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生涯

第七百四十八章 羅詩怡一家

看到門總算打開,這令大軍頓時松了一口氣,不過開門那位女孩子卻把他嚇了一跳,明明沒一起跟來的何婉奕,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但再仔細一看,這人看起來跟何婉奕不太一樣,不但妝畫的濃,而且氣質也不同,具體感覺,眼前這位風塵味比較濃。

大軍馬上就反應過來,這個長得和何婉奕很像的女孩子,應該就是何婉奕那位被別人抱養的姑媽的女兒,羅詩怡。

“大軍,還傻站著干嘛,不進去啊?”旁邊一位大軍的親戚提醒道。

大軍回過神來,連忙向羅詩怡微微一笑,走進了房間,看到了特別美艷又有些嬌羞的新娘。

大軍還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的譚桂花,不禁有些呆愣。

這時,女方的親戚朋友以及伴娘團的姑娘們立即喊道:“背媳婦!背媳婦!”

大軍有些不好意思地走到譚桂花跟前,背身蹲下,譚桂花也順勢趴到了大軍的背上,之后,新郎、新娘在親戚好友們的簇擁下出了門。

因為擔心電梯不夠用,孟子濤和舒澤先做電梯下樓。

“那娘們怎么會在這里,而且還是以伴娘的身份?”舒澤有些奇怪。

孟子濤也覺得奇怪:“誰知道啊,難不成她跟桂花認識?可以前沒聽她說過啊。”

“搞不懂,不過想來大軍應該會問的。”

“嗯。”

上了車,孟子濤對著正在跟司馬月瀾閑聊的何婉奕說道:“我們剛才看到羅詩怡了。”

何婉奕一怔,驚訝道:“啊,她怎么也在這里?”

孟子濤說:“她現在是伴娘。”

這更讓何婉奕驚訝了,能做伴娘的應該是譚桂花的親朋吧,怎么以前沒聽譚桂花說起過呢?

舒澤說道:“我們也覺得奇怪,一會聽大軍怎么說吧。”

車子6續出,大概過了十多分鐘,孟子濤就接到了大軍的來電,把羅詩怡出現在這里的原因說了一下。

原來,羅詩怡的父親是譚桂花的表舅,以前兩家關系很好,不過他們早早的就去山城了,定居之后不方便來往,但還是經常聯系。

這回譚桂花結婚了,她表舅一家還是來了,不過是昨天晚上到的郢都,因為時間太晚了,當時譚桂花已經休息了,沒有見到,直到今天早上她才看到羅詩怡,差點以為自己眼花了。

因為今天事情太多,譚桂花不方便多問。

至于羅詩怡之所以成為伴娘,也是因為一位伴娘因為水土不服生病了,正好倆人身材差不多,羅詩怡又有當伴娘的經歷,于是上頂了上去。

復述了事情的原委,孟子濤問道:“一會你要不要去認個親?”

何婉奕有些頭大,說:“這種事情我還真沒遇到過,都不知道說什么是好呢。”

司馬月瀾笑道:“這有什么,該怎么說就怎么說唄。”

何婉奕說:“會尷尬啊,難道我上去問,你是我當初被人抱養的姑媽嗎?”

司馬月瀾咯咯笑道:“你傻啊,需要這么問嗎?等你在他們一家面前晃一次,他們肯定會覺得好奇,到時就會問你,你完全可以裝作很驚訝地提起,你有一位早年被人抱養的姑媽,這不就好了嗎?”

“我怕我演技不行啊。”

“那你就向孟哥討教唄。”

孟子濤苦笑道:“我怎么覺得你這話里還有別的意思啊。”

“這可是你自己亂想的。”司馬月瀾掩嘴而笑。

車子停在了村口,實在是車隊龐大了,村里根本停不下。

說起來,今天大軍的婚禮對整個村子來說,完全是前無古人,至于說后面有沒有來者,雖說不一定但機率想必也很渺茫。

先不說其它,光是宴席,都擺了有上百桌,而且還是邀請的知名大廚,完全有郢都五星級酒店的待遇。

再加上一輛輛大部分人都沒有見過實物的豪車,全程直播的視頻等等,足夠當一段時間的閑聊話題了。

接下來,按本地風俗完成結婚儀式,主家就開始給大家安排位置,孟子濤他們不用說,都被安排在了貴賓位,說是貴賓位,但農村的席位肯定不像酒店那么講究,只是被安排在家里而已。

而女方的主要親戚也被安排在家,好在農村房子大,到也安排的過來,不顯擁擠。

羅啟平看到從不遠處走過去的何婉奕,相當的詫異:“咦,你們看那女孩子是誰呀?”

