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生涯

第七百零二章 困難

“您總也有個標準吧?”中年男子說道。網

季誠和說:“我打個比方,一件價值在十萬塊錢的瓷器,如果口沿蔥些許磕碰,讓我修補最少需要兩三千塊錢,如果修補困難比較大,價錢還可能更高。”

男子愣了愣,看他表情,顯然是覺得價錢有些貴了,不過他沒有說出來,沉吟了片刻后,說道:“老先生,能不能給我一個聯系方式?”

季誠和想了想,道:“我剛回陵市,這樣,你聯系孟掌柜吧,到時你有需要,可以通過他來聯系我?”

孟子濤順勢就拿出自己的名片,遞了過去。

中年男子接過名片看了一下,客氣地說:“老先生,我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如果他們同意,我就把東西拿來給您看看。”

“可以。”季誠和點了點頭。

中年男子離開后,孟子濤和季誠和走到續之后,約好了一會碰面的地方,孟子濤回到徐建方那,看看他有沒有事情。

見徐建方還在呼呼大睡,孟子濤留了一張紙條,就下樓去了。

等了片刻后,換了一身中式服裝的季誠和來了,孟子濤駕車帶著他前往古玩街。

一路上,倆人聊著瓷器修補方面的話題,季誠和驚訝地現,孟子濤在這方面居然也很厲害,有些甚至還能夠令他的得到啟。

季誠和笑道:“小孟啊,不得不說,我也得稱呼你一聲孟老師了。”

孟子濤連忙說:“可不敢。”

季誠和說:“達者為師,我覺得你比我厲害,稱你一聲老手有什么關系?說實在的,就憑你的水平,就算不邀請我也沒關系啊。”

孟子濤道:“其實,我平時都不會接瓷器修補的活,主要是因為我時間不夠,時不時就到外地去了,根本沒時間動手。”

季誠和道:“那就沒辦法了,不過我覺得你這手藝就這么浪費了,真得很可惜啊,像咱們這行,特別是配損這門老手藝,懂得的完全是鳳毛麟角了。”

孟子濤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就算讓我教我也沒什么時間,況且,找個合適的徒弟也十分困難。”

季誠和對此非常贊同:“這到確實是,就像我,以前收了兩個徒弟,他們學的差不多了,都不甘寂寞,去幫別人修補做舊,說也說不聽,我一氣之下就和他們斷絕了關系,而且誓今后再也不收徒弟了。”

孟子濤說:“其實您老也不必這樣,萬一遇到好苗子那不會后悔嗎?”

季誠和豁達地說:“如果真遇到好苗子,我只要把手藝傳下去,不收他當徒弟也沒關系。你今后遇到好苗子,可要知會我一聲啊。”

“那是肯定的。”孟子濤笑道:“不過如果苗子太好了,我自己可會留下來。”

季誠和說:“有道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你還年輕,總會遇到你滿意的。”

“這可不好說,這年月是實找徒弟。”

“我都快七十歲的老頭子了,你還好意思跟我搶嗎?”

孟子濤嘿嘿一笑。

說笑間,車子停在了古玩街的停車場,下車之后,孟子濤帶著季誠和走向自己的店鋪。

走了片刻,季誠和有些感慨道:“咱們陵市的古玩市徹是一個模樣,像羊城,就算平時冷清,也比這里要好太多了。”

孟子濤只是笑笑,季誠和說的確實是實情,他也沒什么好說的。

說起來,陵市也是一座文化底蘊十分厚重的城市,但古玩市場卻散亂無為,往往店鋪里的商品也都以低劣為主,實在是讓人無法恭維。

有的店主利用現代的科技仿古造假售假,知假販假,使很多的收藏愛好者上當受騙,讓很多想收藏的人望而卻步。市場上,經常看到不少迸撿漏心態的人,結果是他們的錢卻被“漏”撿去了。

