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北齊派四百人追許不令,鴉雀無聲的大殿中,不知誰嘀咕了一句:
“這不是送嗎……”
文武百官咳嗽聲不斷,表情都很怪異。
連宋暨都背著手,輕輕咳嗽了下,掩飾嘴角不合時宜的笑容。
雖然宋暨不怎么喜歡許不令,但許不令戰力有目共睹,沒法否認。
大玥武魁一個人打趴下四個,十六歲單槍匹馬出邊關,斬敵破百無傷而還。
派四百‘鐵羅煞’去追,還有點可能,派四百輕騎去追許不令,先不說能不能追上追風馬,即便追上了又能如何?
這不就是送嘛!
文武百官表情怪異,也算是松了口氣,一名武將欣喜詢問道:
“可是許世子帶兩百輕騎,全殲了追兵?這也算小捷了……”
驛使連忙回答:“肅王世子見追兵襲來,攜兩百輕騎反攻,一次沖鋒擊潰四百齊軍,斬敵近百,齊軍落荒而逃。”
“好!”
“許世子果然神勇,太原邊軍還是沒問題的……”
“解氣……”
文武百官都是松了口氣。
驛使繼續道:“肅王世子戰力驚人,被齊軍認出,北齊右親王世子,親率三千騎軍追擊,肅王世子不得已,下令兩百輕騎各自突圍,單槍匹馬引開追兵,往呂梁山撤退……”
百官聽見這話,又開始議論:
“可曾退到呂梁?”
“屁話,捷報從呂梁傳來,肯定到了。”
宋暨也略顯欣慰,微微點頭:
“甚好,無愧許家之名……”
“呃……”
驛使見圣上開口,欲言又止,卻是不敢插話。
百官瞧見這反應,稍微安靜了幾分。
宋暨也覺得夸獎的有點早,畢竟還沒說突圍的驚險過程,他順勢繼續道:
“許不令,是如何甩脫三千追兵?”
驛使連忙開口道:“肅王世子馬快,三千騎軍追不上。北齊右親王世子與一名小將,騎的追風踏雪,肅王世子甩不掉,便回頭把北齊右親王世子,連人帶馬一起活捉……”
“嚯——”
正聚精會神聆聽的文武百官直接炸鍋,連不動聲色的蕭楚楊都愣了下,完全沒想到自己這未過門的妹夫,這么直接。
被三千騎軍追殺,不趕緊跑,還回去擒王,這心得是多大?
宋暨也是表情一凝,蹙眉思索了下:
“許不令把姜凱活捉了?三千騎軍陣前擒王?”
北齊就倆世子,世子就比太子低一些,宋暨自然知道是誰。
百官這才反應過來這個消息的分量,連忙看向驛使。
驛使認真點頭:“確認無誤,肅王世子陣前擒王奪兩馬,揚長而去,攜姜凱撤往呂梁,半道遇上右親王派來的救兵神箭楊寬……”
百官聽見這話又是一驚——神箭楊寬一里開外射死魁壽街一個國公家的侄子,這事兒可是人盡皆知。他們急忙詢問:
“許世子可曾逃脫?”
“肅王世子沒有逃,又回去活捉神箭楊寬,繳獲七石弓‘彤弓’一張,繼續揚長而去……”
“啥???”
文武百官又是一片嘩然,嘈雜聲四起:
“楊寬怎么活捉?人一里開外放箭,射不中還不會跑?”
“是啊是啊……”
驛使被打斷好多次,干脆一句話說完:
“肅王世子活捉姜凱、楊寬,揚長而去,北齊就不敢追了,直至方山縣再未遇險,方山縣守將親自驗明身份,已經將姜凱、楊寬妥善扣押,靜候處置。”
百官鴉雀無聲。
真他娘猛……
改名叫許不慫算了……
聽完這個捷報,百官表情各異,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點頭搖頭的,不知該怎么形容。
宋暨負手而立,稍微捋了一遍,才確認這個捷報是真的,緩緩點頭:
“嗯……許不令這……無愧將門虎子……”
夸都不知道怎么夸。
戰場是我家?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來誰捉誰,這讓人怎么夸?
