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風云錄

第二十八章 在水一方

姬大墻一臉疑惑地跟著這個稱呼自己少爺的人走在下山的路上。

這個自稱衛伯之人上了山找到了掌門師尊,師尊派人找到了他,便讓他下了山。

山上十三年,姬大墻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如今師尊突然叫他下山,心中很是不舍。

要不是衛伯說先到盧先生那里去,姬大墻都懷疑師父是不是把自己賣了。

姬大墻長得很好看,至少他自己是這么認為的。

在山上這些年,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練功之余去觀井。

古井深幽,井水平靜,好似一面鏡子。

第一次去那井邊玩耍的時候,探頭看著水井的他驚喜地發現,這井水中有一個和他一樣大的小伙伴。

那時他剛上山不久。

上山就被掌門崔星河收為弟子的,他是第一人。

除了宋藍玉之外,崔星河只收了他這一個弟子。

大師兄對他很好,抓山雞野兔烤著給他吃,帶他在姑射山里閑逛,夏天跟他玩兒捉迷藏,陪他捉蝴蝶,逮螞蚱,天冷了帶他攆兔子,追山雞。

他最喜歡大師兄,可他依然很孤獨。

他沒有小伙伴。

這口井是他的秘密,即便是他長大了些,知道這井中倒映之人就是他自己。

井中人生得這般好看,原來是自己,姬大墻心中更是欣喜。

他幾乎把自己從書中學來的形容人長得好看的詞都用在了自己身上。

古人真是沒文化,說來說去,也就豐神如玉,玉樹臨風、氣宇軒昂、品貌非凡之類的,姬大墻覺得,自己確實有些難為古人了。

這般好看,豈是言語能形容得出的?

連師門那些弟子們都不敢正眼看自己,姬大墻知道,那叫自慚形穢。

但是他一點都不自傲,對師門中人都很客氣,見到誰都面帶笑容。

姬大墻的人生格言,他人見我,如沐春風。

只是自己這名字,叫起來不大好聽。

他問過盧先生,為何自己的名字這般普通?

盧先生告訴他,這名字,不過是一個人的名號而已,無需在意,況且大墻之名,大有深意。

至于深意在哪里,先生笑而不語。

邊走邊回頭的“春風”有些不開心,他沒見到大師兄。

師父告訴他,大師兄下山辦事去了,只要他惦念大師兄,他們二人是有機會再見的。

姬大墻心中一直納悶,一州之地的大將軍為何要帶自己下山,難道就是因為自己長得好看?

山上一十三載,他早忘了自己童年的時光,那段時光,本就沒有什么值得懷念的。

他不知道自己的娘親是誰,更忘了爹爹,他好像只是一個人。

衛伯什么都不說,板著個臉叫了聲少爺,就讓自己跟他走。

想做春風的姬大墻還是勉強擠出了一個笑容。

一路上甚是無趣,姬大墻問了好多問題,那人只會說一句,

“到時候少爺自會知曉。”

走著走著姬大墻才想明白過來,那人管自己叫少爺,那豈不是說自己從未謀面的爹爹和娘親來接自己了?

這人要帶自己去照詳廬,那不正是自己先生的草廬么?

姬大墻心中突然有些緊張,他曾問過自己先生,自己父母究竟是何人?先生為何又在此教自己讀書?

先生告訴他,到時候他就知道了,

難道就在今天?

姬大墻心中念頭轉了又轉,愈發篤定自己的猜想。

二人來到照詳廬,衛伯沒有進去,而是說了句,

“少爺請!”

姬大墻走過柴門之后,便看到有位看起來比師父年輕不了幾歲的長者背對著坐在自己常坐的小竹椅上,與先生交談。

盧士隱見到姬大墻走了進來,趕緊招呼,

“是大墻來了啊,快過來!”

那位長者也跟著回了頭,打量著他。

看著那人的面容,姬大墻只覺得有些親近之感,心中微動,眼睛似乎有些熱,幾步上前,姬大墻跪在那人身前,開口叫到,

“孩兒大墻,終于見到爹爹了!”