這也正是為什么,明知道席正真的尚古齋東西比較貴,卻還是有人經常去光顧。而整個古玩街,也只有正一軒,尚古齋再加上孟子濤的聚賞閣,算是能夠上得臺面的古玩店。

不過,陵市到底也是一座達的城市,有錢的藏家不少見,好東西不愁賣,而且也有需求,但因為陵市古玩市場不怎么景氣,他們一般都會去大城市,比如滬市、金陵或者干脆就上拍購買。

邊走邊聊,倆人很快就走到了正一軒的門口,結果卻突然聽到里面傳出爭吵聲。

孟子濤扭頭一看,現正在和王夢晗吵架的是個留著板寸,挺著破肚的男子,他手舞足蹈的,顯得十分激動。

孟子濤見這人都有動手的架勢了,連忙走了進去:“怎么回事?”

王夢晗十分氣憤地說:“這人太不講理了,我跟他說不收他的東西,他硬要我給出原因。”

說到這,她又朝著那男子怒斥道:“給我走,我就是不會收你的東西!”

“Tmd,你不給我說原因,這事沒完!”男子見孟子濤插足,雖然語氣還是十分惡劣,但至少手上的動作收斂了一些。

“好了,好了,你剛剛懷孕,別氣壞了身體。”

孟子濤知道懷孕的女人脾氣不好,也不好受刺激,馬上勸了幾句,接著對男子說道:“先生,有話好好說,況且我們也沒有義務告訴你,為什么不收你的東西的原因吧?”

男子得知王夢晗剛懷孕,心里也是一個激靈,萬一要出個好歹,他可就吃不完兜著走了,因此語氣也緩和了一些:“我這瓷器是從東瀛回流的,當初花的錢可不少,她說不收,我當然要問問原因,不然還以為我買到假貨了呢。”

王夢晗聽了這話,瞥了瞥嘴。

孟子濤注意到了,心里也有了數,隨即說道:“老板,這只青花梅瓶就是你的吧?”

男子說:“對,這只元青花梅瓶,要不是因為它用得是國產青料,而且前年不心口沿處碰壞了,我早就拿到拍賣會上去了,哪會到這里來受氣。”

“能否容我先看一下?”孟子濤其實一眼就能看出這瓶子有問題,但他總不好不看就給出結論,那也太不負責了。

男子說:“你看吧。”

孟子濤拿出放大鏡,仔細觀察這只梅瓶,他到不是裝鑷樣,確實是在對此物進行研究。

片刻后,孟子濤放下手中的放大鏡,道:“實話跟你說,這梅瓶換我也不會收。”

“我就想問你理由呢?”男子冷笑著說道。

孟子濤說:“那我直說了?”

男子說:“我也是講道理的,如果你說對了,我肯定給這位女士賠禮道歉,但說錯了,就別怪我一定要討個說法了。”

孟子濤點了點頭:“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很有可能是八十年代,瓷都燒制出來的仿品。”

男子聞言頓時笑了起來:“我說你這人也夠可笑的,八十年代那會,能夠仿出這么精美的元青花,真得太好笑了。”

孟子濤也不生氣,說道:“我這么說當然是有依據的,八十年代初,一位老太太從自家現了一件元青花,最后被瓷都的一位教授給買下了。因為當時瓷都經濟不景氣,所以依那件元青圾行了仿制,由于仿得很到位,剛展出就被一位東人給買去了。”

自打元青花仿制成功后,瓷都的窯火又重新旺燒起來,剛開始的買主主要是港臺和東瀛的客商,價格從幾百元開始,后來經營高仿品的瓷商們聽說自己的產品竟然玻當作文物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便馬上將每件仿品的價格從幾萬甚至到幾十萬。

后來,隨著國際市場上天價元青花的不斷涌現,全世界各個國家的藝術品商人都盯上了瓷都,紛紛帶著圖譜來這里訂做拍賣品,還有些港臺文物商人干脆連窯廠都一起買下了,每年定量燒制高仿古瓷。

