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無雙

第783章 未曾開柜,先見重器

“劉老爺子!”吳奪接著問道,“您這是搬到這小區住了?”

吳奪這么問,是因為那一次吳奪買印,去過劉鋼炮家里,并不是這個小區。

“對,年紀大了,還是有電梯的房子方便。”劉鋼炮笑問,

“你是也買了這里的房子,還是”

“噢,我有一個叔叔住這里,來看看,這是我爺爺。”吳奪接著又介紹了一下吳大志。

劉鋼炮沖吳大志打了個招呼,又道,

“這電梯得刷卡,

你讓你叔在上頭按一下,

到了樓層就停了。”

“剛進小區電話還打通了,現在又打不通了。”吳奪如此應道。

“那你去幾樓?”

“二十一。”

“得,那直接一起上吧,我住二十三,你再從樓梯下兩層得了,下也不累。”劉鋼炮抬抬手,也沒征詢吳奪和吳大志的意見,就進了開了的電梯門。

吳奪和吳大志對視一眼,點點頭便一起走了進去。

“老哥哥,你的孫子可真厲害啊!”進了電梯,劉鋼炮又對吳大志說道:

“我就喜歡逛古玩市場的時候說破點破,得罪了不少人,不過只要說得對,我不在乎;結果面對小吳,我這點兒眼力就沒法兒看了。”

“謙虛了。我聽他說起過你,也是很佩服你的耿直性情。”吳大志淡淡笑道。

“你看,你都不提眼力的。”

“劉老爺子,眼力不眼力的見仁見智,

我也跟著您學了不少東西。”吳奪給接上了。

“得,

不提這茬了。小吳你在燕京過年么?”

“過年得回老家,很快就得離開燕京了。”

“好吧,年前我這頭迎來送往的事兒也不少,那你再來燕京一定得好好聚聚。”

和劉鋼炮分開之后,祖孫兩人轉進樓梯間,下了兩層,到了房門前。

密碼無誤,也沒加鎖,順利進入。

這套房子,是這一層最小的,建筑面積才七十多平米;因為是高層,公攤還有二十多平米。

格局是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其中一廳算是客廳和餐廳可以搭著用。

簡裝,也沒什么風格,有基本的家具。

在客廳一角,有一個類似立柜的家具,上面是博古架,

下面則是雙開門的柜子。

博古架只有兩層,

一共擺了四件瓷器。

吳奪被吸引,先上前看了看;居然沒有灰塵,顯得還挺干凈,看來吳鏑去熊耳山之前,應該打掃過。

“爺爺,這四件瓷器,好像都是真品啊!”吳奪大體過了一遍,不由驚訝叫道。

“吳鏑會擺假貨么?”

吳大志進來之后是每個房間都看了一眼,發現臥室里有一個挺大的雙開門立式保險柜,聽到吳奪說話才從臥室走了出來。

“不僅是真品,而且這四件,好像都是重器啊,應該放保險柜才對。”吳奪見吳大志過來,便往邊上讓了讓。

“噢?”吳大志不由一件一件仔細端詳起來。

兩層博古架,上面一層偏矮,所放兩件瓷器也偏小;下面偏高,所放兩件瓷器也偏大。

實際上,除了這四件瓷器,還同時擺放了幾件小石雕和小木雕,不過吳奪一眼便能看出,都是旅游紀念品的檔次。

博古架上層的兩件瓷器,一件琺瑯彩山石花卉紋蒜頭瓶,一件青花魚藻紋菱口碗。

蒜頭瓶還不到二十厘米高,從造型到口、頸、腹的流線,都十分優美,胎質潔白細膩,琺瑯彩特有的質感和絕美的畫工相得益彰。

吳大志上手翻底,藍料雙框四字款:雍正年制。

“果然是雍正琺瑯彩!”吳奪雖然沒聽,但是這件雍正琺瑯彩山石花卉蒜頭瓶大開門。

而另一件青花魚藻紋菱口碗,口徑大概十五厘米,高度則在十厘米左右。

這碗的青花發色,是典型的蘇麻離青!

這次吳奪上手翻底了,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明宣德年制。

這一只宣德官窯青花魚藻紋菱口碗,同樣大開門。

吳大志不由笑了笑,“有意思,在外面的架子上就擺了這樣的重器!”

確實,這兩件東西雖然不大,但都能以千萬論價了!

吳鏑卻就這么擺在客廳的博古架上,還跟幾件“旅游紀念品”擺在一起。

可吳奪轉念一想,這樣貌似反倒更安全一些

“別琢磨了,看完下層的兩件瓷器,下面的柜子也得打開看看。”吳大志旋即說道。

下面兩件瓷器,也有一件是青花。

青花云龍紋大罐。龍有五爪。

罐體高度在四十厘米以上,唇口、直徑、鼓腹、圈足。

罐身內外都施了釉,只有足底無釉,除了云紋和五爪龍紋,肩部還有獸面紋,足部還有蓮瓣紋。

青花發色幽藍濃重,有些地方能明顯看到鐵銹斑。這青花大罐所用青料,又是蘇麻離青。

這件不需要翻底就能看到款兒,因為款兒在大罐的肩部,橫向四字楷書:宣德年制。

“又一件?鏑叔看來挺喜歡宣德青花啊!”吳奪不由嘆了一句。

“他曾經說過,同樣是用蘇麻離青和麻倉土,宣德青花的工藝,其實已經超越了元青花;只不過,元青花是一個里程碑。雖然,那幾件帶有人物畫片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確實很高,但那不能代表元青花的全部。”

吳奪點點頭。宣德一朝,jing品迭出;不僅是瓷器,還有著名的宣德爐,還有宣德蛐蛐罐;書畫方面,還建了宣德畫院

而這一件宣德官窯青花云龍紋大罐,那是價值過億的東西!

此時,吳大志已拿起了博古架下層的另一件瓷器,翻底查看。

這一件瓷器不可能有底款,吳大志只是為了看胎質以及胎釉結合部。

這一件是粉青釉海棠瓶,足有一尺高。

所謂海棠瓶,是一個美化的稱呼,器型類似于“瓜棱瓶”,只不過“瓜分”更加靈活,也更優美;瓶口也更舒展。

海棠瓶還有一個名字,叫白菜瓶。這倆名字一雅一俗,這種器型還真是雅俗共賞。

“我看是官窯,你怎么看。”吳大志看完之后,輕輕又將瓶子放到了博古架下層,并示意吳奪上手。

他說的“官窯”,不是御窯廠的“官”的意思,而是汝官哥鈞定的“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