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系鈴人
長孫無忌愕然,十分驚奇道:“是誰?”
“你再看這個。”李世民不答,又遞了個本子過去。
長孫無忌帶著幾分mihuo,接拿過來翻看,跡卻十分熟悉,卻是出自李世民的手筆,眉頭立即動了下,遲疑道:“陛下,這是……”
“當初,那人只是口述,這是后來,朕自己整理的。”李世民說道,看得出來,他十分重視這件事情,寧可自己親力親為,也不愿意讓多的人知道。
“英烈堂。”長孫無忌輕聲念誦,若有所思,繼續觀看,過了片刻,抬頭看著李世民,眼中透出震驚之意,對于一個經歷風雨,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人來說,lu出這樣的表情,已經是非常失態的事情。
“怎么樣?”李世民問道,心中越是琢磨,越是覺得,無論是英烈堂的設想,還是武舉軍校的設立,對于朝廷的,確切的說,是對于李唐的江山社稷,好處無窮無盡,然而,其中的利害關系,實在是牽扯太廣,就是李世民,輕易之間,也不敢決斷。
長孫無忌沒有回答,心中不停的盤算,沉思良久,突然問道:“陛下,三個建議,難道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沒錯。”李世民點頭說道,表面上不動聲色,不過心里是什么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誰?”長孫無忌再問,似乎有幾分急切。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輕聲說道:“太常博士,韓瑞。”
“他,怎么可能。”長孫無忌驚聲道,第一反應,就是不信,在他的印象中,韓瑞不過是個詩賦章,寫得極佳,頗有三分風趣,二分傲骨,七分才氣的少年,政治才能十分淺薄,怎么可能想得出這樣的計策。
“為什么不能。”李世民反問,好像是自我開解道:“無論是軍校,還是武舉,甚至這個英烈堂,在朝廷民間,也是有跡可循,比如官學書院、科舉考試、祠堂碑塔……只是從來沒有人想到,要應用于軍中,而今他只是舉一反三,也算是個難得的人才。”
“好像也是。”長孫無忌說道,好像很贊同李世民的意見,其實心里,卻不是這樣覺得,如同李世民所言,三個建議,皆是有跡可循,可是千百年來,朝廷民間那么多的謀士賢達,為什么都沒有想到,偏讓一個少年率先提了出來,想前人不敢想之事,豈是人才這么簡單。
不過,既然李世民這么認為,長孫無忌自然不會反駁,忽然皺眉,奇怪道:“既然是他的提議,為何讓李藥師呈獻給陛下?”
“聽代國公的意思。”李世民表情怪異,似笑非笑道:“他想讓李靖憑借獻策之功,抵消‘謀反’之事。”
長孫無忌愣住了,嘴角抽動,最終憋不住,無聲笑了,有趣,實在是太有趣了。
“終歸是個少年呀。”李世民說道,眼睛帶著笑意,神思有些恍惚,憶起了多年以前,犯下的聰明糊涂事。
“其實也可以理解。”長孫無忌微笑說道:“想那韓瑞,年少之時,多呆在鄉村,一門心思撲在大義之中,脾xing自然比較純樸。”
李世民輕輕頷首,頗為贊同,韓瑞的身世,也包括其他朝廷官員,他們的家族背景勢力,對于李世民來說,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想要了解,自然能夠查得清清楚楚。
“多加磨礪,日后必然成為朝廷棟梁。”長孫無忌說道。
不知道為了什么,有意無意的,長孫無忌將話題繞在韓瑞身上打轉,李世民英明神武,一時沒有察覺,應和了幾句,立即察覺不對,頓時不悅道:“輔機,對朕也耍心眼。”
“臣不敢。”長孫無忌連忙告罪。
“不敢。”李世民哼聲道:“那么,就告訴朕,這三個建議到底如何?”
