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我想殺敵第141章我想殺敵→:黃龍十一年,顧清韻帶人搶了五蓮城的糧倉后,招募眾匪,隱于澤山。
原臨水城守將段錚進京告御狀,將青州城大小官吏拉下馬,青州大營的主將空缺。
四皇子夏竣意外身死,謝皇后對鄭貴妃恨得咬牙切齒,對于其他幾個活著的皇子也沒什么好感。其余幾個皇子倒是想扶持自己人出任守將,可惜幾方角逐一時難分勝負。
青州大營位置特殊,鎮守青州,往北若有外敵可馳援北地邊關,往西若有反賊攻打京城可快速出兵支援京畿之地。
幾位皇子都想要,憲宗卻也不愿將自己的外層屏障被人拿捏,自然希望有忠于自己的武將擔任。這武將,還得熟悉青州,能夠服眾。
這么一選下來,段錚和原本的五蓮城守將趙鈞機會最大。兩人都檢舉常遠等青州官吏貪墨,保護糧倉,沒有同流合污。就在憲宗搖擺的時候,顧清韻讓人給段錚送了一份趙鈞與糧倉案有關的證詞,又將這份證詞以及趙鈞可能是謝家門下的消息,送到了右丞相鄭禹的府中。
對鄭家來說,無論誰的人上任,都好過謝家有關的人上任。要知道謝皇后可是將鄭貴妃視為殺子仇人,鄭禹派人一查,趙鈞與常遠勾結雖無實證,卻有跡可循。在鄭家全力打壓下,趙鈞不僅沒當成青州大營主將,反而被拉下馬了。
憲宗扒拉來扒拉去,只剩下段錚這么一個人選,加上這人風評不錯,從臨水一事中,可見此人心懷正義,乃是忠直之臣。青州糧倉案能解決,段錚又立了大功,本就該封賞。
最后,憲宗聽了兵部尚書的建議,將段錚封為青州大營主將。同時下旨,令段錚上任之后盡快在青州境內剿匪,還青州太平。
段錚走馬上任,清點青州大營,不少將領都參與了青州糧倉案被問罪,大營中本該兩萬精兵,卻有近一半的名額是吃空餉的,也就是說,一個青州大營,實際上只有一萬多人。他在臨水城的心腹不多,也填不滿這些空缺。M.23sk
段錚想要招募兵員,可是青州十室九空,一時間哪里來的人?
他頭痛的時候,顧清韻帶著三千人來到青州大營求見。
顧清韻助他從臨水城糧倉被劫一事中脫身,又助他奪得青州大營主將一位,心性正直之人,也是知恩圖報之人,一看到顧清韻,他高興地連稱恩人。
顧清韻向他表明了自己顧家遺孤的身份,“段將軍,我顧家如今家破人亡,我只恨匈奴殺我全家,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段將軍是青州大營主將,這些人有些是當年顧家軍的遺孤,有些是心懷家國的熱血百姓,他們與我一樣,有心報效國家苦于無門可入。若段將軍不棄,我們想投入青州大營,得一個為國效力的機會。”
段錚一聽顧清韻是雁門關顧家后人,對于她擁有這些精兵良將不僅沒有起疑心,反而佩服顧家果然是百年將門。顧清韻說這些人是普通百姓,他是不信的,這些一看就是彪悍矯健之人,怎么會是普通百姓呢?
所以,段錚暗自猜測,這些人應該是當年顧家軍遺留之人。顧清韻小小年紀,能將三千人收服,除了父兄余威,本身自然也是有才干的。
他與顧清韻一番交談,再一次印證了當初臨水城初見的想法,這哪是孩子啊?兵法嫻熟,箭法出眾,一桿梨花槍使得出神入化,與自己對戰毫不怯弱。更難得的是,這么點年紀,對敵經驗老道,幾次使詐自己都差點上當了。要不是年紀太小,還未長成,力氣不及自己,誰勝誰敗還真不好說。假以時日,這身手就要在自己之上了。
他一時興起,與何志成又戰了一場,堪堪打了個平手。
觀戰眾人一片叫好,段錚讓人上茶,屏退眾人,請顧清韻坐下,感慨地說道,“顧小公子身手不凡,家中侍衛都有如此身手,當年的顧家軍名不虛傳啊。”
顧清韻看著手中茶杯,低聲回道,“都已經是過去之事了。自從……家中長輩過世,我當時尚在襁褓,雁門關城破之時家仆帶我逃到青州,后來成叔等人知悉我尚在人世,一路尋來,護我至今。段將軍應該知曉,當年我家……背負了出戰不利之名,我自記事起,日夜所思都是為家中洗刷污名,能上沙場與匈奴一決勝負,迎回家人遺骨!”
