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生涯

第一千零二章 有些不對勁

正文第一千零二章有些不對勁

類別:都市小說

作者:

書名:__

孟子濤覺得這兩個人的行為有畫蛇添足的嫌疑,不過再一想,他們估計也是擔心銅錢上留下了自己的手紋,而當時偷竊的時候因為時間短,擔心出問題,所以直接把銅錢給拿走了。全文字閱讀

既然得知了誰的嫌疑最大,接下來的調查就有了方向,雖說竊賊把這里的監控給拆掉了,但別的地方的監控就沒有辦法了。

于是,警察去調取周圍的監控,結果發現這兩個人應該是凌晨一點多的時候,進入裴老家實施盜竊的,那個時間段正是裴老睡覺至第一次起夜之間,時間控制的很完美。

然而,這兩個人很謹慎,進出的全程都戴著口罩,看不清楚他們的真面目。好在現在監控分布很廣,警察調取沿路的監控,發現他們上了一輛出租車。

之后找到了那輛出租車,據那名出租車司機介紹,當時他看到兩名乘客都背著背包,而且兩個人都戴著口罩。看到他們的裝扮,當時他有些害怕,其中一個人看到他的表情后便說他們不是匪徒,不會搶劫他的。他這才讓他們上了車,隨后倆人在城東的一條街道附近下了車。

據此,警察懷疑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就住在那條街道附近,有可能是在附近租房住或住進了附近的旅館。

之后又偵查發現,街道的周邊就是生活區,只有幾家旅館,于是辦案民警就對那幾家旅館進行拉網式排查。

在孟子濤等人吃午飯的時候,警察找到了那兩個人住的旅館,但他們一早就離開了,而且使用的還都是假身份證,并不知道他們的本名是什么。好在旅館有監控,把他們的樣子都拍了下來。

因為這件意外,孟子濤也不好和裴老談生意了,于是吃過午飯后,他們準備去莊功泰那位擁有元青花的朋友家。

一路上,大家討論著裴老的事情,沒感覺多久,就到了目的地。

莊功泰的朋友叫羅世豪,住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別墅小區,包啟固按響了門鈴,沒一會,就有一位五十歲左右,留著山羊須的,精神抖擻的老人前來開門。

“老包,今天怎么有功夫到我這里來了?”羅世豪笑呵呵地問道。

包啟固介紹道:“這位是孟子濤孟老師,他聽說你這有一件清乾隆時期的戧金嬰戲圖方勝盒,想過來看一下。”

來路上,包啟固跟孟子濤說,去之前最好要找個靠譜一些的理由,不然不太好接觸。

孟子濤有些奇怪,怎么羅世豪的警惕心為什么會這么高,好像一點都不相信陌生人。

包啟固解釋說,這是因為羅世豪以前吃過陌生人的大虧,損失了不少錢,以前他是太容易相信別人,現在是太容易懷疑別人,完全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而且羅世豪對心愛的藏品都非常寶貝,簡單的說他對這些藏品有強烈的占用欲,其中就包括那件元青花,為免羅世豪多想,包啟固才提醒孟子濤先不要提及。

聽了包啟固的介紹,羅世豪眉頭微皺,而后才反應過來孟子濤是誰。

“原來是孟老師,真是久仰了!”羅世豪面帶笑容地上前跟孟子濤握了握手。

孟子濤笑道:“羅老師,冒昧來訪,還請您別介意啊!”

“高興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會介意呢,你多慮了。”羅世豪哈哈一笑,接著說道:“走,咱們先進去再說。”

“好”

一行人跟隨羅世豪來到會客室,整個房間極富文人氣息,仿古家具、名人字畫、青銅石刻、古玉印章等等,布置的恰到好處,環境十分優雅。

請大家入座后,羅世豪親手給大家泡了一壺普洱茶:“這茶是我剛得的一款上等普洱茶,大家嘗嘗怎么樣。”

孟子濤端起茶杯先觀茶,而后輕嗅香味,最后分三口品茶。

“孟老師,感覺如何?”羅世豪問道。

孟子濤稱贊道:“此茶茶湯明亮,茶香宜人,味道醇和,爽滑甘甜,回味無窮,確實是難得的好茶!市面上可是難得一見啊。”

羅世豪笑道:“這茶其實產出120年的老茶樹,生長過程中沒有用過一點農藥,有蟲子完全就是靠人工捉。而且是傳統采摘制作工藝,保留普洱最初的味道。這種茶市面上很難買到,就算有也都一搶而光了,我是通過朋友才買了十幾餅,一會送你們兩餅嘗嘗。”

孟子濤擺擺手:“那多不好意思。”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羅世豪笑了笑,接著問道:“孟老師平時喜歡喝哪種茶?”

