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之說,始于五行五德之說,但并非無中生有。
靈感來源于上古群帝,比如炎黃,此二帝,自古便被尊稱炎帝、黃帝。
一個代表火,照耀萬方,一個代表土,厚德載物。
在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就用特別宏大,規格極高的待遇,祭祀一個稱為‘黃’的先祖。
部分狹隘的史學派還在那掰這個‘黃’到底是誰,說他不一定就是黃帝,我真的沒話說了。
自古以來,除黃帝以外,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名始祖,可以只用一個‘黃’字代表的。
總之雖然現在的五帝是春秋戰國時期才劃定。
但在上古時期,依舊有黃帝、炎帝、白帝這種稱呼,只是沒有系統的弄出五帝罷了,因為五行的理論還不成熟。
隨著時間推移,五行之說日益成熟,于是周朝人就想湊個五帝,選出人氣、功勞最高的前五名,代表水、木、金、火、土五行。
帝,是上古之時,華夏民族的天下共主。
但為帝者的數量,絕不止五個。
從數量上來說,至少十個帝,山海經原文稱為群帝,或眾帝
假若非要選五個,那么炎黃必然列于其中,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另外三個,要能與炎黃同列在一起。那么在我心中,第一個冒出來的,一定是帝顓頊!
不會有人不認識這倆字吧?跟我念專虛……
顓頊生于若水,立于空桑,號高陽氏,代表的是冬天。后世以五德之說,尊其名號為黑帝,并列炎黃,屬北方玄水。
炎黃為尊,其次就是顓頊。
首先,一切從《山海經》開始。
山海經中,顓頊出場次數很多,先說他的來歷。
《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一看我們就知道,顓頊是黃帝后裔。
不過黃帝有很多孩子,昌意只是其中一個。他是嫡子,因為他是黃帝的正妻嫘祖所生。
這里只說昌意一脈,被降到了若水待在封地,生下了韓流,然后韓流生了帝顓頊。
現傳的山海經版本,把嫘祖寫成雷祖,乾荒寫成韓流,大抵是傳抄錯誤。至少別的典籍,都是寫乾荒,都是些嫘祖。
這里我要提一下,在山海經中,有的時候寫了帝顓頊,帝堯這種名號,有的時候,則是只有一個字‘帝’怎么怎么了,‘帝’命誰干嘛了。
根據我的理解,這可能有一部分,是書寫者時代的問題。
山海經有很多作者,有的作者是堯舜時期的人,有的作者是大禹時期的人,有的作者則是夏朝,甚至商周時期的人。
如果記述者,在帝堯的時代,那么他在寫堯的時候,就不會寫帝堯二字,而是直接寫一個‘帝’字。
凡是寫了具體帝號的段落,都意味著,寫這段文字的人,所處的時代中,那位帝已經死了……
我們看山海經,經常看到有些話,就只寫了‘帝’,這讓很多學者根本搞不清楚,這指得是誰……那么多帝,你這寫的是那位帝啊?
另外,帝顓頊的這個顓頊,不一定是顓頊的名字,它的古漢語象形文義里,顓是指體面高貴的人,頊指頭戴玉冠。
所以顓頊的意思,就是頭戴玉冠的尊貴之人。
主流學術界,認為這是顓頊的謚號。因為顓頊二字,若以謚號而論的話,是專正于天道者的含義,是非常褒義的稱呼。
但是,我尋思這難道不能是名字嗎?我父母有文化,給我名字取得好聽點不行嗎?我就算叫日天誰能管我?
另外,還有第三種可能,顓頊是其自身氏族的圖騰。
《山海經》中有時候稱呼一個名字,未必是指一個人,有可能是稱號,甚至有可能是其國名,或圖騰!
