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散初唐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封禪大典(下)

正文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封禪大典(下)

《》

正文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封禪大典(下)

封禪大典的禮儀十分繁瑣,大體的流程還是當初漢武帝定下來的,比如梁父山祭地、泰山祭天,另外還有寫好的玉牒書埋藏祭臺之下等等,李世民這次來泰山封禪,大體的禮儀也是遵照漢武帝定下的規矩,但是其中還是有一些改動。

比如當初漢武帝在祭天時,只帶了少量的大臣登上泰山之巔,但是這次李世民卻允許跟來的所有大臣都可以登上泰山,而且這個消息直到登泰山之前才公布,這也引得不少大臣感激涕零,畢竟這對于大臣們來說也是一個無上的榮耀。

另外李世民還是第一個徒步登上泰山的帝王,無論是以前的秦始皇還是漢武帝,甚至是后來的光武帝等人,幾乎全都是乘著攆車登上的泰山,當然了,以泰山的山道,一般的車子根本無法通行,所以只能用一種人抬的步攆,其實就是一種和轎子差不多的東西。

不過李世民卻不喜歡乘坐這種人抬的步攆,而且他這個人十分要強,覺得自己是從馬背上得到的天下,身體也遠比一般的帝王要強壯,所以才決定徒步上山,這同時也能顯示出他對這次封禪的誠意,只不過這么一來,卻是苦了李休這些大臣們,一個個也都要跟著徒步上山。

萬幸的是,李休他們終于在太陽升起時趕到了山頂,不過這時包括李世民在內都累的不輕,于是李世民下令讓所有人休息一下,順便吃點早飯喝點水,畢竟現在離祭天還有一段時間,另外他也需要換一下衣服。

李休吃了點東西恢復了一下體力,然后這才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個祭天的祭臺,只見這座祭臺呈圓形,代表古人的天圓之說,直徑約五丈左右,高九尺,四周都有臺階可以登上祭臺,而在這座祭臺的周圍,還有青、赤、白、黑、黃五帝壇,規模十分的宏大。

等到祭天的吉時臨近,李世民終于再次盛裝而,親自登上祭臺行祭天大禮,祭祀的官員當場宰殺白鹿、豬、白牦牛做為祭禮,據說這也是漢武帝留下的規矩,另外還有準備好的玉碟埋藏在祭臺之下,上面以五色土封之。

更為奇特的是,在祭天的同時,早就準備好的禁軍將士也開始將一些奇獸珍禽在山間放生,以示祥瑞,不過李休敢打賭,這幫禮部的官員肯定不懂生物學,因為這些奇獸珍禽都是從全國各地搜集起來的,有些根本不適合在泰山生存,比如在這些動物當中,李休就親眼看到有幾頭熊貓,甚至還有鱷魚,鬼才知道這些東西能不能活下去?

相比昨天的祭地,今天的祭天大典更加的繁瑣漫長,最后臺下的李休都快睡著了,好不容易熬到了祭天結束,但是李世民卻率領文武百官來到山巔的另一側,直到這時李休才發現,原來這里竟然還有一座高臺,不過這座高臺并不是祭祀用的,而是讓李世民登上高臺后,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覲之用。

等到李世民接受了百官的朝覲之后,整個封禪大典才總算是結束了,雖然過程十分的漫長無聊,但是李世民全程都保持著一種別樣的興奮,特別是在泰山之巔接受百官的朝覲之時,臉上也是激動的通紅,估計在泰山這種特殊的地方接受朝拜,也讓他有種不同尋常的體會。

等到朝覲過后,整個封禪大典總算是結束了,不過這時天色也已經不早了,而且所有人都累的夠嗆,所以今天也不可能再下山,于是就在山頂上休息,這里本來就有一座道觀,名為太清觀,以前是漢武帝祭天時立碑之地,觀中也的確有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寫有幾行篆字,站在遠處能夠看到碑上的字跡,但是站在近處卻看不到了,可以說十分的神奇。

當天晚上,李世民與文武百官就在太清觀中休息,觀中本來有一些道士修行,觀主名為觀云,據說也是一位德行兼備的名士,李世民也特意召他前來聊了一會,并且還許諾要重修上清觀,這讓觀中的道士也頗為欣喜。

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清晨時,李休和長孫無忌就早早的被李世民派人叫起來,然后兩人陪著李世民一同欣賞泰山的云海日出,結果剛開始時,只見山頂上白茫茫的一片,也沒有絲毫的光亮,但是當日出開始時,卻只見前方出現層層疊疊的白云,看起來真的像是大海一般。

“泰山云海,果然名不虛傳!”李世民欣賞著眼前的美景,當下也不由得露出迷醉的神色道,雖然他見過不少的名山大川,但也是第一次來泰山,在見到泰山的美景時,也不由得感嘆天地之神奇。

李休前世時倒是來過泰山,而且也想欣賞泰山的日出,只不過很不巧的是,他來的那幾天剛好陰天,甚至還下了點雨,結果根本沒能看到日出,這讓他也大為失望,而且后世的泰山道路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昨天上山時,一路上他也沒找到與后世重合的記憶。

前世沒能欣賞泰山的日出,卻沒想到在今世又給補上了,這讓李休即為泰山的美景驚訝,又有些感慨命運的神奇。而站在李休旁邊的長孫無忌也難得放松下來,這時也同樣沉浸在美景之中。

李世民在山頂上住了三天,走的時候吩咐人在封禪的位置立下石碑,記錄自己此次封禪的經過,以便讓后人能夠記住自己的壯舉,而他居住的上清觀也由宮中撥款擴建。

本來李世民還想賞賜給上清觀一些土地,但是魏征卻極力反對,畢竟僧道錄司好不容易才限制了天下寺廟道觀的規模,若是李世民賞賜上清觀土地,這與僧道錄司的職責也發生了沖突。再加上李休也同樣反對,最后李世民也終于打消了這個想法。

除了上面的事外,封禪之后還有一件事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那就是改年號的問題,因為當初漢武帝與光武帝等人在封禪過后,都將年號進行了更改,于是這也就成為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所以不少大臣在封禪過后,紛紛建議更改年號,而且年號這東西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遇到天降祥瑞或是內憂外患的大事時,都能更改年號。

不過也有不少人反對改年號,因為更改年號畢竟不是一件小事,而且“貞觀”這個年號已經用了十五年,現在天下太平、國力強盛,實在沒有更改的必要,結果這兩幫人就在李世民面前爭論起來。

李世民對于是否更改年號這件事也十分的猶豫,對于大臣們的爭論,他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不過他心中還是偏向于保留“貞觀”這個年號,因為他對這個年號的感情很深,特別是他這一生中最得意的功績,也幾乎都是在貞觀年間立下的,滅突厥、平高句麗、攻略西域等等,現在讓他放棄貞觀這個年號,他也十分的不舍。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猶豫了數天后,終于還是做出保留“貞觀”年號的決定。對于李世民的這個決定,李休倒是覺得無所謂,因為他對這種事一向不怎么在意,哪怕改了年號,李世民還是李世民,對于大唐并沒有實質上的影響,當然保留年號也更好,畢竟都用習慣了,猛然改變還真有些不習慣。

封禪結束,李世民率領著文武百官終于啟程回長安,一路上倒也十分的平靜,然而就在李世民他們一行人到達洛陽時,李世民卻做了一件讓李休和長孫無忌等人都堅決反對的事!

作品庫

小說排行

小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