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無雙

第237章 眼力太毒了

“行,大姐,能留個聯系方式么?”吳奪就此問道。

老板娘報了個手機號,吳奪記下便告辭了,往前追吳大志。

吳大志也沒走快,等著他呢,吳奪靠近便開門見山:

“這黑罐子肯定不是北宋‘黑定’。要說金代的,釉卻又沒有這么均勻;元代呢,基本就沒定窯了,有也很難出現這么高的工藝水準;要說是清代官仿吧,但清代官仿的釉,又沒有淚痕現象,這罐子卻有。”

“爺爺,您這鑒定,一針見膿啊!”

“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詞兒?人家一陣見血,我就一針見膿?”

“找毛病嘛,可不得見膿!”吳奪笑道,“那您的意思是,一件現代高仿?”

“也不像。如果是現代高仿,也得用老料老配方,還得做出老氣的氧化層,非絕頂高手不能為之!不過這在邏輯上不通;若是如此,怎么會在一個臭豆腐攤子上?”

“確實不是現代高仿。”吳奪點頭。

“臭小子,你現在長本事了啊!你到底怎么看的?”

“您還沒說怎么不是明代仿‘黑定’呢?”

“明代?明代就沒有官仿定窯!到了明代中后期,民窯確實有仿定窯的,但絕對到不了這個水準!”

吳奪連連點頭,“學到了。”

“學到了?既然我說的都對,那你倒說說,這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

“爺爺,依我看哪,這是觀臺窯仿‘黑定’!”

“觀臺窯?磁州窯的主窯口?”吳大志不由一怔,繼而陷入沉思。

觀臺窯,是河北磁縣觀臺鎮的窯口,是從宋到元磁州窯系的主窯口之一。

因為磁州窯系很龐大,窯口多,跨度范圍廣,所以有句俗語:磁州窯是個筐,看不懂的往里裝。但是,對于行家來說,若能細分磁州窯系某個具體窯口,還是會細分的。

“對。爺爺,在北宋末期到金代前期,也就是從徽欽二宗到金代海陵王以前,觀臺窯出現了大量的仿定窯瓷器。這個黑釉罐,我看哪,應該是北宋末年觀臺窯仿的‘黑定’,不是北宋定窯,卻也算北宋時期的東西,只不過是另一個窯口所仿。”

“怪不得······”吳大志沉吟,“這罐子,和北宋‘黑定’特別像,只是釉偏肥又沒有竹絲紋。而我說的那些也都能排除······你說的這個情況,應該是對的,和史料上的描述也相符······”

吳大志說著,突然停口站定,看向吳奪:“臭小子,你哪來的如此眼力?難不成有人一直在偷偷教你?”

吳大志猛然抬高了聲音,引得周圍的人紛紛側目。

吳奪一看,立即拉著他繞到攤子后方的一處僻靜地方,“爺爺,您這么激動干嘛?”

吳大志緩和了一些,“不是我激動,你鑒定這黑罐子的眼力太毒了,就算比起當年的吳鏑,那也是毫不遜色。”

“我之前不也給您說過撿漏的事兒嘛!”

“那可不一樣。這是宋代老窯,年份久遠,鑒定難度極大。而且,你之前見過觀臺窯仿黑定的東西嗎?”

“爺爺,確實沒人教過我。我要是說我只是憑著積累的知識和感覺相結合,您信不信?”

吳大志皺眉沉吟,“說不信吧,卻又有點兒信。”

“嗯?怎么說?”

“因為這個世界上,出過吳鏑這種天才。”

吳奪連忙又道,“爺爺,您都不教我,哪里還有別人教我?以前都是我自己摸索,到了大雅齋之后,跟著章老和德叔也學了些。對了,您孫媳婦也比我強,我也學了點兒。就這些了······不,還得算上化肥。”

“化肥?”

“您不是說我碰上化肥是個造化嘛!或許化肥也給了我不少靈感和運氣吧。”

“呵呵,臭小子,這都給扯上了。”吳大志松弛下來,“我不教你,你都這般成色了,我要是從小教你,你還不得上天?”

“嗐!爺爺,以這個黑罐子來說,我說的也不一定對嘛,就是個人看法。”

“你的這個看法,真是讓我茅塞頓開啊!應該是沒錯了。”

“既然如此,那,爺爺咱們先去吃老林水煎包,吃完了我去‘吃’那個黑罐子!”

“一個精品北宋磁州窯黑釉罐,賣好了也能到一兩百萬,仿‘黑定’的精品,又有加成,而且蓋兒都不缺,若是上了大拍,怕是三百萬都有可能。”吳大志看了看吳奪,“臭小子,這都讓你碰上了!”

吳奪卻有些唏噓,“結果,這么好的東西,居然在一個賣臭豆腐的攤子上裝辣醬!”

吳大志接口道,“東山省這地界,距離觀臺窯也不算遠,農村老戶有個老罐子,也不算稀奇。不過,保存完好無缺,那就太難得了!”

說罷,吳大志又問吳奪,“你和攤主說好了?”

“說好了買她辣醬,午飯后過去,電話我也留了。”

“又是這招。一個賣貓的老太太,憑一個貓食盆,賣了多少貓啊!”

“爺爺,她不像是用罐子賣辣醬的吧?她要能認出來,還賣什么臭豆腐啊!”

“凡事多想一層沒壞處。我看,你不如直接提出來。”吳大志想了想,“你這想買辣醬的時候捎帶著提出罐子的事兒,效果其實差不多,不是傻子都能明白,還不如直白點兒。”

“行,聽您的,那先去吃午飯吧?”

兩人隨后便去了水煎包的鋪子,這時候還不到午飯點兒呢,水煎包鋪子里人不多,兩人吃得倒是清凈。

吳奪也沒太著急過去,畢竟留了電話,若是過去的時候,臭豆腐還沒賣完,也不好談。不過,他也沒有太晚過去,也怕人家走了再聯系麻煩。

吳奪和吳大志回到集市,吳大志隨意逛著,吳奪找了個不遠不近的地方,抽著煙看著這攤子的情況。

等到臭豆腐賣完了,攤子前沒了顧客,攤主夫婦開始收拾的時候,吳奪就此走上前去。

“大姐,辣醬不會沒剩多少吧?”

“哎呀,確實沒剩多少,沒想到中午來了不少特別愛吃辣的。”

“沒事兒,有多少算多少吧!”吳奪笑了笑,“還有啊,大姐,其實我是既喜歡辣醬,也看上這個罐子了,你這罐子賣不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