就比如我第一篇寫的夸父和應龍,我就認為,夸父指代一個氏族,應龍也是。并非單獨某一個人。
夸父是巨人的意思,應龍是長翅膀的龍。
我覺得這是這兩個氏族的圖騰、國名……高舉操蛇巨人圖騰的夸父國,高舉翼龍圖騰的應龍國。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我舉個前面講過的例子,《大荒南經》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穋楊是食。有驩頭之國。
這里以前說過,感覺像是描繪企鵝。最后也明確寫了,‘有驩頭之國’。
也就是說,這明確的是在描述一個‘國’的名字,那時候的國,可不是現在國家的意思,更多的是指一個地區或氏族部落。這個習慣,一直到后世都還有。
比如大漢州郡行政劃分中,兗州就有濟北國、陳留國、任城國、東平國,這四個‘國’,實則與郡同級。冀州也有趙國和中山國,豫州也有梁國、沛國……這種情況一直到宋朝才徹底消失。
黃帝是建都有熊國,因為有熊是那塊地方的名字,那塊地方有很多熊……后羿是有窮國君,因為‘窮’是他的圖騰,我在正文里寫了,窮就是弓的意思。
諸如此類的例子,數不勝數,有虞、有夏、有莘……類似的名字太多了。
這是當時的文化習慣,而我更傾向于,這其實在描述那個國,或者那個地區氏族的吉祥物、特產,也就是圖騰物。
有熊國,同時也代表著這個氏族部落有很多熊。有窮國的圖騰,是弧形的弓,因為他們擅長造弓。
那么‘有驩頭之國’,它的圖騰就是企鵝。
還有‘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這里白馬是為鯀,說明他又叫鯀又叫白馬,我傾向于鯀是真名,白馬是他的圖騰。
所以,顓頊也可以是這位黑帝氏族的圖騰,或者說黑帝氏族這里特產尊貴的玉冠。或者他就是給自己的直屬勢力,或者說直接統領的家族勢力取名為尊貴玉冠之國。
有人可能就說“你有什么根據呢?”
因為我們是在解讀山海經,所以我只能拿出原文《大荒南經》“有國曰顓頊,生伯服,食黍。”
這里明確寫了,有國!有國!有國!
所以顓頊是個國名,而非單純一個人的姓名。
不過雖然不是姓名,可根據古代的習慣,卻是可以當做人名稱呼來用。比如可以對任何一名夸父氏的人叫夸父,用地名稱呼人,或用其圖騰稱呼人,這個習慣不僅在山海經,也在先秦大量的古籍中出現。其實就相當于現在稱呼某個人灣灣。
總之顓頊本意是指一國,可通常也指個人,酋長代表了整個部落是常態。
三種說法,你們智者見智吧。
回歸正題,我認為寫下‘帝顓頊’這句話的山海經作者,大概是顓頊已經死了的時代的人。
而寫下‘帝’,卻不寫到底哪個帝的人,我們可以直接認為,記述者乃是上古,夏朝還沒有建立時,五帝時代的人。他正處于某位帝還活著,某帝還在位時期的人。
雖然不算什么證據,但可以感性地認為,這樣古老的先賢,寫下的那段話,可信度極高,乃是山海經中最原稿的文字。
這個邏輯很好理解吧。
而基于這個邏輯,我們又可以劃分另外兩種情況。
那就是直呼‘顓頊’二字,與尊稱‘帝顓頊’,有沒有可能在描述兩個概念。
比如《大荒北經》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百姓,食肉。
這里的記述者,就直呼了‘顓頊’二字。
而我們前面發的海內經原文,記述者尊稱‘帝顓頊’。
前者直呼顓頊,我可以認為他其實指的不是黑帝,而是指顓頊國。
生,不一定是生孩子的意思,如果這兩個名詞是氏族、圖騰、國名的話,那么就應該取衍生之意。
也就是翻譯成,顓頊之國,衍生出了驩頭之國。驩頭之國又衍生出了苗民之國。苗民百姓,食肉。
注意,這里的百姓,不是指平頭老百姓的意思,現在的詞義早就變了。
百姓在五帝時期,就是指所有的‘有姓者’。比如姓姬的,姓姒的,姓姜的……黃帝打破了九黎部落的‘黎民’制度,建立了百姓制度,自己的族人、后代分封到各處,并且封他們全新的姓。
初期大概十四個吧,統稱百姓。不是這十四個姓的,不算百姓,哪怕你有別的姓。
后期姓越來越多,但都是各種帝的子嗣分封。
其實,是階級洗牌了。本來蚩尤統治的制度,是所有人都是‘黎民’,也就是‘黑頭人’,‘黔首’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所有人都姓黎,氏族間只有細微區別,從部落名就看得出來黎貪、黎巨、黎廉、黎破……
