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生涯

第四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梅瓶

一住09,為您提供精彩。

“我問你,換你的話,你會參合到剛認識的人的家事中去嗎?”崔丁甸有些沒好氣地說道。

“那肯定不會。”保鏢馬上變成了孫子,沒辦法,誰叫崔丁甸是他老板又說的對呢。

“哼!”崔丁甸冷哼一聲,淡淡地說道:“雖然沒有能夠和孟子濤更進一步,不過,咱們這回來的任務也算完成了,我到要看看,這塊石墨他崔丙茂怎么解決!”

話分兩頭,等崔丁甸他們離開之后,孟子濤也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孟子濤覺得自己經常三天兩頭往外跑,再加上父母不想去別墅住,等結婚了,相處的時間,可能比現在還少,因此,他一般沒事的話,不太會住在別墅。

今天也是一樣,孟子濤回到家,發現父母居然也回來了。

這讓孟子濤有些意外,問道:“你們今天怎么回來的這么早啊?”

孟舒良說道:“今天店里不怎么忙,我和你媽就決定早關門,回來休息一下。”

孟子濤聽父親這么說,反而緊張起來:“爸,你們不會身體不舒服吧?”

徐蘋笑了起來:“你這孩子,難道我們還不能休息啦?”

孟舒良接過話道:“你就放一百個心吧,自從經常吃了珍珠粉,我們身體非常好,就算我沒生病之前,我都沒覺得這么好過。”

孟子濤看了看父母的氣色,也確實不像是生病的樣子,心里松了口氣,嘿嘿一笑道:“那就好,不過,我覺得吧,你們真的不用老待在店里,憑我現在賺錢能力,完全能夠養的起你們,如果覺得太閑,你們干脆去旅游得了。”

這時,徐蘋突然問道:“小濤,我們開店,是不是給你帶來困擾了?”

“沒有啊,您怎么突然這么問?”

孟子濤一開始還有些奇怪,但馬上就想到了一個可能:“是不是你們聽到有人嚼舌根了?”

一家人也沒什么不好說的,孟舒良嘆了一聲:“咱們小區有幾個愛八卦的老娘們,說你賺了大錢,我身體又不好,還讓我們開店。我不就閑不住嘛,開個店怎么了,吃她們家飯,礙她們家事啦!”

說到最后,他顯得有些忿忿。

徐蘋說道:“行了,她們那是嫉妒,你管她們干嘛。”

孟舒良氣憤地說:“我就是看她們不舒服,自己沒能力,一天到晚專門張家長李家短的,特別是那個汪秋菊,自己兒子管不好,還有臉說別人,真是笑話!”

孟子濤也知道那個汪秋菊,她兒子嗜賭如命,輸的錢都有上百萬了,現在外面還欠了一屁股債,躲在外面也不知道身死,為了還債,汪秋菊差點把房子都賣了,還是他老公死活沒有同意才沒賣。

要說,汪金菊確實也挺可憐的,但就這么一個人,卻特別喜歡說別人壞話,而且說起來還趾高氣揚,這個時候,她的兒子往往就成了透明人。用一句老話來形容,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不過,對這種人孟子濤也拿她沒辦法,面對一個五十多的老太太,總不見得打罵一頓吧?

不過,今天這事孟子濤覺得也是一個契機,他本來就想讓父母休息了,卻拗不住他們,正好趁今天這個機會,把水果店關了得了。覺得無聊就養點花花草草,或者小動物之類,隔段時間就去旅游,欣賞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孟子濤勸道:“爸,您和這種人置什么氣啊,氣壞了身體可多不值得,就像媽說的那樣,他們只是嫉妒我能賺錢而已,咱們之間是什么關系,熟悉的哪會不知道?不過,有一點我很認同,我覺得你們確實應該在家享清福了。”

“我這人在家呆不住啊。”孟舒良搖了搖頭,徐蘋也是這個意思。

孟子濤笑道:“這簡單啊,我給你們規劃一下啊,你們早上可以出去鍛煉身體,這樣可以認識很多的老年朋友,然后回家做飯,中午午息一會,下午可以上上網,吃了晚飯可以看電視,晚上十點睡覺,這樣一天就過去了。”

“另外,你們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種植花草,養小動物,這兩個方面也是挺費功夫的,想要做好也得花不少時間,我看到時你們還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呢,你們看怎么樣?”

