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次交談的結果便是不歡而散。
對于帕特·基爾辛格來說,他的感觸大概是感受了極限的屈辱,這種屈辱無法大概只能靠……靠放棄這次交談作罷。蒂姆·庫克的話他還是聽進去了一半,畢竟這個時候放狠話可以說毫無意義。
更讓他疑惑的是,他想不通寧為對他展現出的無邊怨念到底是從何而來,難道就因為英特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放出了一段宣傳視頻?這個年輕人如此敏感的嗎?
如果真是這個理由,他想不通蒂姆·庫克是如何跟寧為做有效交流的。當然也有一種可能,雙方之間的交流同樣不算友好,所以蒂姆·庫克一大早就去了深城,希望能在另一個所謂合作伙伴那里得到一些許諾。也許這就真相吧。
只是現在帕特·基爾辛格是真感覺有些進退兩難了,并不止是寧為表現出的不合作,更重要的還是蒂姆·庫克那曖昧的態度。
嚴格來說英特爾不屬于那種典型的b
c類的公司,大多數時候英特爾的芯片是跟那些整機廠商合作的。但它同樣也跟純粹的b
b公司有區別,因為cpu的性能又直接決定了一臺電腦的運行速度,遍布全球的電子發燒友同樣在關注著其cpu性能的每一點進步。
如果是以前能夠保持技術壟斷的時候,這種特別其實是優勢。既有穩定的現金流,又能得到全世界廣泛的關注。但英特爾的短板就在于它需要跟上下游高度配合來確定自己的霸主地位。
比如新推出的英特爾12系,在cpu正式量產之前,它就會事先跟那些主板大廠打好招呼,告知新推出的cpu那些技術標準、參數,甚至給主板廠商意見,如何設計主板才能發揮出新款cpu的性能。
如果有那么一家主板廠商不理會,要全心全意的跟amd合作,就是不想配合英特爾生產主板,英特爾大概率也不會在乎。因為任何有實力的主板廠商不敢無視數以億萬記的客戶。這就是半導體界大哥的號召力,任何時候都不是英特爾去求著這些主板廠商,而是主板廠商必須想方設法跟上英特爾的步伐。
英特爾可以用任何方便的互聯技術來實現任何功能需求,而主板廠商要做的是要無條件配和,這才是老大哥的牌面。因為無數客戶認可intel這個標識,至于不爭氣的amd,市場日益萎縮就能證明誰才是這個行業當之無愧的老大。
但帕特·基爾辛格再自大,也不小看蘋果的號召力。更別提他還可能面對蘋果華為的雙重組合……
當兩家直面消費者的龐然大物真的開始合作,而且還有了新的半導體技術加成,帕特·基爾辛格根本不相信他們會依然老老實實的將重點守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更別提不管是蘋果還是華為本身就有自己的電腦業務。
如果這兩家真的開始合起伙來用新技術造芯片,這特么對于英特爾來說簡直就是bug!