黎貪部落就是蚩尤氏掌管,同時也是九黎(所有黎)的共主。
黃帝擊敗蚩尤后,這個制度就變成了百姓制度,從所有人是一家人,變成了無數家人……雖然大多都是黃帝的后裔掌管,但社會也因此復雜起來。直至五百年以后,不是一家人了……
真正開啟私天下,把公有社會轉入私有社會的不是大禹,而是黃帝,當然,這是極為先進的。
分封百姓,實則分封諸侯。百姓在當時是權貴者,不是黃帝或后來各種帝封的姓,而自己隨便取得姓,則不算姓。大量的非‘百姓’,只能稱為民。
姓就那么點,當時的人都倒背如流。要是有人穿越到上古,說自己是百姓,人家不僅不會怠慢,當地的貴人還會接待你,并詢問你來自荀還是任,你張口就說自己姓馬,人家臉色一變,一聽就知道百姓中沒有這個,認為你在羞辱他,說不定直接喊人道把他馬拖出去祭了。
扯遠了。
總之稱呼顓頊的,不一定是黑帝本人,雖然通常黑帝一個人就可以代表整個部落,但這個詞本身是稱呼一個集體。
但如果尊稱了‘帝顓頊’,毫無疑問就是指黑帝本人,是指專一而特定的個體。
或者干脆叫帝高陽,高陽是黑帝的氏。
我再發一遍,《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關于顓頊的身世,儒家非常霸道。
我發一段史記里顓頊的身世,你們就懂了。
《史記》“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還有《帝系》里,也是寫“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
在近現代之前,儒家主流說法之中,顓頊都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
韓流呢?韓流被吃了?
這里可能有人沒看出來,覺得山海經里,意思也許是昌意生韓流,生帝顓頊。因為生帝顓頊這四個前面,沒有韓流二字,也許韓流是顓頊哥哥。
不,這么理解就錯了。只要在生誰誰誰前面,寫了娶誰誰誰。那么一定是娶得那個人生的。
也就是說,是那個叫‘阿女’的女人,生了帝顓頊。是表達帝顓頊是嫡子的意思,是正妻的孩子。而娶了阿女的,是韓流。
《海內經》里的韓流生帝顓頊,絕不是瞎寫,因為他還詳盡描述了韓流的特征。
這么個關鍵人物,顓頊的親生父親,怎么就漏了呢?
事實上,有很多文獻,都記載顓頊是昌意的孫子。
比如《路史·卷十四》“元妃西陵氏嫘祖,生昌意、玄囂、龍苗,昌意就德遜居若水,有子三人,長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顓頊,是為高陽氏。
這里的乾荒,就是韓流。這倆象形字是一樣的。若論好聽和含義,應該就是叫乾荒,寫作韓流屬于傳抄錯誤。
不過不管怎么說,記錄乾荒的都是比較沒有地位的著作,記錄昌意生顓頊的,則都是官方正式文獻。
顓頊到底是黃帝孫子,還是曾孫子,這是有爭議的。現在主流史學界,認可歷朝歷代儒家官方的說法,那就是沒有乾荒這個人。
不承認帝顓頊有個父親,叫乾荒。
而部分不明情況的百科愛好者,甚至直接將‘乾荒’,作為了顓頊的真名……
百度百科完整說法,就是帝顓頊,高陽氏,姓姬名乾荒。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我無力反駁好吧,畢竟從司馬遷開始,歷代官方史家都不認可乾荒是顓頊的父親。
可是,我們既然是解讀《山海經》,并且將其視為信史。
那么在這個前提下,我就直接以山海經為最尊。
山海經說,昌意生韓流,韓流生帝顓頊,那么這就是我們的大前提。
當我們完全站在山海經的立場時,就會發現,山海經作為最老信史,沒必要編出這么一個人來。
又不是很有名的人,后面歷朝歷代都抹掉了,大多數人沒聽說過,這么個人編出來有啥意義?
圖什么?就圖給顓頊找個相貌丑陋的爹,過個癮?
首先我要說,乾荒在山海經里描述的這個樣子,并不丑陋,乃是有特殊意義的。
第二,乾荒一定不是顓頊的真名。
在無數的小說或文章,以及百度百科之類的地方,顓頊姓姬名乾荒,幾乎成定論了。
但實際上,沒有任何證據啊……
認為顓頊叫乾荒的,只有一個文獻根據,一個!唯一的一個!
