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賊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劉存笑了笑,站起來拍了拍手,開始整理儀表:“別驚訝了,白天和曹孟德談了大半天,我就是這么說的,而且我還明確無誤地告訴他,今后不管誰來當皇帝,都不會再擁有以前那種至高無上的權力,除了擁有軍隊的最高統治權、內閣大臣的任命權之外,整個大漢的行政權、人事權、財權等等,都將交給重新整理后的朝廷內閣和中央各部。”

霍堅目瞪口呆,趙溶在瞬間的震驚之后立刻反應過來,急忙上前兩步,低聲詢問:“曹孟德愿意聽從主公的召喚了?”

劉存嘆了口氣:“他雖然被我說服了,可他麾下那群心比天高的文官武將卻不是那么好說服的,急不來啊!”

“既然這樣,那就拖著,等咱們把少帝接回洛陽之后,干脆調動各路人馬征伐兗州,把這個最大的心腹之患滅了再說。”

早已把曹操勢力當成大敵的軍師趙溶,難得地露出一臉憤恨。

劉存連連搖頭:“滅掉曹操那幾萬軍隊容易,滅掉天下所有割據一方的諸侯就難了,哪怕能夠做到,至少也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行,可咱們哪里有這么多時間征伐天下?哪有這么多財力用于戰爭?”

“如果能夠收復曹操,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對天下諸侯絕對是巨大的震懾,完全可以輕易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最多只需五年時間時間,就能重新獲得個統一的大漢天下,就能把用于戰爭的巨額財富轉到恢復國計民生上面。”

趙溶只能默默點頭,上前幫劉存整理背后繁瑣的腰帶,抓緊會議前的一點兒寶貴時間低聲詢問:“主公,若是曹孟德決定歸附了,主公打算如何安排?”

劉存抖了抖寬大的袖子,示意呆滯的霍堅一起前堂去參加會議,拉住趙溶的手,并肩出門:

“傍晚分開的時候。我已對曹孟德明言,如果他愿意率領麾下軍隊西征涼州,我將會負責提供所需的糧草、馬匹和武器裝備,協助他徹底剿滅長安地區和涼州地區的所有反叛勢力和地方武裝。然后以此為功勛,把他推到一國宰相的寶座上,由他曹孟德組建內閣并創立三院九部的新政體,我只需繼續掌控全國軍隊并負責皇室的安排。”

“這么說來,主公是下定決心改革舊制了?”趙溶驚喜不已。

劉存低聲回答:“不改不行了。再這么下去,我大漢就再也沒有復興的希望了。”

趙溶再問:“那么,對朝中那些大臣和那些個世家門閥如何處置?”

劉存邊走邊解釋:“我知道你的意思,也知道公孫先生和青、冀二州的同仁們心中的擔憂,更明白瑯琊書院那些大儒們心底里的最大擔憂是什么……”

“我現在也改變主意了,暫時不會觸動青州、冀州和徐州之外的所有世家門閥的利益,只要他們支持我推行新政,支持我重振朝綱,我就會保護他們的安全和利益,而且還能給予他們做官的機會。”

“但如果繼續對抗。那就不用講任何情面了,等咱們迎回少帝重組朝廷之后,直接出兵消滅即可。”

趙溶終于放下心來,他最擔憂的就是劉存對天下世家門閥毫不留情的鎮壓政策,與擁兵數萬、盤踞兗州的曹操比起來,散布于各州各郡擁有上百年根基的世家門閥不見得遜色多少,這些世家門閥雖然沒有曹操那么多謀士武將,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擁有遠超曹操勢力的巨額財富、高達數萬的奴仆和數不清的田莊山林,以及盤根錯節的隱蔽勢力。”

“哪怕這些世家門閥暫時被武力所征服也不會真心屈服,最終還是天下動亂的根源和長治久安的巨大隱患。

劉存對世家門閥做出的戰略性改變。令長期為此憂心忡忡的趙溶欣慰不已,跟隨劉存前行的步子也變得輕快許多。

即將抵達前堂后方的側門時,劉存忽然停下腳步,當著霍堅的面。低聲詢問趙溶:“等西征回來,給先生換個地方,擔任兗州牧如何?”

趙溶驚愕之余欣喜不已,望了一眼驚訝過后樂哈哈的霍堅,再轉向一臉嚴肅的劉存:“一切遵從主公吩咐。”

“好!有先生坐鎮兗州我就放心了,別看現在的兗州人煙稀少一片荒蕪。只需吸取青州新政的經驗和工商技術,籌措一筆不低于五千萬錢的啟動資金,再向天下頒布幾道鼓勵工商、鼓勵開墾的政令,不出五年時間,就能讓位于中原腹心道路、聯通天下的兗州,恢復到黃巾之亂以前的繁榮。屆時,先生回到朝堂獨領一部就順理成章了。”

劉存說完微微一笑,也不管趙溶和霍堅有何感想,就大步進入側門,向聞聲起立致禮的數十文武和四名朝中特使回個禮,走上主位大馬金刀地坐下,與坐在右下首的心腹大將太史慈低聲交談幾句,抬起頭一片從容地環視會場一片肅立的眾文武:“諸位請坐吧!”

“嘩啦啦”一陣響動,包括特使楊彪在內的滿堂文武全都肅容端坐,恭恭敬敬地面向主位上不怒而威的劉存,只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徐徐逼來。

劉存渾厚的聲音再次響起:“今晚之所以請大家一同前來商議,是因為這是咱們西征長安、迎回少帝和朝中文武的最后一次會議,也是最為關鍵的會議。”

“在此之前,咱們為了拯救我大漢朝廷、迎回先帝的血脈,足足暗中努力了三年半時間,在這三年半里,楊彪大人、趙岐大人等德高望重的朝中前輩忍辱負重日夜奔波,我青州高層武官武將也為此苦心策劃日夜操勞,直到現在,終于等來了最佳的時機!”

劉存略作停頓,環視一圈滿臉激動躍躍欲試的眾文武,說出暗中實施已久卻沒有幾個人知曉的秘密計劃:

“明天上午,我將會與在座的大部分同仁一起,率領十萬雄兵踏上征途,早已心懷朝廷的楊奉將軍將會在函谷關迎接我大軍,然后以迅雷之勢拿下潼關。”

“由徐盛將軍和顏慎將軍率領的兩萬騎兵,將會以最快速度越過潼關直插長安,其余各部迅速跟進!”

“長安城里的三位朝中重臣和主管內宮戍衛的大太監張敦大人,將會在我軍早已派出、如今潛伏在長安城中的近千名精銳的護衛下,尋機離開長安城,在我軍兩萬騎兵的護衛下,與我本人率領的五萬步騎軍匯合,然后掉頭東下,返回張饒將軍所部三萬將士占領的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