再加上蒂姆·庫克的資源整合能力,跟現在已經表現出極為強大的人工智能平臺,再弄出個通用的操作系統來,估計微軟都得給這兩位跪下。
從寧為的辦公室離開后,如山般沉重的壓力讓帕特·基爾辛格感覺有些透不過氣來。思慮良久終于決定跟上蒂姆·庫克的步伐,直接前往深城……
唯一的問題大概是,他跟蒂姆·庫克來的方式不同。
蒂姆·庫克這次訪華非常低調,事先壓根沒有通知任何媒體,更沒有做任何宣傳。但他來的很高調,甚至為了壯大聲勢專門在這次訪華時,直接在官網上放出了新一代桌面級cpu的各項參數。
所以蒂姆·庫克去深城依然可以是極為低調的,但他不行。
他的一舉一動都被無數雙眼睛盯著呢,就比如他今天拜訪寧為,走出酒店的時候都能被好多記者糾纏。也就是他隨行的保安跟現在燕北大學的安保措施極為給力,他大概才不會被尾隨到走進數學研究中心。不過他一大早走進燕北大學的畫面此刻估計已經在網絡上瘋傳了。
他去深城的決定既不可能也不方便瞞著媒體,甚至為了表現得更坦蕩,他可能還需要主動跟深城那邊聯系,也許他還應該接受那邊的媒體采訪……
僅從這一點,帕特·基爾辛格便覺得蒂姆·庫克果然是個老狐貍。然而事已至此,他現在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暫時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一步,看一步了。
只是想到那個把他逼到墻角的年輕人,帕特·基爾辛格便覺得恨得牙癢癢。
帕特·基爾辛格此時想的是趕緊讓寧為去死了便好,但有些人心中,此時寧為就是個寶貝,被說掛掉了,就是少了一根汗毛那都是全世界的損失。
比如微電子所的專家們。
這次陳明才給他們送來了兩片65納米制造工藝的cnmd架構芯片,其中一枚是優等成品,另一枚是三月給定出標準的殘次品。
正常的成品被用于做各種性能測試,殘次品則被拆解開,分析內部構造,也算是物盡其用。正如陳明才跟田言真說的那樣,這十枚芯片可不便宜,如果只核算先期成本分分鐘破億了,相當于一枚芯片價值一萬千,自然要物盡其用。
檢測的結果基本上是可以預見的。
先不提成品的測試結果,65納米制造工藝那繁復而又秩序井然如同藝術品般的內部結構,通過電子顯微鏡呈現在所有人面前的時候,現場已經有人熱淚盈眶。
的確是65納米的制造工藝啊!尤其是同步拿到檢測報告的時候。
你看看內部那些碳納米管jing巧的結構,芯片比上一代更小了,但性能更加強大了,那一個個放大器、混頻器、功分器、濾波器……等等,混雜在這么一點點地方,在偉大的藝術品也不及眼前這一幕讓他們感覺震撼!
這不就是他們這一代人努力的方向甚至是存在的意義嗎?現在終于實現了!
是的,如果說180納米工藝,只是提升了大家的士氣,讓大家看到了未來突破層層桎梏發展的方向,那么現在這一幕只有四個字能形容!
“未來已來!未來已來啊!”鐘院士喃喃自語著,眼角的淚光足以說明他此時的心情。
沒有經歷過在實驗室里枯守,費盡心思只期望能將項目向前推進一點點的人大概率是體會不了這種心境的。
是愛好也好,是責任也罷,總有些人一輩子最美好的那段時光,除必要的休息外幾乎所有時間,都留在了實驗室里,只為了能讓一些技術從無到有,從落后到領先。而其中許多人,甚至一輩子都默默無聞,從不為大眾所知。但也還好有這些人,能讓國度變得越來越強大。
信息以光速傳播,很快就到了明珠半導體研究所的電腦里,很快各個方位的高清圖片跟最終檢測報告便呈現在了張元的面前。
張元看著圖片,已經圖片上附帶的各種參數,腦子里浮現出那天晚上在陳明才的帶領下去寧家的情景。
他就想不通了,這么好個孩子,怎么就一條心的要跟著田言真去研究數學那破玩意兒!京城有什么好的?有明珠這么繁華嗎?來他們微電子所帶博士生不香嗎?
恰好此時他辦公室大門被敲響。
“請進。”
眼角余光看到自己的學生走進了辦公室。
“張導您找我?”
“嗯,小傅來了啊,昨天你不是還念叨著人家65納米工藝是不是開玩笑嗎?微電子所那邊已經拿到了芯片成品了,結構圖都給我發過來了,你來看看吧。”張元不咸不淡的說道。
“啊?!芯片成品都做出來了?”傅洲下意識的問了句,不敢置信的語氣大概能體現出此時這位專業內人員內心有多驚詫,當然這絲毫不影響他已經把腦袋湊了過去,看起了張元電腦內的結構圖。
圖片本身看不出什么,但旁邊詳細列出的參數足以說明一切。
“現在知道人家的技術水平已經到哪了吧?從你來第一天我就跟你說過,做我們這行一定要謙虛,為啥要謙遜?因為咱們的確做不過別人,我們的技術不如別人,我們想要有所成就,得有小學生的心態。你瞧瞧你,我交代你的那些話你聽進去了幾句?”