那就是《竹書紀年》“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
《竹書紀年》我們都知道,寫舜囚堯,反駁禪讓論的那個。
可是,這段完全沒有說,帝乾荒就是顓頊啊。
昌意生了帝乾荒,不代表帝乾荒不能再生個帝顓頊。《竹書》本來就是反駁史記的,它記載了大量跟史記不一樣東西,非常的‘叛逆’。
只是因為在乾荒上加了個‘帝’字,就認為他是顓頊嗎?
根據《海內經》的那段,我完全可以認為,昌意生帝乾荒,帝乾荒生帝顓頊。
要知道,那時候,可不止黃帝一個帝啊。
與黃帝同時在位的,還有炎帝,雖然炎帝被架空,但依舊是帝之名。除此之外,海外還有少昊。
上古時期,帝可以分為兩個等級,天帝和偽帝。
天帝不用說,天下共主,所以氏族的最高領袖。偽帝就是那種偏遠地區,中原炎黃勢力控制比較薄弱的地區,一些較為強大的氏族部落領袖,也在那一畝三分地稱帝。
而若水是哪里呢?若水就是現在四川境內的雅礱江,也就是說,若水之野指的是蜀川都廣平原。
黃帝因為昌意‘德遜’,也就是德行不好,能力不夠。繼而把他封到了一個較為封閉的地區,經營若水之野。
昌意在那里娶了當地的女人,生下了乾荒,到了乾荒那一代,因為傳入了中原的技術,再加上自己出類拔萃的能力,所以可能發展的很不錯,有少量的當地人,稱其為帝。
所以《竹書》可能是站在了蜀川的角度,記載了以當地人為口吻的稱呼。
畢竟那段文字,到‘產帝乾荒’就沒了。如果后面來一句‘產帝乾荒,號高陽氏’,ok,我承認這就是顓頊。
可是并沒有啊,就憑此孤證,怎么能硬生生無視了各種文獻記載的,‘乾荒生顓頊’,而強行把顓頊父輩的稱號,按在了顓頊身上……
這個錯誤,就像是唐太宗,姓李名淵一樣……
顓頊到底叫什么,我不知道,就叫他顓頊也可以,但乾荒肯定不是他。
乾荒怎么也是個獨立的人,根據山海經所說,就是乾荒生顓頊。
甚至于,乾荒二字,很可能跟顓頊一樣,本是個圖騰名,當然也可以指其領袖。
所以《山海經》上,才會出現象形錯誤。韓流與乾荒,象形體是完全一樣的。而這個錯誤,其他文獻都沒犯,唯獨山海經犯了,足以說明,最初的山海經書寫的是某種上古象形文字。
那么我憑什么說乾荒是圖騰名,或者說地名、國名呢?
證據是最難的。首先,我前面所有提到的,非《山海經》文獻,都不算為證據。
還是那句話,我既然定義山海經為正確的這個大前提,那么在這個基礎上,還隨便舉證就是耍流氓。
所以只有山海經本身的文獻,以及現實存在的事物,外加自然科學規律,以及合理的邏輯,才能作為論據。
回歸山海經,再看《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乾荒。乾荒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山海經的作者,并且沒有稱乾荒為帝,說明正規角度來說,乾荒還不足以王天下,不夠格,只能算是鄉下土霸主部落。
屬于那種帶領一個獨立文化的氏族,在偏遠地區稱霸的小帝,比如黃帝還在位時就封到東夷自建國的少昊。
前面我說了,叫乾荒不一定是人,但叫帝乾荒,一定是指個體。《竹書》前半句用了‘產’字,所以一定是生產誕下一個人,而不是衍生一國。
反過來,《竹書》這么寫,可能只是想說昌意生了帝乾荒這個首領,沒別的意思。
不過山海經的作者,在這里又著重描述了乾荒,并且奇異怪相。
這么奇異的風格,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圖騰。
我之前提到過,乾荒的這個形象描述,并不丑陋。為什么?因為看文字,感覺好丑,又是豕喙,又是豬蹄的,乍一看就覺得是怪物。
可實際上,翻譯一下,再往他首先是個人類這個前提上去靠,就會發現還好。
擢首,指僵直長長的頭頸。謹耳,指小小的耳朵。人面不用說,他就是個人臉。豕喙,是指嘴巴像豬一樣朝兩邊突出。
麟身,就是指紋身。渠股豚止,兩腿長在一塊,腳像豬蹄一般。
如果你們腦補的時候,直接把現代看的各種妖怪形象拿來對照,就會誤導自己,因為那明顯腦補過度了。
古人描述因詞匯量不夠,所以還是得當成人類去想,然后略微朝這些描述靠近一些。
綜上,人樣,卻又比常人怪樣、夸張很多的人形物,有嗎?
