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無雙

第713章 機關之辨,聚焦門環

青銅輔首的羽人紋飾,雙翅展開的寬度,將近一米;青銅門環的環條并不粗,環口徑卻有半米左右。

“這宮殿前臉兒里頭,應該就是環水山內部了吧?”吳奪看著青銅輔首,“怪不得當地考古部門早就懷疑了卻得不到線索,入口也忒遠了,居然在生態環境保護區里。”

“當年興建獨山大冢,估計是封鎖消息的;恐怕,若不是棄用,獨山大冢的信兒都傳不出來。”吳大志應道,“現在嘛,當地考古部門怕是主要從鄰水村入手了。”

“羽人紋飾在春秋戰國時期倒是不算少見,但是作為墓門輔首,還真是第一次聽說。”權浩然說道,“這莫不是有飛升的意思吧?”

“羽人,在華夏的古代文獻中,大多與長生不老、羽化飛升有關。”吳大志輕吟:“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

“哎?這好像是屈原的詩。”吳奪笑道。

吳大志點點頭,“是啊,楚辭《遠游》。”

“我想起來了,《山海經》好像也記載過一個羽民國。”吳奪又道。

“古越國肯定不是羽民國,不過可能有鳥類圖騰。而墓門上以羽人紋飾做輔首,怕就是有死后飛升的意頭。”吳大志說到這里,便走上前去,先用手電照射,細細看了看門縫。

兩扇青銅門合并封閉得很嚴實,看不出什么端倪。

吳大志皺了皺眉,“這門,未必好開。”

雖說獨山大冢是被棄用的,而且之前的墓道機關尚未啟用,但這主墓室,是否已經連帶各種機關一起完工?尚未可知。

而且,連帶機關一起完工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連帶機關一起完工,那就不會留正常的開啟方式,棄用之后,雖然里頭什么都不放,卻可以直接關門。

要是硬開,則會中招。

大家不約而同看向了化肥。

化肥卻很蛋腚地扭頭往回走了幾步,然后又“歐”了一聲。

“我去,肥哥,你這是讓我們放棄啊?”吳奪跟上前去蹲下。

化肥點了點頭。

“你破不了這機關?”吳奪追問。

化肥給了他一個“白眼”,而后一只前爪還空劃了一個圈。

吳奪明白它的意思。

這里頭啥都沒有,就是一個建成的空空墓室,你們是為揚州鼎而來,何必在此冒險?

“自從進來之后,關于揚州鼎的線索一點兒都沒有,就差最后一個地方了,這里頭萬一有呢?”吳奪接著對化肥說道。

化肥似有所動,歪了歪頭。

“如果你能篤定,這里頭壓根不會有與揚州鼎秘藏之地相關的任何線索,我們就放棄。”吳奪又補了一句。

化肥沒有表示,仿佛在思索。

看來,它對這種復雜的關聯,依然無法準確判定。

“化肥,你別想這個了,就說這青銅門,肯定有機關對吧?”吳大志也走上前來。

化肥點了點頭。

“你也沒有破解之法,是吧?”吳大志又問。

化肥又點了點頭。

吳大志本來還想問機關的一些具體情況,但是卻又沒問。一來化肥對于復雜的內容,判斷還是比較吃力的;二來,它不能說話,機關之巧,很難用“點頭yes搖頭no”來清楚理順。

“怎么著?現在無非就兩個選擇,第二,就此放棄,交給善后部門;第二,嘗試開門。”吳大志看向大家。

“先研究研究,別亂動,總不會有什么危險吧?”吳奪應了一句。

“對,進一步看看先。”葛亮也道。

權浩然笑了笑,“嘗試開門,也有個深入程度的問題,我看,咱們就先不動手,‘干瞪眼’研究研究。”

“好!”吳大志又問向化肥,“化肥,不碰這青銅門,就沒事兒,是吧?”

化肥點頭了。

于是四人上前,仔細看了起來。

之前吳大志已經打燈看過門縫了,沒發現什么。現在四人主要是觀察門體和四邊。

這兩扇青銅門本身,除了羽人輔首,并無任何紋飾,門體很光滑,而且也沒有明顯銹跡,主要是一層略略發黑的氧化皮殼。

而且這兩扇青銅門的開門方式,顯然是往里推的;因為門上門下和兩邊,都是卡在“宮殿”石壁中的,拉肯定是拉不開。

青銅門兩側和石壁相接之處,嵌合也很嚴密;“宮殿”石壁也雕出了門柱、門楣、門檻的形狀,造型還挺優美。

權浩然則是一直盯著青銅羽人輔首在看,不停變換角度。

青銅門高達五米,但是青銅羽人輔首的位置卻不是正常門上輔首的位置。

它比較低,低得有點兒別扭。

羽人兩個翅膀展開的最大寬度是一米,最高點也在兩個翅膀上,但是這最高點,也就是兩米八左右的高度。

而羽人勾連的雙腳的高度,大概在兩米二左右;下面掛的青銅環的底部,就到了一米七左右了。

權浩然是兩個輔首都看了,最后又只盯著一個研究。

而他從下往上看得時間最長。因為高度問題,他還得彎著腰。

其他三人看別處也沒看出什么來,最后吳大志也去看另一個青銅羽人輔首,吳奪則和吳大志一起看。

葛亮便又過去跟著權浩然看。

“這里頭的結構很復雜啊!”權浩然終于站直了腰,一邊扭動放松一邊說道,“門環,肯定是觸發機關的關鍵點。”

“是啊,這青銅門環的上下前后,居然有這么多部件,而且看著很jing密的樣子。”葛亮仍在看,頓了頓又道,“還有啊,推門應該也會觸發機關。”

權浩然點點頭,“推門肯定會觸發機關。不過,我在想,這門環,是不是還有文章······”

“嗯?”葛亮也直起身來,“您的意思是說,這青銅門環,除了能觸發機關,還有可能可以破解機關?”

“是有這個想法,因為我感覺這門環的活動方式好像并不單一;如果只是為了觸發機關,貌似沒必要,可以設計成只要關上門之后,一觸即發。”

這時候,吳奪和吳大志也湊過來了。

“權叔,您兩個都看了,是完全一樣吧?”吳奪問道。

“對,里外結構都完全一致。”權浩然點點頭。這樣,討論起來就有共同的基礎了。

“剛才你說,這門環······有可能通過它找到破解機關的方式?”吳大志接著問道。

“對。”權浩然又道,“不過,這里頭還是有一些蹊蹺。如果主墓室是在機關完成且決定棄用之后關閉,按說不會留開啟方式;但是這輔首內的結構,卻又好像給了門環多種活動方式。”

吳奪沉吟,“會不會原先的設計就是揣摩過人的心理的?讓人感覺如此,留下誘餌,但是不論怎么動,都會觸發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