用過朝食,呂關雎換上男裝,推開了家門。

昨日那董相林令人捎來口信,說辦得妥妥當當的。

董相林這次親自找人把信送到武館,主要是那女魔頭可說了,若是搞砸了,第二天就讓她爹去董府提親。

嚇得董相林一激靈,對著送信過來的竹青說道,請轉告你家小姐,必定讓呂姑娘滿意。

為了避免出了岔子,他董大少親自走一趟也沒什么,正好出去會會幾位好友。

只要她呂關雎不上門提親,這點小事算得了什么?從小到大,他董大少爺為這女魔頭辦的事兒還少了?黑鍋也不少背。

送完信,他就準備去醉仙居與另外兩個背鍋俠說一說女魔頭給人悄悄送信這事兒。

這才幾天,就讓自己幫忙送了兩封信,看來坊間傳聞也并非空穴來風。

自己可要與那兩位好兄弟分享一下這個好消息。

許一白可是跟他說過,聽說城中松竹館近日來了位新的頭牌,叫作柳薇薇。

而柳元卿更是一臉傲嬌,說是自己本家,五百年前興許是一家呢,咱們都已經束發,是可以去喝喝花酒的,去給我那本家捧個錢場。

三人不是普通人家子弟,幾番打聽,便是知曉,那柳薇薇來自揚州,師傳大晉王朝名伶柳瀟瀟。

這柳瀟瀟乃揚州人士,原本是個可憐的貧家女子,年幼之時便家破人亡,與很多孤苦伶仃的孩子一樣,她在街上插根稗草,只為能吃上一口飯。

后來有人帶走了她,八年之后,揚州城出現了一個名伶,名叫柳瀟瀟。

說來也怪,在呂府沒有親口否了那樁早些年酒桌上定下的娃娃親,他董相林不知為何,還真沒有膽子去松竹館喝上一口花酒。

許一白和柳元卿可就很不講兄弟義氣,說得好聽,他們先去探探路,可回來跟他董相林聊天的時候,話語間全是你還是個小孩子,我們說的你都不懂的那種神色。

說得董相林心癢癢,恨得牙根疼。

沒去過松竹館,如何在圈子中立足?