“別以為我沒聽到昨天你在會議室里那些抱怨啊。什么叫年紀輕輕嘴上沒個把門的?人家是你能評價的?!我就納悶了,都是博士生差距咋就能這么大呢?差距大也就罷了,咱不能要求每個人都那么厲害對吧?但咋還就有人這么不自知呢?為啥人家能混到家喻戶曉?你出了這個所有幾個人認識你,心里就沒點數嗎?這到底是誰嘴上沒個把門的?你這么能耐咋就沒見你上天呢?”
張元瞪了眼湊到跟前來的學生,一聲聲的質問道。
話說當初他咋就看中了這么個貨呢?
之前還覺得這小家伙有朝氣有天賦,是個可造之材,現在看來他當時走眼了。這才真叫人比人要死,貨比貨得扔……走眼了啊!
張元的一聲聲質問,讓傅洲面紅耳赤。他大概怎么都沒想到,昨天看直播的時候隨口吐槽,竟然讓導師都聽到了。他明明沒看到導師的身影嘛。不過這個時候顯然不能辯駁,看著還在氣頭上的導師,傅洲喃喃道:“張導,我錯了!”
“真知道錯了?”張元瞥了學生一眼。
“嗯!”傅洲連忙點了點頭。
張元盯著傅洲感慨的說道:“以后少些抱怨,多做點實事。你趕上了一個最好的年代啊。之前咱們研究的硅基半導體人家已經快把路走到極限了,但是現在有一條新路,而且知識產權都是屬于咱們自己的人的,未來你要學習還不會受任何限制,如果真的學有所成,未來你是能進技術最核心圈工作的。你以為英特爾那些核心實驗室里能有幾個華夏人?”
“所以不要覺得耽誤個一年畢業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真的也就是在現在這個環境下,你才有機會在學習的年紀接受到那些最新最先進的技術資料,掌握這個星球上面向未來的技術,沒有寧院士指路,你可能一輩子都接觸不到這些,懂了嗎?”
傅洲再次點了點頭,只是喃喃的指出了老師口中一點小錯誤:“不過張導啊,那不是寧院士,是寧博士。”
“嗯?”張元愣了愣,然后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道:“院士?博士?院士!博士!對啊!”
說完,張元一拍大腿,把站在旁邊的學生嚇了一跳,隨后猜到了一個可能,不由下意識的問道:“張導,你該不是想推薦寧博士去競選院士吧?”
“怎么?人家的成就不能競選院士嗎?”張元看向傅洲反問了句。
“可以是可以,但網上介紹的顯示寧博士才24歲啊,24歲去競選院士……”
“從什么時候開始競選院士要看年紀了?那是數學物理學部喜歡干的事!咱們是技術學部,不多提拔年輕人難道先干等個十幾年?行了,你該干嘛干嘛去,別在這里礙眼。之前的學習資料都消化了嗎?好好去研究一下cnmd架構!去去去!”張元揮著手說道。
“啊……”傅洲想說點什么,但看到導師不耐煩的模樣,只能把話咽了回去,默默的朝門口走去,這時他身后的導師已經迫不及待的拿出電話撥了出去……
“喂,老鐘啊,我突然想到一個事情,你說啊,以寧為的成就咱們是不是該推薦一下了?……推薦什么?還能推薦什么?當然是推薦成為院士啊……這也就是新規定要求被推薦人要有三名以上院士推薦,還要有兩名本學部的推薦,不然我都懶得給你打這個電話……”
“啥?早了?還太年輕?我說老鐘啊,動動你的腦子想想,他可是老田那個死不要臉的學生!你覺得咱們等他博士畢業,老田會給咱們機會?人家數理部湊不出幾個人來?我是這么想的,咱們還得給工程部那邊幾個朋友打聲招呼,好感度先要刷起來對不對?”
