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我們不是真正的接受烏桓人的投降,只是讓他們暫時散去這支軍馬,解除我們目前的威脅。為我們揮軍朔方,斷匈奴人退路爭取一些時間罷了。”荀彧道:“我們不俘虜他們的人,也不扣留蹋頓,只是讓他們散去。如此簡單的條件,相信已經被我們殺得膽顫心驚的蹋頓肯定會同意。烏桓人不安份,他們現在的實力,其實也不止這一點,如果他們以后不安份,我們自然也一樣可以出征消滅他們。”
“聽起來好像可取。”劉易道:“以天鎮的情況,我們若想不損傷太多兵力就攻下來的話,恐怕還真的有點麻煩,最少得要三,幾天才能攻下來。若能不戰而退他們的話。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劉易本來就沒有打算對烏桓人這么快動手,同時對匈奴人、烏桓人動手,新漢軍還沒有這樣的實力可以將這兩個胡人大部族滅絕。何況烏桓人主要的族人,大多都在東北、遼東等地。如果在天鎮對烏桓人舉起屠刀,恐怕會逼得烏桓人全都集結起來反抗。烏桓人現在的族人,可不比南匈奴的族人小,如果得知新漢軍欲滅絕他們種族的話,他們全都起來反抗,其軍馬要比匈奴人更多一些,絕對能超過百萬騎軍。
若真的殺了蹋頓,怕還真的如像捅了馬蜂窩一般。烏桓人激憤之下起兵,那時就不妙了,
劉易想了想,覺得荀彧所說的勸降不錯。其實,說了勸降。更像是言和。
下面的黃忠、顏良、文丑等將,對于說對烏桓人勸降言和,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意見。
昨天文丑、顏良兩將,率軍破敗烏桓人的十萬騎兵,那只是他們在野外把握住了看上去并不是太大機會的機會。如果真要讓他們攻擊擁軍十多萬的天鎮,他們也未必能有昨天那么輝煌的戰果。
如果蹋頓的軍馬,從一開始就死守天鎮,那么劉易現在來到這里。也只能是與天鎮形成對持,一時半刻也難以擊破他們。這樣一來,就等于劉易這一支大軍被烏桓人牽制在這里了,如此,也就正合了匈奴人所想。由烏桓人為他們牽制住了劉易這支二十萬的大軍,化解去他們的后顧之憂。
可惜,烏桓騎兵不濟。昨天一戰,十萬大軍僅有兩萬多騎逃回了天鎮。現在,蹋頓已經有如驚弓之鳥,已經不可能起得到牽制劉易這支大軍的作用了。
實際上,蹋頓明晚一夜都沒能眠,整晚都在提心吊膽。提心會遭受到新漢軍的攻擊。于他們來說,天鎮的土城墻,還真的不算什么,相比起漢人境內的城池,他們這個土城。根本就稱不上是城。他們的心里都明白,新漢軍要攻打他們的話。他們必然是難以抵擋得了的。
正因為他們心里都明白,憑天鎮的土城墻是難以抵抗新漢軍的攻擊,他們才會心驚膽顫,才會惶惶不可終日。如果讓他們知道,劉易擔心自己軍士損傷太多,根本就沒打算強攻他們天鎮,他們恐怕會為自己的膽小而羞躁得把頭鉆進褲襠中去。
這天一早,就在劉易與荀彧及諸將在考慮如何對付他們的時候,準備試著勸降言和的時候。烏桓大王蹋頓亦在與幸存的各部族首領軍將在商議對策。最終,他們商議得出來的對策,居然和劉易與荀彧商議得出來的最終結果出奇的一致。他們,準備向劉易投降。
是的,蹋頓現在,他還真的不想再與新漢軍在天鎮死戰了,他覺得如此不值得。他現在的軍馬,僅只是他臨時集結起來的,只是他烏桓族人當中的一小部份軍馬。如果就在這里與新漢軍死拼,最終連他都戰死在這里的話,他一定會非常不甘心。如果再給他機會,他一定可以召集更加強大的大軍,那樣,就不用再擔心新漢軍了。
所以,他覺得,現在應該要明哲保身,先保住自己,保存下這一點烏桓軍馬,留待來日再報仇雪恨。
可是,他卻擔心自己的投降劉易會不會接受,更擔心新漢軍接受了之后,會把他羈押住,讓他成為劉易的階下囚。如此的話,與戰死還有什么的分別?成為別人的階下囚,他就不能再召集烏桓大軍一展所圖。沒有了未來。
在天鎮土城內的大軍帳當中,蹋頓灰頭土臉的喝著酒,望著下面不發一言的眾將,沒有一人有什么的好主意。
當然,他們都被新漢軍打怕了,對于蹋頓意欲通過投降來保實力的事,他們還是非常贊同的。對于他們來說,投降于漢軍,并不是什么丟臉的事,因為,他們本來就屬于大漢的附屬民族,現在只是造反了罷。
反正,他們覺得,投降給漢軍,只是名義上的投降罷了,他們依然可以在大草原上干自己的事,漢人朝廷也管不到他們。
蹋頓把酒斛放下,有氣無力的對帳內的眾將道:“怎么都啞巴了?誰有什么想法,快說說。都不說話,你們難不成真的想讓本王作為質子,讓漢軍把本王關押起來,好讓你們另選一個烏桓大王?”
