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風云錄

第六十九章 無名

坐在龍椅上的司馬文德有些如坐針氈。

國師一句“干你屁事”,當真是一點面子也不給相國袁世信。

他欲開口調停,卻不知說什么合適,嘴巴張了張最后說道:“二位都是我大晉肱骨之臣,切莫傷了和氣。”

霍星緯依然泰然自若,被折了面子的袁世信倒是有些動怒。

“陛下,本相不過是詢問一二,國師大人若非心中有愧,何須如此口出狂言?在這大殿之上,大放厥詞,禮之何在?”

“這……”

原本想找個借口離開的司馬文德左右為難。

霍星緯站起身來對著司馬文德行了一禮道:“陛下,方才是臣失禮了。”

司馬文德忙道:“國師快快請坐,朕若是連這么一句話都容不了,又如何能胸懷天下呢?”

袁世信一甩袖子,坐了回去。

“陛下圣明!”

行了一禮之后,霍星緯同樣落座,不再多言。

一時間,大殿之上有些冷。

司馬文德也發覺氣氛有些不對,若是以往,相國可是不會與國師這般對話的,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事?

司馬文德輕咳一下,對著殿下二人說道:“國師,相父,若無事再議,朕去探望一下太后,順便告訴太后一聲,姑姑來王都了,也讓太后高興高興。”

霍星緯與袁世信二人對視一眼,紛紛起身說道:“恭送陛下。”

司馬文德起身移駕,邊走邊琢磨,也未想個明白。

霍星緯目送君主離去,雙手背后,向著殿外走去。

袁世信見狀,開口說道:“國師大人還請留步。”

霍星緯止步,側身轉頭問道:“相國大人還有何指教?是欲與老夫講一講《禮記》,還是告訴老夫該如何當國師?”

袁世信笑道:“國師大人說笑了,世信方才失言,沖撞了國師,欲與國師賠個不是。”

霍星緯微微一笑,說道:“老夫沒這么小家子氣,相國有心了。”

說完又欲離去,袁世信伸手一招呼道:“國師莫急,世信還有一事相求。”

“哦?能有什么事相國大人還需老夫幫忙的?”

袁世信已站在霍星緯身前,笑著說道:“犬子秉德仰慕國師已久,本相在府中略備薄酒,欲請國師來我府中一敘,不知國師可否方便?”

霍星緯搖了搖頭說道:“不方便。”

說完不管臉色有些難看的袁世信,霍星緯向著殿外走去,又給袁世信留下一句話,“國師府的觀星臺風景不錯,世子若是有心,我必開門相迎。”

“老狐貍!”

袁世信暗罵一句,卻并未向著宮外走去,而是向另一方向拐去。

廢帝司馬相樂終究是曾經的帝王,便是被廢,在這皇城之內,日子過得依然瀟灑。

吃的,雖然不再按照君主規格,可也遠非皇城外尋常人家所能比擬的。

美酒管夠,曾經陪在司馬相樂身邊的佳麗,全都被安排過來服侍司馬相樂。

國師曾對他說過,你習慣享樂,我便給你一世富貴,不過你這一生,也只能留下富貴二字。

司馬相樂的廢帝宮不小,可是他卻覺得自己是一只籠中雀。

而在這廢帝宮中,錦衣玉食的,卻只有他一人,至于其他妃子則沒這般幸運了,曾經的封位不在,其待遇與一般宮女無二。

可他司馬相樂終究不再是帝王,權力不在,不值得眾女爭寵,被貶為庶人的她們又如何心甘情愿去服侍一個廢物?