“好,自然是好的。”長孫無忌沉yin,緩聲說道:“先說英烈堂,有朝廷供奉,百姓香火不熄,以后將士在戰場上,沒有后顧之憂,肯定會奮勇當先,無所畏懼。”
李世民深以為然,雖然從軍,多少將生死置之腦后,不過,也不是真的無懼生死,在李世民看來,武勇膽氣,與貪生怕死,其實并不矛盾,惜生,不想死,那就要努力奮戰,取得最后的勝利。
當然,由將軍出身,成為皇帝的李世民,卻是清楚,普通將士的心理,他們臨戰之時,從來不畏懼生死,可是卻怕死后,無人收殮,暴尸荒野,成為孤魂野鬼,若是朝廷能夠解決這種情況,以后兵將在沙場之上,必然士氣大振……
就在李世民沉思之時,長孫無忌繼續說道:“武舉,是絕妙的提議,民間草野,從來不缺乏奇人壯士,或是白丁,或是布衣,默默無聞,非是他們不想報效朝廷,主要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晉身的途徑,開了武舉,與科舉并重,天下武英雄,皆入陛下彀中。”
“輔機言之甚是,天下人才,層出不窮,若不能為朕所用,實為憾事也。”李世民贊同說道,他出了名的歡喜收集各種人才,連仇敵的手下也不放過,只會嫌少,絕對不愁多。
“至于軍校……”長孫無忌沉yin,苦笑道:“陛下,恕臣不敢妄言。”
“有何不敢。”李世民說道:“輔機,這里只有你和我,出你之口,進我之耳,天知地知,沒有第三人知道,況且,以你和我的關系,不需要任何顧忌。”
話到這個份上,長孫無忌怎么可能不識趣,攤上這樣的妹夫,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心中嘆氣,長孫無忌仔細斟酌,慢吞吞說道:“成立軍校的好處顯而易見,天下各地軍府將士,皆要到軍校培訓,學習戰略要術,代代相承,就算百年之后,朝廷也不用愁無將可用。”
“那么有何壞處?”李世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
“有利自然有弊。”長孫無忌猶豫了下,輕聲說道:“軍校的教師,來自軍中將領,要是他們結成師生之宜,那么……”
“韓瑞的意思,朕為軍校的校長,以后軍校出來的將士,皆是天子mé世民說道:“而且,軍校不設教師,只稱為教官,加不得掌兵,外出為將……”
古代師生關系,不是后人可以想象的,欺師滅祖的行為,會讓世人唾棄,當然,也不是說,一定就是這樣,但是至少可以保證,其中具有很大的約束力,蔣某人就是靠著一幫學生,掌控中國幾十年,要不是因為外敵入侵,歷史或許要改寫。
長孫無忌輕輕點頭,又說道:“可是,同窗之宜,也不可不防。”
“自古就有袍澤之義,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不能因噎廢食。”李世民說道,嘴上是這樣說,卻透出幾分猶豫,或許,他之所以遲疑不決,就是在擔心這個。
李世民經驗豐富,自然清楚,拉幫結派,結黨營si的事情,從來不可能斷絕,他當年就是得益于此,奪取了帝位,自然心有顧慮,難以決斷。
畢竟,武將不同于官,縱觀古今,從來沒有見過人書生造反成功的,但是推翻前朝,逐鹿中原的,往往是武人匹夫居多,他們拉幫結伙,抱成一團,李世民怎能不擔心。
可是,就如同長孫無忌所言,成立的軍校的好處顯而易見,而且不只是那么簡單,有些事情,不好擺在明面上,其實李世民心里清楚,之前,為什么扶持官,抑制武將,就是由于那些人士子,從小接受忠君報國的思想,而且沒有兵權,加容易掌控。
要知道軍校傳授的,不僅是戰略兵法那么簡單,其中還包括了忠君之道,這個才是重點。若是武將也和官那樣,那么李世民覺得自己,從此以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不過,俗話說,江山易改,本xing難移,那些桀驁不馴的武將,有這么容易馴服么?
李世民心里沒底,皺眉說道:“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朕不能拿江山社稷來賭。”
“陛下圣明。”長孫無忌說道。
“只是……”李世民又猶豫起來,搖擺不定道:“終歸是良策,這樣放棄,卻是有幾分可惜,輔機,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長孫無忌心中苦笑,就是知道,李世民肯定會這樣問,想想,天下的武將,皆是自己的門生,整齊排列,恭聲叫喚校長,這樣的場面,長孫無忌也有幾分心動,加不用說李世民,身為帝王,掌控的yu望,要比常人強烈,難以抵擋這樣的youhuo。
在李世民的期待下,長孫無忌搖頭,誠懇道:“陛下,恕臣愚魯,真是想不出兩全之道。”
就算長孫無忌的才智再高,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只有行禮謝罪。
“也不怪你,是朕貪心了,有得必有失,才是自然之理,哪有許多兩全其美的事情。”李世民說道,難掩其中的失望之意。
長孫無忌默然,不能為君分憂,真是臣子的恥辱,低頭垂視,目光在本子上掠過,忽然靈光一閃,連忙抬頭說道:“陛下,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何不召見韓瑞,聽他有何意見。”
“傳喚韓瑞……”李世民沉yin,覺得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當即揚聲叫喚,一個內shi匆匆而來,隨之又匆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