“啊?屬下不敢……”
一眾軍將趕緊伏下地去,生怕一個不好惹得蹋頓不高興,拿他們來出氣。
“大王,不如,去把那個鮮卑人軻比能叫來向他問問計吧。看他好像挺有智謀似的。”一個軍將小心翼翼的道。
“哼!我、我們烏桓人的事,方便讓外人來相議吧?想我們堂堂烏桓,大草原之主,現在竟然要向新漢軍投降,讓他來是想叫他看笑話嗎?”蹋頓并沒有把軻比能也叫來,畢竟,他打算投降新漢邊的事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抹不開面子去向一個受他奴役的鮮卑人問計。
“大、大王。如果我們真要向漢軍投降,這事也瞞不住那軻比能。再說了。向漢人投降,也只是我們的權宜之計,當不了真,只要躲過這一劫,大王依然是我們大草原的大王,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召集更強大的騎軍,讓新漢軍好看。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嗯,沒錯,大王,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向漢軍投降,與他們言和,好讓他們趕快把軍隊開走。免得他們要進攻天鎮。”
“他們的騎軍那么厲害,特別是那支渾身銀甲的新漢軍騎兵,簡直就是惡魔。我們現在想棄天鎮逃走,怕也要被他們的騎兵追殺。他們的戰馬好像要比我們的戰馬耐力更強一些,未將擔心,我們是否能逃得過他們的追殺……”
“大王。還是請那軻比能來問問吧,他對新漢朝比較了解,說不定會有好辦法呢?”
眾將實在是沒有太好的辦法,只好七嘴八舌的向蹋頓說一些廢話,其目的都是想讓別人來與蹋頓問計。
“好了。那、那就把軻比能叫……不,請來吧。”蹋頓見眾人無策。自己又沒有想得出有什么的好辦法,又擔心再拖下去,萬一新漢軍向他天鎮發起攻擊的話,那他就沒有機會了。
不一會,軻比能被請到了蹋頓的大帳之內。
軻比能現在的心情非常低落。當然并不是因為蹋頓剛才議事的時候沒有請他一起而低落。而是因為他親身的感受過新漢軍騎軍的厲害后,他覺得想返回部族訓練出一支戰力趕超新漢軍的騎兵似乎很難實現。突然冒出來的一支銀甲騎兵,把軻比能的信心一下子打擊得粉碎。
因為,以軻比能部族現在的情況,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打制得出如新漢軍一樣的銀甲,一來,他們沒有那么多的鐵、銀。二來,也沒有工藝精巧的鐵匠能打制得出可以抵抗得了他們弓箭的護甲。所以,就這一點,就已經讓軻比能的設想想為鏡花水月,難以實現的事。
他覺得,自己鮮卑人,落后于新漢軍,并非單單是軍隊的編制與訓練的問題,而是從文化、技藝方面,全方位的落后。如果一天他的族人不能學習得漢人的文化知識,那么他們鮮卑人就沒有強盛起來的機會,哪怕可以比匈奴或者烏桓部族強大,也遠遠比不上新漢軍。
因此,他覺得,似乎現在并不是急于組建強大騎兵的問題,而是從根本著手,讓他的族人學習漢人的文化,學習漢人的一切,采其精華,從基本上強大起來才是正理。
不得不說,軻比能現在的年紀雖然不大,但是卻展現出了他相當不凡的一方面的才華。他看問題,已經看得到了其根本,知道他的鮮卑一族若想興盛,就必須要學習漢人更先進的文化技術,如此方可有讓他鮮卑一族強盛起來的時候。
歷史上,軻比能也正是如此做的。但是,這一世,不知道他還有沒有機會讓他的鮮卑族有強盛起來的機會?
烏桓大王召見,他自然不得不見,所以,強打精神,來拜見了蹋頓。
蹋頓倒沒好一見面就向軻比能說明他欲投降新漢軍的事,只是請他坐到了下首宴案,賜他一杯酒后說道:“軻比能小將軍,本王請你來,是有事相商的,剛才本王也與諸將相議過了,但是卻意見不一,想請你來說說的你意見。”
“哦?大王有話直說無妨,軻比能一定會盡力為大王答疑的。”軻比能現在相當的恭謹,不再是昨天那種附和中帶著暗害蹋頓的心態了。
他剛剛才想明白,想興盛鮮卑族,非是一支強大的騎兵就能興盛起來的。而是要通過學習漢人的文化技術,因此,相比起原來急著返回部族去成立一支騎兵來按漢軍的訓練方式來訓練的事,就顯得不是太過緊迫了。練軍的事,可以慢慢來,但是,學習的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了。這事,得要盡快進行。
如此,他不打算這么快練軍,那么就不得不要先和烏桓人交好,不能和烏桓人鬧翻了臉,所以,他現在的心態,倒是真的想著盡心盡意為蹋頓辦些事情的。
“嗯……你們說。”蹋頓死要面子,不好自己說。指著下面的軍將道。
“咳咳……”一個部族首領深明蹋頓心意,咳了兩聲道:“是這樣的。大王的意思,是與新漢軍決一死戰。但是,我們以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現在,只是臨時召集了這點軍馬,有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成立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大軍與新漢軍決戰。現在之敗之失,只是一時之失罷了。不應該放在心上。”
“這位首領說的不錯。”軻比能接話道:“大王,烏桓的實力,不僅于此,如果大王現在憑一時意氣欲與新漢軍死戰,那就沒有這個必要了。漢人都說,一時的勝敗得失乃是常事,因此。大王還是另想他策,先化解了這一次危機,待來日集結了大軍,再與新漢軍決一死戰也不晚。”
“嗯……好像,你說的也有道理。”蹋頓假作思索的點頭道。
“是啊,大王。你們就聽我們一句勸,咱們先忍下這一口氣,大不了……大不了,我們就算先向新漢軍投降也沒什么的。”那個部族首領非常配合的附和著道:“你說是不是?軻比能小兄弟?”