孫美娟母女也看了過去,看到何婉奕的時候,也都相當的震驚。

羅詩怡愣愣地說:“媽,我不是有位失散的姐妹吧?”

孫美姐說:“胡說什么,你是獨生女,哪來的失散姐妹?”

羅詩怡說:“那怎么會長得這么像啊,肯定有血源關系吧。”

羅啟平擺了擺手:“這個也說不一定,前段時間我看過一個報道,說是有攝影師拍攝了一個系列的照片,看起來像是雙胞胎,但其實他們都沒有任何的血源關系。而且,電視臺不是經常有模仿秀嘛,有些人就長得很像明星。”

“我還是覺得事情沒有那么簡單。”羅詩怡看到母親有些呆愣,輕輕推了一下道:“媽,您在想什么呢?”

“哦。”孫美娟回過神:“你們應該知道我是被抱養的吧,會不會是……”

羅詩怡眼睛一亮:“還真這個可能呀,媽,您不是一直說有機會要找到親生父母嗎,要不我幫你去問問?”

“問什么問!”孫美娟瞪了女兒一眼:“我尋親,你這么積極干嘛?”

羅詩怡噘了噘嘴:“您這話說的,我是您女兒,我不積極誰積極啊。”

有道是知女莫如母,女兒打什么小九九,孫美娟馬上就猜到了:“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我說你的功利心能不能別這么大啊?”

羅詩怡義正言辭地說:“我這怎么是功利心大呢?親戚嘛,總是要經常走動的,不然怎么叫親戚呢?”

“那小姨這邊你怎么不愿意來?”

孫美娟瞪了女兒一眼:“這事你就別操心了,我自己會處理的。”

另一邊,孟子濤一行人紛紛入座,司馬月瀾說:“我剛才有注意到,你姑媽家有注意到你哦。”

“真得?你說他們會不會來找我?”何婉奕稍稍有些緊張。

司馬月瀾笑了起來:“找你就找你唄,那只是你姑媽,你緊張干嘛。”

何婉奕不承認:“誰緊張啦,我只是……只是有些沒準備好啦。”

孟子濤笑道:“其實真沒什么的,再說有我們陪在你身邊呢。”

聽孟子濤這么一說,何婉奕好了一些。

正當大家閑聊的時候,一位看起來肥頭大耳的中年男子走到他們的桌子前,對著身旁主家安排位置的人說:“這不是有空位嘛,我就坐這里了。”

“這……龐總,這……”

還沒等那位說完,男子就一屁股坐了下去,一副自來熟的樣子道:“幾位,我坐這里沒關系吧?”

看周圍桌子都已經坐滿了,孟子濤他們都本著與人方便的念頭,沒有反對。

看著安排位置的人一臉抱歉的樣子,舒澤笑道:“沒事,我們也沒那么講究,一會有人沒座位的話,帶過來就行了。”

那人連忙客氣地表示了感謝。

這個時候,男子自顧自地從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個比較大的保溫杯,給自己倒了杯茶,又問大家道:“你們要喝茶嗎?”

大家都表示不用。

“那我就不客氣了。”男子美滋滋地喝完一杯茶,不知道的還以為還在喝什么瓊漿玉露呢。

喝完茶,男子覺得無聊,又問道:“兩位兄弟做什么的啊?”

“做些小生意。”舒澤隨意回了一句。

“什么生意啊?”

男子又加了一句:“這年月生意不好做啊,說不定大家可以互補一下呢?”