“對對對,我們兩邊先都給推薦上,我都已經打開增選系統準備開始寫電子推薦書了,我們得先把人拉倒咱們這個陣營來啊。不管成還是不成,那個孩子總得念著咱們的好對吧?以后請他來所里教個學,指導一下,或者jing力稍微傾斜一點,也好意思開口不是?”
“就是這個意思,你別看他研究出了這芯片,你還要記得他去年剛拿了陳省身數學獎跟沃爾夫數學獎啊!老田那人你還不知道?肯定都安排好了,咱們就是要出其不意!行,那就這么定了,你趕緊寫推薦書,順便在你們所里多找幾個人一起推薦,我這邊也找幾個朋友,工程院那邊我來聯系。”
“嗯嗯,好,這事先不要傳出去,免得讓老田知道了也有動作。你想想啊,如果成功了,老田是院士沒錯,寧為也是院士,我看那老家伙還好意思繼續當寧為導師不!那先這樣了啊!掛了!”
站在門口偷聽的傅洲此時已經目瞪口呆。
不得不說自家導師腦洞開的足夠大啊。
不但自己拉了一票人要推薦寧為成為今年的華夏科學院候選院士,還打算找華夏工程院的朋友同步推薦寧為成為工程院院士?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活生生的推上去了一位24歲的兩院院士?
此時傅洲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院士們開會時的場景。放眼望去大都是60多歲的大佬,一位24歲的小年輕隱藏在其中,那得是多酷炫的場景。代入感極為強烈,爽感很足,唯一的問題是,可惜主角不是他。
更可怕的是,這么做只是為了搶人,可以想象以寧為目前在數學界的成就,未來評一個科學院數理學部的院士大概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想著想著,傅洲突然有些想哭。
人跟人之間的差距咋就這么大呢?那位寧博士估計自己都沒想過這么年輕就可以去申請院士,一幫大佬先幫他想到了!想到每年院士名額之爭有多么激烈,人家都是差不多到了年紀削尖了腦袋的想鉆進去,然后這位卻什么都不用作,不但有人主動搭起了臺階,還有人想直接把他背上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誰真要取得了寧為那樣的成就,誰又不想要爭一把呢?如果寧為知道自家導師正在幫他做的事,大概真會很感動吧?
很明顯,傅洲想岔了。
如果寧為此時知道這件事,大概率不會覺得太感動,只會覺得麻煩。就好像此時的網絡上,已經鬧成了一片。但這真還不能怪網友們,實在是他在獲獎感言透露出的那些消息的確太驚人了。
動不動就把原本180納米的工藝直接推進到65納米,這特么逆天了啊!要知道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做事情要循序漸進,搭積木也得穩好了根基,才能堆得更高。
雖然對于網絡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說甚至還沒搞清楚cnmd架構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所謂的三維硅通管芯片技術又需要用到哪些儀器制備,高純度碳納米管溶液是如何制備的,碳納米管又是如何排列來以達到需要芯片需要的性能,畢竟這些技術細節到目前為止根本沒有渠道公布出來。
但是許多人懂得查資料啊,找到現成的脈絡可尋,然后科普啊!
