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生涯

第四百七十八章 總要來點事

孟子濤接著鑒賞剩下的幾件東西,這些都是文房用品,分別是印章、硯臺、筆洗、古墨,以及一支禿了毛的毛筆。

孟子濤先拿起那枚印章,這枚印章的材質為田黃石,橘皮紅色,質地溫潤凝膩,顏色嬌嫩明艷,品質十分出眾。此章為六面平式田黃方章,表面平素無紋,印面刻有篆體印文。

孟子濤辨認了一下,這是一方姓名印章,印文的姓名為蔣友山,他回憶了一下,對這個名字一點印象都沒有。

“這個應該是田黃吧?”何興懷問道。

孟子濤回道:“確實是田黃,品質還挺不錯的。”

田黃的價值,大家基本都有所了解,正因為這樣,得到孟子濤的確認之后,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激動。

這時,何小妹有些好奇地說道:“心前我看一本雜志上說,田黃是乾隆皇帝做夢的時候,玉皇大帝賞賜的寶貝,有沒有這個說法?”

孟子濤笑道:“這不過是一個民間傳說而已,坊間還一直就有田黃石是女媧補天時剩下的靈石一說呢。要我說的話,這其實就是一種提高田黃身價的辦法,古時老百姓都比較信神靈一說,和女媧、皇帝扯上關系,無疑會提高田黃石的地位。”

大家想了想,覺得還真有可能是這樣,就像現在商家炒作一些商品,不就喜歡拿什么健康、對孩子好之類概念來說事嗎?

孟子濤接著說道:“當然,田黃之所以有現今的地位,也確實是有道理的,比如說,它包含了福、壽、財富、尊貴的吉祥寓意,另外還具備了‘溫、凝、細、結、潤、膩’六德,因此從咱們國家眾多名石中脫穎而出,被尊為‘石帝’。”

聽了孟子濤的解釋,何小妹等人都有些訝然。

“以前一直聽說田黃石挺貴的,沒想到還有這么多講究啊。”

“那田黃到底是什么時候發現的呢?”

孟子濤笑了笑,說道:“其實,田黃石被發現的‘歷史’是很短的

。在明代早中期還沒有為人們所認識。它的被發現也純屬偶然,據清人施鴻寶《閩雜記》記載,起因竟然是一位進城賣谷的老農,因為擔子一頭輕一頭重,他就順手拿了塊從田里挖出來的黃石頭,放在輕的一頭。”

“在路過致仕在家的著名文學家曹學佺門前時,被曹學佺發現買了下來,開始“遂著于時”。但說是這么說,從那時之后的好長一段時間里好像還是沒有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

“田黃石受到重視,是在雍正對寵信的弟弟封了‘’并賜予田黃印章之后,后來到了乾隆年間,田黃石因獲得了乾隆皇帝的欣賞,從此取得了‘石中之王’和‘石帝’的崇高地位。從那時開始,田黃的地位至今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接著,孟子濤還說了一些田黃方面的趣聞,大家也都聽得津津有味。

等孟子濤講完故事,何興懷看到大哥還沒有過來,不禁有些奇怪:“大哥怎么還不過來啊?”

“估計又跟哪個人侃大山了。”

“別管他了,小濤,這個印能值多少錢啊?我以前有聽人說過‘一兩田黃三兩黃金’,是不是這樣?”

孟子濤笑著說:“那都是老黃歷了,田黃的價值早就變為‘一兩田黃十兩金’,現在一些好的田黃,都有黃金百倍的價值,以這塊田黃印的成色,估計克價應該在千左右吧。”

“千一克?”何小妹等人都被這個價錢驚到了。

孟子濤點頭道:“這還是因為,這枚印章只是普通的私人姓名印,如果是名家的話,還要加上名人的價值。打個比方,如果一枚田黃印章是齊白石用的,能值五十萬,但如果是普通人用的,可能只值三十萬,這就是名人的增值作用。”

大家雖然覺得有些遺憾,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總不能變一個名人出來吧?

