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生涯

第四百九十七章 騙賠償

快捷翻頁→鍵

第四百九十七章騙賠償

第四百九十七章騙賠償

熱門、、、、、、、、、

何婉奕說道:“我記得農村的房子,只能本村的購買,而且買了之后,還必須要去村里報備,他怎么能一下子買三戶啊?”

周圍的村民都笑而不語,孟子濤告訴她:“只要錢給足的,一般是沒問題的。”

何婉奕聽了這話,就覺得自己有些傻,問了一個有些白癡的問題。

搞了半天,居然還有一條漏網之魚,孟子濤相當的郁悶,而且現在魏棟梁相當于因他而死,魏小飛肯定把他當作是殺父仇人,肯定是除之而后快,所以魏小飛必須要盡快找到。

通過村民了解到,魏小飛應該是剛才滅火的時候,趁著周圍有許多看熱鬧的村民那會逃跑的。

于是孟子濤馬上通知下去,對魏小飛進行追捕,之后除了等待也沒什么辦法了。

接下來,這里的事情交給泉城分部的人來處理,孟子濤他們準備回去,不過這個時候,一個中年村民卻抱著一只青花瓷怒氣沖沖地走了過來。

“你們這里誰是負責人?”中年村民怒道。

“你有什么事情?”孟子濤問道。

“什么事?”中年村民舉起手中的瓷器:“什么事還用我說嗎?剛才爆炸的時候,我放在窗戶前的花瓶都給砸壞了。”

鐘錦賢嗤笑道:“你這人有點好笑啊,剛才火又不是我們放的,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中年村民冷哼一聲:“放火的人都死了,我難道還能找死人去賠啊,而且,我聽人說了,是你們在樓下喊話,那人才會放火燒房子,不找你們我難道去地下找他賠錢啊?”

大家都笑了起來,村民有些惱羞成怒地說:“有什么好笑的,我告訴你們,不賠我的花瓶,你們一個都別想走!”

孟子濤笑著說道:“這位大哥,能不能把東西給我看一下?”

村民一臉警惕地說:“你想干嘛?”

孟子濤說道:“你要我們賠償,總得讓我看一下這是什么瓷器吧,現代的工藝品和古董的價錢相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你看周圍這么多人,也不用擔心我會搞什么事情。”

村民邊把瓷器放到地上,邊說道:“那還用說,我這肯定是古董了,如果只是新的,我也不至于從市里趕回來。”

這是一件龍泉窯花瓶,是典型的鳳尾尊,鳳尾尊由元代的花觚演進而來,是花觚的一個變種。鳳尾尊的整體造型為喇叭狀口,頸部挺拔,腹部圓鼓,平底外撇,因腹下部至足底外延似鳳尾而得名,此種造型常見于瓷都窯口,在龍泉窯琢器當中較為罕見見。

全器施青釉,外壁通體刻花紋飾,頸部各飾轉枝牡丹紋,底邊直線紋,口足底邊加飾弦紋數道,胎體厚重,釉面有大小開片紋,圈足露胎,修飾不勻,略粗,無款。

通過鑒定,孟子濤可以肯定就是明初時期的龍泉窯真品,整器的話,價值在十萬左右,只不過花瓶的口沿處已經被磕出了一個大口子,看起來是被什么東西擊打導致的,這無疑大大影響了花瓶的價值。

看到這,孟子濤就覺得想笑,因為爆炸只是把窗戶的玻璃震碎,但如果是玻璃沖擊到這花瓶上面,顯然是不可能變成這個樣子的。至于說沖擊力把花瓶碰倒了,那肯定不可能就只是出現這么一個口子了。

“這位大哥,不知道你家是哪戶啊?”孟子濤問道。

“就是后面。”村民指了指著火的房子正后面的一戶:“我們家影響最大了,除了這個花瓶,家里一片狼藉,你們必須得負責。”

孟子濤點了點頭,說道:“這位大哥,咱們可不可以借一步說話?”

“你想打什么主意?”村民顯得十分警惕。

孟子濤笑道:“呵呵,你如果想把價錢搞的路人皆知,咱們在這里說也沒關系。”

中年村民看到周圍人都注視著自己,才話說財不露白,被村里其他人知道肯定不太好,于是點頭表示同意。

倆人走到一邊,孟子濤問道:“大哥貴姓?”

“免貴姓楊,楊壽發。”

“這只花瓶你要多少錢?”

楊壽發想到老話說的好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于是一咬牙說了一萬塊。

孟子濤心里有數了,這人不知道這花瓶真正的價值,接著他似笑非笑地對村民說道:“你還真敢要啊。”

楊壽發說:“我都說了東西是古董,你不相信的話那就去找專家來判斷。”

孟子濤哂笑道:“我也沒說這不是古董,不過,你確定這是剛剛磕破的?”

楊壽發心里微微一慌,假裝鎮定地說:“那是肯定的,我就一個普通小老百姓,哪敢騙你們啊。”

孟子濤笑吟吟地看著村民:“真的?那我就要問問你了,這上面的膠水痕跡是怎么回事?還有碎掉的那塊在哪呢?”

楊壽發心里“咯噔”一下,嘴上狡辯道:“膠水?你看錯了吧,怎么可能有膠水的痕跡呢?”

孟子濤把損壞處沒有處理干凈的膠水凝固物取了一些下來,說道:“這是什么?你別告訴我這是臟東西啊!”

