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風流人物

癸字卷 第一百六十六節 無米之炊,亦要生火

亂軍入晉,馮紫英并沒有太大的壓力,蓋因這都是他入陜之前就基本上成為定局的事兒了,朝廷要怪罪也怪不到他頭上來.

西安府東部這幾個縣,韓城\澄城\郃陽以及白水早就是亂軍四起,局面也早就不受控至,縣城的淪陷與否純粹是看亂軍的攻勢如何.

而西安府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亂軍盡可能的壓至在同官\蒲城\華州一線以東,避免危機西安城,另外就是潼關必須要守住,這是秦地入中原的關鍵要隘,不能有失.

甚至朝廷也沒有給馮紫英來信,或者說馮紫英還沒有來得及收到朝廷來信.

但知曉了這個情況之后,馮紫英還是意識到局面有失控的趨勢.

他印象中,前世明末最先燃起起義大火的是陜北,但是當陜北的起義席卷之勢迅速蔓延到山西之后,山西的局面為之一變,而且幾乎明末出名的義軍首領都出自山西三十六營,雖然他們幾乎都是陜西人,如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等,反倒是陜西的義軍日漸落寞.

平陽府的位置很重要,扼三省要隘,一旦失陷,就要波及潞澤二州和懷慶府,引發中原動蕩.

問題是他現在也自顧不暇,除了向朝廷上書要求山西鎮和太原鎮趕緊發兵南下彈壓剿撫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不但自顧不暇,甚至他現在自己也還坐在火頭上.

雖然吳堡周邊包括綏德\米脂和葭州局面基本上穩定下來了,但是這并不是說這幾個州縣就沒有問題了,不解決饑民的糧食問題,饑民就會變成暴民,進而成為打家劫舍的亂民流寇.

大股的亂軍雖然在吳堡攻防戰中這一戰基本被剿滅招撫,但是潰散的亂軍逃卒加上一些沒來得及趕來的小股亂軍仍然在這幾地存在.

馮紫英得到的消息是這些小股亂軍和逃卒都紛紛向向南向西逃竄,向南是向青澗\延川,那邊的亂軍勢力正大,向西則是意圖穿過安定往保安乃至慶陽府那邊與慶陽亂軍匯合.

他現在也沒有精力去追剿這些逃跑的亂軍,擺在面前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條怎么安頓消化這些亂軍士卒,或者說暴民饑民.

不給他們一條吃飯的路,要么就只能全部坑殺,要么就只能任由他們重新集結起來成為亂軍.

通過成立衛軍可以消化一部分,但是這是一萬好幾千人,雖然在攻城戰中消滅了數千,但是仍然超過一萬二千人的邊寨軍和亂軍需要消化整編.

"不僅僅是這一萬多人的問題,按照夏大人調查所獲消息,單單是吳堡這一個月餓死的饑民就超過了六百人,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慘狀還會更加嚴重,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解決之道,到今冬明春,吳堡縣七成以上的民眾都可能變成暴民亂民,這可是兩萬多人,……"

汪文言有些沙啞的聲音在堂中回蕩,"這還只是吳堡,延安府最小的一個縣,旱情不算最嚴重的一個縣,葭州,三萬多人,綏德六萬多人,米脂五萬多人,西邊的安定,兩萬多人,南邊的青澗,四萬多人,不敢說這些人都會變成暴民亂軍,但是哪怕是一半活不下去,這都是十萬之眾,……"

馮紫英半瞇著眼,"文言,這只是半個延安府不到,或許膚施\安塞和甘泉情況略好,但是南邊的這些州縣呢旱情比北邊更好,但為何亂民更多,局面更糟甚至都已經過河去了,把平陽府都給攪亂了."

"大人,這可就復雜了,每一地都有每一地的不同情況,總而言之,客觀的,主觀的,都有."汪文言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要說下來,一天都說不完,現在要說的還是先解決北邊的這些問題,只有先把延安府的北部穩定下來,才說得上有一個穩定的后方,一旦有事,榆林軍也能順暢的南下,否則,真要每次都遇上這種亂軍圍困,總有一次要玩完.

對于汪文言的滑頭,馮紫英輕哼了一聲,沒有再說,有潘汝楨在,說透了,尷尬.

解決亂民饑民問題,無外乎就是賑濟,清剿,招撫,但前者是治本,后兩者是治標,后兩者做得再好,到最后還得要落到第一條來.

關鍵是誰也不知道這老天爺還要折騰這北地多久,旱情持續,賑濟不可能一直繼續,那就真的只能一口氣往南跑,跑到能活命有飯吃的地方去.

