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風云錄

前 言

幻想過,卻從沒想過,自己能開一本書。

我算得上一個老書蟲吧。

大約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在家里翻出了本,叫做《敵后武工隊》,也看得津津有味。而后又接觸到人生第一本武俠《楚留香傳奇》,可惜這本武俠只看了一點點,幸運的是恰逢鄭少秋版武俠片《香帥傳奇》上映,打開了我的武俠夢。

當我四年級之后,金老先生的武俠改編成的電視劇《天龍八部》、《神雕俠侶》以及張智霖版本的《射雕英雄傳》,呂頌賢版本的《笑傲江湖》等等,給了一個青春期孩子的打開了新的天地。

武俠的世界。

而金老的名著,是在大學的時候,有幸在圖書館里讀到了原著。

初高中也悄悄地讀過很多書和雜志,給繁重的課業生活帶來一些趣味與想象。黃易的書籍,除去那些不可名狀的內容之外,其武俠打斗,故事情節緊湊,扣人心弦,想象力豐富。《尋秦記》、《大唐雙龍傳》以及《覆雨翻云》等著作更是改編成電視劇,搬上熒屏。而黃易的《尋龍記》更是在被窩里打著手電悄悄看完的。

小時候驚奇于各種熒屏特效,出拳帶光,人飛來飛去,揮揮手石碎山崩。

成年后,相比較于熒屏的武俠世界,我卻更喜歡文字,因為文字更富有想象空間,而熒屏,卻是用五毛特效把導演的想象塞進了你的腦袋。

也許這也是一種成長吧。

金古梁溫四位武俠大家,我更偏愛金老和溫巨俠。

只是溫瑞安先生著實有些不太厚道,最喜歡的“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至今還未完成,王小石的故事成為我心中的遺憾。

而網絡文學的興起,大概始于痞子蔡吧。

高中時代,正是幻想愛情的年華。痞子蔡的書我幾乎都看過,那時候可以說用癡迷一次來形容。

不知何時,玄幻類開始風靡網絡,捧著手機目不轉睛的時代怕是源于網文了。

從《傭兵天下》《誅仙》開始,看過很多大神的書,可以說網絡占據了我大學生活很多課余時光。沒有愛情,沒有網游,我與網文為友。

網文也好,電子書也罷,不過是載體不同罷了。

讀書不外乎兩件事,有意思,有所得。

上學讀書,未必有意思,卻是很有所得,因為目的本就在于此。而課外書,又是另外一個世界。

以前讀課外書,全為有意思而去。不思不想,一樣是為了同一個字,爽!

其實有些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而當我自己有意識且主觀意愿多思多想的一本書,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劍來》。

讀書與練拳類似,先以看為學,觀他人之所作。而消化與吸收的過程,便是一個有所得的過程。而當文字從自己指尖敲出的時候,那邊是把自己所得躍然于紙上,請他人一觀的過程。

第一本書決定還是從武俠開始,大概是武俠對我而言,意義很大吧。

我是一個很現實的人,我一直在想,便是你一身武學,又該如何在這個世界安身立命呢?力量之大,可以給人以勇氣,但不是恃強凌弱的底氣。所以,我的武俠世界,可能寫得多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少了些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氣。

至于打斗,還請諸位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吧!

而在這本書里,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便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除卻最不講理的愛情之外,我大致會用一個字“易”字來表達我內心的一點粗淺看法。

易者,交換也。

至于問心一事,大概所表達的,就是本人的一個價值觀與世界觀了。

希望能遇到共鳴者。

第一本書,前言就不說些什么豪言壯語了,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爭取把他完成。

以上,算作前言吧!

另,這不是一時頭腦發熱,我是認真的!

感謝許弱大哥給本書題的書名。

感謝劍來手寫組中正大佬幫我寫的筆名。

感謝老婆大人設計的本書封面。

還在找""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速閱閣"速度閱讀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