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無雙

第376章 白玉佛龕

“你呀······”吳大志再度長嘆,“讓我說你什么好,你真是魔怔了!”

吳奪微微一笑,“爺爺,我跟你說我清醒得很。這事兒,總不能一點兒設想都沒有吧?我又沒說一定是這樣,只是說這是一個可能性,而且捋巴捋巴,說得通。”

“通個屁!”吳大志說完,自己卻又忍不住笑了,“好好好!就算是這樣,你準備怎么辦?”

“還是得沉一沉······”

“這不就結了?你個臭小子。”吳大志的口氣接著和緩下來,“好了,你這兩天好好休息,先別想太多了。”

“爺爺,您也多保重身體,別太費神。”

“說了這么多,就這一句像正常人的話。掛了。”吳大志說完,便掛了電話。

吳奪掛了電話,回想之后,自己也有點兒驚訝。

因為他說的那一通“地藏復出,白犬應生”的設想,好像和老財主通電話之前還沒這么明晰的思路。

或許,自己在潛意識里一直不斷地琢磨這事兒,現在有了疑似吳鏑的線索,加上老財主說化肥“看圖”的情況,這才量變引發質變,直接浮出水面······

這天吳奪沒再出門。

心緒也慢慢平和了下來。

不過讓吳奪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上午,滕小樓居然給他打電話了,說是要請他吃飯。

“該讓羅總請。”吳奪笑道。

“不,就咱倆,我女朋友都不叫了。”

“滕兄,這是有什么事兒么?”

“主要就是想請你吃飯啊。另外,有件東西想讓你幫著看看,別誤會,這東西我不出,自己留的,我基本也有數,就是想聽你點評下。當然,要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我也就不多說了。”

“你都這么說了,那我不去不行了,正好,昨晚和今天早上都沒怎么好好吃飯。”

“那好,我這回來就想吃點兒齊州本地菜,行吧?”

吳奪笑,“你倒不客氣,說是請我,吃自己想吃的。”

滕小樓也笑,“這不是跟你商量嘛,咱不做作,你要是說最近老吃,那必須換。”

“得,你請客,客隨主便。”

中午,兩人在一處裝修還不錯的本地菜館子吃飯,滕小樓還定了個大包間。

就倆人,十人間。

“忒大了,換個小的唄。”吳奪建議。

“你以為我不想啊,今兒也不知怎么了,特別火爆,我打電話定的時候十人間就是最小的了。”

“我說呢。”

“沒事兒,多點一些貴菜,最低消費就出來了。”

菜上齊,兩人邊吃邊聊,吳奪先墊巴了幾口,便說讓滕小樓先拿東西看看,滕小樓卻說吃完了再說唄,東西真不是主要的。

吳奪也就沒再勉強。

滕小樓說的東西,不是他新買的,也不是要出的,更像是為了請吃飯弄的由頭。

“兄弟,你這么年輕,眼力是怎么練的啊?”滕小樓問。

“怎么說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吧。”吳奪答。這話有點兒裝,但也沒辦法。

“你是不是認識我在藏地遇上的那個高人啊?”滕小樓又問。

“我要是認識,還用問你那么多嘛。再說了,你連樣子都沒說清楚。”

“有眼力就足夠了。我看你問了很多,還以為有什么故人呢!或者說,你不認識,但也聽說過這樣的高人,和這個人很像。”

“滕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華夏之大,隱藏在民間的高手多了。有人淡泊名利甚至刻意隱藏,你我不知,也很正常。”吳奪把老財主給他說的那一套又給搬出來了。

“不過——”吳奪接口又道,“聽說這樣的高人,我肯定感興趣啊,所以就多問了幾句。”

“我現在回想起來,總有點兒恍惚,越想記起他的樣子,卻越感覺模糊。這會兒,好像就只記得眼神了。”

吳奪借著這話,有心再多問幾句,既然外貌記不清,那么交流內容能多點兒也好。

但是,滕小樓那天就把能說的都給說了,也沒有什么新內容。

吃得差不多了,交流得也差不多了,吳奪放下筷子,“滕兄,現在看看你的好東西,開開眼吧。”

“不是什么好東西,但是有點兒特別。”滕小樓笑道,“而且你這眼力非同尋常,聽你點評也是學習。”

“咱倆還是都別這么客氣了,就當玩兒吧。”吳奪擺擺手。

“好!”

滕小樓從口袋里拿出了一個小盒子。

這小盒子也就尋常煙盒大小,只是比煙盒要厚一些;是個新盒子,櫸木的,做工還不錯。

抽拉蓋,開蓋之后,滕小樓從里面拿出了一件白玉佛龕。

佛龕,本來是鑿巖為空、安置佛像的所在。華夏古代的石窟雕刻佛像,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殿堂或者居家供奉佛像,也會做“小閣子”一樣的佛龕,木質居多。

滕小樓拿出來的,卻是白玉佛龕,而且很小。

裝佛龕的櫸木盒子本來就不大,這白玉佛龕的高度也就六七厘米,寬度也就四五厘米,厚度在兩三厘米。

而且,它不是那種神龕的形制。首先,基本上就是一個長方體,更像是一塊厚厚的玉牌,只頂部兩側做了斜邊。

再者,它沒有凹進去的龕位,只在頂部下方正中雕了一個“佛”字。

也就是說,如果要擺放佛像,只能貼著這個白玉佛龕來,而不是放到佛龕之中。

同時,佛像要比這個佛龕小才行。

一般來說,這樣的佛龕都不是單獨造的,肯定是連佛像一起來造。

如此,合稱為“龕像”。

但是,滕小樓拿出來的,就只有這個白玉佛龕。

“滕兄,就只有佛龕,沒有佛像么?”吳奪一邊翻轉佛龕看了看背面,一邊問道。

“對,我知道應該有一套,但是我得到之時,就這一件佛龕了。”滕小樓微微嘆氣,“不過,這要是一套,怕是未必我能請得動了。”

吳奪點點頭,也看到了背面豎刻著一列字:乾隆甲午年造。

若是乾隆朝清宮造辦處所造的一套“龕像”,價值確是不菲。

“這也是在藏地所得?”吳奪湊近細看,又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