“主要是普洱、鐵觀音和西湖龍井吧,其實,如果是好茶,我都來者不拒。”

孟子濤笑著說:“我以前不怎么喜歡喝茶,后來慢慢覺得茶真是個好東西,也就開始喜歡并且研究了。”

“對,茶真是個好東西,怡情、解悶、消愁、安神養氣”羅世豪說起喝茶來真是一套一套的,什么陶冶情操啊、清心怡神之類,張口就來。

孟子濤也附和稱是,他現在對茶也有一定的研究,特別是他的記憶力好,關于茶的話題他能講上一天都沒關系。

而羅世豪也是個茶文化愛好者,一通交流下來,他只覺和孟子濤交流起來特別合拍,好像認識多年的好友了。

閑聊了一個多小時,羅世豪總算提起了他的藏品,起身帶著大家前往他的收藏室。

羅世豪的收藏室就是地下室,非常大,足有兩百多個平方,而且其中五分之三的地方都擺上了藏品,并且看起來品質都是上佳。

羅世豪給大家介紹某件藏品的來歷,邊說著自己在收藏上的經歷:“當初我進入這一行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讓自己有口飯吃,談不上什么喜不喜歡,后來隨著對各類古玩的接觸,也喜歡上了古玩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展現出來的藝術結晶,都令我為之癡迷。”

“就像這件黃楊木精雕狩獵圖香筒,當初我第一眼看到它就被人物神態惟妙,景致生動,給吸引住了,花了不少代價才得到。雖然這件筒價格不算太貴,現在也不過才幾萬塊錢而已,但它就是我的非賣品”

隨著羅世豪的講述,孟子濤發現他對自己的藏品有一種別樣的態度,就像是他的伴侶,當然,指的是精神上的伴侶。

羅世豪在介紹的時候,特意點出了幾件非賣品,其中就有那件元青花,孟子濤相信,以羅世豪的性格,這個“非賣品”就是不出意外,肯定不會賣了,自己和張景強的打算看來是沒辦法了。

孟子濤對這件元青花做了鑒定,確實是一件罕見的真品,不比著名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遜色多少。

“羅老師,就憑您這件元青花,我相信國內大部分藏家都比不上你。”孟子濤小小恭維了一句。

羅世豪笑道:“哈哈,這真不算什么,說實在的,民間的大收藏家并不少,只是他們喜歡獨樂樂,所以外界對他們知之甚少。”

“就像您一樣。”孟子濤笑道。

“我真不算什么。”羅世豪謙虛地擺擺手:“來,我帶你看看那件戧金方勝盒。”

羅世豪帶著大家來到專門擺放漆器類古玩的地方:“我這邊基本以瓷器和玉器為主,漆器玩的不多,但水準還是不錯的,你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好,我先看看。”

孟子濤笑了笑,目光放到面前的一件戧金方勝盒上。

此盒通體雕填漆戧金紋飾,滿載吉祥寓意。上飾蝙蝠、靈芝及卍字,帶有幸福、繁榮和長壽的象征意義。

另外,此盒應該是經過了改良而成,當時乾隆朝工匠取嘉靖方勝造型為藍本,紋飾更趨豐盈細致,盡顯乾隆朝華麗新穎又饒富喜慶的風格。而且還取名“萬代勝盒”,象征子孫萬代、繁榮昌盛的祝愿。

孟子濤贊嘆道:“這只方勝盒確實很不錯,而且還是使用填漆戧金工藝,這在清代已經很少見了。”

