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無限鏡花緣

第九十四章 知兵事

第九十四章知兵事

第九十四章知兵事

小說:、、、、、、、、、

李孝逸的三十萬大軍不可能聚在一處,揚州軍早已打探清楚,李孝逸親率精兵十萬屯駐均州城。

副將馬敬臣手下數萬兵馬駐守在漢水南岸的武當山附近,其余兵馬被雷仁智等將領布置在谷城。

三地恰好是個口袋形狀,又互為犄角易守難攻。

薛訥拿起眾人面前的茶盞,書籍等物,簡單的排擺起來:“三地看似互相支撐布成了口袋陣,但實際上因為漢水貫穿均州全境,馬敬臣所部被漢水阻隔在南岸,在和李孝逸的中軍,雷仁智的谷城守軍,聯絡上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我軍集中兵力速戰速決,有八成的把握可以在李孝逸和雷仁智反應過來之前,迅速將馬敬臣所部擊潰。”

程務挺補充道:“李孝逸看似擁兵三十萬,可兵力分散三地,各地駐兵與我揚州軍的兵力持平,甚至略有不如,我軍唯一的勝利機會,就是逐一擊破,不給李孝逸統籌用兵的機會。”

唐敖看到薛訥用一條腰帶表示漢水,指著代表馬敬臣所部的茶盞問道:“兩位將軍,有沒有辦法游而不擊,或者取得小勝逼迫馬敬臣的人馬退回均州?”

“我軍可以先行占據武當山的高地,居高臨下壓迫馬敬臣所部,再挑選精兵近萬人假裝揚州軍主力,或許可以迷惑馬敬臣,將其嚇退回均州。”

唐敖又指著代表雷仁智的一本書,拿起來放到均州位置:“同樣的道理,將雷仁智所部逼退回均州,應該也不困難,只要將這三十萬大軍壓迫在均州一地,然后截斷李孝逸的糧草供給,李孝逸必然兵敗在此。”

唐之奇,李敬猷等人執意直取廬州,迎接李顯入揚州軍中,除了名分大義,以李顯的帝位號令天下之外,沒有私心怎么可能?

有道是功高莫如救駕呀!

可是唐敖的想法也是夠狠,斷絕李孝逸的糧道如果成功,李孝逸的三十萬大軍只要缺糧超過三日必定引發軍中嘩變。

計狠莫如絕糧,眾人看唐敖的眼神不禁有些異樣,皆發現唐敖不知道用什么辦法拔除北蘆關后,整個人有些沉默。

當然了,在某些人眼中是變的陰鷙,讓人非常不舒服。

李敬業畢竟是軍中統帥,等唐敖說完環顧左右道:“諸位對唐侍郎的計策還有異議嗎?如果沒有的話,本官就分兵派將了。”

李敬業心中贊同薛訥和程務挺主動出擊的想法,但是一干文臣極力反對,他依仗的又是文官的支持,自然不好輕易表態。

唐敖的三言兩語駁斥了唐之奇李宗臣等人的幼稚想法,李敬業當即趁熱打鐵準備對李孝逸用兵。

李孝逸不但是李唐宗室,而且在與吐蕃的兩次作戰中取得了勝利,被譽為名將。

可李敬業沒有把李孝逸放在眼里,二人互相熟悉的很,李敬業深知李孝逸的性格。

只要幾次作戰失利,哪怕只是小敗,也會讓其在驚駭中逃命,唐敖絕糧之策都未必能用到。

在李敬業的支派下,尉遲昭和薛暢領兵三萬進抵武當山,想方設法迫使馬敬臣退兵回均州。

韋超,夏侯瓚領兵兩萬繞道谷城,在谷城以北壓迫雷仁智所部,尋機而動。

李敬業自領其余兵馬直取均州,在給予李孝逸壓力的同時,迫使李孝逸調側翼的兵馬回防均州,達到揚州軍將其聚兵一處的設想。

李敬業分兵完畢,手捋須髯笑看唐敖:“唐大人這次依舊充任監軍之職,不知道唐大人想去哪一方監軍?”

唐敖看著桌案上凌亂的“地圖”,手指落在了武當山位置:“還是去尉遲將軍軍中吧!武當山上有太宗皇帝敕令修建的五龍祠,希望不會被戰火毀壞了。”

避免五龍祠被戰火損毀是假,以防萬一是真。

據唐敖從張果老口中得到的消息,武當山上也有大唐的修煉者隱居,最知名的當屬司馬承禎和杜光。

不知道二人是否真的投靠了武則天,如果變成敵人,那么兩個修煉者對揚州軍的威脅巨大。

所以唐敖到尉遲昭和薛暢的前鋒中監軍,并不是因為和二人關系親近,但是此舉在別人眼中會造成什么心思想法,唐敖并沒有意識到。

尉遲昭和薛暢最為興奮,唐敖作為監軍非但不胡亂插手兵法布置反而還身先士卒,非常鼓舞士氣。

而且軍中早有盛傳,只要是唐侍郎監軍無論打什么仗保證馬到成功大獲全勝。

揚州軍這邊緩緩向李孝逸大軍靠攏的時候,均州城的王府內,李孝逸也沒有閑著。

夜深了仍然召集終將議事,正如唐敖所料,三十萬大軍的糧草問題乃是重中之重。

李孝逸看著支度使薛克構:“薛大人,第二批糧草什么時候能夠押送到均州?軍中存糧只夠十日食用,一旦糧道被劫我軍危矣!”

