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1189年
第1361章1189年
呂宋灣。
李世民看了都想霸占,這地方真的非常不錯,以他的眼光一下子就看上了這里。平靜的海灣,兩個半島環繞。
從澎湖到呂宋灣和到海南瓊州的距離幾乎是一樣的。
優良的港灣,肥沃的平原。
河流眾多,雨水充沛。
而按張超說的,這里漁業資源豐富,而且礦產資源也豐富,又極適合農耕。別說李治不想走了,他都不想走了。
現在他的那兩萬多人,要是就往這里安營扎寨,今年還能再種兩季稻子呢。
這里幾乎沒有冬天,甚至沒有春夏秋冬的分別,只有旱季雨季。稻子一年能三熟!
光是那個巨大的海灣里,就有無數的魚。
那個巨大的內湖,聽說有百多萬畝之大,相當于洞庭湖的三分之一大。
“你要在這里筑城嗎?”
李世民問張超。
“嗯,就在呂宋灣和呂宋湖之間的呂宋河邊筑一座城。”
張超說的呂宋河,是巴石河,連接馬尼拉灣與內湖。張超計劃把他的王城建在呂宋灣港邊,西接呂宋灣最天然的優良海港,南臨巴石河。
臨海靠河,這無疑會非常便于運輸。
古人筑城,都要傍水而居,既利于運輸,也利于生活。
選在河北面,是因為北面就是呂宋最大的平原。南面也是平原,但相對就要小些。
臨河筑城,等以后人口多了,甚至可以把南岸也規劃為新城區,甚至可以包進城區,讓巴石河成為城中內河。
距離灣口百里。
“真想不到,海外還有如此肥沃的無主之地。”
張超提醒李世民,“并非無主之地,這里有土人的。”
呂宋島做為一個極大的島嶼,尤其是島上還有這么肥沃的平原,這里當然就容易產生比較強大的部族的。
這片平原上,擁有大大小小的部落不計其數。
松散而混亂,原始又落后,十分野蠻。
有些部落,甚至能有上萬人口,也有上千人的大村子。
張超選好的王城地址上,就有一個好幾千人的部族。
這次張超來,可是一手刀劍,一手儒經的。他們若愿意歸化,張超會善待他們,若是不懂事,那就沒辦法了。
優良的深水港,讓大船不須小船轉運,直接登陸。
上岸第一件事情。
張超讓人在修了幾個廟。
文廟、武廟、龍王廟。
文廟、武廟,甚至是龍王廟里的龍王,都是得到大唐皇帝加封的。文廟里祭祀的是文宣王孔圣,武廟里祭祀的武成王姜太公。龍王廟里祭祀的則是四海龍王。
尊王崇武,同時又抑制佛道,這是朝廷貞觀以來不曾動搖的政策。釋道儒三家,獨尊儒家。
對朝廷來說,形成了文廟、武廟兩大體系,也正是一種全新的思想指導體系。儒是統一,武是開拓。
文廟有文宣王和四圣十哲七十二賢。武廟也有四配十哲七十二名將,后來承乾繼位后,又把武廟的四配也改為了四圣。
武廟四圣中,就有張超。
張超是真正的肉身成圣。武廟十哲里,則有李靖李績秦瓊尉遲恭,七十二名將里,也有許多大唐名將。
一登陸,張超就讓人先建這三座廟,自然也是有深意的。
這代表著華夏的文明,至于龍王廟嘛,畢竟是從海上過來,這里又是海邊,算是對大海的一種敬畏了。等城池建起來,還會有城隍廟、土地廟、財神廟等諸神廟,甚至有送子觀音廟的。
現在中原也是如此,對這些各種神廟,朝廷是有管控,但不是一味的禁止。比起那些大佛寺、道觀不同,這些小廟其實已經超脫出佛道兩大體系,在民間百姓心里,另有地位。
百姓修個城隍廟、土地廟的,花費不多,而且不會養很多和尚道士,而是安排一些殘疾之類的去打掃打掃,不收香火油錢,不大肆擁有廟產。
這些就不會成為隱患。
相比之下,朝廷對于文武兩廟是最重視的。
張超也重視。
上島第一件事情,修文武廟。
砍樹伐木,先建立臨時營地。
派出士兵去附近偵察巡邏。
文宣王孔子的雕像從船上運上來,大家小心翼翼充滿敬畏。
一間最簡易的原木小屋先立了起來,孔子的雕像先安置在里面。
安放好之后,張超讓大家都停下了手頭的事情,全都聚焦在空地中間的這間小屋前。
“今天,是大唐開元二年。一千一百八十九年前,圣人孔子降生。”
張超站在這間簡陋的文廟之前,對著眾人高聲說道,三萬余人匯聚在周邊。這些人都虔誠的跪坐在地上。
他們有退位的帝王,一代大帝李世民。
也有被廢的太子,如今的澳國公李治。
這些人中有許多是在中原獲罪的罪囚,他們因為發誓愿意前往美洲、澳州,而被赦免罪行,此后終生不得再踏返中原,他們的一生都將在海外開拓。
也有許多異族的奴隸。
有北方的突厥人、鐵勒人、契丹人、奚人、室韋人、靺鞨人、高句麗人、百濟人、新羅人、東瀛人,也有南方的林邑人、真臘人、扶南人、驃國人、南詔人、吐蕃人、吐谷渾人,西域的高昌人、波斯人、羅馬人、阿拉伯人等等。
不管來自哪里,他們此去海外,也將獲得自由,成為自由民。
許多人都已經正式皈依信奉儒家。
每個周末,他們都會去學校或者文廟聽經受道。
“今天,在孔圣降生的一千多年后,我們自中原來到了這里,呂宋。我們將立足于此,將孔圣的儒家經典,將儒家的仁、愛宣揚傳播。”
“今天,我,大唐天子所授封的呂宋國王張超,在此地,在此刻,正式宣布,呂宋王國成立了,呂宋城也正式開始建設了!”
