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天下我做主

第二十二章 抓住許攸一頭

夜幕下,官渡一片黑暗,便是袁軍大營,也只有星火點點。

估摸到了二更天。

“許軍師?”轅門的守備軍官發現許攸深夜出現在這里,頓感不可思議,“您這是去那里?”

許攸眼睛閃爍,不耐煩道:“營中沉悶,本軍師出去溜達溜達。”

“溜達……溜達?”軍官只以為自己聽錯了。

突然許攸臉色陰沉可怕,怒道:“快打開轅門,或者我將主公叫起來跟你談談?”

許攸是什么人?袁軍的軍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軍官頓時心里一陣哆嗦,急忙對左右兵丁道:“快打開轅門。”

許攸松了口氣,急忙開溜。然而軍官還在后面巴結道:“軍師小心溜達……。”他不禁對四周兵士道:“智謀高遠之人,行事總是這么出人意料。”士兵們一陣小雞吃米般的點頭。

夜色中遠去的許攸,回望袁軍營寨,拍著胸脯放松的時候,又惡狠狠的說道:“袁本初,我跟了你這么多年,你竟然如此對我。你不仁,別怪我不義。來日你成為階下囚的時候,看你還怎么說!”

他轉身剛剛抬腳,還沒落下去的時候,就定格當場。滿是報復的面容,頓時被驚慌取代。隨后,嘩啦啦一大隊兵馬,將許攸包圍了。

被矛尖圍住的許攸發現并不是曹兵,強裝膽色叫道:“混賬,誰帶的巡邏兵,竟然敢對本軍師無禮?”

高遠策馬,在張遼、周倉等人的拱衛下走到了近前。

張遼他們心中充滿了震撼,“主公果然料事如神!”

張遼不免感嘆,“主公之智,恐怕只有郭嘉、荀彧這樣的謀士,才能夠比肩。我等一定要竭盡全力,輔佐主公開創大業!”

眾人望著高遠的背影,他們深深敬服,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士兵們一擁而上,將許攸放翻在地。

“混賬東西,你們抓錯人了,我不是奸細,我是許攸!”

高遠望著手舞足蹈的許攸暗樂,心說我抓的就是你,“咦,許攸軍師?”

“高孟嚴!”許攸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倒吸一口冷氣,尖聲呼道。但是他很快鎮定下來,“高孟嚴,你快告訴你這些熊兵,本大人乃是袁公帳下軍師,許攸許子遠!”許攸被高家大兵抓住,面露驚慌,甩著被抓住的胳膊叫道。

高遠深夜埋伏,只為確定許攸是否叛變,此時他面臨兩個選擇,其一:抓住許攸直接提溜到袁紹那里,其二:佯裝不知,放走。

他今日埋伏,就是生怕自己的出現改變歷史走向。這邊抓住了許攸一只,那么歷史的走向是正確的,放走許攸對他是有大好處的。

高遠吃驚狀,下馬過去道:“哎呀!這不是子遠先生嗎?快快,放開子遠先生。”

許攸得到了解脫,心頭稍定,質問道:“孟嚴,這大半夜的你帶兵在這里做什么?”

高遠笑道:“奉淳于瓊將軍的命令,連夜返回烏巢。子遠先生這大半夜的這是出來做什么?”

胖許攸眼珠一轉,一挺大肚腩,“我出來散散步。”

高遠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嗯,的確該減減肥了。”

許攸怒氣上涌,但他心里有鬼不敢多事,一推身邊的兵,“閃開,閃開……。”

“子遠先生,你走反了,大營在這邊。”高遠笑道。

“嗯嗯,我再溜達溜達,用得著你管。”許攸左右甩著大袖口,跟八戒跑路一樣,就消失在了夜色當中。

許攸走了,張遼疑惑問道:“主公,為何放走了許攸?”

高遠掛上方天畫戟,遙望遠處的夜色,道:“許攸叛變,一定會幫助曹操偷襲袁紹的命門。放他走,袁紹才會更加感激我們。”

“命門,袁本初的命門在那里?”

“你說呢?”高遠一夾馬腹,“返回烏巢!”

“烏巢?糧草!”不點不透,張遼心里一驚,這敬佩如潮水般泛濫,“主公有如此謀略,大業可期!”

周倉撓了撓頭,道:“命門,袁本初的命門在哪里?”

廖化也是不解,但說道:“你管那么多干嘛,跟著主公就是了。”

“對,對!”

黎明時分,高遠返回了烏巢。經過淳于瓊大帳之時,就聽到里面傳來雷鳴般的呼嚕聲。大帳邊緣擺著一溜煙的酒壇子,顯然昨天晚上又喝了不少。

高遠在這里多時,眼看著淳于瓊是天天喝,一天都不落下。并且,他還要有人作陪。他是主將,當然不能找小兵作陪了,所以隨軍諸將如呂威璜之輩,也是天天跟著喝。

高遠一路上都在琢磨如何在烏巢反擊曹操的計策,此刻望著酒壇子,心里一動,就有了主意。

“文遠,元福、元儉、元山,命令士兵好生休息補充體力,以備晚上的大戰。”

“喏!”

高遠返回自家大帳。

張遼望著遠去的身影,不免想到:“主公對手下關懷備至,行事深謀遠慮又料事如神,作戰勇猛果決,已經有了明主的氣勢。主公未來必定不在曹孟德、袁本初之下!”

“我等好生為主公做事。”張遼說道。于是,眾人領命而去。

高遠醒來時,已經是日上三竿。高遠急忙起身,先吩咐張遼叫醒眾人打起精神,他就去中軍大帳找淳于瓊。

淳于瓊也是剛醒,臉上帶著宿醉之色,就在帥位上打著哈欠,招手道:“孟嚴,各部安全運糧返回,今晚本將犒賞三軍,你可一定要來呀。”

高遠若是袁紹,聽到這話早就被氣死了,他不動聲色,拱手道:“將軍,袁公與曹孟德相持日久,決戰必定在近日。烏巢乃是袁公命脈所在,應該加強守備力。”

淳于瓊無所謂道:“我軍十萬,曹操二萬,他守備尚且不夠,那里有能力進攻。況且,烏巢在我軍腹地,敵軍豈能達到這里來,孟嚴多慮了。”

袁軍上下輕敵的思想,也是導致官渡大敗的原因之一。然而這一切都在高遠的意料之中,他巴不得淳于瓊不答應了,如此一來,戰敗曹操的功績就是他自己的了,“淳于瓊是潁川人,到時候,這把柄就落在我的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