薛克構躬身道:“大將軍放心,第二批十萬石糧草今天已經押運抵達,糧草方面本官可以用項上人頭擔保絕不會出問題,大軍斷糧一頓,大將軍即可取我人頭。”

李孝逸聞聽糧草無憂,眉頭略微舒展:“馬敬臣和雷仁智今天的動向回報了嗎?揚州軍仍然沒有異動?難道一直耗在原地裹足不前?”

“據細作回報,揚州軍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有人主張進兵廬州迎接王駕,有人提議繞道西取洛陽,逆賊李敬業難以抉擇,全軍上下人心浮動……”

身為監軍的殿中侍御史魏元忠微微笑道:“逆賊李敬業自負是名將之后,能征善戰,沒想到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的趙括罷了,拖延的時間越長,揚州軍覆滅的就越快,我等加官進爵就在眼前啊!”

李孝逸瞥了魏元忠一眼,李敬業如果真的這么好對付,他會選擇以逸待勞嗎?

三十萬大軍對付十萬余人的揚州軍,以逸待勞說的好聽,實際上是李孝逸不敢與揚州軍交戰。

因為他不敢失敗,即使是一次小敗,朝廷中那些奸佞的彈劾奏折,只怕會像雪片一樣送到太后娘娘面前吧!

李孝逸身為李唐宗室,對政治的敏感非常人可比,武則天稱帝勢在必行,剪除異己排擠宗室是首要之舉。

偏偏任命他為大將軍,揚州道行軍大總管,背后有何深意他還看不明白,但是一旦兵敗,掉腦袋的絕不會只他一人。

魏元忠見李孝逸沉默不語,繼續說道:“大將軍,天下承平日久,逆賊李敬業反其道而行,相信天下人都在等著此賊敗亡的消息,大將軍何不引兵出擊?大將軍可知朝廷上已經有言官對大將軍以逸待勞大為不滿了吧?”

對這位監軍大人李孝逸不敢得罪,魏元忠此言是自己的建議,還是太后娘娘的心思,李孝逸琢磨不透,更不想在軍事上受其擺布,借口天色已晚散了眾將。

李孝逸回到書房,嫡系心腹后軍總管蘇孝祥等候多時,茶水添了數次早已寡淡無味了。

看到李孝逸回來,蘇孝祥起身后抻著脖子朝門外打量,見周圍無人輕輕的把門關上。

“長安城有了變故嗎?”李孝逸見蘇孝祥如此小心翼翼,一直都不安穩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蘇孝祥躬身施禮道:“大人,太后娘娘已經接受禪讓,答應了文武百官的上表勸進,天下江山改旗易幟就在眼前,大人如何決斷需早做打算啊!”

李孝逸臉色一暗,頹然坐下道:“委實難辦,不好抉擇,本官還是掛印而去吧!”

身為李唐皇室宗親,卻要眼睜睜看著江山變色出個女皇帝,李孝逸的內心仿佛油烹般難受。

蘇孝祥沉聲道:“大人此言差矣!掛印而去就能超脫事外嗎?大人性命豈能操控在他人之手,如今太后娘娘登基稱帝已成定局,擺在大人面前的無非是兩條路。”

“說來無妨。”

“大人乃是高皇帝的堂侄,擁有郡公的封爵,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在此國難關頭自當挺身而出,如今大人擁兵三十萬,不如直下廬州擁戴廬陵王復位,功高莫如救駕,之后與李敬業合兵一處轉進洛陽,匡復帝業指日可待。”

李孝逸的眼皮不受控制的亂跳了幾下,沉默半晌道:“另外一條路呢?李敬業是什么貨色你我心知肚明,跟他合作無異于與虎謀皮,這條路走不通。”

蘇孝祥咬了咬嘴唇:“第二條路就是盡快平滅李敬業之亂,向太后娘娘表忠心,以平亂之功作為女帝登基之禮,有此大功在身,不論何人進獻讒言,大人都會安然無恙,保住自身的榮華富貴,替李唐江山留下一支血脈。”

兩條路聽起來簡單,李孝逸卻委實難以決斷,就在難心之際,忽有將官來報:“揚州軍兵分三路,分別逼近武當,均州,谷城,天亮時分有可能發生戰斗。”

李孝逸閉目良久,突然睜開眼睛說道:“敲鼓聚將,先把魏元忠大人請來。”

蘇孝祥見李孝逸單獨會見身為監軍的侍御史魏元忠,就知道李孝逸做出抉擇選了第二條路。

瀏覽閱讀地址:/shanhaiwuxianjinghuayuan/2194155.html

閩ICP備1601824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