況且他司馬相樂又無生殺大權,一個個的都敢給司馬相樂甩臉色,這司馬相樂縱是心中窩火,卻又無可奈何。

更重要一點,大總管可交代下來了,服侍那位廢帝可以,可若是一不小心懷了子嗣,倒霉的可是你們。

也有禁不住美食誘惑的女子,再聽上幾句蜜語甜言,況且又是那思春的年紀,便悄悄地背叛了一眾姐妹。

肉也吃到了,酒也喝到了,福也享受到了,便覺得帶頭那幾位姐姐一定是腦子被驢踢了,反正也熬不出頭,何必再受那干巴巴的苦呢。

再后來,這幫女子便分成兩派,一派號稱扶龍派,另一派號稱清修派。

清修派曾去大總管那里嚼舌頭,說什么扶龍派犯了忌諱,有謀逆犯上之嫌,被大總管一頓嗤笑。

扶龍之意都不懂,連咱家這無根之人都明白,活該你們清修,別給咱家添亂了,還謀逆犯上,你也不想想當今坐在龍椅上這位是誰?

大總管搖了搖頭,到底是后宮出來的,這都被貶了,還喜歡斗來斗去的。

此時司馬相樂無事,正手捧一本書在讀,看得津津有味。

正給他捶著肩頭的侍女俯身貼其肩頭說道:“太上皇,這本書有什么好看的?您看得這么入迷,倒是給我也講講呀。”

此女正是扶龍派的大姐,入宮前本名胡薇珍,入宮后冊封為后宮九嬪之一封號容華,只不過才入宮半年,有幸被司馬相樂臨幸過兩次,未得龍種,便趕上司馬相樂被廢。

所以胡容華成為司馬相樂被廢后第一位選擇繼續侍奉之人,還是有些原因的。而在她的勸導下,才有不少未曾享受過雨露均沾的才人們加入了扶龍派的陣營。

司馬相樂聳了聳肩頭,趴在他肩頭上的胡容華嬌羞道:“壞死了!”

“究竟是誰壞死了?恨不得吃了我,你說說你們幾個,白天吃我的肉,夜里還要吃我的肉,再這么吃下去,我可是吃不消的!”

合上手中的書籍,司馬相樂轉身反手一摟,便把胡容華攬入懷中,輕撫嬌軀繼續說道:“你看看你,被我喂得這般豐腴。”

胡容華咯咯笑道:“你不就喜歡這樣的么?還記得當年我剛入宮那會兒,太上皇第一次臨幸臣妾,可把臣妾都嚇壞了,自然伺候得不好,那是臣妾可一直都記得太上皇說過的一句話。”

“什么話啊?我怎么不記得了!”

“太上皇說啊,都是骨頭,硌死個人了!”

司馬相樂在胡容華豐腴處一拍,大笑道:“有么?沒事沒事,那時你還小,現在不就長大了么?”

胡容華嬉笑道:“壞人,一天到晚就知道占人家便宜。”

司馬相樂嘆了口氣說道:“除此之外,我還能做些什么呢?這十多年來,我就差沒把這廢帝宮的砌墻石頭數了個遍了。”

說完揚了揚手中的書說道:“我自幼不喜讀書,可如今,不也得在這書中找些樂子么?”

胡容華從司馬相樂手中拿過那本書籍,看了看封皮,好奇道:“桃花?這是本什么書啊?我怎么從未聽說過。”

司馬相樂笑道:“你自然沒聽說過,是宮里一個小太監寫的,也不知這小子從哪里學來的本事,編故事倒是編得有趣得很,只是……”

胡容華見司馬相樂不語,便好奇問道:“只是什么?”

司馬相樂突然笑了起來,在其懷中的胡容華都跟著一顫一顫的,胡容華不解,雙手勾住司馬相樂的脖子晃著身子說道:“你笑什么嘛,快說快說!”

司馬相樂被眼前風景迷住,這才止住了笑聲說道:“這個小太監有意思緊,這本書可不是他寫的第一本書。他寫過好幾本,我都看過,可比那些之乎者也的圣人典籍有趣多了,只是他講故事總是有頭無尾,叫人好生失望,曾經我讀完一本,故事沒講完,便問他,下面呢?你猜他怎么說的?”

