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不是這樣的

第二十六章 元寶

張三娘眼中也是異芒閃動,要知道這個年代的華夏人看時間或是計算世間用的都是比較原始的手段。

有錢人家或是貴族是在家里制作一個銅圭,通過銅圭來確定時間,一般人一般用一根桿子放在地上,在正午的時候去測量它的影長,從而確定方向、時間、節氣。我們常說的立竿見影就是這么出來的。

當然了,此時的華夏也有了鐘表,那還是四十年前,也就是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夏傳教時獻給萬歷皇帝的,除此之外就再難見到一個鐘表了。

這些事張三娘自然是不知道的,此時的她心情可以用洶涌澎湃來形容,以至于脖子上泛起了一道紅暈,強忍著心中的激蕩,她再一次問了句:“你真的要將著東西送給我?”

陳耀奇怪的看了她一眼:“當然是真的,東西都在你手上了,我騙你干嘛,而且我自己也有一只呢。”

說完,他伸出了自己的左手腕,露出了手腕上的手表,并將手腕跟張三娘的手并列在一起,“你看,是不是兩只。”

看著并列著的兩只手臂和兩只手表,張三娘這次羞得臉都紅了,這個東西她雖然不知道值多少錢,但她卻明白如果陳耀沒有騙她的話,這玩意在大明說是價值千金也不為過。

仿佛下了什么決心,原本如同小鹿般亂跳的心很快平靜下來,她平靜的看著陳耀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下了。”

“這就對了嘛。”陳耀滿意的點點頭:“你平日四處奔波,有一個手表也有助于你掌握時間。對了,這手表不開單能掌握時間,還能分辨方向呢,來來……我來教你如何辨別方向,首先你想將表面平放,然后以時間的一半指向太陽……”

張三娘一邊聽一邊輕輕點頭,以她的聰明很快就學會了,學完后她也慎重的想陳耀道了聲謝。

陳耀心中頗為得意,但臉上卻很是謙虛的擺了擺手,突然她又想起什么,“對了,我這里還有一樣東西要送給你。”

陳耀說完,從屋子里拿出了一樣東西遞給了她,“吶,這是防刺服,這玩意你別看它輕飄飄的,但一般的箭矢和刀槍是刺不穿它的,你穿上它之后安全性就能夠大大提高了。”

這是一件只有普通秋裝布匹一般厚薄的背心,看起來便跟普通衣服一樣,灰不溜丟的一點也不起眼,別說刀槍不入了,恐怕用力一撕都能撕爛吧。

玲瓏不禁嘟起了嘴:“陳大哥你要騙人也得弄件厚點的衣裳吧,這么薄的東西也敢說刀槍不入,真當我們是小孩啊!”

陳耀也不廢話,將防刺服放在桌上,然后把陳三娘送給他的匕首遞給了玲瓏,“來……你盡管對著它用力刺,能把它刺穿算我輸。”

“哼……刺就刺,你別以為我人小就沒力氣,我現在就刺給你看。”玲瓏一把拿過匕首對著防刺服就扎了下氣,而且看樣子用的力氣還不小。

“篤……”

匕首重重的扎在了防刺服上,但是讓她感到不敢置信的是,別說刺穿了,防刺服上連一個印記都沒留下來,玲瓏小臉臉上有些掛不住了,舉起匕首又全力刺了好幾次,防刺服依然完好如此。

“好啦,你就別試啦。”

陳耀又將匕首遞給張三娘,“喏,你也來試試。”

張三娘沒有絲毫客氣,接過匕首便刺了下去,她的力氣可不是玲瓏能比的,可一連刺了兩下后防刺服依然完好無損,這下她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作為一名經常游走在生死邊緣的武人來說,當人清楚一件可以抵擋箭矢、劍刺的衣物有多重要,這可是能救命的東西啊。

“怎么樣,我沒騙你們吧?”

陳耀笑嘻嘻的將防刺服遞給了她。

張三娘接過防刺服,怔怔的看了好一會才問道:“陳耀,你為什么對我那么好。”

陳耀笑嘻嘻的說:“我不對你好還能對誰好啊,誰讓我喜歡你啊。”

“你……”

陳耀的話說完后,張三娘的臉再也繃不住,騰的紅了起來,她轉過身子飛快的跑回了自己的房間。

“不是吧,這小妞居然還會臉紅?”看著張三娘飛快離開的身影,陳耀砸吧了一下嘴巴,轉過身后卻發現玲瓏正氣鼓鼓的看著他,氣哼哼道:“你就是個壞人,居然敢調戲我阿姐,你看明天她揍不揍你?”

說完,玲瓏也一溜煙的跑了。

第二天一大早,張三娘便騎著一匹昨日繳獲三名潰兵的戰馬離開了百勝鎮,而陳耀則是帶著胡正德和兩名靑壯一起去了正陽縣縣城。

時隔一個多星期再來正陽縣,雖然依然有流民留戀在城門外,但是數量已經大為減少,至少已經沒有了上次看到的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

胡正德上前報出了身份后,和陳耀兩人便得以進入了縣城。

看著破破爛爛的街道,道路兩旁低矮的房和路上那些面帶菜色的行人,陳耀不禁連連搖頭,這哪里是縣城啊,連后世一個邊陲小縣城里的鄉鎮都不如。

看到陳耀心情似乎不是很好,胡正德還以為他在為待會的事情憂心,于是安慰道:“公子,老朽已經打聽過了,正陽縣的縣令乃是萬歷三十年的進士,只是由于上頭沒人也不大會迎逢人,所以蹉跎至今只能來到正陽這個下等縣當縣令,而且一干就是六七年,所以老朽以為待會咱們的事情應該不會太難辦。”

陳耀明白胡正德的意思,像這種仕途無望的官員,對于仕途已經沒有了指望,所以只要錢給到位,一般就沒有辦不到的事。

兩刻鐘后,正陽縣衙后堂。

正陽縣縣令鄭有奎看著桌上放著的二十錠足拇指般大小,散發著銀光的銀元寶眼睛不禁有些發直。

他也算是一名老牌進士了,又做了么多年的縣令,也不是沒見過銀子的人,可像眼前這樣做工如此jing巧的銀元寶他還是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