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
從李德勝嘴里聽到這個詞的時候,老張笑了笑,“天變不足畏,連李奉誡都知道的事情,怎么老兄翻來覆去的說?”
老李眉頭微皺:“‘糖市’死了多少人?若是再有‘繅絲產本’,但凡蘇常、巴蜀、荊襄織戶,只怕一夜虧輸。這一次,可不是區區白糖,而是生絲,而是絹布。”
“內府其實把持了三四成糖市產本,是不是?”
“此事新南市人盡皆知,只是不敢聲張。當初皇帝缺錢,這是皇帝的錢袋,誰敢造次?”
“誰說沒人敢造次?”
張德深吸一口氣,看著李德勝:“這一回,咱們就和皇帝過過招。”
“制糖須有‘產本’,哪有額外白糖?這又不是糧食,從地里長出來就算。”
“誰說沒有額外的白糖?長安各宮室苑監在內府都有干系,他們手中產本,按市價能充抵多少?你算過沒有?”
“就算高不到哪里去,但也不會低。你別忘了,糖價一時半會,不會降。”
“還是那句話,只要有額外的白糖,而且不需要‘產本’來制備,那我給兩京三百萬人每人一斤白糖,當如何?”
“這……”
老李腦子飛快地運轉,“莫非你在流求或者交州開辟的種植園已經出糖了?可是,就算有三百萬斤,一轉手,也是凈賺。”
“是嗎?誰給他運?洛陽要是真囤積三百萬斤白糖,內府在‘糖市’可不僅僅是占了份子。還拿錢以去年六月市價買了最少七十萬貫‘產本’額內白糖,三百萬斤白糖砸進去,洛陽新南市‘糖市’,糖價砸到一半……嘿,各家把白糖給內府好了,他不是會行銷么?看他們慢慢賣,說不定就回本了呢?”
糖價砸到一半,等于當時就虧三十五萬貫,但可能只砸到一半嗎?真要是三百萬斤白糖堆在洛陽。要是物流行在運轉不利,當時就能讓洛陽白糖賤如泥。
內府這個皇帝的御用白手套,在前期貪婪的贖買“產本”額內白糖,想要一口吃個胖子,甚至想要吃獨食。他們僅在贖買一事上,就投了巨資,連帶著山東士族如清河崔氏武城房都跟著下注。
追漲殺跌,管仲已經玩了了千多年。
只是老張手頭掌握的額外白糖,還真的就有。這個白糖,可以叫做“進口”,至少這一塊的白糖,是合法的。而且誰都知道,天竺糖霜灰中帶黃,不怎么白凈。于是這些天竺糖霜,隨意發賣不說,市稅也就那樣。
關市榷場只要記錄不出差錯,這些“千里石塘”過來的白糖,那就是“進口”。不管是叫天竺糖霜還是高達國白糖,這些白糖不但是合法的,更是“產本”額度之外。
只是……
“這等于是搶內府的錢,搶皇帝的錢。”
“那么,洛陽人有沒有這個膽量呢?”
張德看著李德勝。
老李緩緩地搖搖頭:“沒用的,鼠輩有心無膽。”
“可是,的確有人有這個膽量……”
張德深吸一口氣,“交州所產交由馮、冼轉運發賣,馮、冼為置身事外,不愿沾染交州糖。所以,是由渤海高氏接收這批交州糖,又掛名‘六詔’糖,聚集琉球國。”
“嘶……”
交州某些邊緣地帶,是帶有強烈的地方自治性質,往往也不抽稅,而是地方上每年弄點東西,以“土貢”名義,像屬國一樣去給長安主人行大禮。
至于“六詔”,那是的的確確的屬國,不是大唐疆域。渤海高氏若真的拿到了一批數量不菲的“六詔”糖,而在去年的白糖產本事件中,又惡意地賣給了內府自己所能掌控的產本額度白糖,那么今年白糖價錢砸到地板,就是貨真價實地搶皇帝的錢。
一個渤海高氏,不夠,遠遠不夠。
“許國公,有恁大膽量?”
老張嘿嘿一笑,也不答話,又道,“流求土著清掃,都是甚么時候的事情?單道真為‘東風船隊’首領時,你當是在哪里做事?流求島北島南,各有一港,各辟甘蔗園十數座。”
“單道真乃是單雄信之后,想必憑其父交情,至少李景陽一家,定要維護。”
李景陽就是李震,李績還叫徐世績那會兒,怎么會沒有交情?
掰扯著手指頭,老李還是搖搖頭:“還是不夠。”
“陸、虞、姚、周、孫、朱,江淮江東六家,去年高價轉手給內府心安理得,如今吃下低價白糖,也不曾膽顫心驚。要知道,之前虞昶還是蘇州市舶大使呢。”
“如此,倒是能和皇帝比比氣力。”
老李琢磨了一番,“如此一來,‘繅絲產本’只怕要懸而未決,所謂投鼠忌器,便是如此。白糖事小,繅絲事大。”
“可我們這個陛下,能忍下這口氣?”
“所以,還是要死人。”
“而且死不少,但是死誰,就須好好琢磨。”
李德勝突然道:“死人不怕,如果死了人能換些好處,那死多少也是無謂。”
“去年糖市令史乃是洛陽制糖之家推舉,時人稱有類舉孝廉,如今乃是舉白糖。皇帝是要拿流外官來堵人嘴,這一回,興許不止流外官。”
“賣官賣爵,只怕不成。”
“推舉一事,有推有舉即可。宰輔尚且推舉而成,何況市場小吏?”
“唔……”
老李又陷入了沉思,他精于人心,半晌,才道:“皇帝若遷都,洛陽財貨巨室,比成氣候。”
遷都,就要拋棄長安原先的勢力,收買洛陽的新勢力。可如何收買呢?皇帝能給的,山東士族不僅能給,還能給的更多。
但有一樣,山東士族是不會讓的,地方上的治權,皇權尚且不下鄉,何況經濟之輩?而皇帝,卻能拿流外官來當餌,自有人上鉤。
“事情要兩邊同時著手,洛陽負責死人,長安負責定計。”
張德對李德勝道,“宰輔重臣,若是促成此事,當有后報。”
深思熟慮的李德勝想了想,抬頭看著張德:“若各市‘產本’設立由地方各家推舉,當是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