“東西在我家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染到一些臟東西也是很有可能的吧。”楊壽發看起來還很鎮定,實際從他微微有些發抖的聲音里,就能看出他心里有多緊張。

孟子濤盯著楊壽發說道:“行,那損壞的瓷片呢?難道一會的功夫還能沒了?另外,你總得帶我去看看現場吧,我挺好奇,是什么東西能把花瓶打成這個樣子,掉地上也不可能啊。”

說到這,孟子濤注意到楊壽發眼神開始慌亂起來,于是又加了一句:“如果被發現是騙人的,那可就要付法律責任了,一萬塊錢可已經足夠判你進去呆一段時間了。”

楊壽發害怕了,此時他十分的懊悔,怎么一時財迷了心竅,想當然的就以為自己可以賠到錢呢?現在好了,開了弓沒了回頭的箭,自己可怎么辦才好啊!

孟子濤嚴肅地說道:“楊壽發,時間寶貴,我可不會在這跟你浪費時間,再這樣,那我就公事公辦了。”

聽到最后,楊壽發馬上明白今天的事情還有一線轉機,不過心里卻有些膩歪,自己這根本就是偷雞不成還要蝕把米啊,但為了自己的安危,也只能出點血了,他真想狠狠打自己一巴掌。

楊壽發點頭哈腰地問:“小哥,你說怎么辦吧?”

“花瓶是你家祖傳的?”孟子濤反問一句。

“對,是祖傳的。”

“那應該不止這么一只花瓶吧?”

“呃……”

孟子濤看著楊壽發吞吞吐吐的模樣,呵斥道:“快說!”

楊壽發被嚇了一跳,連忙說道:“家里確實還有幾件,不過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孟子濤鄙夷地說:“看你這苦瓜臉,我又不是白要你的東西。”

說著,他讓何婉奕拿來他的包,打開給楊壽發看一看:“看到沒有,只要東西能令我滿意,這些錢都是你的。”

楊壽發看到包里好幾沓紅通通的鈔票,眼睛都快泛綠光了,不過他馬上回過神來,想著自己可別再吃貪財的虧了,萬一孟子濤不過是忽悠他,到時強買怎么辦?

孟子濤說:“行了,你就收起人那點小心思吧,要么帶我去看看你家的古董,要么咱們公事公辦,二選一,你就說怎么著吧。”

面對孟子濤的威脅,楊壽發只得同意,于是帶著大家來到他家門口。

楊壽發可憐巴巴地說道:“你看,玻璃都碎了,外墻也要處理一下,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話,我也不會財迷心竅了。”

田萌萌有些厭惡地說:“你自己心術不正是真的,這些事情早晚有人過來處理,難道你以為就這樣不管了?”

像現在這樣的情況,孟子濤并不清楚按法律應該怎么處理,不過他剛才也說了,如果受損的村民得不到賠償的話,那他也會出錢處理。

“我也不知道啊。”楊壽發無辜地說道。

孟子濤擺了擺手:“行了,你就別廢話了,快帶我們進去。”

“請……”楊壽發臉上堆著笑容,帶大家走進家里。

楊壽發的老婆正在打掃衛生,看到楊壽發帶了這么多人進來,覺得很奇怪,連忙把楊壽發拉到旁邊問什么事情,得知了實情,她既生氣又擔心,小聲罵楊壽發不長腦子,怎么為了錢連這種餿主意都想的出來。

正當夫婦倆在旁邊的嘀咕的時候,孟子濤卻被門口放著的兩個盆栽給吸引住了。

能夠吸引孟子濤目光的,并不是盆栽本身而是種植盆栽的兩個花盆。

這兩個花盆的紋飾都差不多,盆體以六面開光畫折枝牡丹和折枝蓮花紋樣,寓意一品清廉。盆底部隨形配海棠型底座,上繪小折枝花為輔助紋飾。

花盆瓷胎厚實,釉面白皙,其胎厚實,青花淡雅妍美,紋飾生活氣息濃郁,筆法精湛,最為獨特之處則是口沿下橫書“天啟年米石隱制”青花單欄楷書款,表明了器物燒造時間和歸屬,頗為重要。

這里說的米石隱,正是前文說的明末著名書法家米萬鐘,他是萬歷二十三年進士,官至太仆少卿。

米萬鐘長于詩文,有《澄澹堂文集》十二卷、《詩集》十二卷等存世。善書畫,簿書之暇不廢清課,所書畫皆臨摹晉宋名家,精鑒別,好收藏名跡,行草書得米氏家法,渾樸豐厚,俊邁豪放。

他與邢侗、董其昌、張瑞圖并稱“明末四家”,與董其昌并有“南董北米”之譽。擅名四十年,書跡遍天下。山水得倪瓚法,花卉似陳淳。又善畫石,間亦潑墨仿米法作巨幅,氣勢浩瀚,煙云滃郁,令人嘆絕。

前文說過,米萬鐘為勺園專門訂造了一批瓷器,如果這對花盆是真品,應該是其專門定制的花器,用來裝飾在某處書齋或居室,掬芬芳于其上,增廳堂之春色秋意。

在天啟之后,瓷器正式成為文人個性追求的物品,用于裝飾居家陳設或文房清玩,訂制者自己提供瓷畫的范本或轉告自己喜愛的圖文,委托瓷商為之即可。

米氏是當今確認晚明時期最早于瓷器上署寫姓名齋號的文人,其訂造之舉成為此次美學革命到來的標志件,從而在我國陶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此例一開,蔚然成風,引領明末清初時期高端瓷業之發展潮流,后來出現的崇禎十一年慎讀斎北沼主人、順治十一年西疇書院等紛紛入瓷都訂造,無不步其后塵也。

所以說,米氏定制瓷器在瓷器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更何況從目前公開資料來看,留有米氏款識的定制瓷器,一共只有四件,其中兩件在國內,一件在江香,一件在美國。由此可見,此類瓷器是多么的珍貴……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