夫婦倆對視了一眼,孟舒良說道:“我們再考慮一下吧。”

孟子濤聽到父親的答復,心里高興起來,看來父母意動了,估計這事能成。

接下來,徐蘋去做晚飯,父子倆則在客廳聊了一會天。

晚飯后,孟子濤回到房間,打開電腦上網,他先瀏覽了古玩論壇,接著逛了一會國內一家古玩交易網站。

這家網站信譽度很好,但網上出售的古玩,除了看賣家的信譽度之外,最主要還是靠自己的眼力,畢竟就幾張照片,給的信息不多,就算是高手,萬一遇到照片拍的失真,也很容易失手。

先前,孟子濤自覺眼力高,在上面買了三件古玩,分別是兩件瓷器,一件玉器。結果兩件瓷器一件是高仿,一件是接底瓷,而玉器他是按和闐玉買的,結果拿到手卻是俄玉。

從這以后,孟子濤基本是只看不買,好在東西不貴,而且他因為經常不在家,把快遞的接收人寫成了父親的名字,不然被人知道了,多少有點丟人。

本來,孟子濤今天也只打算看看,然而,當他翻到一件正在拍賣的瓷器時,卻被吸引住了。

只見,圖片上顯示的是一件青花梅瓶,但這件梅瓶的器型卻和他以往看到的梅瓶并不相同,其瓶口微微外撇,瓶肩極為飽滿,至瓶下部漸漸收攏,看起來就好像一位上端豐腴,下端斂約的麗人,十分有特點。

另外,此瓶肩部飾如意云頭紋,其內各飾花卉一枝,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描繪了古代名士悠然自得的風度與超凡脫俗的情操。

這一題材自元代始,流傳不斷,是歷代最為經典的青花瓷器紋飾之一。所繪人物形神兼備,衣紋用筆瀟灑自然,陪襯的景物結合主題,四組畫面情景交融。

畫工看起來也十分精湛,照片上的瓷胎看起來也十分堅密,再加上包漿等特點,看起來很像是真品。

孟子濤來了興趣,先看了一下賣家的信譽,發現是一位新賣家,成交筆數很低,這多少讓他有些猶豫,不過馬上他還是相信了自己的判斷,交了保證金開始競拍。

剛拍了一次,孟子濤就愣了神,因為東西居然被撤回了,這讓他有些想不通了。

因為和參加競拍一樣,物品上拍也是要交保證金的,隨意撤拍,不但保證金沒了,還會扣分,只要一年累計扣三次分,就會影響店家的信譽,同時上拍要交更多的保證金。虛構

所以,除非是沒辦法,不然的話,沒有賣家會這么做。

對方為什么這么做?很有可能是因為聽了誰的建議,知道了這件梅瓶的價值,覺得上網拍賣不合算,于是就撤回了。這么做雖然會扣分,并且沒收保證金,但和真品被拍賣出去的損失相比,肯定撤回更加合算。

有人覺得,這么做會不會有些傻,直接一口價拍了不就得了?還樣既避免扣分,損失的錢可能還不多。但道理是這樣,萬一有人覺得東西入眼,同樣也一口價拍下來呢,要知道,一口價只有付了款才會顯示成功的。

言歸正傳,孟子濤對這件梅瓶可謂是一見傾心,現在撤回了,他心里就好像貓撓似的,別提有多難受了。

“不行,得想個辦法得到那件梅瓶。”

想是這么想,但現在是在網絡拍賣,孟子濤根本不知道店家的地址,也不知道店家的電話號碼,這些只有網站才有,但他總不能問網站去要吧?

孟子濤想了想,先點開店家的網上店鋪,一番尋找之后,那只梅瓶并沒有再出現。另外,聯系方法到是找到了,不過一打電話,卻是關機狀態。

孟子濤拿著手機十分無語,確實,網頁上寫著,聯系時間上午930到下午530,但你也不至于把手機給關機吧。

孟子濤有些沒轍了,關鍵,這家網站有一點不好,如果要給店家發消息,必須加好友才行,要說留言吧,現在拍品又沒有,只能在店里留言,但一些店家沒有看店內留言的習慣,注意到的時候可能已經好幾天之后了。

沒辦法,看來只能等明天對方上班之后再打了。

孟子濤有些遺憾地放下手機,這個時候,他突然又有了一個主意,連忙使用店名在網上搜索,這一搜還真被他找到了對方的電話。

原來,此人剛剛在網上開店,為了宣傳自己,在多個古玩論壇,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

此人留下了兩個號碼,一個是剛才沒打通的,孟子濤連忙拔通了另外一個號碼。

電話沒響幾聲,主人就接了電話,一口魯省口音傳了過來:“請問是哪位?”

“請問你是網店的店主嗎?”孟子濤問道。

“對,請問有什么事情?”生意人說話還是比較客氣的。

孟子濤說:“我剛才拍了你的那件梅瓶,怎么一會功夫就撤回了?”

對方先是說了一聲抱歉,接著說道:“實話跟你說,我朋友剛才看了那只梅瓶,說我開出的底價太便宜了,而且東西也不適合在網上銷售,讓我千萬不要輕易出手,所以我就撤回了。”

孟子濤見果然和自己的想的一樣,心里多少有些感慨,要是自己快一點,直接一口價把東西拍下來,也就不會有這種事情了。由于一口價也不貴,就算東西有問題,他也虧不了多少。

不過再一想,孟子濤覺得自己想多了,這可是網上交易,不是付了錢對方就一定發貨,對方覺得不合適,還是會反悔。

于是,孟子濤又問道:“那只梅瓶你還有出手的想法嗎?”