如上次那般,呂關雎依然一人來到城北白沙湖。

此時大約辰時三刻,城中大多數人家也是剛剛用完朝食,家住白沙湖附近的人,得了閑的便來湖邊散步,不過大多數人還是忙于生計,哪有如此空閑欣賞這湖光山色。

湖面如鏡,水中映出一個晴好的藍天,呂關雎又登上了一只湖邊孤舟。

開了張的老舟子也剛剛是在舟子上用完了早飯,正坐在船頭閑坐。

老舟子天明便來到了湖邊,灑下兩網,捕些魚蝦,由家中過來送飯的兒子和婆娘帶走去賣,他留在湖邊撐船,掙些額外銀兩。

這買賣,老舟子做得,他兒子做不得,不是他兒子懶散,而是客人不喜。

泛舟游湖,多是成雙入對之人,一位年邁寡言的老舟子,更加讓人放心一些。

老舟子不識得將軍之女,不過這男子衣著的女子,他還是一眼認出來了。

他撐船多年,少有一人乘船去湖心賞景的,況且只是在舟中靜坐,不去賞景,更是少見。

登船便是客,給了銀錢只管撐船便是,這便是老舟子的生意經,至于他的船上今日上過什么客人,做了哪些事情,他歸家后從不與家中人講。

在家中,多是婆娘與他說些鄰里長短,雞毛蒜皮的瑣事。

兒子與他一樣,不善言辭,多是趕上年節時候,陪爹爹喝上二兩濁酒之后,話能多些。

好在兒媳懂事,與婆婆能多說上幾句,家中便熱鬧些。

還沒能抱上孫子的老舟子起身迎客。

長篙沒入水中,老舟子用力一撐,不算大的孤舟便劃破水面,離開岸邊,呂關雎在船艙中靜坐。

每天打完魚之后,老舟子都很細心的把自己的老伙計收拾得干干凈凈,還點上一根自己用山上艾草制作的熏香,既有驅蚊之功效,又能讓漁船的味道,能更清香一些。

到了湖中,老舟子詢問了客人之后,便把船停在山陰背光處,長篙橫于船頭,老舟子以釣消磨時光。

拿起放在船上的竹制魚竿,掛上餌之后,拋竿入水,老舟子靜坐船頭。

細細的麻制魚線,連接了湖里湖外兩個世界,也連接了人與魚的世界。

呂關雎盤算著時間,覺得差不多了,便走出船艙,站在漁船的另一端,看向湖邊。

魚簍中已經有了兩條收獲的老舟子看向客人,呂關雎對那張滿是溝壑的臉說了聲,您繼續,有事我招呼您。

出門不是一天兩天,所以元夕便把自己的授課任務托與孔禮祥師兄弟三人,加上成云德也與三人打過招呼。三人知道元夕與成是非要出門許久,便應承下來。元夕跟成云德提出,把自己出門這段時日的所得勻給三人,三人意外之余便順著師父的意思沒有推卻。

按照成云德的意思,單憑元夕給武館提供一套新的拳法與槍法,就值得武館多給元夕一年俸銀,元夕給拒絕了。

元夕的道理很簡答,我覺得我沒虧。

可能在元夕眼里,這是他心中的公平交換,而在成云德心中,他是記下了元夕的這份人情。

有些時候的人情往來便是你家娶妻我送上賀禮,我家添丁,你來恭喜。

這禮便成了另外一種禮,一種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禮。

可還有一種禮,便是情誼。

人們常說談錢傷感情,

卻又有人說,親兄弟,明算賬。

這情義二字,又如何能算得清,但凡去算了的,也是白費心一場,因為這些情誼,早在算的過程中,給算得一干二凈。

在元夕成長過程中,山居士曾經跟他說過。

萬事萬物,人們為何要去衡量一二,不過是為了得與失二字。

可是真的不需要計較么?是需要的,很需要的,因為不去衡量,便很難在交與換的過程中達到一種所謂的公平。

而這種衡量帶來的公平,恰恰是人們在長此以往的交換活動的衍生品,是人們共識之所在。

講到這里,山居士提及了一位帝王,始皇帝。

單說這位一統天下,下令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便是對后世莫大的功績。

山居士并未在元夕面前說自己對那位帝王的評價。

只是對元夕說道,大多數人評價一個人的好與壞,多習慣于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作為參照。

若是說起不相干之人之事,往往似乎更能深明大義一些,說些公正的話語。只是落在己身,也許便沒那么大義凜然了。

山居士讓元夕記住,你可以有你的喜與惡,但是你的喜惡不是他人的善惡與好壞。

人們往往近善遠惡,多是為了自己能夠趨利避禍。便是什么也得不到,也能圖個心安。

可萬事因果復雜,切勿輕言斷人善惡,說人好壞。也許你的一次信口揣測,便能傷人一生。

大功不掩小過,大是不除小非。

同樣,沒有一棒子打死人的道理,有過不一定全是過。

師父的話,很多,元夕都記在了心里。

天明起床,打了幾套拳,活動活動筋骨,去演武場與那三名弟子囑咐一下練功莫要懈怠,不能丟了他元夕的臉。

三名弟子一聽元教席要出門許久,心中有些難過,都拍著胸脯子說,元教席放心吧。

在自己的房間用過早飯,元夕去后院看了看,剛好看見成是非在喂逗非。

讓他很詫異的是,小非竟然敢蹲在逗非旁邊。逗非在吃,而成是非就在旁邊捋順著逗非的毛。

看到元夕來了,成是非喊了聲“元大哥”,然后用手揉了揉逗非的頭。

元夕一看,這是跟自己炫耀呢,開口說道,

“小非,不錯啊,不怕逗非了?”

逗非這時也抬起頭,撒著歡兒的沖著元夕搖尾巴。

成是非嘿嘿笑道,

“它是我的好朋友,怎么能怕它呢?元大哥,明天就要出門了,你東西可是收拾妥當了?”

元夕嗯了一聲,然后說道,

“不過是些替換的衣裳,好收拾,小非,我出去溜達一圈,要不要一起去?”