填漆戧金工藝的制作前期與剔紅略似,都要髹漆多層,使漆地達到一定的厚度以利剔刻。剔紅工藝在剔刻漆地之后就基本上完成了,相對簡單;而填漆戧金工藝在剔刻漆地之后還需填入色漆多次,并推磨使大面平滑,再戧劃錦地,也用色漆填平,最后才戧劃紋理,填入金色,制作極為繁難。

因此,清代時已經很少使用這種工藝了,一般只是錦地才用色漆填入,主體紋飾則使用彩繪而不填,至今常可見到色彩磨殘缺失,而真正的填漆戧金工藝,其彩色花紋是填入漆地的,有一定的厚度,非常平滑耐用。

羅世豪爽朗一笑:“你喜歡就好。”

既然羅世豪同意轉讓,孟子濤也不客氣和他商量價格,這件填漆戧金方勝盒就算不能讓金宗杰滿意,他也會自己收下來。

最后,羅世豪給了孟子濤一個優惠價,孟子濤直接把錢轉給了他。

完成了交易,孟子濤接著欣賞著房間里藏品,雖然這里大部分都是真品,贗品并不是沒有,這一點,羅世豪也并不忌諱,大方地表示,如果孟子濤認出了贗品,還請說出來。

到目前為止,孟子濤對羅世豪還是有好感的,所以也樂意幫忙,之前就指出了兩件有問題的藏品,但價值都不太高,羅世豪還挺淡定,但當孟子濤又指出一件藏品有問題時,他就淡定不了了。

“你說這幅吳鎮的作品有問題?”羅世豪表情非常驚訝,其他人也是如此。

孟子濤點頭道:“是的,以我對吳鎮的了解,這幅畫必定是一幅仿作。”

兩人說的是一幅元代畫竹名家吳鎮竹石圖,這幅畫是他晚年的作品,畫野竹一叢斜穿石鎼,疏枝勁節,嫩葉新發,清韻可人。

這幅作品如果是真跡,價格非常高,雖然才2.5平尺,價格至少九百萬以上。現在孟子濤說它有問題,也難怪羅世豪會急了。

羅世豪盯著作品鑒賞了好一會,都沒有看出問題所在,于是向孟子濤請教。

孟子濤解釋道:“元代畫家李衎認為畫竹最重要的是還是枝葉得竹子的生態。‘一有生意,一面面得自然。四面團欒,枝葉活動,方為成竹’”,這一點吳鎮是與之相同的,但吳鎮更注重畫竹的非寫實性,更突出竹子的精神狀態。”

“吳鎮的墨竹不僅表現了自我,更彰顯了那個時代名者隱士的風姿。而無論對于山水畫還是竹石畫,吳鎮都已將‘逸品’為首的我國文人畫寄托比興的寫意精神推到極致,給后世畫家確立了一種文人寫意畫的標準。”

“而這幅畫的意境卻比我見過的吳鎮作品差上一籌,我沒有從它身上體會到吳鎮特有的那種感情寄托。而且吳鎮的用,往往并不注重‘生意連綿行迅疾而不可遲緩’這一點,但這幅作品在這方面卻并不相符”

孟子濤頓了頓,等待大家體會他說的問題,接著再說道:“這幅作品最大的破綻在于題跋上的這個‘聲’字,也不知作者是怎么回事,這里居然多寫了一,如果是真跡,這顯然是不可能發生的。”

“呼!”羅世豪怔了怔,隨即長吐了一口氣,冷笑道:“好個譚士榮,居然敢陰我!”

“譚士榮?”孟子濤和孟宏昌都有些驚訝,因為那幅黃公望作品的主人,就是這個譚士榮。

“你們也認識譚士榮?”羅世豪有些好奇。

于是,孟宏昌把事情的原委,簡單地說了一遍。

羅世豪和包啟固都顯得有些不可思議,包啟固說:“不對啊,我們怎么都沒有聽說過,他手里還有黃公望的作品!”

孟宏昌訝然道:“這個應該做不了假吧,當時我和幾位專家,還一起對那幅作品鑒定過呢,大家都一致認為,那幅作品是真跡,要錯也不太可能全都出錯啊。”

羅世豪搖了搖頭:“我覺得有問題,以他的為人,如果有這樣的作品,不說四處嚷嚷吧,我們這些人應該也有些風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