可以理解成為美帝的帝國特惠制。

就是把自己可能威脅自己地位的國家排除在外,利用在國際貿易當中的優勢保持自己的地位,在一八九五年,英國就出現了這么一個覺得美國是威脅的人物。不得不說老牌帝國主義確實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真有目光這么長遠的政治家?

帝國特惠制實際上要等到內維爾·張伯倫在三十年后才得以成功推行,那時候同樣給美利堅合眾國折騰的夠嗆。

也幸虧這個年代實力差不多的強國不少,有很多國家可以替合眾國吸引火力。不然要是就剩下合眾國單獨面對大英帝國,光一個帝國特惠制就能弄的合眾國出經濟危機。

“準備回國!”面對這么一家子的精德,謝菲爾德也知道家里的農產品出口是兇多吉少了,“給家中發電報,就說對英國的農產品出口很可能保不住了。”

約瑟夫·張伯倫從前是大英帝國的貿易大臣,在貿易領域有很大的影響力,謝菲爾德那些人脈例如引薦張伯倫的奧斯頓勛爵,沒有能量阻止這個看合眾國不順眼的英國政治家。

哎!謝菲爾德捂著自己的胸口,臉上滿是惆悵,一雙素手覆蓋在了他的胸前,安妮很關心的問道,“是不是事情不順利。”

“賠錢了,保住農產品出口的努力沒有成功。”謝菲爾德擠出一絲非常難看的笑容,打開了德國的農產品出口,卻肯定把英國的份額丟了,心里難受。

要是站在英國人的角度上,結合后來的歷史,張伯倫一家可以算是高瞻遠矚,準確的判斷出來了美國才是真有可能騎在自己頭上的存在。對內凝聚帝國實體,建立帝國特惠制,努力把殖民地變成直轄領土。要不是晚實行了幾十年,直到他兒子做首相才實行,合眾國的日子注定會相當難受。

可這一家子是精德,謝菲爾德是美國人,人家高瞻遠矚管他什么事?

請記住本書域名:。小說中文網手機版閱讀網址:.xsz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