成是非想了下,然后問道,

“元大哥,你去哪兒?用我陪著么?要是不用的話,我待會兒去趟我姐夫家,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不。”

元夕搖搖頭,然后說道,

“小非,除了你的掌法,成世伯可曾教過你用什么兵器?如果教過,你便帶上,咱們此去荊州,不是游山玩水,還是準備萬全一點的好。”

已經起身的成是非沖著元夕一挑眉,眨了下眼然后說道,

“當初爹爹說他從師門學來這套開巖掌法練刀比較適合,所以我學的是刀。爹爹也叮囑了我,明天我帶上的那把刀,可是爹爹早年隨身之物。”

一臉得意的成是非揉了揉逗非滾圓的肚子,開口問道,

“元大哥可有趁手兵器?”

元夕看著被揉的舒舒服服的逗非說道,

“我出去看看吧,要是有合適的,我想買上一把劍。”

“劍啊,元大哥,我還以為你要耍槍呢,要不我幫你弄一把?”

元夕笑道,

“不用,我出去了,你在這陪逗非玩兒吧。”

元夕出了武館,向著城北方向走去。

呂關雎看著遠處出現的一個黑點,然后慢慢變大,一個身影出現她的眼中,不知為何,她的心跳有些快。

第三竿還沒有收獲,客人便要靠岸,老舟子收了釣竿,長篙入水,飛舟似箭。

靠了岸,呂關雎便跳下了船向著元夕走去。

陽光照在收了錢的老舟子的臉上,笑容如光般明亮。

這位客人出手可真闊綽。

臨近湖邊,元夕便開始四顧,四下并無人出現,只是見到青天碧水間有一葉扁舟劃向岸邊。元夕自小便沒見過此番湖景的,天虞山中多是神山雋秀,有那潺潺溪水,如此大的湖泊他也只是第二次見到。

舟子靠岸,下來一人,向著自己方向走來,元夕暗自思忖,莫不是此人約自己,便向前走去。

二人越走越近,呂關雎便有些緊張,喉嚨發緊,畢竟自己這般約人見面,難免讓人誤會,心中正想著該如何開口。

大約相距二三十丈遠的時候,她止住了腳步,轉身看向湖水,一雙無處安放的素手收在胸前,輕輕地揪著衣帶。

元夕沒想到對面走來之人竟然是她。

待二人臨近,那熟悉的味道又飄入心中,元夕放緩了步子,裝作看風景樣,心中卻是在盤算,既然遇到了,要不要打聲招呼。

他心中認定約自己見面之人必然不會是她,尤其是看到呂關雎好似避著自己站在了路邊,元夕更是篤定。

看來連招呼都不用打了,還是找一找是誰約自己見面吧。

如此一想,元夕心中好似放下了一塊兒石頭,步子便快上了幾分。

當與那個身影擦身而過的時候,元夕心中便有些空落落的。

這時,一個不大的聲音傳到耳邊,

“喂~”

呂關雎低著頭,好似看著湖水,其實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身后那個身影上。眼看他馬上要從自己身邊錯過,她不得不從口中擠出個微弱蚊蟻的聲音。

元夕停下腳步,站在呂關雎身后,疑惑地問道,

“呂姑娘,你是在叫我么?”

呂關雎一轉身,差點與元夕撞了個滿懷,有些氣惱道,

“邊上就你一個人,不叫你叫誰?站那么近干什么?是想占本姑娘的便宜么?”

元夕一臉詫異,怎么就一言不合就生氣了呢?自己貌似也沒做什么吧,不過是站得近了些而已,還不是她突然轉身的緣故。

不過她轉過頭來的樣子,還真好看。

元夕向后撤了半步,開口道,

“呂姑娘,不知叫住在下何事?”

見元夕撤后半步,不知為何,呂關雎心中又有些惱火,杏目一瞪,剛要開口,聽元夕問話,她才想起是自己約人過來的,且并未留名。

想到這里,她便底氣全無,然后輕聲說道,

“元公子,是我約你來湖邊的。”

從小到大,元夕其實并未與同齡女子怎么打過交道,多是王李莊中的嬸嬸大娘。

雖然呂關雎是男子裝束,依然無法掩蓋她的美。

遠而望之,姣若明日升朝霞,近而觀之,灼若芙蕖出綠波。

師父沒有教過元夕男女之情,只是告訴他,到那時,懂便懂了,不懂,便是沒到那時。

此時,也許便是那時吧,他只覺得眼前這位女子,好看,真好看。

上次一別,元夕心中便留有遺憾,不知二人以后是否會有再見面之日,沒想到的是,這么快二人便又見面了,還是她約的自己。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呂關雎,真是一個好名字。

元夕愣了一下,怎么說話聲就突然這么軟了呢?軟得他不知所措,略有點結巴地問道,

“不,不知,呂,呂姑娘約在,在下所為何事?”

