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

第0412章 中年人

夜深了,冷風嗖嗖的吹。

建行家屬院對面的超商店鋪已經關門,現在能營業到晚上九點的商家屈指可數。只是一天的火爆生意讓店員們都非常興奮,四五個人嘰嘰喳喳的歡笑不停。

周青峰原本預計招募一百多人把垃圾回收搞定就滿意。可何玉蘭卻比他還激進,‘和諧’這個體系下已經雇傭了五百多人,靠‘’體系支援了幾十名干部才撐起來。

一個半月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管理相當粗陋,完全是靠錢砸出來的。周青峰提供的初始一百萬資金花掉三分之一,光是人員招募和培訓,租用和建設各類場地就花掉不少錢。

但所有付出在商超開業的頭一天就幾倍的賺回來了。

在店鋪的馬路對面,一個人影躲在黑暗中窺視良久。等店員被‘長安之星’接走返回宿舍,他才從行道樹的陰影下走出,掏出個小本子,記錄下這家商社的門牌號和位置。

這人大概四十多歲,中等個頭,穿著普通,看不出什么特別。可若是細細看他手里的小本子,上頭密密麻麻記錄著諸多事項,基本都跟‘’體系有關。

完成記錄,中年人騎著輛自行車返回住宿的市區小旅館。旅館位于老城區的巷子里,破舊,臟亂,蛛網般的電線來回穿插。旅館老板娘靠在油膩的前臺,裹著件軍大衣睡著。

“勞駕,有開水嗎?”中年人應該是早就住在這家旅館,他回來后輕輕敲了敲前臺桌面,把老板娘叫醒。

老板娘很不樂意,睜開眼用天陽土話罵了句,說道:“五分錢一瓶。”

中年人從口袋里摸出個一毛紙票,接過找回的五分錢硬幣,表示感謝后拎上一瓶開水上樓前往自己房間。

前臺后有個小房間,大概是老板睡在里頭,問了聲外面出什么事?老板娘不悅的用方言說道:“是三樓那個外地人,大半夜的回來了。”

開旅館的兩口子瞎扯幾句,繼續睡下。

中年人拎著開水瓶上樓,到了自己房間門口,猶如做賊般左右看看。樓道里只有個昏黃的小燈泡,角落還有股尿騷氣,偶爾能聽到隔壁房間傳來呼嚕聲。

打開門,里頭是個單間。

中年人檢查自己在屋內留下的暗記,希望確定在自己離開后,外人沒進來過。但是.....,行李箱有被翻動的痕跡,里頭故意留下的兩塊錢沒了。

很顯然,是旅館老板進來過。

其他的倒沒什么。

中年人將窗戶關上,拉緊窗簾,開了燈,坐在房間的木桌前。他緊要的東西都隨身帶,包括記錄的小冊子,一臺移動電話和幾百塊經費,還有一張天陽地圖。

打開地圖,中年人將自己白天四處走動得來的信息一一做標記。上頭有‘機械’的辦公點,新工地,商社,乃至南頭鄉和馬王村。說明這些地方,他都去過。

有些地方知道卻沒去過,也有標記,比如太平橋的碼頭倉庫。那里一看就有問題,但中年人沒有貿然前往,他顯得非常小心。

做完標記,中年人從自己的行李箱中取出個搪瓷碗,抓出兩塊波紋面,倒進開水,配上些調料,等個五分鐘就開吃。

吃著吃著,他忽然用沙啞的聲音苦笑自嘲道:“那個混小子搞得這么大陣仗,我卻在這里躲躲藏藏。現在的社會啊,真是畸形了。”

自嘲歸自嘲,中年人卻沒太多別的舉動。他極為自律,吃了晚餐就檢查居室環境,最后上床休息。到第二天,他六點半準時醒來,又設下些暗記,并帶上必要的東西就出門。

旅店前臺已經換老板值班,瞥了一眼。這小旅館住宿管理不嚴,價格低廉,沒有身份證也行。但住單間的客人還是不多,好些旅客都是住雙人三人,甚至大通鋪。

“出去啊?”

“是呀。”

簡單打個招呼,旅館老板知道這客人又是整個白天都在外頭,直到深夜前才回來。對方已經來住了三四天。不過老板親戚也開旅館,無意閑聊中知道這人抵達天陽至少半個月。

半個月里,這中年人形單影只,來回換了好幾家住處,從不在一個地方長留。

奇怪的人,像特務似的。

旅館老板搖搖頭,沒怎么多想。這年頭出門在外的怪人太多了,行跡詭異的遍地都是。普通人碰不到,但小旅館這地方卻是他們的匯聚之處。

離開旅館,中年人思索著近半個月來的調查情況。他來到一個公交站,準備去搞清楚和諧超商的經營狀況。正好在站臺后看到一輛機動三輪車拉來的早點攤,六點半就開張了。

早起腹中空空,中年人湊過去,主動問候一聲:“師傅,來的挺早啊。”

攤主年紀挺大的,哈哈一笑,詢問要些什么,“豆漿是早上剛剛磨豆子煮的,油條才出鍋。包子饅頭得等會,還沒蒸好。”

中年人沒多想,“我要個兩個肉包子加豆漿。沒蒸好的話,我可以等會。”

現在可沒紙杯,喝豆漿要么自帶暖水壺,要么就用攤上的鐵碗。用過的碗丟進專門的桶里,清洗前不會再用。

“你們這買賣做的挺講究的。”等包子熟還要個十來分鐘,中年人其實知道些底細,卻故意問幾句。

攤主從保溫爐里倒了一碗豆漿,加一勺糖,遞給中年人時爽朗說道:“確實講究,我們接受培訓時都不習慣。可沒辦法呀,老板就這么要求的。不講衛生就不能干這活。”

攤主戴著口罩和廚師帽,身上圍裙雪白雪白的,干干凈凈。中年人問道:“你們老板是......?”

“‘’的周青峰,周總。現在天陽誰不知道他?他最近弄了個啥‘和諧超商’,還經營早點。說什么能掙點是一點,解決就業了。”

不到七點,乘車上班的人還不多。站臺還空蕩蕩的,攤主打開話匣子,主動聊了起來。

“真別說,咱老百姓確實需要這么一份工作。我就是市里的退休職工,可我也要生活呀。原本廠里效益不好,退休工資半年才發一次。這一個月掙點錢抵大用了。”

“這做早餐可辛苦啊。”

“嗨......,我們昨晚就在商社總部預備好。面啊,油啊,煤啊,都得齊全。早上四點起來,六點開著車就位,到上午十點收攤回去。

早點攤用三輪車拉過來。攤子卸下后,三輪車還可以去跑運輸,繼續掙錢。一個月下來,只要不偷懶,掙個兩百塊不成問題。這比我過去工資還高了。”

說著話,包子也慢慢蒸熟了。

中年人瞧了瞧包子的模樣,又問道:“你們這包子是手工包的還是機器包的?”

攤主仿佛遇到懂行的知音,“現在是手工包,但以后要用機器包。聽說周總嫌人工太慢,已經要求搞什么食品加工機械。可機器怎么做包子?還真叫人想不出來。”

中年人失笑說道:“你們周總真是挺能折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