胡容華見司馬相樂又帶笑意,便胡亂猜道:“難道是沒了?”

司馬相樂古怪地看了胡容華一眼,突然沒了笑意。

這都猜到了,好生無趣。

“怎么了嘛,這笑又不笑的,你還沒說呢,他怎么說的啊?”

“沒了!”

“沒了?什么沒了?”

“下面沒了!”

“下面沒了?太上皇的意思是,他不寫了?可太上皇你笑又是何來?”

司馬相樂一捏細腰道:“你啊,是真笨,你說他一個小太監,給我說下面沒了,我還能說什么?”

胡容華鳳目一瞪,隨即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便忍不住笑了起來,在司馬相樂懷中笑得花枝亂顫。

“那小太監如今人可還在宮中?太上皇讓他繼續寫不就成了!”

司馬相樂大手四處游走,嘴上應著道:“你聽說過太史公么?那小太監本就是記錄帝王言行的記事者,后來文德繼位,這名小太監便整理文稿去了,我雖不能流芳千古,但是能被后人提起,還是要得益于他的。”

“原來是個史官啊,怪不得文采如此出眾,我也想在后世留名,可以只是癡心妄想了。”

司馬相樂聞言邪魅一笑,抱起懷中佳人,向床榻走去,邊走邊說道:“小太監沒了,我有,或許你這個扶龍派的大姐也有人愿意提筆多言幾句呢。”

胡容華面色緋紅,好似桃花開。

這時有宮女在門外說道:“太上皇,相國大人來了。”

司馬相樂一聽,看了眼懷中美人,將其放下,對門外說道:“我知道了,一會兒就過去。”

胡容華看著一臉掃興的司馬相樂,輕輕說道:“咱們在這深宮大院內,最不缺的就是時間了,快去吧,相國大人可很少踏足這廢帝宮的。”

司馬相樂啄了一下櫻桃小口,又順手掐了掐胡容華的臉蛋說道:“曉得了!”

披衣出門而去,到了前廳,袁世信已經在那等著了。

司馬相樂面無表情,淡淡問道:“相國大人國事繁忙,卻來我這廢帝宮,莫不是來看本人笑話的?”

袁世信倒不介意司馬相樂的態度,自己可算得上他的仇人。

隨意坐下,袁世信說道:“公主來洛月城了,不日便會進宮。”

“長姐來了?相國大人會這么好心?”

在司馬相樂看來,袁世信才是大晉王朝司馬氏的最大叛徒,至于國師,他雖然怨其逼迫自己退位,可畢竟是扶持自己兒子登基,這天下依然是司馬家的天下。

袁世信淡淡說道:“太后染疾,公主一片孝心,我自然不會阻攔,不要以為你能去探望太后是國師的意思,他懶得操這個心,本相來就是告訴你,你就安心地當你的太上皇,不要動什么其他心思,不然連你兒子的位置都坐不穩。”

說完,袁世信起身就走了。

司馬相樂盯著這個背影,目光陰晴不定。

司馬文德到了祥寧宮探望太后。

太后依靠在床榻之上,手攥一條錦帕置于唇邊輕咳幾聲對著剛剛坐下的司馬文德說道:“德兒,你別總往祖母這跑了,國事要緊!”

司馬文德苦笑道:“祖母又不是不知,如今這國事,又哪里有需要我費神的地方?”

太后搖了搖頭,說道:“那便多聽,多思,多想!”

說完,太后捂住嘴猛咳了一陣,看了眼手中錦帕,眉頭一皺,遞到一旁,有宮女接過,又遞過來一條新的錦帕。

司馬文德起身輕怕太后后背,關切地問道:“祖母,沒事吧?”

