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342章 所見、所聞

第一卷烽火臺小兵第342章所見、所聞

明末邊軍一小兵第一卷烽火臺小兵第342章所見、所聞

明末邊軍一小兵第一卷烽火臺小兵第342章所見、所聞。

“幾個月不見,未想東路變化這么大……”

宣大總督陳新甲的旗牌儀仗浩浩蕩蕩而行,車橋內,相貌文雅的陳新甲若有所思地撫須沉吟。..他的后面,是宣府鎮巡撫紀世維的車馬儀仗,然后又是山西鎮總兵官虎大威,大同鎮總兵官王樸,宣府鎮總兵楊國柱,副總兵張國威等人的軍馬。

看著路邊的景色,嘖嘖稱羨聲不斷響起。相比流民滿地,乞丐滿街的宣大各地,東路的情形與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里不見流民與乞丐,似乎全部被收容管理,一個又一個屯堡拔地而起,到處大興土木,隨處可見忙忙碌碌的人群。

那些百姓,在官吏們帶領下忙著建立營房,修治道路,開墾農田,興修水利等。雖然很多人仍是衣衫襤褸,但他們臉上帶著笑容,對未來充滿希望,與宣大各處軍戶百姓的麻木大不相同。

常年的災害,兵荒馬亂下,大明許多地方不說千里無人煙,百里無人煙也是正常,往日一個個興旺的城鎮廢棄。但東路不同,似乎見縫插針,只要適合生存耕種的地方,各樣房屋便拔地而起,形成一個個大小屯堡。

興建屯堡,需要大量木料石料,大量貨物。圍繞這些屯堡周邊,各樣商鋪作坊也在興建,忙忙碌碌皆是運糧運貨的商人,可以想象,以后這些地方,都將形成繁盛的村鎮。

伐木廠,采石場,還有各樣廠礦,畜廠也隨處可見,到處可見招工的商人士紳。似乎一夜之見,整個東路都進入大規模建設浪潮。加上大量的人口聚集,來來往往的商賈,一個字:“興盛!”兩個字:“人氣!”

熙熙攘攘的景象,可以預料東路未來的繁華。

陳新甲曾聽聞王斗上任后,喊出幾年之內將東路變成桃源之地的口號,當時他嗤之以鼻,現在看來,王斗決不是在說大話。

“作戰勇猛,治軍出眾,治政同樣出眾,這王斗,還真是文武全才,只是大明有將如此,是禍是福……”

一路行來,陳新甲心思復雜,王斗的跋扈,讓他越來越不滿,但他的才干,又是自己需要的。宣府鎮東路屬宣大總督府管轄,雖說陳新甲不久后要進入內閣,但未來東路的成績,自然很大部分要算在他的頭上。

便是以后進入內閣,有王斗這樣的強軍強政豪強在地方力挺,都可以為自己加分,在內閣中站得更穩。

“王兄弟真不用說,打仗厲害,這管民管軍的,嘖嘖……”

陳新甲與紀世維車馬后,一個個頂盔披甲,身策駿馬的魁梧將官,正是宣大三鎮前來觀摩的楊國柱,虎大威,王樸等人。

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到達高陽不久,王樸便領軍回轉大同。雖事后證明清兵騷擾山西純屬烏龍,不過王樸也賴在大同不愿再次出戰。回到大同后,聽聞盧象升戰死,王樸也披麻戴孝,嚎哭數日表示哀悼,搏得了大同鎮上下一片贊譽。

也因為慶都大捷,王樸有斬首數百級的功勞,今年年初朝廷論功行賞,王樸高升為都督同知,仍充任大同鎮總兵官。對這個結果,王樸表示滿意。

當然,對上官封右都督,蔭一子世錦衣百戶的虎大威。甚至官封左都督,榮祿大夫,蔭一子世錦衣千戶的楊國柱,王樸心理又有些不平衡。對王斗此人,王樸可說是記憶猶新,他雖回到大同,也密切關注宣大軍一系列所作所為。

巨鹿血戰,讓王樸咂舌不己,暗暗慶幸自己早早回到大同。事后的涿州之戰,宣大軍大捷,所獲豐厚,又讓王樸懊惱不己,自己沒參與這場戰事,真是虧了。

不過他稍一打探,卻發現有這想法不止自己一個人,山西鎮官將,宣府鎮官將,甚至有消息傳來,遼東許多總兵官將都有意前來東路觀摩。雖暗暗嫉妒王斗的聲名風頭,但對王樸這個喜好交際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他贊嘆完后,又瀟灑甩甩盔上幾根漂亮的翎羽,對身旁的楊國柱嘻笑道:“楊老哥好福氣,麾下有王將軍這樣的將官,來日東路治理起來,這,嘖嘖……”

語氣中,王樸不無嫉妒之意。

對王樸的話,楊國柱微微一笑,往日與虎大威一樣,他對王樸這種用錢買來官位的紈绔子弟很是瞧不起。不過經去年那場戰事,雙方也算是并肩作戰,結下了戰友的情誼,神情舉止中,楊國柱對王樸溫和了許多。

鎮內有將如此,楊國柱當然臉上有光,王斗有功勞,將來都要分潤一部分給自己,站在這個角度來說,王斗越出眾,楊國柱因此獲得的好處越多。

但雖說如此,王斗越來越耀眼,手段也非常出眾,來日,能藏得下這個潛龍嗎?