“當然,只要價格合適就行。”

“不知道你現在在哪個地方,如果方便的話,我想當面看一下。”

“對,當面交易比較好,我是泉城人,現在在泉城開了一家古玩店。”

“還真是巧了。”

孟子濤心里一樂,何興懷就是泉城人,自己去泉城,說不定還能跟一家三口在泉城游玩一番。

想到這,他馬上說道:“那行,我明天出發去泉城,麻煩你把具體的地址告知一下。”

“好的……”

對方報了一下地址,約好了時間,孟子濤就掛了電話。

第二天一早,孟子濤和大軍一起坐火車去泉城,到達泉城的時間快要十一點了。

泉城是座美麗的城市,泉水眾多,因此而得名,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只不過,由于時間比較緊,孟子濤暫時沒有游覽的打算,準備先把正事辦完了再說。

倆人行吃了一頓便飯,接著就照著昨天給的地址,來到那家古玩店。

古玩店的位置有些偏僻,另外,離附近的古玩市場也有一段距離,孟子濤估計,都不會有多少人來到這里。可想而知,這里的生意怎么樣了。

果然,走到店門口的時候,孟子濤就注意到店里冷冷清清,雖然和此時正是中午有關,但本身這里的地理位置,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當然,古玩這一行,只要手上有好東西,店鋪的地理位置不好也能做成大生意,但從這家店的擺投來看,就知道有好東西的機率不高。

只見整個店,門口放著一個柜臺,再往前,左邊放著幾個博古架,右邊堆了一些凌亂的瓷器,看起來就好像一座小垃圾山一樣,讓人沒有進去看一下的興致。

孟子濤暗自搖了搖頭,接著就走進店里,往左邊柜臺看去,只見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坐在柜臺后面正吃著盒飯,眼睛盯著桌上的電腦屏幕,一只手按著鼠標劃拉著。

注意到有人進來,青年抬起頭來,看到孟子濤穿著比較考究,連忙換了一副笑臉:“先生,請問有什么需要?”

孟子濤回道:“你是令掌柜嗎?我姓孟,昨天晚上跟你在電話里聯系過。”

令尹云馬上反應過來:“孟先生您好,沒想到你這么快就來了,請稍等片刻,我先收拾一下。”

孟子濤笑道:“不用,你先吃飯吧,我可以先看一下貴店的東西。”

“那行,你先看吧。”令尹云呵呵一笑,做了一個請勢。

孟子濤先把博古架上的器物瀏覽了一番,發現基本都是比較普通的物件,沒什么他感興趣的。

至到旁邊的一堆破爛,孟子濤其實更加沒多少興趣,不過,破爛也不能小視,不少寶貝其實都是從破爛里面淘出來的,孟子濤到也沒有放棄,當然,一件件翻找他肯定不高興,直接用上了異能。

“咦?”

孟子濤心里輕咦了一聲,裝作翻找了一會,接著就從中拿出了一只青花盤。

這是一只青花盤缺了好大一塊肉,但還能看得清紋飾,盤內口沿飾有纏枝菊紋,內壁繪纏枝牡丹、石榴、菊、山茶花等花卉紋。盤心為折枝蓮紋,外有四個如意云頭形開光,其內飾有折枝菊紋,開光外繪纏枝忍冬紋,紋飾雖層次繁多,但花形各異,反顯精致。

這件青花盤,從紋飾來看,和明洪武時期的紋飾風格類似,但卻使用的回青料,而且做工方面,比起洪武時期的真品,明顯要差了一個檔次。

然而,孟子濤又能看出這件青花瓷是老的,而且異能也給出了相同的結果,他稍稍一想,心里有了一個答案,不出意外,這應該是李朝青花瓷。

朝鮮半島與我國毗鄰,自漢唐以來,就通過海上和陸路交通與我國往來并傳入中國文化。宋元時期,中朝兩國交流更為廣泛深入,我國的制瓷技術也因此首先傳入朝鮮。朝鮮陶瓷的產生、發展深受我國陶瓷燒造技術的影響。

所謂的李朝,指的是朝鮮李氏王朝。據目前所發現的文獻資料,朝鮮青花的出現應不晚于十五世紀中期的李朝早期。據史書記載,宣德三年1428年,明朝使節尹風獻青花瓷給世宗在位14181450年,青花瓷就成了李朝宮廷用瓷,并進行了仿制。

李朝的青花最初使用的青料是從中國輸入的回青,因青料價格昂貴,故產品數量稀少。

早期李朝青花瓷的制作工藝多效仿中國的明代青花瓷器,比如,據慵齋叢話載:“世宗朝御器專用白瓷,至世祖朝雜用彩繪,求回青于中國,畫樽、杯、觴,與中國無異。”

不出意外,孟子濤手中的這件有缺的青花盤,正是李朝早期青花瓷,所以才表現出,紋飾類似洪武青花,但各方面卻又比洪武青花差的特點。

雖說這件青花盤有缺,而且缺的不少,但李朝早期青花作品比較少,流傳于世的更不多,所以它也是有價值的