她本來意氣飛揚,忽然露了哀容。想到顧家父子的遭遇,段錚也忍不住嘆息,他對于顧大將軍,也是尊崇有加。當年雁門關被破,顧家父子戰死雁山,全家死在雁門關中,多少人為他們痛哭。如今顧家還有顧清韻這個后人,他安慰道,“顧大將軍和兩位少將軍泉下有知,得知顧家后繼有人,必定欣慰。”
“段將軍,您覺得我們夏國,可還能奪回雁山?”顧清韻試探地問道。
“匈奴不過是無知蠻夷,我夏國男兒鐵骨錚錚,日夜枕戈待旦,只要圣上一聲令下,必定趕赴雁門關,一舉奪回雁山,一雪前恥。”段錚說著,想到雁門關如今是林大將軍鎮守,不由試探地問道,“小公子若想殺敵,福北大營就在雁門關。”
顧清韻心中一笑,段錚這人,正直而不駑鈍,他有心試探,顧清韻自然也露出兩分真意,“段將軍,實不相瞞,我顧家家破人亡,林大將軍名利雙收,我對林家素無好感。我想要殺敵報國,但絕不會是林家軍。”
“是段某唐突了。”段錚點頭,致歉了一句,對于顧清韻的話毫不懷疑。畢竟就連他,暗地里也覺得林家是踩著顧家上位的,顧家后人對林家人沒好感,毫不令人意外。
顧清韻看著段錚說道,“段將軍,我想要殺敵報國,為長輩洗刷污名。不知道段將軍對青州大營,是何打算?”
“打算?”段錚一愣,他做了大營主將,自然是上不負君恩,下不負百姓啊。
顧清韻用茶水畫了一條線,“這是北境雁門關一帶,這是青州大營所在。段將軍若是只想做個青州主將,我投入段將軍門下,最多只能是阻攔匈奴發兵中原,拒敵于北境。若是段將軍有心為國收復雁山,保北地百姓太平,我愿為段將軍效力。”
“可是……”段錚嚇一跳,保北地百姓太平,這不就是暗示自己要取代林家軍嗎?林大將軍是一品大將軍,自己如今只是個三品武官,差得太遠。
顧清韻不等他說話,問了一句,“段將軍,您認為如今的林家,比之當初的顧家,如何?”
“那自然還是有所不如。”夏國只有一個顧家,百年將門,每代都是能將輩出,英勇善戰。其他將門,后輩能守成已是不易。這十多年來,武將更是凋敝。
“我也認為林家不能與我顧家長輩相比。”顧清韻看著段錚,侃侃而談,“我顧家背負污名,若想一雪前恥,為家族正名,就得在沙場上真刀真槍見真章。但是,段將軍若是安于做個青州守將,我何時才有機會殺到雁山?如今北地,只有西邊肖正國將軍所率的涼州軍,和雁門關的林天佑。涼州城中,肖將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求守住涼州一地。而林家,林天佑當年竭力促成與匈奴和談,這些年匈奴小股騷擾,未見林家練兵應戰,更從未聽林家提起過雁山。”
“可見,這兩家都無心為國收服失地。至今無人祭拜,可憐我顧家死于雁山的將士們,孤墳夜哭,不見故國將士再有血性奮戰之師!可憐升平公主為了雁門關以南百姓們的太平,只能遠赴匈奴和親,一介女子含淚為國換取太平!可憐雁山百姓在匈奴鐵蹄下水深火熱,年年南望王師,年年淚灑胡塵!”
“我雖年幼,不懼一戰,只怕匈奴兵臨城下,卻無人敢戰!”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言情小說,轉載收集女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