經歷了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當日還是游擊將軍的王斗,麾下軍力戰力己經超過了自己這個總兵。現在他升任為分守參將,來日實力更不知會膨脹到哪一步。

鎮朔將軍只有一個,未來有一天,王斗看上自己這個位子,自己又該如何?

關系到自己的地位權力,便是楊國柱對王斗這個下屬再欣賞,也不免轉動著別樣的心思。

楊國柱老于軍伍,或許對東路民政不以為意,不過窺一斑可見全豹。以東路各處屯堡設立來說,這種大規模的民政管理,放在別的地方就是一個混亂,但這里卻是井井有條,這種組織力度,鎮城哪個官將擁有?

聽聞王斗部眾主要軍力便是這些屯田兵,東路新增口數數十萬,青壯怕有十幾萬……

楊國柱內心有個猜想一直不便宣諸于口,有朝一日,王斗會不會將這些青壯全部訓練成兵,區區一個分守參將如果有兵十萬,那是多么讓人可怕的事。

身后的中軍親將郭英賢沒心沒肺地與虎大威的親將虎子臣笑成一團,言道到了永寧城后,定要與王將軍大喝三百杯,一醉方休。

不過眼光所見中,楊國柱也看到身旁虎大威看著路旁那些忙碌的人群若有所思。

那些人群大多為青壯,皆以十,百,千為單位,在一個個管事帶領下忙忙碌碌,分工合作,從容不迫,便如一只只軍隊……

“要不是張軍門在東路年久經營,東路會有現在的底蘊興旺?那王斗只是占了便宜罷了。”

隨在楊國柱幾個總兵身后的,是宣府鎮副總兵張國威一行人。張國威人如其名,舉手投足間頗為威嚴,傲氣內斂。他年不到五十,正是事業有成男人的黃金年齡,派頭十足。

他身上沒有披著甲胄,卻是穿了一身都指揮使的官服,正二品的官袍大紅緋色,上面繪著獅子的補子。

策馬行在張國威右邊的,卻是鎮城原游擊將軍李見明,曾隨楊國柱出戰,王斗見過的。年初朝廷論功行賞,李見明也升為了參將。他本來就身材肥胖,回到鎮城幾個月,肚子更大了一圈,雙下巴更為明顯。

他沒有穿著官袍,仍然甲胄裝扮,身披圓領大襟擺錫甲,頭戴鳳翅槍盔,將一個肥大的身軀漲得緊緊的。

張國威左邊,原游擊將軍溫輝,他領兩千兵馬入援后,事后一樣升為參將。不過他們這種營兵參將,名下管兵不到三千,卻不如王斗這種地方分守參將來得滋潤。

溫輝原本就干瘦,回到鎮城后更是瘦了一圈,他戴著水磨鎖子護頸頭盔,似乎盔內有點空蕩。

他騎在一匹白色戰馬上,此時說話的正是他。

在三人身后,策馬而行的是張國威親將張心旌,本族一個親侄后輩。張家字輩便是:天萬國心順,文章逢泰運。張國威的子侄輩份,皆是心字輩。

張心旌不到三十,卻也是一個胖男人,顧盼中架子十足。他身披甲胄,騎在馬上打量周邊景色,眼中露出貪婪,渴望,憤恨種種情緒。若是不見他的眼色,絕對想不出人類一雙眼睛,可以同時表達這么多含義。

聽了溫輝的話,張國威緩緩說道:“東路雖有本軍門治理過原因,不可否認,王斗也有些才干,東路有現在興盛,他也出了力。惜其年輕氣盛,處事不周,論老成謀國,牧養東路適當人選,原以二位為最,可惜了。”

聽了張國威的話,李見明與溫輝更為嫉妒。

原本二人就對王斗不服氣。王斗越是聲名大振,立功越多,二人更是妒恨。

其實張國威知道,李見明與溫輝二人都曾對東路分守參將的職務垂涎三尺,二人家族世襲宣府鎮衛所軍官,一出身,就可以從指揮僉事做起,比一個普通衛所小兵少奮斗好多年。

他們家族在宣府鎮數百年,這勢力是盤根錯節,根深蒂固,二家即有明爭暗斗,也有相互合作。

原本二人想以自己的資歷,爭奪這東路分守參將一職名正言順,不料被王斗奪去了,怎不讓二人對王斗滿懷怨恨?

張國威到了鎮城后,大力拉攏二人,自然對二人心意心知肚明。

言語間略一挑拔,便見成效。

他策于馬上,雙目不時掃過周邊景色,東路現在的情形,與往日流民遍地,死氣沉沉,真如兩個天地。想象東路以后的富足,加上王斗對自己的傲慢無禮,家族在東路苦心經營多年,被他一掃而光。

以后東路再有好處,也與他無關了,張國威表面不動聲色,心下卻是怒火中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