看到之前對自己出手好似毫不留情的元夕這般窘相,她心情突然大好,“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纖纖素手輕擋朱唇,她開口道,

“前幾日與元公子討教拳法之后,只覺得自己的拳法與元公子相差甚遠。爹爹他忙于軍中事務,沒多少時間指點我,我便想到了元公子,才冒昧叨擾,還望見諒。畢竟我一個女孩子家,此舉本就不妥,所以上次相約,見你同成是非一同前來,不便現身,還望公子見諒。”

元夕一聽便笑道,

“呂姑娘客氣了,畢竟男女有別,不過元夕拳法不過如此,如何能指點將軍之女。”

呂關雎看了眼四下,還好人不多,自己又是男子裝束,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便說道,

“元公子,我也不是那自大之輩,爹爹與我說過,須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做空中鳥,莫做井底蛙,咱們平南城不過是巴州一城而已,不瞞公子,這平南城在我呂關雎眼中,還是太小了。”

元夕聽了呂關雎這番話,沒想到她還有這般胸懷。

想到此處,目光略微在其胸前鼓鼓處掃過,他面色微紅,開口說道,

“既然姑娘這般說,那便聽姑娘的。”

呂關雎在湖邊找了一處開闊之地,與元夕說了聲請元公子指教,然后打了一套流云手。

湖光凈,人輕影,近環山翠,遠搖天碧。風卷落英,水流云出,直上瑤臺,飛仙去。

元夕看得癡了。

不知為何,呂關雎覺得這次自己打得很舒暢,不似之前在家,拳路漸亂,心不穩。

收勢之后,呂關雎抱拳。

元夕輕輕撫掌,贊嘆道,

“姑娘這一套掌法打得真是太美了。”

“美?”

呂關雎愣了一下,這是什么評價,便言道,

“元公子,可看出什么不妥之處?”

元夕說道,

“姑娘的這套掌法練得爐火純青,初遇姑娘之時,姑娘與那伙歹人命博,也是臨危不亂,出手也有章法。不過,當時與姑娘敵對之人似有留手,招招不過是逼退姑娘,并非致命。不然,姑娘可能落敗的機會會更多。其實那人的功力未必比得上姑娘,不過是他們對敵經驗強于姑娘罷了,加之男子氣力本就強于女子,況且他們又有兵刃在手,占盡先機,姑娘才會不敵。方才我贊嘆姑娘掌法打得美,是贊美,也是說出來姑娘存在的弊端。”

見呂關雎一臉認真的在聽,他便繼續說道,

“姑娘掌法飄逸,出手行云流水,叫人琢磨不定,多在于讓對手防不勝防之意。不過姑娘現在是飄逸有余,氣力不足。姑娘盡量把力聚于掌上,在注重身法的同時,保證一擊有效,不然對敵之時,可能會出現以傷換命的局面。”

呂關雎若有所思,便開口問道,

“是我的內力不足么?”

元夕搖搖頭,然后說道,

“呂姑娘,恕我直言,就是目前你的掌法殺傷力不足,攻擊效率不高,動作美感多于實用。用我師父的話說,便是花架子。當然,以呂姑娘的身份,可能也不太需要對敵的殺傷力吧。”

呂關雎搖搖頭,然后展顏笑道,

“多謝元公子,我之前遭受刺殺,你也是知道的,多些自保之力,還能為爹爹多分些憂。我想練拳,卻也沒有個合適的對手,小女子唐突,不知元公子以后可否方便與我一同練拳?”

聽呂關雎這么一說,元夕的心跳開始加快,他不知道的是,對面的女子,說出這句話之后,心中更是如小鹿亂撞。

蒹葭蒼蒼,綠水驕陽,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還在找""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速閱閣"速度閱讀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