“珠寶(古玩)。”

男子對著孟子濤笑道:“這位兄弟做的是古玩生意啊,咱們還真能好好交流一下呢。”

“你也是這一行的?”孟子濤心里有些詫異,感覺不太像啊。

男子從包里拿出自己的名片遞給了大家:“本人龐大海,不是月半胖,是龐統的龐,至于古玩這行嘛,我只是略有涉足,是一種愛好。”

舒澤沒好氣地說:“我說你這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嗎?這和古玩生意有什么關系。”

龐大海笑道:“怪我沒說清楚,其實我名下有一個廢品回收站,經常有一些藏家到我那邊去收貨。”

孟子濤到不是看不起搞廢品回收的,而且這類地方確實也有可能收到古玩,但這又不是上個世紀,老百姓會把古董當廢品扔掉或賣掉。再說了,他一個做正兒八經古玩生意的,不知和龐大海有什么好交流的。

龐大海嘿嘿一笑道:“你們別不信,還有藏家從我那里收羅出極品的和闐白玉擺件呢,賺了一間房子。”

舒澤說:“這種事情應該是鳳毛麟角吧?”

“也不能這么說,偶爾還是有些好東西的。”龐大海說:“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給個聯系方式,將來有寶貝的時候,再能知你們。”

舒澤對此毫無興趣,而孟子濤本著多條路子的緣故,還是給了龐大海一張自己的工作名片。

龐大海這人就是個話嘮,而且他這人又是自來熟,嘴巴都停不住,一個勁地說個不停,孟子濤他們都后悔剛才同意讓他坐下來了。

“你們看這一件骨質魚形佩,可是商周時期的制作的,是我去年在一家古玩攤上買的,當時賣愛只把它看成是一件百年的舊骨器,所以沒費什十么周折,很便宜地買下來。”

龐大海得意洋洋地說道:“我逛地攤或古玩店有一個習慣,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對于看上的東西先自己心里要明白,包括對又寸質地、時代、造型以及與標準器對應狀況等各種因素的明確判斷,而表面卻要裝得稀里糊涂,在向賣提問一些外行話的同時,也夾帶著問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作為判斷參考……”

見龐大海又準備長篇大論了,孟子濤連忙說道:“龐老板,能不能把你那件魚形佩給我欣賞一下?”

“當然沒問題,我這人的理念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自己一個人玩多沒意思。”

說話間,龐大海把東西交給了孟子濤,嘴上又說個不停:“我判斷這件魚形佩是商周時期的東西,是基于幾點考慮的,當時我現穿孔中塞滿了泥土,兩面微呈蜂腰狀,只是內外直徑的差別很小,不明顯,不仔細看幾乎看不出來。”

“買回家中清理后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對穿蜂腰狀赫然在目,同時現穿孔中螺旋線的螺距紋散亂,圓度也不規則,原始鉆孔的痕跡特征明顯。蜂腰是典型的高古玉鉆孔特征,較厚的器物一面難以鉆通,當時的工匠便從兩面對鉆,形成剖面上的蜂腰形狀,如果孔的直徑大,還可以看到孔壁上有對鉆中心差而形成的臺階,有些明顯,有些不明顯。”

“如果是薄片狀從一面鉆,就一定會呈漏斗狀。這個特征已經被仿古的人所熟知,他們多是將蜂腰狀特征夸大,而不會將大小孔的特征細小化。”

“魚尾造型轉折方硬,尤其是尾尖呈圭形,帶有殷商時期玉器的剪影式特征。同時,尾部的光工也打磨出硬面,整體銜接不圓熟,這也是殷商玉器的特征。”

“魚脊線基本上平直,魚腹有明顯的弧線,而且半徑很大,說明這是由商晚期向西周過渡時的作品。我們知道,從玉器的造型分類上歸納,殷商尚方,西周尚圓。這件魚形的造型方圓因素均有,不好截然斷代。”

“魚的嘴部拱出圓形,這是商代玉質魚的典型造型,西周以后就不再出現。魚嘴已經局部鈣化,出現雞骨白顏色,但是鈣化的深度很淺,顏色的層次分明,與魚身的包漿亮光基本一致。”

還別說,龐大海這人看起來不太像是古玩愛好者,但至少在鑒定這件魚形佩的時候,還是挺厲害的,一些理由說的很到位,一般的初學者達不到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