真有,而且我們挖出來了……并且正好就在若水這個地方,即今蜀川廣陽三星堆。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直立人像,那真是奇特無比,但是確實又是個人樣,鼻子很大,嘴巴很開,頭頸長直,身體細窄,并且手腳上都有鱗狀紋身。
注意,我并沒有說,乾荒的山海經描述,就和三星堆青銅直立人一樣。
首先山海經沒有提及乾荒的眼睛,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直立人,都是大眼睛,甚至還有個變態,雙目直凸,猶如光柱。
其次,一個是文字形容,一個是實物對照,像不像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主觀的問題。
每個人的腦補習慣是不一樣的,差別會很大,有的人可能就會覺得很像,有的人就會覺得不像。
我個人只覺得,僅有三成相似。
但我認為,不重要。
重要的是風格,重要的是時間,重要的是地點,重要的是這份巧合。
山海經描述的是乾荒,三星堆的青銅人像,不一定非得照著他捏……
乾荒可能是指某個人,也可能是指一個國。然后什么擢首、人面,是指圖騰的形象。
而三星堆縱目人,則不是圖騰,更像是古蜀王蠶叢,蠶叢歷史上明顯記載‘縱目’。
我這里想說的是,假設山海經寫得是真的,那么昌意在蜀地若水之野發展,然后兒子偽帝乾荒,繼續發展,并且娶了當地淖子,也就是蜀山氏女子,一個叫阿女的人,生下了帝顓頊。
以上這個若是真的。
那么在‘若水’這里,就應該有發現。而現實之中,若水之野,就有三星堆。
從時間上來看,三星堆文化開始于距今四千六百年,時間上正好是吻合的,大約正是黃帝、昌意、乾荒、顓頊的時代。
山海經描述乾荒奇人怪相,三星堆青銅器風格也都是奇人怪相。
時間、地點乃至風格都相當吻合。如果帝顓頊,不是出生在三星堆,那我真的也找不著別的地方了。
我們并不需要,非把乾荒的形象,跟任何文物去牽強附會。
根據以上的分析,已經足夠說明乾荒,以及黑帝顓頊出生的地方,就是三星堆。
三星堆,確實發展的非常好,一點也不比同期的中原差,甚至某些方面還更優秀。
也只有這樣地方出來的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很快得到少昊的重用,最終步步登臨為帝。
如果顓頊的父輩們,是待在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恐怕他也不可能成為帝的。
說了這么多,可終于說到顓頊本人了……
顓頊依靠三星堆不弱于中原的國力和文化,走出了蜀山,走入了黃河流域,甚至去往了海外。
黃河流域上游,是炎黃聯盟,下游則是東夷部落群。這是史學家的說法。
不過根據山海經,也可能包括大量的海外島嶼,乃至另一片大陸……因為整本東山經,都不在我國境內,且海內經就已經最遠描述到朝鮮了,那么海外經寫得是哪?算了,扯遠了。
總之,在東方有個少昊集團,勢力范圍很大,擁有著濃郁的鳥文化以及海洋文化,這是沒問題的。
姑且,稱其為‘東夷’,當時東夷的諸多國度,有個叫少昊國。
千字文中的鳥官人皇,說的就是少昊,他手下管理的都是‘鳥’。
國家也都是以鳥為名,以鳥為圖騰。圖騰包括但不限于鳳凰、鸞鳥、玄鳥……金烏……
而東夷勢力內,還有個羲和之國。十日傳說就是那里。
好死不死,在三星堆,竟然發現了《海外東經》里的‘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三星堆青銅神樹,完全吻合,上面共有九只鳥。
可能有人要問,怎么才九只,還有一只去哪了?
