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賊

第二一七章 招攬子龍

“報——”

一名風塵仆仆的小校飛奔而來,到劉備面前匆匆跪下:“稟報主公,約為六百人的不明隊伍突然出現,自北向南穿過城西十里的李莊官道,似乎是趕赴南面的常山方向……這六百人均是騎兵,一人雙馬,全身披掛鎧甲,速度極快,隊形嚴整延綿兩里,可沒有任何旗幟可供辨認。△¢小說,”

劉備三人猛地吃了一驚,張飛大聲問道:“真看不出是何方人馬?”

年逾三旬滿臉滄桑的小校連連搖頭:“屬下真看不出是何方人馬,但可以肯定不是咱們熟悉的幽州軍,更不會是衣甲駁雜的烏桓騎兵。”

關羽的臥蠶眉緊緊鎖在一起,反復權衡可能出現的危害,張飛喃喃而語猜測也許是袁紹悄悄派出的斥候營,可說完立刻自我否定了,袁軍前鋒如今剛到南面的河間,哪怕派出斥候也不會走遠離主戰場的偏西之地,何況還是六百之眾。

劉備忽然想起了什么,彎腰扶起氣喘吁吁的,這隊騎兵朝常山方向奔去?”

小校感激地抱拳致禮:“西面官道只能通往南面百余里的常山,只有到了常山,才有聯通西面并州和南面冀中的官道……主公,屬下斗膽猜測,這隊騎兵也不是咱們熟悉的袁軍,恐怕只有傳聞中訓練有素的青州鐵騎才會有如此精良的裝備,所以……要是他們向東的話,很可能就會與源源北上的大股袁軍相遇。”

“啊?明白了!我知道是誰了。”劉備一手拉住關羽,一手拉住張飛。急匆匆趕回城中縣衙。

滿頭霧水的張飛邊走邊問:“是誰啊大哥?”

“劉存劉子鑒!快回去準備一下。立刻跟我趕往常山。”劉備沉聲回答。腳步越來越快。

關羽終于明白過來:“難道劉子鑒是去常山招攬子龍兄弟?”

劉備終于在城下停止前進,滿臉自責地解釋起來:“是愚兄疏忽了,半個月前才得知子龍已經離開公孫將軍麾下,趕回常山老家為突然病逝的兄長守孝,愚兄得到消息之后,本打算立刻前往常山吊唁,并借此機會把精通騎戰和騎兵訓練的子龍兄弟拉過來,然后將所有騎兵交給他率領……”

“可是。當時南面的袁紹已經蠢蠢欲動,接著公孫將軍的軍令到來,愚兄不得已之下,只能暫時推遲前往常山請子龍出山襄助共謀大業的打算,滿以為虛與委蛇應付完公孫將軍,再前往常山見子龍也來得及,萬萬沒想到劉子鑒竟然搶先下手,如果咱們再不迅速趕往常山,恐怕什么機會都沒了。”

關羽聞言也著急了,常山趙子龍不但武技高超。渾身是膽,而且為人忠義年少老成。在騎兵訓練和作戰指揮方面更是能力非凡,若是能把趙子龍拉過來,定能迅速彌補本軍最大的弱點,本軍戰斗力很快就會增長數倍。

“大哥,哪怕那六百騎是劉子鑒將軍的人馬,也不一定是為子龍而去的吧?何況作為統帥十余萬人馬的一軍之帥,在如此緊要關突然現在如此危險的地方,不應該啊!”張飛還是不敢相信。

劉備還沒開口,關羽已經沉下臉來:“三弟難道忘了,如今已是享譽天下的青州軍大將徐盛、太史慈、傅闿、張郃等等,哪一個不是默默無聞的時候獲得劉子鑒將軍招攬重用的?天下英雄誰不驚嘆于劉子鑒將軍的慧眼識人?”

“依我看來,子龍的品行和才華,絕對不在如今聞達天下的青州軍那群大將之下,如此百年難遇的俊杰,歷來唯才是舉愛才如命的劉子鑒將軍怎么可能放過?”

張飛再也沒有懷疑:“那就快走吧,數年前咱們就和子龍兄弟認識了,怎么可能讓劉子鑒橫刀奪愛?走走!”

