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賊

第六十四章 虛虛實實(下)

!謝謝啦!

許村的三百黃巾軍還未與敵人接觸就傷亡慘重,慘叫聲、哀嚎聲、救命聲響成一片。

在這種情況下,幸存的百余士卒尚未來得及考慮是戰是逃,三百余名身穿漆黑盔甲戴著皮質手套的騎兵已經下馬,分成十人一隊如狼似虎地殺進屋內,用鋒利的彎刀和密集的箭矢將所有黃巾士卒屠殺殆盡,然后割下一個個腦袋,搜走所有銅鐵兵器,攙扶受傷的同伴上馬離去。

此后兩天,小小的許村成了黃巾斥候和官兵斥候相互搏殺的戰場,兩天中發生了十一次百人規模的廝殺,黃巾斥候均已慘敗告終,留下了四百二十七具尸體。

黃巾斥候們自此聞風喪膽,無論大小頭領如何催促恐嚇,就是不敢再度靠近許村十里之內,他們從未遇到過如此悍不畏死的官兵斥候,從未遭遇過數息之間連續射出五支利箭的強弩,而且只需停頓數息又能連續射擊,更沒見識過三五成群的官兵斥候相互配合,以快速有效的詭異戰術展開屠殺,黃巾斥候哪怕武藝再高,身體再強壯,最終都死在官兵斥候的利箭和鋒利的橫刀之下。

接到急報的黃巾大小渠帥非常吃驚,但短時間內又不知如何應付,各部的最高統帥此時云集南武陽,為繳獲的大量糧食物品和衣甲兵器該如何分配吵得不可開交,許村以及許村以東地區,自此成了官兵的控制區。

下午申時剛過,灰蒙蒙的天色即將變暗,數以千計的騎兵突然沿著東面的沿河官道轟隆而至,在兩名銀盔黑甲英姿勃勃的年輕軍官率領下,如狂風般穿越村子直奔西面的費縣。

一刻鐘不到,五千名腰掛長刀手持三丈長矛的官兵開進村子,迅速占領村子西面和南面布下陣型,所以官兵手上全戴著黑色或棕黃色皮質手套,脖子上是暖和的黑色圍巾,一個個腰板挺直精神抖數,完全不像已經走了四十里的樣子,全身上下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

沒多久,近千輛馬車和牛車組成的龐大車隊向村子開來,上萬名身穿皮甲頭戴皮盔卻沒有任何武器的士卒蜂擁而至,一輛輛馬車牛車很快將方圓三里的許村團團圍住。

跟在車廂兩旁的士卒從車上卸下一根根圓木和五花八門的工具,上百名脖子上纏著醒目紅色圍巾的漢子提起一桶桶石灰,在車輛外圍灑出三道相互連接的白線,上千名手持鋼鎬鐵鍬的漢子迅速進入白線之內,鋪設打量干柴枯草點火焚燒冰凍的土地,然后揮舞手中工具大干起來,整個許村頓時號子聲聲塵煙彌漫。

與此同時,許村北面的簡陋碼頭上戒備森嚴,主帥劉存和王杞蹲在結凍的河面邊沿,不遠處十幾名年輕軍官不停地將手中長矛刺向冰面,很快就聽到冰面裂解的滲人聲音。

劉存望一眼不到百步寬的結冰河面,站起來拍掉手中的冰渣,對跟隨身邊的魯佩和程驥等弟子低聲解釋一番,下意識地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做出判斷:

“冰層厚度不足以承受兩只腳的重量,但至少半個月內氣溫不會升高,冰面不會裂解,這對搭建浮橋非常有益。由于南岸的地勢起伏較大,相對于我軍所在的北岸,進攻面非常狹窄,我軍只需占據南岸有利地形,修建一個能容納兩千步兵和八百弓弩兵駐扎的營壘,就能擋住上萬黃巾軍的攻擊,再加上修建浮橋連接北岸岸,彼此間可以快速調配相互支援,有效地將費縣之敵擋在許村以西。”

魯佩和十幾名師弟頻頻點頭,程驥大膽地問道:“師父,今天我軍的突然行動,是否體現了師父之前所講的盡可能避免在己方土地上交戰的原則?”

劉存拉過樂哈哈的王杞:“這一點你師伯最有發言權,他當初戍守雁門關,一守就是六年,沒少和呼嘯而來的胡人騎兵打仗。”

王杞欣然將自己經歷過的三次雁門血戰緩緩道來,最后非常痛心地總結:“正因為我大漢軍隊的戰斗力和移動速度輸給胡人,才使得雁門以內的大漢百姓慘遭胡人騎兵的搶掠和屠殺,每次胡人騎兵破關而入,都有成千上萬大漢軍民遭受荼毒,因為戰場就在咱們土地上,甚至抵達距離長城數百里的南面縱深地區,胡人騎兵所過之處不但血流成河,就連田地里的莊稼都遭殃,不是被胡人放馬吃掉,就是被他們殘酷地縱馬踐踏。”

王杞停頓片刻,對憤恨難耐的少年大聲說道:“此次我軍突然前出四十里,主要是基于軍事上的需要,但也有政治上的原因:一、我軍積極進取,能獲得民眾支持,也能讓國君和文武官員以及周圍各縣的名士賢達放心;二、春耕已到,我軍前出四十里,身后上百萬畝的田地就能獲得耕種,上百萬畝啊!哪怕一畝只收一石糧食,也有百萬石,能養活多少人啊?若是過了季節,沒了百萬石糧食,今年會有多少人賣兒賣女餓斃路旁?所以,為將者不但要計算軍事上的得失,也要計算民心的得失,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少年們記住了王杞的話,哪怕一時半刻不能領悟更深一層的含義,王杞的話也如同一顆顆種子,灑在他們的心田上。

劉存就這樣抓住每一個機會,向弟子們傳授自己的治軍治民理念,盡可能讓弟子樹立以民為本的思想原則。

夜幕降臨,擔任警戒任務的兩千騎兵陸續回營,養精蓄銳的數百斥候再次出擊,五千步卒回到挖出壕溝豎起來原木的村中進食,然后進入空曠的屋子里休息。

午夜時分,營壘的主體建好,一萬青壯開始以三班輪流的方式休息和勞作,劉存依然率領他的弟子們,舉著火把圍繞不斷堆高夯實的營壘外壁,向弟子們實地講述壕溝營壘在野戰中的意義、所要達到的目的、快速構筑的方式、土木工程量的計算、勞動力和物資的統籌安排等等。

次日凌晨,兩名衣衫襤褸的中年漢子艱辛地躲過一輪又一輪官兵斥候和騎兵的搜索,鉆過密密麻麻的灌木叢,如壁虎一般爬上西南面的高崗。

當兩人緩緩伸出骯臟紊亂的腦袋,睜大滿是血絲的雙眼眺望三里外的許村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震驚得差點驚叫起來——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