天上啊。山海經作者又不是傻子,真以為他分不清太陽?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這樣的描述就已經在表達,有一個比較特殊,它位置最高,在比另外九日更遠更高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那最高的太陽,就是真正的恒星。另外九日,是記述者的一種描述,看到太陽落到巨樹的枝,或巨柱延伸出來的平臺上。
這個筆直沖天的巨樹,或者巨柱,插在大海上,九日在上面停泊出入,還有一個日居于最高點,不在大氣層內,即我們的太陽。
關于扶桑,要說的東西太多了,這個要以后找時間單獨說,又扯遠了。
總之,我們先說顓頊。事實上,太陽樹的模型,出現在蜀地就很離譜。
主流學界認為這就是三星堆的神話,山海經記載的扶桑十日,其實是三星堆這塊地方的文化和傳說。
一度懷疑我們的文明,是從古蜀發祥出來的。
我無語了,在哪挖的東西,就是起源于哪?這不是韓國邏輯嗎?韓國挖出了我國文化里的九鼎,所以九鼎是韓國發明的?
別的不說,古蜀國有海嘛?
從地理位置來看,蜀地和東夷,相隔甚遠,一個東一個西,一個內陸,一個海外。
描述東夷某文化中的太陽神樹,為何會在蜀地有這樣的青銅模型呢?
當時的社會交流這么方便么……
也許真就很方便。
《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于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
這里就說了,少昊養育了帝顓頊一段時間。而史記說少昊青睞顓頊,讓顓頊輔佐他治理國家。
我不管史記,暫時帝顓頊可以確定的是,先在蜀地出生,之后少年到了東海外的少昊之國,由少昊養育。
史記說少昊是黃帝長子,顓頊的叔叔,是昌意的哥哥,所以倆人是親戚,少昊非常照顧顓頊。
可惜的是,《山海經》里卻沒說少昊是黃帝的兒子。
他們的勢力范圍都不在一個區域,除非黃帝真的是超強的天帝,連海外都管了。
少昊到底是什么樣的存在,也許少昊并不是黃帝的兒子,他是獨立的另一個文明的主宰。這里寫不下,先不管他,以后再講。
總而言之,顓頊從西南的蜀地三星堆出生,莫名其妙跑到了東海之外的大壑。可謂少時便行走天下,自然見識廣博,心智不凡。
在神秘的少昊之國,顓頊肯定學習了很多,這為他后來成為黑帝,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可是他為何要來這里呢?
主流的說法都有兩個,儒家主流說法是少昊為黃帝兒子,顓頊是他親戚,他在這培養顓頊,希望顓頊以后輔佐他。因為顓頊非常喜歡琴瑟音樂,所以少昊把顓頊的琴瑟扔了……
這是希望顓頊好好學習治國,不要沉迷靡靡之音,嘖嘖,濃濃的儒家風格啊。
這種價值觀,是在漢朝以后才形成的,而在春秋戰國,乃至更早的夏商周時期,‘樂’都是極度重要的。禮樂一體,是任何一國的領導人都必須要懂的!
在上古,樂就是禮,只有懂的美妙音樂的人,才是文明人。
所以這個肯定是扯淡。
至于現代的主流說法,則是顓頊為人質,作為黃帝的直系血脈,交給了東夷部落的少昊。
當時炎黃勢力和東夷勢力商定罷戰,顓頊成了合約下的質子。
而棄其琴瑟,是合約被撕破了,將作為國禮的樂器扔掉了。蜜月期結束,友好交流的日子結束,繼續開戰。
以上,就是主流說法。
不過,這就沒意思了。而且作為質子,開戰后難道不殺了嗎?
只看山海經,并沒有說顓頊是質子,也沒有說少昊是黃帝的兒子。
所以單看山海經,顓頊可能就只是出國進修而已……因為顓頊是黃帝的曾孫,也是有身份的人,而且當時年紀肯定很小,否則不會寫‘孺’,這是孺養、養育的意思。
可見少昊對他很好,簡直就跟把黃帝的后裔當成自己的一樣。
顓頊從小就愛琴瑟,琴瑟也是炎黃體系中,非常重要的標志。而到了海外少昊國后,可能受到了文化沖擊,或是某種沖擊,導致顓頊主動把琴瑟扔了……
這少年,千里迢迢來到海外,這里有什么吸引了他?讓他連琴瑟都扔了?
