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風云錄

第五十一章 畫有所畫 意有所指

同福客棧。

小伙計靠在柜臺旁,悄聲問道:“掌柜的,您說那漢子是干嘛的?”

掌柜的抬眼看了眼小伙計,停下扒拉算盤的手,笑吟吟地說道:“又犯老毛病了不是。”

小伙計訕笑道:“我這不是好奇嘛,方才那位客人讓我幫忙買些宣紙,還給了我五文錢的好處,掌柜的,這五文錢您不會給收了吧?”

掌柜的繼續看手中的賬本,沒有抬頭,只是說道:“那是你的辛苦錢,收著吧,不過你離店去買東西,可是要扣工錢的哦。”

小伙計“啊~”了一聲,眼巴巴的看著掌柜的。

掌柜的笑道:“快去干活,別在這打攪我算賬,再杵在這里,我可真扣你工錢了啊。”

小伙計一聽,喜笑顏開,轉身去招呼客人去了。

心里想著,自己可得好生伺候住進上房那位其貌不揚的大爺。

小伙計一共幫這位買了兩刀熟宣,送入房中后,關門離去的伙計偷偷瞄了一眼,卻發現這位大爺正從書箱中往外掏筆筒,硯臺等文房用具。

難道這位五短身材黝黑的大爺還是位文人不成?只是這氣度上可比南麗書院那些仕子們差得遠了。

掌柜的說得也對,曾經自己就打了眼,那位穿著破布衣衫的少年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云德武館的武師,更令人驚奇的是,那呂大小姐竟然對其情有獨鐘。

小伙計見過著男裝的呂大小姐,當真好看得很,可真好看。

這平南城內無人敢娶呂大小姐,除了那些不敢想的,其他的是真的不敢娶,因為知道自己配不上,就不去癡心妄想自討沒趣了。

闞畫子摩挲著小伙計買的這兩刀紙,輕捻一頁,微微點頭。

本欲從中抽出一張,想了下,把小伙計買的紙放到一旁,從自己的書箱內拿出半刀左右的紙,抽出一張來,平鋪在桌上,又從書箱內拿出一對長方形木條,把玩了一下壓在紙張正中央,左右手一分,木條分別鎮壓在紙張兩側。

這對木條被闞畫子叫做鎮紙,是他身邊的丫頭風花親手幫他做的。

兩條鎮紙是檀木材質,兩側篆刻桃花,正面分別刻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銘文。

闞畫子有三紅顏,風花、雪月、秋香。

竹制筆筒置于案頭,筒身刻有明月飛雪圖,同樣還有兩排小字銘文,是那“風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

筆筒出自雪月之手,只是這銘文小字,他其實是不喜的,按照此詩之意,送與自己當真是不甚恰當,定是那書生告訴雪月這丫頭的。

這不是讓自己為難么!