這是張超的立國宣言,也是呂宋國和呂宋城的建設口號,更是華夏文明登陸呂宋,將在這里傳播的開始。
宣布完后。
張超站在那里,親自為幾萬人講經布道。
講解一篇儒家經典。
儒經包括十三經與十六史,原本儒經到唐初只有九經,后來陸續增添了四經,形成了儒家十三經。而官方指定的史書,從史記到資治通鑒,一共十六史。后來,也加入到了儒家的宣講布道經書之列。
十三經與十六史,就是如今每個周末,儒士向百姓們宣講的內容。
講經論史,其實就是在宣揚華夏文明,宣揚的還有華夏文明一直以來形成的一套普世價值觀。
為什么要抑制佛道,為何又要如此大力推行儒,甚至還在每個周末,在學校、文廟,讓百姓都去聽經受道呢。
為的就是統一思想,對漢家百姓來說,是統一思想,對異族來說,是同化思想。
百家爭鳴,在學術上當然是好的,但如果思想上也百家爭鳴,那就必然是要混亂的。
思想混亂,社會就會動亂。
普世價值觀,也就是社會道德標準,這也是法治社會的根基。律法,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
其實這也是歷史上,一神教要比多神教更強大穩定的原因,多神教自己就亂了。
儒是思想的基礎,至于什么城隍、土地公公、送子觀音、龍王爺、風神、雨神、山神、河神等等,這些并不會對思想產生什么問題,所以朝廷才會允許。
而佛與道,對思想的影響很大,道家求長生還好些,佛家求來世,他們的思想相對影響更大。
在張超的呂宋王國,他以后是不會允許存在那些神佛寺觀、經文的。于國無益,反倒是讓人思想迷茫。
雖然這么做,在后世肯定要被攻擊,可是在這個時代,張超卻認為是對的。要開拓呂宋,必須心往一處想,勁使一處使。
半個時辰的講經布道結束,大家都鼓掌。
每個儒教門人,都可以講經布道,把圣人的思想,把漢家的歷史宣揚給眾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推廣大唐核心價值觀。
布道結束,大家開始殺豬宰羊,生火做飯。
來到島上的第一頓飯,肯定得吃好點。
“大王,那土著酋長收了我們的禮物,可卻不愿意合作。他要求我們立即離開,否則就不客氣。”斥候隊長來報。
正吃著呂宋灣里剛收獲新鮮海鮮的張超聽了,只是微微一笑。
“看來他們的態度很明確,我們已經先禮了,那接下來就動兵吧。今晚,給他們一個回復。”
“遵命!”
“如無必要,就少些殺戮。”張超交待,“我們以后會需要很多勞力的,這些人就算是第一批呂宋城的土著奴隸了。”
當夜。
張超派出一千五百名戰士,夜行三十里路突襲了最近的一個千人土著部落村子。
在火光之中,土著人毫無防備。
他們叫喊著想要反抗,但被狠狠的打倒。士兵們很忠實的執行著張超的命令,如無必要,能不殺就不殺。
他們把這些又黑又矮的土著打倒,然后用牛皮索給捆起來。
這是忙碌的一夜。
土著毫無反抗之力,士兵們辛苦的忙碌了一夜,不停的在抓人捆人,直到天亮,才算把一千來個四處亂竄的土著給都捆豬一樣制服了。
記住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