后面寫了,‘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
海外大壑歸墟,甘淵之地,到底是個什么地方?竟然讓顓頊棄了至愛琴瑟。
《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淵。”
扶桑太陽神樹,九日居下枝的那個地方,正在甘淵附近。
九日不光出入扶桑木,在天上飛來飛去,還連海里都去,總是泡進那海底大壑。
這里我有兩種解讀,一種是顓頊受到了東方少昊、羲和國的文化沖擊,少昊孺養顓頊,是想用自身先進的文化,來影響三星堆來的顓頊,這是一種文化入侵,讓這位黃帝的曾孫,放棄了自己的文化,傾慕于東夷國度。
當然,可能是少昊刻意為之,也可能是顓頊主動……比如人家少昊真有這個文化吸引力。
還有一種解讀,就離譜了。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能看出,少昊國與羲和國是挨著的,扶桑神樹立在海里,位于羲和國湯谷那個地方,而住在扶桑木上的太陽,總是會泡進少昊國境內的甘淵。
而這一切,如果是真實發生的。
那么顓頊千里迢迢從三星堆跑到東海外的少昊國,其實就是早就聽說了這事,強烈的驅使著他一定要去看一看。
也許像他這樣的人有很多,但只有他看懂了某些意義,并被深深地吸引了。
總之他在那個神秘的海上國度,見識了令他終身難忘的一切,他受到的是真真切切的現實之物的沖擊。
之后顓頊不回去了……就一直住在少昊那里,然后可能在學習,亦或者只是天天地觀察。但至少,那些年顓頊得到的東西,令他原本至愛的琴瑟都變得索然無味……他在孜孜不倦練習學習別的東西。
那么顓頊,到底看到了什么?
《山海經海外東經》曰“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
皆載于烏!
如果只是文化沖擊,那么很好理解,東夷人崇拜鳥圖騰,所以認為太陽是金烏背負的,或者太陽是因為金烏而會飛的。
顓頊受到了太陽鳥傳說及神話的各種沖擊,甚至是他看到了極度優秀的青銅技術,比如羲和國,用他們的技術,建造了高大的青銅巨樹,以及上面九只會放光的鳥,而且還會根據某種規律運行。這在當時,已經是巧奪天工,堪稱神物。
因為受此感染,顓頊后來從少昊那里,學到了優越的青銅技術,并且把那里的文化,也都帶回了三星堆。
所以三星堆,出土了本應該在東海外的青銅神樹。
顓頊,就是三星堆這個西蜀地區與東海少昊羲和之國的交流媒介。
以上是比較合理的情況。
不過如果再離譜點,十日所浴,假如是完全寫實的記載。
那就是高等文明版本了。
也就是在太平洋上,真的不知道何時,聳立了一方巨柱,巨柱延伸出了平臺,九顆表面發光,實際上內里是黑色的鳥形飛行器,出入于此,停泊在巨柱延伸的平臺上。
這些發光時跟太陽一般是個光球,不發光時就像是烏鴉一般的飛行器,在天空中往來穿行,甚至能深入海里。
那時的人,哪知道是什么飛行器,只以為是某種鳥。繼而將‘日載于烏’,當做真理般信奉。
由此,那里的人,受此影響,極度地崇拜鳥,所有部落氏族的圖騰,都是鳥。
比如少昊的圖騰,就是玄鳥。一種黑色的展開翅膀的鳥形圖案。
包括后來出現的鳳凰、鸞鳥都有個特色,那就是刀翅,也就是羽翼如刀。
也許他們崇拜的,是天上到處亂飛的各種飛行器。
大海上并非只有金烏那一種飛行器,《大荒東經》“白民之國。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黍食,使四鳥豹、虎、熊、羆。”
“有中容之國。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獸、木實,使四鳥豹、虎、熊、羆。”
“有司幽之國。帝俊生晏龍,晏龍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獸,是使四鳥。”
多的不說了,帝俊是真牛逼,山海經上下,他衍生出了無數會‘使四鳥’的國度。
使四鳥沒關系,后世儒家解釋的是四鳥為少昊手下的四種屬官,正如千字文所說,鳥官人皇。少昊手下的官員職位,都以鳥為名。四鳥為玄鳥、青鳥、丹鳥、伯趙。
但是一看山海經,怎么四鳥是豹、虎、熊、羆?
這四種玩意兒是鳥?
《山海經》的內容總是跟后世儒家史官們的說法不一樣,理智點想,這是儒家大一統思維作祟,要抹掉東夷文化的影響,把東夷的帝很多發明,都切割移植到了炎黃一系的帝身上,甚至把少昊都說成是黃帝的兒子,帝俊都說成就是帝嚳。最終將其文化都融入進炎黃體系,這是儒家的目的。
ok,理智的說完了。
可我還是不懂,為什么要把四鳥,叫做豹、虎、熊、羆這四個莫名其妙的名字?