三位紅顏,冷落了誰也不好啊。

這丫頭,什么都好,就愛耍小性子,可自己偏偏喜歡看她撅著小嘴的樣子。

他在心中給雪月丫頭起了個小名兒,小憨憨。

至于風花這丫頭,酒量卻是大得很,每次姓寧的書生來找他,都是風花陪著喝酒。

姓寧的有一點好,從不惦記自己的這三個丫頭。

不過他常說那句好白菜都讓豬拱了,卻真討人嫌。

這叫什么話?自己這顆白菜,愿意被人拱。

一個小巧筆架和一方端硯擺好。

筆架是從寧書生那里蹭來的,這方硯臺卻出自闞畫子自己之手,不過這塊兒上好的端石是那位劍客給他的。

闞畫子除了畫絕之外,還擅篆刻與雕刻一道,這方端硯所刻,是三佳撫琴圖,風花雪月聞秋香,少了誰他也吃不消。

一個白瓷筆洗,是并肩王府世子所贈,筆洗敞口,淺腹,內里底部有“歲寒三友”青花圖案。更新最快奇奇小說

闞畫子最喜的,便是這“松、柏、竹”之圖。

他的故鄉,有三棵樹。

起身去桌子上拎來茶壺,里面是伙計倒好的清水。

筆洗中倒了約一半深的清水,端硯中也倒了些,放下水壺,闞畫子從竹箱中拿出一條磨了有一半的墨條。

墨條可是秋香親手給他燒制的,當真珍貴得很。

寧書生每次去找他的時候,都想辦法騙幾條墨離開。

寧書生還笑罵自己,都長得這般黑了,拿筆在身上蹭幾下就能作畫了,要不是怕他身上那條軟劍,自己早就照著他屁股踢上幾腳了。

詩情畫意四人,他寧書生的劍,未必快不過“意主”何向風。

至于情主柳飄飄,他們三人敬而遠之。

柳飄飄是并肩王袁世信的女人。

食指按在墨條之上,拇指與中指夾住墨條,按照一個方向輕輕研磨,闞畫子沒有想經常爭搶著幫自己研磨的三位紅顏,而是在想那位女扮男裝的呂大小姐。

待墨汁如綢,闞畫子把墨條擱置一旁,便起筆作畫。

常舒一口氣,把筆搭在筆架之上,闞畫子看著自己的作品,微微搖了搖頭,果然光憑想象是不行的,還是少了些味道。

畫中人是呂關雎,女裝的呂關雎。

待墨跡全干,闞畫子輕輕卷起這張畫,又抽出了一張紙,雙目微閉想了想,又開始提筆作畫。

畫畢,他輕輕點點頭,還算不錯,倒是不辱自己“畫圣”之名。

看著畫中男子著裝的呂關雎,闞畫子抬起雙手,往掌心輕輕吐了口吐沫,雙手一搓,沿著額頭發根往上捋了捋幾下,點了點頭后又拿起了筆。

再次畫完,他滿意地笑了笑,這才完美。

畫中呂關雎旁有一人并肩而立,正是闞畫子自己。

不過畫中他的個頭,似乎要比呂關雎高出半頭,綸巾所包束發,似乎也高了些。

想著自己三位紅顏似乎少了些,等見到那個丫頭,再收了這呂關雎,湊一個五媚,豈不美哉。

只不過那個丫頭看自己的眼神,可從來沒好過。

真不知道那寧書生腦子進水了還是怎的,都送上門了,也不敢吃。

也許真的是當個采花賊更有趣些?

在別人家睡覺,好像確實很有意思,只是自己沒有那書生逃命的本事,況且他“畫圣”之名可比那書生有名氣多了。

只是他闞畫子心里明白,寧云輕的字,只怕除了國師霍星緯,可位列天下前三。

本來他是不愿意來巴州的,一個人來此,把三位紅顏丟在家中,萬一被那書生占了便宜,自己可就要去田間種麥子去了。

姓何的也是,這點事兒都辦不好,還要他親自出馬。

還有那康撿娘,不知道是不是還那般風姿綽約,這回見到可要好好檢驗檢驗一番。

按照那位老哥的說法,這平南城他闞畫子還得轉上幾天才行。

至于那個什么殘花巷,闞畫子倒是真的想去見識一番。

不為騎馬,而是為了長長見識。

兩位師門長輩在府上,步吉安欣喜,便多飲了些。

萬器門一事,如今都是小事,至于在酒桌上師父與師叔所言,那是涉及幾州之間大勢之事,可不是他一城之守將能做得了主的,最后他建議把萬器門一事調查結果先與魏帥和盛大人商議一下,有了結果之后,再奏請江陵王。

鄭錫丁與易中原沒意見,雖然步吉安盛情挽留,二人還是回客棧休息。

鄭錫丁告訴步吉安,如果他二人不回客棧,難免那何向風心中多疑,影響了后面的事。

依然是步吉安的馬車送二人回客棧。

馬車里,鄭錫丁看著略帶幾分醉意的易中原問道:“那柄劍又是怎么一回事?我怎么不知曉!”

也許是喝了酒的緣故,易中原看了眼師兄,擺手說道:“師兄這話問得好生沒有道理,這天下事,你不知道的多了去了,難不成都問個遍?”

