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寇能往,我亦能往

防空兵部隊領導剛叫出聲,總部首長連忙伸手止住。

防空兵部隊領導立刻會意,眼珠子左右轉了兩下發現周圍根本沒人,這才一路小碎步的挪到總部首長跟前,可還沒等他開口就聽總部首長先一步問道:“你這個曾經揍下過U—2的老防空,只是覺得隱身豹可怕嗎?”

防空兵部隊領導說實話有些懵,這難道還不可怕?

超低空,25米,奔襲600公里,就這水平,也只有F—15,F—16,F—18,“狂風”,幻影2000這類歐美頂級作戰飛機才能玩得轉好不好……

等等!

防空兵部隊領導想著想著,已經沉寂的雙眼再次驟然睜開,這才發現,他剛才似乎漏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FBC—1A戰斗轟炸機在隱身豹的模式下是如何能在平均25米的超低空,長途奔襲600公里的。

是飛行員操縱水平的無與倫比?

這固然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關鍵要素,然而光憑人是很難辦到的,要知道那不是600公里的平原,更不是600公里的海面,而是600公里崎嶇不平山谷溝壑,別說是飛機了,就是一輛汽車在這樣的地形行駛的話,稍有不慎都會連人帶車跌進溝里。

問題是汽車的速度才多少,飛機的速度又是多少?

正因為如此,這類復雜地形,超低空,長途奔襲科目,歷來都是歐美軍隊的專屬。

倒不是其他國家不重視這類有利于空軍部隊隱蔽打擊的科目,而是手里的家伙事兒實在是玩不了這種高難度。

只靠著幾名王牌飛行員,零失誤的飛那么幾次著實是沒啥代表性,畢竟想要成功對敵進行高強度打擊,一兩個架次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最起碼也要幾十、上百架次才能看到效果。

問題是誰有那么多王牌飛行員,又有誰能保證王牌飛行員就不會失誤?

所以,不是其他國家不想有這樣的技戰術水平,主要還是主戰機型上沒有配套的技術支撐,光靠人實在是撐不起來。

而這項技術不是別的,正是飛機自動防撞系統。

原本這項技術是應用在民用航空領域,沒辦法,實在是因為早期的民航飛機撞山墜毀的可謂比比皆是。

其他國家就不說了,但就國內而言就有著極其深刻的教訓,因為1982年,當時在國內民航領域尚屬優異的英制“三叉戟”客機便在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城起飛不久撞山墜毀,導致機上乘客和機組成員全部遇難。

事后查明因為霧大,氣象條件差,導致視線不暢,這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然而實際上卻是因為“三叉戟”客機設計年代久遠,且多年未有改進和更新,導致技術水平已然落后,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該機并沒有配備七十年代末一系列新機型上已經普遍裝備的飛機自動防撞系統。

基于這個教訓,國內民航在日后的機型選擇上,都會將飛機自動防撞系統作為一個關鍵要素進行重點考核。

進入八十年代,民航客機技術水平逐年提高,飛機自動防撞系統同樣經過數輪的更新換代,變得越發優異。

并很快引起軍方的注意,特別是空軍水平獨步全球的美國空軍的關注。

因為自從越戰以來,美國空軍便十分重視超低空突防的訓練,正因為如此,美國空軍十分重視超低空方面的航空技術。

原本美國空軍剛剛裝備的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內部便集成了一套技術水平更高的全地形自動跟蹤系統。

以此為基礎,配合各類光電傳感器和地形搜索雷達,組成一套綜合性防撞系統,從而令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具備極強的超低空超音速突防能力。

可問題是這套系統好是好,但成本卻高的離譜,裝備幾十架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就讓美國空軍的錢包縮水了一大半兒,想要普及數量龐大的戰術空軍平臺,美國空軍除了喊臣妾做不到,也沒別的招。

這個時候,民用航空成熟、穩定、可靠且成本親民的飛機自動防撞系統開始發展壯大,美國空軍一瞧,這不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嘛,把民用的飛機自動防撞系統拿過來,在結合軍用級別的算法和成熟經驗,戰術飛機的自動防撞系統不就有了。

就這樣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美軍戰術級的飛機自動防撞就已經在美國F—15,F—16等戰術空軍部隊普遍裝備,甚至連海軍航空兵都開始大規模采購,配備到F—14、F—18等艦載戰斗機上。

歐洲空軍通過軍事交流,試駕了裝有這類系統的戰術飛機,自然是被真香定律所俘獲,當然是想要同款。

美國人難得大方一回,同意轉讓技術,只不過價格卻貴得令人驚恐。

歐洲人一看,你們漂亮國是從民用客機上的系統發展顧來的,你們的民用飛機自動防撞系統能行,我們歐洲的怎么就不成?要知道在國際市場上空客不比你們波音和麥道差。

于是歐洲基于自己的民用系統開發出更加符合歐洲使用習慣的戰術飛機自動防撞系統。

蘇聯人早早就得到歐美兩國在戰術飛機上安裝飛機自動防撞系統的事情,更是清楚這類系統對戰術飛機復雜地形超低空突防起到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畢竟人總是會有失誤,哪怕是在優秀的王牌飛行員,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有了戰術飛機自動防撞系統就不一樣了,飛機在傳感器、光電系統和雷達的作用下,能夠預先判斷出前方的地形特征,從而先一步透過電傳操控系統對飛機提前發出規避指令,如此才能夠讓飛機在險要的山谷里如穿針引線,一氣呵成的完成一系列驚險刺激的超低空飛行動作。

然而蘇聯人雖然門清,但卻沒有太在乎,而是繼續堅持自己的軍事學說,那便是開戰伊始就從和平變成核平。

既然如此,什么超低空,什么優秀輔助系統,什么偷塔神作,統統見鬼去吧。

基于這個思想,蘇聯的飛機上不是不裝,根本就不屑于裝,等到蘇聯解體,俄國人回過味來,想要重新來過,這才猛然發現自己在這方面早就被歐美拉下一大截。

而這也是為什么進入九十年代,歐美經常用自己的戰術作戰飛機在蘇格蘭北部的所謂馬赫谷里炫耀各種的超低空性能,引來世界航空迷接連不斷的尖叫。

反觀繼承蘇聯的俄國,盡管戰術飛機機型數量不小,可除了少數幾個王牌飛行員外,根本就沒有類似炫技的活動。

不是俄國人不想,實則是飛機上卻要飛機自動防撞系統,根本就不敢去弄。

而如今,FBC—1A戰斗轟炸機在隱身豹的模式下做到了歐美頂級戰機才能做到的性能,在聯想總部首長意有所指的問話,防空兵部隊領導就算再笨也意識到,隱身豹可不是某個天降猛男單獨的個人技巧,而是上面集成了不亞于歐美的飛機自動防撞系統。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可就不得了。

這說明國內的空軍部隊,直接顛覆以往只有歐美才能玩兒的格局,真正做到了寇能往,我亦能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