比如2001年當時的芯片制程是130納米,當時英特爾的代表產品是奔騰3處理器。三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才到了90納米元年,那一年的奔騰4處理器率先采用了90納米制造工藝,當年的英特爾,英飛凌,德州儀器,ibm,以及聯電和臺島積電大概同步擁有了這種技術。到了2006年,英特爾跟amd才推出了65納米的制造技術。
換句話說,回顧曾經硅芯片的發展史,全世界將芯片制程從130納米推進到65納米,用了整整五年時間。而且這個進展可不止是芯片制程進展的歷史,2002年臺島積電的一位工程師提出了濕法的概念,讓光刻機技術從曾經的干式光刻機突破到了浸潤式光刻機,到2004年臺島積電跟阿斯麥共同研發出第一代浸潤式光刻機,這才讓芯片制程向前推進了一個時代。
現在換到寧為這兒,從他上次在央視新聞上露臉,讓全國人民都知道華夏有個數學博士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芯片架構,能夠顛覆半導體市場,到昨天他在沃爾夫頒獎典禮上發言聲稱將新芯片工藝制程突破到65納米,還不到一個月。
這足以讓大多數人覺得不可思議,到底什么情況?或者說什么情況下,能讓一種新技術用不到一個月時間,走完了之前全世界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技術飛躍?不是說好了,技術主要是靠累積的么?
更可怕的是,制造這種新芯片的相關儀器跟設備也沒聽說過有什么革新啊?生產這種新芯片的設備是哪家公司?有沒有上市?這些問題都被提了出來。甚至寧為的那番發言到底是不是信口雌黃?這些問題都在網上被提了出來。
上一次這種新結構出爐,當天就上了央視新聞,昨天寧為宣稱突破了65納米制程,有沒有檢測結果支撐?
也不能說網友們好奇心重,畢竟很多行業內的人事都對寧為的話抱有疑問,更別提還有許多網友正等著一系列的消息公布,好去抄底未來的潛力股。
畢竟是被央媒報道過的新技術,還有華科院的國寶級院士站臺,未來必然會重點發展相關產業。這個時候曝出新芯片的上下游供應鏈,足以點燃所有華夏股民的熱情。金融圈的人士都分析過了,最保守的估計,未來涉及到新型半導體制造產業鏈的那些企業,股價短期內上漲個三到五倍,完全不成問題。
尤其是在寧為宣稱已經解決65納米制程的情況下,這一類公司連續股價連續暴漲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次金融圈人士的分析是相當靠譜的,目前國內跟制造生產碳納米管相關的上市公司股價之前就已經集體迎來了一**漲。也就是寧為發言的時候是在周六晚上,第二天依然是休市狀態,但可以預見的是,寧為的話又是相關產業的重度利好,如果結果真被證明,等到周一開盤相關公司的股價估計又能直接漲停……
這也就寧為的辦公室里沒有攝像頭,不然將他周日早上跟英特爾總裁交流時的畫面跟對話內容傳到網絡上去,估計對于整個華夏半導體行業龍頭企業又是一波重大利好。
所以此時網絡上的討論已經不僅限于是出于科技愛好者,或者一般人對華夏科技進步的關心了,更涉及到許多人的經濟利益。各種小道消息已經開始瘋狂在網絡上流傳,比如寧為研究芯片實驗室的設備是誰誰誰家提供的,這家的工程師連續加班了好幾周,只為達到寧為提出的技術標準,又或者生產這種芯片的硅基底材料誰誰誰家提供的,走的是競標采購的路子……
也不管有些半導體公司其實主營業務只是做led的……
當然也有人說其實實驗室所有設備都是進口的,來自于歐洲、美國等等高端儀器、設備制造強國,所有小道消息都是想要騙人入局割韭菜的……
所有這些全特么是小道消息,畢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家上市公司真的在官網上公布這些重大利好消息。外面的人對此很困惑,業內人士大都明白要不然是一些非上市的企業完成的設備供應,又或者直接采購時直接簽訂了保密協定,沒得到采購方允許或者達到一定預設的條件之前,不能向外界透露出任何消息。