想在史書上找個先賢類比下都找不到。
不過不知道怎么夸,總比不知道怎么解決麻煩的好。
太尉關鴻卓心情放松不少,連忙道:
“許世子果然神勇無雙,頗有許老將軍當年的風采,經此一戰,北齊銳氣全失,我軍必然軍心大振……”
“是啊是啊……”
文武百官反應過來后,連忙跟著稱贊。
不過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明白人,很快便冷靜下來,開始分析過后這個捷報的重點。
抓住右親王世子這么大一條魚,肯定是有百利而一害的大好事。
但就目前的情況看來,一個世子姜凱,不可能讓北齊退兵,還沒有實際用處,最大的用處,可能就只有振奮軍心。
而且戰報上這句‘靜候處置’,明顯是許不令,在詢問宋暨該怎么安排世子姜凱。
殺了肯定不行,沒意義不說,北齊直接爆種了,肯定是留著和北齊談條件。
這個條件,如果讓朝廷談,那肯定是給朝廷帶來利益。朝廷也可能活捉了北齊世子,跑去給肅王要兩座城池回來,那不是吃飽撐著給自己找罪受嘛。
活捉姜凱的是許不令,隨便給點獎賞打發,人家肯定不樂意,加官進爵也不可能,藩王在加官進爵就是皇帝了,這加個錘子。
所以這該怎么處置,還有點棘手,文武百官對視幾眼,轉而看向了宋暨。
宋暨身為帝王,自然不可能打發叫花子似得,隨便給許不令幾塊布幾塊玉石,那樣軍伍就不服氣了,誰還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給他賣命。
但沒法加官進爵,賞銀子許不令不稀罕,賜個公主肅王估計不要,總不能再給肅王畫點地盤。
宋暨稍微沉默了下,便開口道:
“許不令立此大功,朕心甚慰,即刻將捷報傳訊邊關,讓天下將領看看何為將門虎子。至于姜凱,人是許不令所捉,如何處置全看許不令心意,朕皆應允。”
文武百官聽見這話,都是輕輕點頭,對宋暨這個處置頗為贊賞。
既然不好賞,直接大度點,把選擇權丟回去就行了。
許不令肯定不會把姜凱宰了,宰了會把仇恨拉倒西涼去,毫無意義。
有宋暨這句滿懷君王氣度的話,許不令也不好意思直接把姜凱帶回肅州,那樣就太不識抬舉了。
估計最后就是許不令把姜凱‘獻給’朝廷,順口提些要求。
到時候主動權就在宋暨這邊了,能滿足就滿足,不能滿足稍微降一檔,也不會寒邊關將士的心,算是個很巧妙的做法。
文武百官聽了這么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昨夜到現在的煩躁情緒也得以緩解。
不過抓了姜凱,對目前太原的局勢并沒有太多用處,援兵馳援不及的問題依舊存在。
御史齊星涵是個文官,負責監察百官,對打仗是門外漢,此時想了想,忽然來了句:
“西涼軍戰力過人,又士氣高昂,能否調過來,去平了北齊入關的賊子?”
這句話出來,太極殿肅然一靜。
不少武關都揉了揉額頭,若不是罵不過齊星涵,非得當場懟這老不死幾句。
西涼軍打齊軍肯定能打,但肅王在關中后面,怎么跑去打太原?
讓肅王帶著十幾萬西涼軍從關中道走,萬一肅王在長安城外剎車不走了,到時候管誰叫皇帝?
再者肅王都趕到太原了,關中道這十幾萬兵馬在家做夢不成?
還是角色互換,讓宋暨帶著兵馬跑去西域吃沙子,讓肅王來關中道守著?
現在討論的是怎么在幾天之內迅速集結兵馬回援,防止北齊攻城掠地太多,又不是沒兵打不過,提肅王有啥用。
諸多文武朝臣,包括天子宋暨,都是不約而同的忽略的這句屁話。
齊星涵察覺到自己可能外行了,訕訕摸了下胡子,很識趣的閉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