這不是黃帝大戰蚩尤時,所號令的戰力嗎?黃帝指揮豹、虎、熊、羆四種部隊與蚩尤作戰。
然而山海經,卻是將其統稱為‘四鳥’。
莫非當年黃帝戰蚩尤,是派了會飛的豹、虎、熊、羆戰斗?
山海經的歸類很簡單,凡是會飛的,都是鳥。水里的,都是魚。哪怕水里的是章魚,也被歸類為魚。
所以別管豹、虎、熊、羆名字如何,我們只看前面的歸類來定它的性質。
而山海經這里,明確寫了,四鳥,而非四獸。
刨除所有后世文獻的說法,只看山海經,并認為它很真實的話。
那么所謂的使四鳥,就是能操控四種會飛的東西。
我不知道什么功能,但肯定能飛就是了。所以可以稱為飛豹、飛虎、飛熊、飛羆。
綜上,羲和少昊國,是真的牛啊。
顓頊對這些神秘國度的東西,非常癡迷,之后就一直在這工作了。
直到他后來回去,成為了黑帝。
當然,并沒有什么證據就是了,這種高等文明解讀只是我下本書的科幻素材。
比如繼續這個思路的話,顓頊絕天地通,便是將這些總是到處飛,在天地間上上下下的文明,給趕走了。
這些高等文明,盡管影響了地球人,但是卻沒有毀滅地球人。更像是到處研究和間接影響,意味著他們被更高的秩序所約束。
而這個秩序,是高等文明也不敢違背的,比如說是法律。
法律允許他們引導式影響低等文明發展,所以這些高等文明,會選中一些地球人,幫助其成為帝王,并借助他們散播自己的影響,間接統治。
不過前提,卻是這個文明自愿的。
如果低等文明不允許,那么高等文明就必須撤離,將自由歸還給低等文明。
當然,并不是隨便誰不愿意,就可以的。自愿的判定標準,也許是百分之多少的人來決定,也可能是,直接由任何一個領袖來決定。
只要該低等文明政府或帝王,自愿,那么高等文明就可以干涉他們。
反之,任何一個低等文明的領袖,明確拒絕高等文明的幫助以及影響,那么從‘法律’上,那個文明就不能強加影響給低等文明。
在那秩序下,低等文明的帝王,有權驅逐高等文明出境,禁止他們再影響自己的子民。
然而事實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愚昧的低等文明,不會有人能拒絕。
高等文明有無數文化、思想上的手段,忽悠人類自愿。繼而使得這種行為合法。
那種法律,本就形同虛設,讓高等文明能鉆空子。
直到顓頊的出現。
顓頊,生于蜀地,學于東海。
從他們那里,獲得了見識,踏上了帝位。
他被選中為下一代帝王,高等文明本自信于對他的掌控。
但是在晚年,顓頊竟做出了難以置信的選擇,他拒絕了人類本不可能拒絕的力量,趕走了這群堪稱神明的存在。
成為全球古往今來,唯一一個,拒絕了永生,拒絕了智慧,拒絕了力量的人類。
只求人歸與人,神歸于神。
高等文明對此感到不可思議,但他們不能用物理方式消滅顓頊,只能服從于規則,撤離了地球。
至此人神永隔,天上再也沒有飛來飛去的金烏。
人類的天空,只剩下了一顆太陽。
神話時代結束了。地球上所有的文明,所有的文化,所有的民族,都失去了他們的神。
蘇美爾文明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等待尼比魯下一次的降臨。古埃及也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等待神明所承諾的永生。古印加也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等待天上的星星帶他們離去。非洲多貢族也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等待天狼星諾母們的歸來。
距今四千兩百多年前,顓頊去世,其后五十年,古埃及古王國時期的最后一個王朝滅亡,該時期古埃及人瘋狂沉迷建造金字塔長達五百年,被后世史學家稱‘金字塔時期’。
又三十年后,蘇美爾最后一代半神君主吉爾伽美什去世,史詩記載,他一生也沒能找到諸神留下的最后一顆不死藥,絕望地死去。
自他之后,君王從未再有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