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福建布政司的變化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天子移駕福建的消息一經傳來,最高興的莫過于鄭經了。

其實他本人對天子的態度幾經轉變,從一開始的不屑,到后來的略微欣賞再到后來的五體投地和欽佩。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連鄭經自己都說不清楚到底是因為什么,到底又發生了什么。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鄭經并不是因為天子天潢貴胄的高貴身份而折服,要不然他一開始也不會對天子感到不屑。

很明顯是天子通過其人格魅力征服的鄭經。

人格魅力這種東西有的時候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就譬如上次鄭經被圍困在小浪嶼,要不是何守義及時率部趕到就要被一鍋端。

事后鄭經主動向天子請罪,內心已經做好了被罷免的準備。

可事實卻是天子只是對他責備了幾句,剩下的都是勉勵。

這讓鄭經目瞪口呆。

還有這種操作?

毫無疑問,天子是一個很善于忖度臣子心思的人。

鄭經自始至終都沒有感受到任何的不適。

能夠在這樣一個天子手下做事,實乃鄭經的幸事。

所以在天子圣駕即將抵達后,鄭經和梅知府一道準備了極為盛大的接駕儀式。

梅知府內心自然是戰戰兢兢的。

他這個人沒什么大的志向,這輩子見過的最大的人物就是浙江巡撫,還是在西湖的時候遠遠的望了那么一眼。

而天子可比什么巡撫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他實在沒有想到這輩子有機會親眼見到天子。

只是這既是激勵又是考驗。

畢竟迎接圣駕這種事情容不得出現一絲一毫的差錯。

看看浙江那些官員吧,一個個下場凄慘,梅知府覺得一定是因為他們沒有伺候好天子的緣故。不然無論如何,不會出現這種大規模官員被下獄的情況。

“世子殿下,不知陛下平日里喜歡什么,臣也好早做準備。”

不想無緣無故丟掉烏紗帽的梅知府第一時間就選擇向鄭經問策,大概是因為鄭經是本地跟天子見過最多的人。

加之鄭經又是鄭成功的兒子,鄭成功可是天子最信任的大將,鄭經提出的意見確實值得考慮。

只是這個問題鄭經確實很難回答。

原因嘛倒也簡單,因為一旦說錯了話,那后果可是不堪設想。

他沉默了片刻,隨即說道:“梅知府,當今天子英明神武,絕不是一般都君主可以比擬,所以梅知府也不用尋常君主類比,來思忖今上的喜好。若是想要討得天子歡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多剿滅倭寇。只要倭患平定了,陛下必定會龍顏大悅,梅知府也是大功一件,升遷自然是不必多說的來。”

鄭經一番話說的那是滴水不漏,可聽在梅知府耳朵里可不見得是什么好事。

畢竟鄭經沒有給到他任何實用的信息,梅知府自然也就無法做出針對性的布置。

“哈哈世子殿下說的極是,可是咱們這些做臣子的,或多或少要為陛下分憂,可不僅僅是剿滅倭寇啊。”

見梅知府如此不死心,鄭經心中無比的懊惱。

這個梅知府,還真的是聽不出好賴壞啊。

罷了,那就說上一個讓他閉嘴。

鄭經深吸了一口氣道:“當今天子文雅,喜好金石字畫。梅知府若能奉上個一,天子必定龍顏大悅。”

“是這樣啊。多謝世子殿下提點。”

梅知府卻是大喜。不管怎么說,鄭經給他點出來一條明路,他只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總歸不會錯到哪里去的。

留給梅知府的時間不多了,從杭州到泉州估計也就是幾日最多。他必須利用這點時間準備出一個讓天子滿意的金石字畫。

在虎賁軍和錦衣衛的護衛下,大明天子朱由榔經浙南下進入閩地。

遙想起十幾年前,隆武帝被鄭芝龍出賣慘死,如今他的孫子鄭經卻成為朱由榔麾下一大將來到閩地剿滅倭寇,真的是令人慨嘆不已啊。

當然了,如果當初隆武帝不死的話,也不會有朱由榔的今日。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機緣造化,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了。

好在朱由榔沒有讓先輩們失望,扛起了大旗,最終帶領大明走向復興。

如今他要剿滅倭寇,為大明的昌盛做出另一份努力。

浙江官場的清理讓朱由榔有了十足的經驗。

他很清楚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福建的情況多半和浙江差不了多少。

既然已經狠下心來,那就要一條路走到黑走下去,絕對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王卿,福建的情況你有所了解吧,說與朕聽聽。”

王賀年連忙稱是。

作為錦衣衛指揮使,指揮各方情報是他的分內之事。

尤其是當天子問起的時候,王賀年更應該是毫不猶豫的說出來。

如果不能立即作答,就等于是沒有盡到職責。

“啟稟陛下,福建的情況和浙江的類似。只不過福建當地的真倭會更多一些。”

“哦?”

朱由榔顯然很有興致。

“這是為何?”

“啟稟陛下,說來這還和鄭氏當初和倭寇的關系說起。”

王賀年將早已準備好的腹稿全部拿了出來,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

結果朱由榔也是驚呆了。

他知道鄭氏和日本大名的關系不俗,但沒想到同樣是海盜起家的鄭芝龍竟然和倭寇的關系如此緊密。

這種情況下,也就能解釋倭寇愿意來福建沿海發展了。

簡單的說,這應該就是一種習慣,一種延續吧。

“管他真倭假倭,只要敢襲擾大明就是死路一條。”

如今朱由榔確實要比之前霸氣許多,這也是因為他的底氣很足。

大明如今的實力,別說是區區倭寇了,就是日本所有的大名加在一起,都不夠大明一次平推的。

朱由榔清了清嗓子沉聲道:“外患且不提,吏治肯定是要清理的。若是有和浙江官場一樣的通倭行為,那就立即著手開始調查。朕可不會白白養著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大明必須是個吏治清明的時代。”

“臣遵旨。”

王賀年沉聲抱拳領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