“那這枚印章能值多少錢?”何興保的老伴迫不及待地問道。

“等我稱一下吧。”

孟子濤從包里拿出一抬小巧的克稱,打開之后,把印章放了上去,先前他感覺應該在30多克的樣子,果然有34.4克。

孟子濤默算了一下,馬上就得出了結果:“以這個重量來算,價值大概在27至30萬左右。”

一枚一兩都不到的小小印章,居然能賣將近30萬,大家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同時也興奮莫名。要知道,按現在的房價計算,三十萬能在泉城買半套八、九十平米的商品房了。

正當大家驚喜萬分的時候,何興保回來了,不過,在他身后還有一位三十來歲的青年,以及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

孟子濤看到那個中年人,就從他身上感覺到一些同行的氣息,是什么身份,應該不用多猜了。

果然,何興保為大家做了介紹,那個年中年人的來此的目的,確實就是桌上的這些古玩。而那個青年是村里人,中年人正是他介紹過來的。

這兩人的到來,讓院子里的氣氛發生了一些變化。

對孟子濤來說,他心里雖然有些不太舒服,但其實也沒什么,畢竟對方是何婉奕家不太來往的親戚,自己又還沒和何婉奕結婚,不信任他也沒什么關系,反正今后也不太可能來往。

但對何興懷夫婦來說,這點就有些難以接受了,因為孟子濤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自己的準女婿,基本上都是一家人了,何興保還帶買家過來,不就是打他們的臉嗎?

不過,何興懷夫婦到底是高級知識分子,也不是那種不知輕重的人,雖然心中不滿,卻并沒有明顯表現出來,當然,臉色肯定沒剛才好了

至于何興保現在是什么心情,只能用“后悔”來形容,他之所以帶青年和中年人過來,青年的能說會道占了大部分的因素,但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心里的私心引起的。

不過,人既然都帶來了,何興保就算后悔也沒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頂上了。

何興保把那個略顯破爛的木盒,放到桌子上,說道:“這是這個盒子,你看看吧。”

孟子濤點了點頭,經過觀察,這是一只蓋盒,是使用普通的軟木制作的,再加上保存的不好,所以損壞有些嚴重。

盒子表面平素無紋,不過在蓋子的內部,有一個“蔣”字,和印文的蔣友山相呼應,看來,這只盒子以及里面的一應文房用品,原先就是這個蔣友山或者它的后人所有。

至于為什么會被何興懷的父親得到,并且藏了起來,一直都沒有出示,其中的原因就多了。

現在何興懷的父親去世了,蔣友山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到底是什么原因,東西到了何興懷父親的手里,暫時就無從得知了。

把這個問題放到一邊,孟子濤先把剩下的鑒定了一下,這些東西都比較普通,那支毛筆基本沒什么價值,另外三樣也就在兩三千左右價值。

當然,就憑那只木葉盞,再加上那方田黃印章,價值也在一百二三十萬左右了,就算兄妹三人平分,也有四十多萬,對普通家庭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

不過,這個是孟子濤愿意出的價錢,根本沒什么利潤在里面。換成是其他人,給這種價格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等孟子濤看過所有的東西后,何婉奕開口了:“大伯,小姑,不知道這些東西你想怎么處理?”

何小妹搶先說道:“當然都賣給小濤了,難不成還便宜了外人啊!”

青年笑著說道:“都一個村的,按輩分,我得稱你一聲小姑,咱也不算外人吧。”

何小妹冷冷地說道:“何亮,我現在還記得,當初為了一條魚,你爸還差點打了我,那個時候,你爸怎么沒說都是一家人,一條魚就算了?”

何亮笑嘻嘻地說:“我爸是我爸,我是我嘛,在我心里,咱都是一家人。”

何小妹說道:“那你先跟你爸斷絕了父子關系,再來跟我說。”

何亮苦笑道:“小姑,你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吧。都一個村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咱也不至于這樣生分嘛。”

何小妹冷笑道:“平時怎么沒見你說話這么好聽?說到底不就是想要賺錢嘛,嘰嘰歪歪個啥。”

何亮聞言豎起了拇指:“小姑您是個敞亮人,我們確實來確實是為了錢,這年頭大家也不用跟錢過不去,是吧?我實話實說,馬老板實力雄厚,而且在古玩這個圏子朋友多,認識的老板也多,一般看到喜歡的東西,給的都是高價。”

何小妹說道:“你就算說的再多,小濤和我們是一家人,他難道還能讓我們吃虧了不成?”

何亮笑著說:“這點我也相信,不過全國各地的價格,多少有一些不同,有些地方低,有些地方高,馬老板自己在英雄山就有一家店鋪,肯定不會虧了大家。當然,老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我說的再好,也沒有馬老板一句話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