“三弟你留下守城,我和云長趕去就行了,如今正值非常時刻,咱們兄弟三個不能全走了。”劉備果斷作出安排。

“這這……好吧,唉!”

斜陽西墜,因恐懼戰火而惶惶不安的常山城,早早地便關閉了城門,可劉存一行的突然而至,依然令城上守卒驚慌失措,大喊大叫之后手忙腳亂地敲響了報警的鼓號,安靜的小城頓時沸騰起來,臉色發白驚恐萬狀的數千官兵和青壯立刻拿起武器沖上城墻。

誰知突然而來的六百騎兵已經掠過緊閉的北門之外,速度不減向西奔去,轉眼間便失去了蹤影,只留下漫天塵土仍在升騰彌漫,看得城頭上的數千軍民目瞪口呆。

六百騎兵奔出五里之后,隊伍前方風塵仆仆的劉存舉起手臂,整個隊伍徐徐減速,最后停在一座小石橋前,默默凝望前方沐浴在晚霞中的靜謐村莊。

一刻鐘不到,村莊里數名耆老和青壯簇擁著一身縞素的趙云到來,早已洗去臉上塵土的劉存微微一笑,大步走上小石橋,迎向面露驚愕的趙云:“劉存不期而至,懇請子龍引領前往趙兄墓前,祭拜一二!”

“不知將軍大駕光臨……”

醒悟過來的趙云感激不已,連忙下拜。

劉存一把托起趙云,順勢向前方一群目瞪口呆的耆老青壯恭敬地致禮,機敏的陸九和數名校尉雙手已經捧著禮物快步上前。

趙云見狀不再多話,彎下腰,恭恭敬敬地向劉存深施一禮,然后轉向跟隨在劉存身后的原冀州尊長耿武、閔純,致謝完畢,再次深深地致禮。

耿武和閔純此前并不認識名聲不顯的趙云,但不妨礙兩人滿懷關切地上前與趙云低語一番表示悼唁,得知趙云數年前跟隨兄長去過濟州府衙見過自己二人一面,耿武和閔純頓時唏噓不已。

入夜,五百禁衛悄然將整個村子圍在其中,村西風景秀美的山崗下已是火把熊熊,香煙繚繞。

已經完成祭祀儀式的劉存等人,在趙云和一群家丁的恭請下,移步到距離墳墓側前方十余步的大樹下飲茶交談。

聽完趙云關于離開公孫瓚前后過程的講述,耿武、閔純和陸九均唏噓不已,之前誰也沒想到,公孫瓚如此輕視眼前這位被主公劉存稱為百年不出的年輕帥才。

臉色凝重的劉存緊了緊腰間的孝帶,望著趙云的眼睛,誠懇地說道:“數年前我就在默默關注你們趙氏兄弟,驚訝于你兄弟二人杰出的才華,更敬佩你兄弟心懷天下、悲憫萬民的高尚情操,恨不得立刻把你兄弟二人搶到身邊,一起為大漢的復興、為萬民的安寧幸福而奮斗終身。”

“無奈的是,你兄弟二人均在公孫將軍麾下效力,我只能將急切之心強壓下來,苦苦等待直到現在。不瞞子龍,數年來我麾下的陸九將軍一直與令兄密切聯系,令兄也厭惡了幽州官場的和自私,打算在我入主冀州之后辭去幽州官職,前來冀州一起共事,無奈天妒英才啊……”

“子龍,客套話我就不說了,我只想懇請你不要拘泥于禮教,告慰兄長在天之英靈后,就和我一起盡快結束冀州戰事,然后率領十萬忠于大漢的兄弟迅速西征,將圣上和朝中文武百官救出苦海,還都洛陽,號令天下,結束這戰火連天的紛爭亂世。”

“我確信,你有這能力,更有令我動容的高貴品質,有你幫助,水深火熱的大漢萬民將會少受些折磨。”

“將軍……”

趙云緩緩站起,只覺心潮澎湃熱血上涌,一時間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過了許久,才拜倒在地,顫顫巍巍說了一聲:

“拜見主公……”

ps:謝謝77白熊、znf0410大大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