但不管怎么樣,對于這些專業人士來說,許多人都期待著能得到一個準確的消息,這樣有助于他們對于市場判斷的更為jing確。畢竟半導體近期本就是最熱的板塊,尤其是在官方商務部門跟科技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推進新型半導體走向市場優惠政策這期間,大多數基金經理跟股民們的關注點都在那些半導體相關產業上。
其熱度的具體表現就是,不止是各種知識型平臺上,相關問題都直接被頂上了熱搜,各種社交媒體上的熱度同樣極為恐怖。
比如知乎上“寧為在沃爾夫頒獎典禮上宣稱其自行研制的三維硅通管芯片技術(cnmd結構)已經達到65納米制程。這個宣布可信嗎?科技真的已經開始呈現跳躍性發展趨勢嗎?”這個問題提出三個小時之后,便已經直接霸占了24小時熱搜榜第一,熱度更是達到7300萬,而第二名的熱度僅為1600萬。
同時期微博上#寧為cnmd結構芯片制造工藝迅猛升級真實性存疑#同樣排在熱搜榜第一,熱度一度達到了2.8億,同樣遠遠超越第二名。這個曾經以追星聞名于世的平臺,突然變得大v不懂點科技理論,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的感覺。
如果打開千度的熱搜指數排名,就會發現“三維硅通管芯片技術”“180納米工藝跟65納米工藝區別”“世界芯片制程發展史”“寧為”“cnmd結構”都成了網絡熱詞,搜索數量都是以億為單位。
至于一些更為專業的論壇,那就更不用說了,比如電子發燒友,打開之后會發現往后翻起碼十個版面,幾乎全是關于新制程的探討,中間偶爾穿插一些關于無人機、機器人、vr的討論……
甚至許多知名游戲論壇的玩家們都開始探討著新芯片制程突破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又會給華夏游戲產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還有其他各種渠道比如朋友圈的討論、各種公眾號話題相關指數,股吧討論指數等等……如果深入去了解,就會發現,cnmd這四個華夏人看著便極為親切的英文縮寫已經成了全民熱點,現在上街買菜的大爺看到cnmd四個字母都不會聯想到這是在罵人……
當然也有反向玩梗的,比如在某個各種扯淡的大v評論區,許多人開始復制黏貼這樣一句話:“給你普及一下科學知識,你知道最新的芯片結構命名是什么嗎?告訴你:cnmd!”
真的,除了諾貝爾月,很難看到科技成了全民探討熱點,但寧為現在做到了,甚至沒有借助大型官媒,只是在一場頒獎典禮上,為了能得到一晚上的自由,隨口公布了一個消息而已。
甚至有研究傳播學的教授已經開始記錄了這一案例,準備將其當成一個課題,來做針對性研究,甚至可以用作本科畢業生的畢論選題。畢竟每一次現象級的信息傳播裂變都是有其內部邏輯線可挖的。
至于前一天還被全民熱議的英特爾12系列……
嗯?那是啥玩意兒?!
終于,在網絡上萬眾期待之下,華夏科學院的網站上掛出了一條極為簡短的最新消息。
“經我院半導體所專家經過檢測跟驗證,華夏前沿智能科技研發中心提供的65納米cnmd結構射頻芯片各項標準均遠遠超出各項國際標準,且性能大幅度超越了國際同類產品。據了解,三維65納米制造工藝已基本達到量產條件。”
很快,華夏多個官方微博轉載了這條消息,各種大v也聞風出動,開始逐字逐句的解讀這條消息。一般而言,官方消息字數越少,消息越大,解讀起來自然要更為認真。
比如“提供的65納米cnmd結構射頻芯片”說明了什么?說明寧為宣布的內容并不只是理論上的,而是三月那只小貓又是已經直接搓出來了……
又比如“基本達到量產條件”這句,“基本”兩個字含義頗為豐富,但是如果跟65納米制程結合在一起,就足以倒推一點,起碼跟世界一流射頻芯片持平的180納米制造工藝,量產是完全沒問題了,至于65納米用來制造射頻芯片?這是瘋了嗎?人家傳統硅芯片只用90納米工藝也就夠了。
所以未來65納米制造工藝要用來干嘛,大家都懂的!
請記住本書域名:。書趣閣_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shuqu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