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國國家隊大舉進攻江南經濟基本盤的時候,杭州朝廷內部的官僚們是很有手段的。
他們不僅沒有保護本國民營商業資本,反而還在他們背后捅刀子。
官僚們對民營商人們展開一輪堪稱是血腥的收割與清洗,對他們進行更加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榨干他們最后一滴血,幾乎是搶在明國國家隊之前把他們全部打倒。
然后讓自己的親族朋友們將他們的產業據為己有,成為他們名下的掛名資產。
這倒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抵抗。
因為這些被占據的官僚們的資產也因為官僚們本身的特權而不用繳納昂貴的稅收,他們有各種避稅方式,所以在生產成本問題上并不懼怕明國商品。
不過明國商品不僅是價格上具有優勢,先進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帶來的還有質量上與產量上的碾壓級別優勢。
官僚資本喜歡通過壟斷的模式來獲取高額利潤。
一旦獲得壟斷地位,那么不管產品質量如何,都能賣出去,都能獲得超量利潤,甚至成本越低廉,賺得越多。
所以官僚資本控制下的商品生產在質量上往往完全不能看,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壟斷地位和利潤率,其他的都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然而明國商品大規模涌入江南市場之后,情況就不一樣了。
雙方的價格是差不多的,但是一方面質量非常好,一方面質量差到沒眼看,老百姓怎么選擇?
老百姓的確沒啥文化,但是沒文化不代表蠢,基本的好壞對比還是能明白的,同樣的價格,我為什么不買好的,要買壞的?
為你官老爺做貢獻對我有什么好處?
老百姓可不管你江南國和明國之間的事情,他們又沒有明確的歸屬感,江南國也好,明國也好,反正橫豎換個皇帝做統治者,對他們來說有區別嗎?
所以明國商品迅速在以杭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占據了不可動搖的優勢地位,官僚資本迅速被擠兌的生存艱難,幾近破產。
他們非常生氣。
然而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面對明國國家隊的強勢出擊,面對明國先進的生產體系,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沈該為代表的杭州朝廷名義上是國家最高權力掌握者,可實際上,大明就是他們真正的頂頭上司,或者說,是他們的太上皇。
是爸爸。
你怎么能和爸爸鬧不愉快呢?
爸爸生氣要打人的哦!
得知某些不太好的情報之后,身處泉州的林景春給沈該送去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件,讓沈該稍微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辦成那些事情。
沈該看后驚出一聲冷汗,趕快叫停了某些搞不清局勢的家伙準備展開的行動。
官僚資本習慣了不對稱競爭,一旦遇到了同等級甚至是超等級對手的壓制之后,就會陷入頹勢。
大明,是爸爸。
兒子是不能違抗爸爸的。
否則就要被打。
江南國官僚資本嘗試過反抗之后被暴打,之后迅速放棄了反抗,再也不敢提及反抗。
但是同等競爭的環境下又被大明爸爸壓著,質量產量什么的全面落后,什么都吃不到,還有破產的風險。
無奈之下,也不知道是誰率先開辟了新道路,決定將自己擁有的產業主動出售部分股本給大明國家隊,換取一個合作經營的名義,從而獲得生存下去的可能。
大明國家隊的任務就是通過把持江南的經濟命脈從而控制江南經濟,并且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保證江南的經濟命脈不受戰火摧毀。
雖然經過二次明宋戰爭的推進,江南官僚們還是控制了相當一部分優質商業資源,如果他們竭盡全力抵抗,明國國家隊倒也未必能順利取得控制權。
但是他們居然主動提出了合作經營。
而且為了表示誠意,他們主動提出利潤對半開的合作模式,請求明國爸爸放過他們一馬,給碗飯吃。
還有這種好事?