接過錦帕的太后擺了擺手說道:“已經好多了,得虧熬過來了,太醫說了,我這肺中有毒火,所以痰多,咳不出來的話,便喘氣困難,現在太醫給開的都是清熱化痰的方子,一直在喝著呢。”

司馬文德見太后不再咳嗽,便又坐在了太后的床榻邊上,蹙著眉說道:“祖母,這藥您可得一直喝著,別見好些就停了,雖然苦了些,可總歸是良藥不是。”

不怎么咳了,太后擺了擺手,屏退了宮女,屋內只有祖孫二人。

太后拉過司馬文德的手,輕輕拍著說道:“你這孩子,就比你父皇懂事得多,你母后沒有享福的命,當了皇后沒幾年就病逝了,說到底還是被你父皇給傷透了心,憂郁成疾,你父皇是個風流胚子,便是如今在那廢帝宮,還整日就知道享樂,一點也不思進取,這司馬氏興亡的擔子就落在了你的頭上。”

司馬文德目光剛毅,對著太后說道:“祖母,孫兒不怕苦,只怕祖宗百年基業毀于我手,將來黃泉路上愧對我司馬氏的先祖。”

“呸呸呸,你這孩子,才多大就說什么黃泉路上,孩子,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當你的皇帝,只要你還在位,就什么都有希望。”

司馬文德點點頭道:“孫兒明白!”

太后長嘆一口氣道:“你要小心相國,多與國師親近,至少國師不會覬覦你的龍椅。”

司馬文德低著頭說道:“孫兒知道了!”

其實他很想問上一句,難道這天下之主非得由他們司馬家的人來做么?可惜他不敢。

小時候他曾說過這句話,被祖母罰跪打手板。

他不怕疼,卻見不得祖母那失望的眼神。

可當初為何祖母不對父皇更嚴厲一些呢?

太后嘆道:“只可惜你的姑姑,嫁到了揚州,想必她也是很煎熬吧。”

司馬文德抬頭對著太后說道:“祖母,孫兒來就是要告訴您一件喜事,姑姑已經到了洛月城了,不日便可入宮。”

太后聞言,猛然坐起身來,向前俯身問道:“你說什么?蘭蘭回來了?”

司馬文德點了點頭說道:“是的,祖母,您很快就能見到姑姑了。”

太后復躺回去,喃喃道:“不應該如此,不會如此的!”奇奇小說全網

“祖母,您說什么?什么不該,又什么不會?”

太后搖了搖頭說道:“也許是我想多了,對了,你今日可曾見到國師?”

司馬文德道:“見到了,今日國師、相國與我在大殿議事,不知為何,相國突然在言語上對國師發難。”

“議事?所議何事?”

“相國提議由姑父接任并肩王,按照祖制,各諸侯王世子繼位其實無需國君首肯的,不過據我所知,自我大晉立朝以來,很少有諸侯王這般禪讓王位的。”

“姑父?哼!”太后面露不悅之色!

司馬文德笑了一下說道:“祖母,我這不是跟姑姑親近嘛,他畢竟是姑姑的駙馬。”

聽司馬文德這般說,太后面色稍好些,點點頭道:“你姑姑有你這么個好侄兒也就夠了。”

隨后太后沉默片刻說道:“德兒,你有沒有想過,為何相國要把并肩王位禪讓給他兒子?你說是相國大還是一州之諸侯大呢?”

司馬文德不語,似乎在思考太后的話。

太后接著說道:“只怕袁世信要藏不住他的狼子野心了。”

司馬文德吃了一驚,疑問道:“祖母,您的意思是相國要做那謀逆之事?”

太后靠在床榻之上,雙目微閉說道:“德兒,祖母年歲大了,也沒幾年好活了,可是你不一樣,無論將來怎樣,祖母都不會怪你,因為天意如此,不是你之過,祖母只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

司馬文德聞言,悲從心生,握著太后的手,伏于榻上,雙眼微紅,喃喃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乎。”

太后揉了揉司馬文德的頭說道:“德兒,為今之計,只能依靠國師了,你找個機會單獨見上國師一面,不用拐彎,直接求他便是,若是連他都保不住你的話,那只能說天意如此了。”

司馬文德點了點頭,隨后問道:“祖母,姑姑那里呢?袁家難道不能看在姑姑的面子上?”