從此,以元青花和清官窯為龍頭的高仿品,開始走上了高科技之路。許多窯廠甚至不惜血本引進高科技人才與設備,高薪聘請了高技術畫工、陶工和窯工,活兒越干越精,東西越仿越真,不少仿品甚至在國內外文物市場上暢行無阻。

“我說的都有據可查,你如果不信可以去網上查找資料。”

孟子濤見男子還是半信半疑,接著說道:“我再給你說件實事,2oo5年前后,東瀛一家博物館要搞我國的陶瓷展覽,派出一位造詣頗深的元青花專家來到瓷都,要求租借一件元青花梅瓶去東瀛出展。”

“當時瓷都的專家故意拿出兩只一模一樣的‘元青花’梅瓶給東瀛專家看,告訴他其中有一只是高仿品,讓他挑鴉只。結果那位東瀛專家挑選了那只仿制品。”

眾所周知,英美、東瀛等國家對我們國家的元青花的研究早就走在我們前頭。如果說拍賣行被高仿品蒙騙在所難免,作為對我國陶瓷研究有著極深遠歷史的東瀛專家走眼,卻讓人嘩然。此事傳出后,曾一度使得拍賣市場上的元青花拍品都貼上了大大的問號。

男子聽了孟子濤的這番話,心里也開始疑神疑鬼起來:“那就算你說的是事實,想要證明我這件元青花有問題,也不是就靠你幾個故事就能得出的的吧?”

“那是肯定的。”接下來,孟子濤指出了這件梅瓶上有問題的地方。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件元青花高仿無疑問題多多,一般的專家肯定是騙不了的,也只能騙騙一些初學者了。

“這”男子哪怕再不相信,聽了孟子濤的解釋,也反駁不了了,不過,讓他跟王夢晗道歉,他卻辦不到,說道:“誰知道你說的到底是真是假!”

說完,他抱起自己的梅瓶轉身就走。

“喂,你的道歉呢?”王夢晗朝著男子的背影高聲喊道。

孟子濤勸道:“行啦,你都快當媽媽的人了,別太沖動了,萬一把對方惹火了,還不是你吃虧?”

被孟子濤這么一說,王夢晗馬上調整自己的情緒,說道:“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最近老是喜歡脾氣。”

孟子濤說:“我聽說懷孕期間,女人的情緒很容易波動,你這個用算是正常現象吧。我來給你把把脈,看看身體有沒有問題。”

王夢晗馬上表示同意。

把完脈,孟子濤說道:“用沒什么問題,主要還是要靠你自己調節情緒,心情盡量陽光一點,對肚子里的孩子也比較好。”

“好吧,我盡量調整。”

在正一軒待了一會,孟子濤帶著季誠和來到他的古玩店,先給胡遠亮他們做了介紹,接著就跟季誠和商量了合作的事項。

其實,孟子濤也不指望靠這個賺錢,只是想提升一些古玩店的名氣。既然沒有經濟上的要求,他和季誠和商談起來,當然也頗為開心了。

“芯,今后就由你負責和季老聯系了。”孟子濤對著朱新躍說道。

朱新躍聞言激動不已,連連點頭表示不會辜負孟子濤的信任。

這個時候,門外走進來了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請問,你們的老板在嗎?”

“我就是這里的老板,請問你有什么事情?”孟子濤問道。

中年人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走上前去笑道:“是孟老師吧,這是我的名片,是窒叫我來給你送資料的。”

孟子濤接過一看,中年人叫任克,是民間追討文物組織的秘書長,專門負責聯絡的。

“任秘書長,真是麻煩你,還要跑一趟。”孟子濤客氣地說。

“我也正好順路而已。”任克笑道。

“不知道你們現在有什么困難?”

“只是資金有些緊張。”

孟子濤,開口說道:“贊助是可以的,但是我希望以公司的名義來贊助。”

任克卻是搖了頭,“事情不是那么簡單的,若是以公司的名義贊助,那么這件事情便會多了更多的曲折,只有個人名義才會更好地開展工作。我也知道你是如何想的,但是你既然是想要做些生意,那就一定不可能會太過低調,公司名氣與老板的名氣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