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高中了?”李和認真算了算,好像真的是高中了!這丫頭現在個子竄的比老四都高!他盡力的去掩飾臉上的尷尬,大聲的斥責道,“都知道自己高中,還不好好去看書,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沒看見你學習有這么用功!”
奮力的把手里的竹竿摔的遠遠的,然后不看老五的臉色,回屋喝茶去。
“阿娘!你管管你們家李老二!有道理沒道理!”老五氣的直跺腳。
王玉蘭道,“你哥讓讀書是為你好,好好看書,他不就不管你了嘛,你看你姐多聽話,學習多好,你哥就不管。”
“哎。”老五垂頭喪氣,這是雞同鴨講。
她必定是知道的,也早有預料的,李老二來了,好日子結束了。
李和對著老五發威的時候,李柯的眼睛都是放光的,大伯在她心里的形象拔高了幾萬尺。不管什么時節,她在小姑姑的手里都是必定要吃虧,是無可奈何的,姑姑回來這么一小會,她的臉蛋子差點被搓圓了。
她覺得找到了依仗,因此看到小姑姑現在要往她跟前湊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往大伯跟前跑去了。
小姑姑果然沒有追來。
吃完晚飯以后,一家人都到海灘散步。
王玉蘭說不出海漂亮在哪里,可是也一樣喜歡海,她無暇去享受,要看著幾個孩子別往水里跑。一有孩子往水里竄的苗頭,她就立馬毫不客氣地的摟屁股打。
老五也跟著瘋跑,嫌裙子礙事就塞進內褲里,邁著細長細長的腿,可勁的撒歡。
“有點姑娘樣子啊!”王玉蘭對著小閨女這德性十分的不滿意,小閨女充耳不聞,她只能再回頭看看老老實實地陪著自己的四閨女,終于有一個讓自己中意的了。
李和看著老五高挑的個子,水嫩嫩的皮膚,然后再摸摸臉上的痘疤,只能感嘆歲月是把殺豬刀。
李兆坤從海邊撈了一大堆的貝殼,一個個砸開,全部送進了大黃的肚子,一人一狗,玩的挺開心。
“在這里烤燒烤是不錯的。”在京城那一陣,他就經常一個人出去擼串,已經形成了習慣。
突然沒了,反而不習慣。
要燒烤首先要有柴禾。
他回到家拿把斧頭砍樹枝去了,只是把樹上多余的叉枝干給剁下來,然后拖到空地上曬干。
家里的司機終于忍不住,低聲對李和道,“李先生,這個環境署說是不能砍的。”
“這一片不能是我自家的嗎?”李和并不懂香港的什么環境法,按說他自己的地盤還不是由著他自己折騰。
司機吳師傅搖搖頭,“要罰款的。”
“那就罰款吧。”李和也懶得去做李兆坤的工作,再說只是砍去多余的樹丫,并不是濫砍濫伐。
李兆坤的燒烤大業又多一個幫襯,他的老伙伴,那個撿破爛的老頭也屁顛屁顛的跟在他后面。
那個老頭不吝惜體力,拿著大斧子,比李兆坤還賣力,一片海灘上全是樹枝,而原本茂密的大樹,只剩下頂部可憐的樹冠,連小鳥都不愿意上去蹲著。
李兆坤對待朋友從來不小氣,把自己不穿的舊衣服全給了老頭,甚至兒子的衣服都給翻出來不少。
老頭不是傻子,里面的衣服可沒有一件是差的,許多都是大牌子,銅鑼灣、中環的店里賣的都是死貴死貴,少說都要幾千港幣。
李兆坤和王玉蘭不一樣,他是講究吃喝穿的排場的,穿差了唯恐別人看不起,所以偶爾打扮的比兒子還騷包。兒子、媳婦、閨女給買的新衣服,絕對不會說不好意思,一樣高高興興地穿了。
里面的新衣服,老頭一件都舍不得穿,像對待那些李兆坤給的好煙好酒一樣,統統給轉手賣了,小發一筆,對著李兆坤的態度更加的殷勤,妥妥的第一狗腿子。
至于撿破爛?
那還有什么出息!
他應當抓住時機,活動著點,多進些錢。
為了有點體面,還是買了一件便宜的干凈的衣服穿在身上。
一早就等在李家的大門口等李兆坤出來,望著那大宅是止不住的羨慕。
那幾個女安保要不是知道是家里老頭子的朋友,早就上前攆人了。
李兆坤從里面出來,一邊刷牙一邊沖老頭招手,“進來,進來,門口呆著干啥。”
老頭想進而又不敢進。
李兆坤一把給拉進去,“客氣啥,這是我家,以后也是你家。”
老頭到了客廳門口就瞧著正坐在沙發上看報紙的李和,堅決不肯再進去,蹲在門廊上道,“這就好,這就好。”
李和招呼道,“進來喝個茶。”
“不,在這挺好。”老頭以為自己聽錯,半天才敢回話。他平常沒少聽李兆坤吹噓自己兒子的威風。可即使不聽李兆坤吹噓,他也能曉得這李家的權勢。
這么大的宅子,全港也沒幾個!
而且李家已經包攬這一片的山頭土地,好幾個大富豪迫不得已也把地賣給了李家。
李和吩咐阿姨道,“倒杯茶吧。”
他曉得李兆坤的寂寞,只要親爹安生他就能輕松不少,何況交的這個新朋友看起來不算太差,起碼比王老鼠等人強多。
阿姨給老頭倒了一杯茶,老頭客客氣氣的接著,看到精美的瓷杯,生怕磕著,只能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
李兆坤讓王玉蘭給老頭盛碗媳婦,王玉蘭沒搭理。
“妹子,你給盛碗。”李兆坤吩咐阿姨,他曉得這是兒子花錢請的傭人,不用白不用。
“哎呀,咋么跌倒了。”阿姨看看王玉蘭的臉色,只能裝作聽而不聞,此時見李柯拿著竹竿打蝴蝶不小心摔跤,剛好趁機過去給她扶起來。
她也不傻,曉得這家里說話算的是李和,而李和最聽王玉蘭的話。至于李兆坤,她就沒見過李和對他有什么倚重。
李兆坤無奈,只能帶著老頭去廚房,讓他自己拿碗,自力更生,不用指望他去伺候。
老頭見左右無人,不但給自己盛一碗,還給李兆坤盛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