財政部經過研究,決定答應他們的請求,但是另一方面又要求自己這一方面介入到整個生產和管理的過程當中,要求江南國的官僚們出讓一部分管理權力,以此換取他們的合作。
否則,大家就可以比比誰的資本雄厚,比比誰的韌性更強。
官僚們心里不樂意,但是眼看著自己產業奄奄一息,快要死了,實在沒辦法,只能捏著鼻子答應明國管理團隊的介入。
而一旦讓明國方面介入到整個管理過程當中,很快,這些官僚們就成為了純粹的吃利潤的存在。
他們在管理上很難能和明國的管理團隊相比較,在管理理念和手段上全面落后。
明國的管理團隊jing悍、講道理、有計劃性,對于生產和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他們的管理團隊除了少數專業人士之外,全都是壓迫型選手,與其說是管理,不如說是在駕馭奴隸,在管理一群奴隸。
這也叫管理?呸!這就是上等人老爺在拿著鞭子抽打奴隸!
明國財政部的一名官員實地考察之后對江南國商業管理水平做了這樣的評價。
所以毫無意外的,官僚們的管理團隊逐漸被明國專業管理團隊擠兌出了管理流程當中,漸漸失去了實際的管理權。
在這個過程中,江南國的官僚資本從最開始的抵抗到最后的放棄抵抗,從最開始的拒絕合作到最后的主動合作,經歷了一輪主動篩選,又經歷了一輪被動篩選,最后勝出的,是接受明國國家隊深度介入管理的那一群人。
這群人,也正式成為了傳說中的買辦。
可以說如今在杭州城內大富大貴的一群人,有相當一部分是接受了明國資本介入的一群人。
在這樣的局面下,他們本該是明國最忠誠的狗腿子、追隨者,可以讓明國通過更加簡單的方式獲取對江南的占有。
然而本該順理成章的事情,卻因為明國的屬性,使得再怎么貪婪的買辦也清楚明國不可能讓他們有什么好下場。
他們和明國終究是合作關系,不是父子關系,他們得不到爸爸的疼愛,一定會被明國清洗掉。
對于《洪武政論》這本書,他們不要太清楚。
所以在風波之中,他們選擇逃跑。
而且他們也清楚,就當下江南國這個經濟狀況,有能力接下他們手中股本資產的,只有明國商人。
所以在與合作的明國商人們進行交談的時候,他們把話說的很直接。
“明國不可能接受我們,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情,沒必要遮遮掩掩,大家合作那么久了,也沒有換來明國的垂憐,只能說明國真的很兇狠,今日是我們,來日可能就是你們了,自古以來,商人從來都是待宰的羊,這是最后的忠告。”
官僚們放棄了自己的財產,兌換成現金財富,準備潤。
但是不得不說,他們從始至終都不知道明國的經濟是怎么運行的,不知道明國的國營經濟政策是怎么推行的,否則他們就該知道和他們合作的這些明國“商人”們,根本就不是商人。
他們有編制。
當然了,他們只知道“士”,不知道“編制”,而眾所周知,“編制”的包容性遠遠大于“士”的包容性。
洪武八年四月之后,杭州城內明國獨資產業的數量激增,本地人控股的產業數量急劇下滑,大量官僚拋售家族和白手套控制的產業,選擇了變現,準備潤。
明國國家隊則通過這一輪收購得到了很多完好無損的優質的商業資產,而且在價格上也多有優惠。
官僚們也清楚這是最后一次買賣,所幸,這些“貪婪的明國商人”們沒有下死手。
當然下手也不輕,很疼,疼得他們直罵娘。
但是罵歸罵,這些官僚的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因為杭州肯定是留不下去了,所以就算被壓了價,該賣還是要賣。
這妥妥的買家市場搞得他們很肉疼很難受,一邊做交割一邊就在心里面詛咒這些趁火打劫的混蛋一定會被明國搞死,什么都得不到,然后這些東西都被明國朝廷一口吞掉。
古代朝廷對待商人從來都是利用的態度,養肥了就可以宰掉吃肉,不僅可以吃的飽飽的,還能讓底層仇富的百姓爽快一把,提高一些支持度,降一降叛亂的風險。
所以這群明國商人一定會被殺掉吃肉!
他們希望看到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