“投降?”軻比能疑惑的看了看這個部族首領,又望望帳內眾將。發現他們沒有一個人出言反對的,再暗暗用眼角望了蹋頓一眼。發現蹋頓亦是滿臉期待的望著自己,沒有對投降有半點反感之意。
這一刻,軻比能倒是明白了,知道他們早就商議好要投降的。但他們既然已經商議好,還叫自己來詢問什么?
他想著,正臉望向蹋頓,不解的問道:“大王,這投降一事,非同小可,關乎到大王的聲譽,大王難道也想同意這個決議?”
“哈,軻比能兄弟,現在只是商議,還沒有最后決定。不過……”蹋頓裝作大度的笑了一聲道:“其實,我覺得,忍辱負重,假意向漢人投降并不算是什么事,想想看,我們胡人部族,還有哪個沒有向大漢稱臣過?匈奴人、氐、羌等族,他們都向大漢稱臣過。特別是匈奴人,他們前些年,不也再向董卓稱臣么?我們烏桓人,本來就已經向漢人稱臣,現在,在我們危急的時候,如果向新漢軍稱臣就可以讓本王以及天鎮八萬族人子弟躲過一劫,本王向新漢軍假意投降又何妨?”
軻比能一聽,心里不禁又大受感觸。又讓他感悟到,如果自己鮮卑族欲想振興強大,那么在現在弱小的時候,向別人稱臣,尋求發展的時機亦是一條出路。
歷史上,軻比能就是數度反復,一面向大漢稱臣,一面暗暗大力發展自己的部族,終讓他鮮卑族興盛起來。
堂堂的烏桓大王,都可以坦然面對向漢人投降的事,那么,他軻比能為何不可以呢?
他一念及此,倒是由衷的贊道:“大王,果然是我們大草原的真英雄,沒錯,漢人都說了,能屈能伸,方是真正的大丈夫!投降,只是簡單的向新漢軍低一下頭,就可以瓦解了我們現在的危機。大王,我覺得此法可行。”
“哈,軻比能兄弟,你也覺得可行?”蹋頓一直都盯著軻比能,看到軻比能并沒有半點聽說到他欲投降而嘲笑他的意味,這讓他心情一快,居然和軻比能稱兄道弟起來。
軻比能不禁有點受寵若驚,心里細想一下,問道:“大王,此法應該可行,但就是不知道大王你準備怎么樣向新漢軍投降呢?既然是投降,就不能沒有條件的。不僅我們要有條件,新漢軍也肯定會有條件。”
“嗯,這個本王早想過了,本王的底線,就是我們只是名義上的投降,本王是不可能被他們關押起來的。還有我們這八萬騎兵,不能作為降兵被新漢軍收押。如果他答應了本王這個條件,別的都好說。哪怕……哪怕他們現在想讓我們幫他們去打匈奴人,我們也可以出兵。當然,他們得要給我們軍糧軍械。嘿嘿,漢軍的弓箭、兵器、盔甲,都比我們好多了,如果能得到他們一批武器裝備,那就好了。”蹋頓滿臉期待的道。
“呃……”軻比能不禁有點無語。蹋頓能放下身份向新漢軍投降,把不能關押他以及收押他的八萬騎兵作為投降言和的基本條件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如果再想得到新漢軍的什么東西,那就是癡人說夢了。
現在,是他們投降新漢軍,非是新漢軍投降于他烏桓人。他居然還想著盡占好處?
軻比能搖頭道:“大王,可千萬別好高騖遠啊。請大家想想,現在,是新漢軍強勢的時候,他能答應不關押大王及收押我們八萬騎兵都算是不錯了,還想向他們要東西?再說了,他們能否接受我們的投降都難說。”
“對對,本王就是擔心新漢軍不能接受我們的投降,會給我們得出一些沒有辦法接受的條件。所以,才請軻兄弟你來為本王想想辦法。看看如何才能讓新漢軍接受我們的投降。”(。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qidian.閱讀。)
閱讀提示:
如果對小說列表作品內容有意見,建議發送郵件或站內消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