"鎮璞,你是延安知府,對本府的情況最熟悉,你覺得當下的情勢,當如何應對"幾天接觸下來,馮紫英和潘汝楨也迅速熟悉起來.

雖然潘汝楨專門甄選出來的米脂婆姨還在膚施,還沒有來得及送進馮紫英的內宅,潘汝楨自己也覺得與巡撫大人還欠缺點兒過硬的交情,但是馮紫英卻覺得此人乖覺,做事也有條理,可能在氣節上略微差了一些,對仕途太過于熱衷了一些,但是這不是壞事,對自己來說,甚至還是好事,只要肯為自己做事,自己不吝于給對方一些更好的前程.

"大人,下官來了延安府四年,多少也巡視過本府下大部分州縣,若是三年前,本府各州縣情形殘破,百姓貧苦不堪,只能茍且為生,下官也曾想過如何解決這鄉間百姓生計問題,但奈何府里財力有限,每年賦稅是少不了,大多要轉繳給榆林鎮,這是短短不能缺的,否則……"

否則就是榆林軍嘩變作亂的責任就要扣在他頭上了,這個罪責他是斷斷不敢承受的,一旦扣上,幾乎就要斷絕仕途了.

"從去年朝廷就應該免了延安府的賦稅了吧"馮紫英皺著眉頭道.

"是,去年開始朝廷免了,但是這幾年陜北各種災害不斷,百姓早就困頓不堪,家無隔夜之糧,稍有病痛,便只能是賣兒鬻女,……"潘汝楨自我解嘲地說了一句,"當著巡撫大人說一句不客氣的話,這陜北,一旦遭災,便是童男童女都賣不上價,父母要想多賣幾個錢,都寧肯過黃河去河東的保德\隰州\吉州\永寧,下人告訴我,最能賣得起價還得大同\太原,可太遠了,所以退而求其次能在蒲州和臨汾,也不錯,……"

"可許多人就要把兒女帶到河東去賣都做不到,半途餓死者不知凡幾,……"潘汝楨面色愁苦,"您說這等情形下,百姓要么餓死,要么就因犯法作亂而死,如何選擇"

"難道本府士紳就些許仁心善意皆無賑濟民眾乃是士紳天經地義的義務,否則士紳何以為士紳,而朝廷所給與起的優待,從何而來"馮紫英語氣不變,"據我所知,本府的士紳大戶亦是不少,單是膚施就有四大家,那青澗也有小九望族支撐,還有那綏德\米脂商賈云集,南邊的情況我想就不用我說了,糧戶糧商同為一體,便是保安\安定這等荒涼之地,那豪奢人家祝大壽,據說設宴八十桌,花費上萬兩銀子,按照當時時價,買一萬石糧食有多無少吧"

一句話問得潘汝楨啞口無言,他知道馮紫英說的是保安豪紳之首顧家,顧家族長顧言生乃是布政使司右參政林錦的姻親,而起其子也是舉人,現在四川保寧府巴州擔任知縣,顧言生八十大壽,他雖然沒去,但是也是專門遣人前去送了厚禮的.

顧家在保安是第一大戶,擁良田數百頃,也是本地最大的糧商糧戶,便是保安知縣也要仰其鼻息,他作為延安知府雖說不至于怕了對方,但是許多時候也不能輕易和對方撕破臉,地方官府在許多事務上都還要仰仗這些縉紳.

見潘汝楨低垂著頭不敢再說話,馮紫英語氣稍稍一緩,"鎮璞,延安府諸州縣,哪個州縣沒有十家八家豪紳大戶,橫暴之輩甚多,其中豪右劣紳巧取豪奪之手段不勝枚舉,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

馮紫英又頓了一頓,"我也知道單靠賑濟本身就是治標不治本,朝廷當下的財力你我皆知,各地生亂,朝廷應接不暇,那陜西怎么辦指望朝廷太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在這里給你撂一句實話,朝廷就給了我三十萬兩銀子,呵呵,按照當下陜西糧價,三十萬兩銀子能買多少粟米"

潘汝楨苦澀難言,三十萬兩銀子,便是應對延安府都難啊,若是按照前幾年豐年時候的糧價,三十萬兩銀子還是能做點兒事情的,但現在連旱三年,糧價早已經漲上了天,三十萬兩銀子就不夠看了.

但他也知道馮紫英應該說的是實話,朝廷的拮據程度瞞不住官員們,稍微在朝中有點兒人脈關系的,就能知曉,能給馮紫英三十萬,那也是考慮到陜西情況太糟糕,而且也是對馮紫英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巧婦做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