太后搖了搖頭說道:“依我看,你姑姑只能自保了,待你姑姑入宮之后,我們好好商議一番,切記,盡快去找國師。”

“孫兒知道了!”

司馬文德畢竟是一國之君,幾息之后,已面色如常,輕聲問道:“祖母,父皇可有來看望過您?”

太后點點頭道:“來過幾次,以他如今身份,不宜在此久留,不過是待了一盞茶的功夫,你別看你父這般,其實這些年他已經想明白很多事了。”

司馬文德說道:“我怕給父皇帶來災禍,從不敢去探望他,每次路過廢帝宮,孫兒都想進去瞧上一瞧,最后只能望門興嘆。”

“德兒,你這么做是對的,你父皇也能理解,畢竟他如今身份尷尬,你去探望于他難免會有閑話傳出,若是惹得國師與袁世信不喜,只怕你父皇這逍遙的日子都沒了。”

“祖母,我不明白,為何國師會這么做?就算父皇荒廢朝政,可有國師在,又何須廢了父皇,推我繼位?”

太后沉默了半晌說道:“我也不知,不過我一直在懷疑另一件事。”

“什么事?”

太后睜開眼睛,再次起身,慢慢靠近司馬文德貼著他輕輕說道:“你皇爺爺死的蹊蹺。”

“什么?”

司馬文德驚呼而起。

青州,瑯琊城,衛府。

一個獨立小院兒內,衛龍的師父勞廣輥躺在太師椅上晃晃悠悠地曬著太陽,左手抓著一個銀制酒壺,身旁小桌之上擺著一碟油炸花生。

提壺送至唇邊,勞廣輥小嘬一口,咂咂嘴,右手向著旁邊小桌摸去,抓起幾粒花生輕輕一彈,眼睛都不用睜,花生便落入半張的口中。

花生就酒,越喝越有。

晃了晃手中酒壺,勞廣輥用力一晃,便從太師椅上直接彈起,直挺挺站立之后,便又佝僂下去,雙手背后,晃悠悠地向著小院門口走去。

勞廣輥有個怪癖,不用別人伺候,來到將軍府之后,這個小院子就只有他一人,沒事的話,他便背著手出門去城中溜達。

從將軍府走出來的次數多了,便有細心人打聽了這位常背著手遛大街的大爺的身份,這一打聽便不得了,原來這位就是衛將軍的恩師。更新最快奇奇小說

衛將軍素有美名,其中之一便是其對恩師敬重有加,將其接入府中,奉其如雙親。

漸漸地,城中之人見到勞廣輥也都打聲招呼,喚一聲“勞大人!”

勞廣輥很喜歡這種感覺,所以他更喜歡遛街。

到了門口,他拉過一個下人問道:“府上有何事?那邊怎么這么熱鬧?”

那下人說道:“回勞大人,咱們將軍府上來了位殿下,聽說是魯王大世子,不知將軍從哪里把他接了回來,暫時安頓到咱們將軍府上,今日魯王側妃也來到了府上,去與世子殿下相認。”

勞廣輥背著手站了一會兒,笑道:“世子殿下啊,怪不得這般熱鬧,老夫就不去湊熱鬧了,我出去逛逛。”

那人笑著說道:“勞大人您好走。”

背著手走出城門的勞廣輥想起了十三年前宋藍玉曾在將軍府探望于他,走的時候帶走了一個孩子。

將軍府上的盧先生后來也去了蓬萊閣。

正想著事情,低著頭邁步而出的他差點與一個人撞了個滿懷,皺著眉剛要罵道,是哪個走路不長眼的,耳邊傳來一個聲音。

“師叔祖,宋藍玉見過師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