鄭錫丁也不動怒,只是笑道:“師弟,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若是王上不見他何向風,礙于揚州的面子,不能對其怎么樣,到那時,你這個荊州紫陽閣的易中原會如何?”

易中原笑道:“師兄也不用嚇我,有師兄呢,我怕什么?”

鄭錫丁冷笑一聲,看著易中原說道:“紫陽閣叛徒易中原勾結揚州之人何向風威脅萬器門,派人去巴州行刺未果,與何向風一起將萬器門一門上下屠殺干凈,何向風逃回揚州,易中原被紫陽閣所擒,交由南郡守將步吉安,這般好像也能說得通。王上若是欲與巴州保持結盟關系,你還有可能去巴州看看景,師弟你說呢?”更新最快奇奇小說

易中原沉默不語。

鄭錫丁掏出身上那塊牌子問道:“是不是還想著說出我這個身份?我說師弟啊,你是喝醉了還是怎么的?這牌子是你的啊,我紫陽閣正副兩位掌門親手抓住割鹿樓中之人,還是位樓主,你說這消息,王上知曉了,能放過你么?你覺得王上是會信你所言還是我所言?別忘了,最初和何向風一起去南禺山萬器門的,可是你。”

易中原驚得出了一身冷汗,酒醒了大半,看向鄭錫丁陪笑著說道:“師兄開玩笑了,師弟方才酒后失言,胡言亂語了幾句,師兄莫怪。”

鄭錫丁看著易中原說道:“去時我便與你說,我若有大自由,便許你自由,你是甘愿做他何向風的一條狗么?”

易中原看向鄭錫丁,在馬車中半跪拱手道:“謝師兄。”

鄭錫丁攙了一下易中原說道:“師弟這是做什么,你我師兄弟,同門多年,理應如此,他何向風不過是個外來人,你是被他給嚇怕了,只要你我二人同心,他又有何懼?別忘了,師兄我除了烈陽掌霸道之外,也練得一手好劍的,不然掌門師兄也不會把青陽劍交到我的手上。”

易中原起身坐了回去,不過卻是向里挪了挪屁股,坐得離鄭錫丁近了些。

聲音略低,他開口說道:“師兄,那柄劍被何向風拿走,據說是到了拜劍閣的手中。”

鄭錫丁眉頭一皺問道:“難道是到了那何歟手上?”

易中原點點頭說道:“不過此劍卻被何歟送給了其師左又左。”

鄭錫丁眼睛一瞪,恨道:“竟然是這老匹夫?”

易中原不解,看向鄭錫丁。

鄭錫丁說道:“此事說來話長,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件事。”

從懷中掏出那塊牌子,鄭錫丁指著背面的“叁”字說道:“他左又左的這塊牌子,上面刻的是‘貳’”。

張家車隊一行人走得比來時慢上了許多,貨重人多,只有張仲謙與管家老賈坐在馬車中。

元夕、陳歲歲與成是非三人正式當起了護衛的角色。

張仲謙知曉歸途注定不會太平,在元夕拒絕了他上馬車而行的邀請之后,便沒有強求。

而夜里,則是由元夕與張仲謙一組帶幾個人,陳歲歲與成是非一組帶幾個人分組輪流守夜。

一路上碰上過兩伙劫匪,只是當眾人拔出刀劍還未張嘴的時候,手持大棒農具的十來個劫匪便一哄而散。

是兩撥流民。

一行人來到龍江鎮,張仲謙詢問一下陳歲歲要不要歸家。

之前在荊州的時候張仲謙問過陳歲歲,陳歲歲答應張仲謙,一直護送到巴州交界處。

陳歲歲拒絕了張仲謙的好意,沒有歸家去看上一眼,雖然他很想回家看一看,再留下一些銀兩。

張仲謙看出了陳歲歲眼中的倔強,便隨了他的心思。

車隊離開龍江鎮,陳歲歲望著家的方向,被風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